禽类维生素E缺乏病

合集下载

维生素E对畜禽免疫力的影响

维生素E对畜禽免疫力的影响

1对 畜禽 体液 免疫 的影 晌
维生素 E可通过阻止过 氧化 反应 和 自由基对淋巴网状细
胞 的破坏作用 , 以及通过阻止花生 四烯 酸的氧化反应 , 响氧 影
化磷酸化关键 酶和改变 淋巴细胞受体功能来抑制前列 腺素合
成, 达到增强体液免疫反应 的 目的。 生素 E缺乏时可抑制法 维
氏囊 、 胸腺及脾 的生长 , 使循 环淋 巴细胞数减少 。 实验表 明 , 牛补饲维生素 E后 , 血清 IM、 G均 高于对照 g I g 组。 有人在入孵 1 8日龄的鸡胚 中 , 注射 1 O个单位的维生素 E, 孵化后 7天注射绵羊红细胞 ,总 的免疫球蛋 白 I 及巨噬细
鸡 日粮 中添加 30毫克 , 0 千克维生 素 E有助于抵抗 细菌及病
物油后 , 维生 素 E增强 了动物对病毒抗
原 ( D 的反 应 , 对细菌抗原无效 。 N V) 但
毒感染 。对 于 1 0日龄 蛋鸡 , 4 接种新城疫疫 苗前 , 饲喂 3 0毫 0 克, 千克维生 素 E或 O 5毫克 / . 2 千克亚硒酸钠可大 大提高免
促进作用 , 体 内的抗体 和维生素 E 母鸡
能通过 卵黄囊 转 移给雏 鸡 。有研 究表 明, 种鸡 日粮 中添加维生素 E可提高后 代免疫力 。试 验表 明 , 给母鸡 饲喂含适 量维生素 E的饲粮 , 可有效提高雏鸡 的 抗体效价 ; 给母 鸡饲喂高水平 维生素 E
(5 10毫克 , 千克 ) , 时 后代鸡 体 内被动
素 E可阻止二 甲基苄胺诱发的皮肤癌 , 减少二 甲基苄胺诱发 口腔癌 和乳腺癌 。
个单位维 生素 E, 孵出雏鸡 的巨噬细胞
维 生+C 素 E 对 畜 禽 向 已孵 化 1疫 胚 中注 射的 影 响 免 8天 的鸡 力 1 有人 0 克/ 千克 )可增加 C 4 :D +细胞 比,饲喂 高含量维生素 E D 8

养鸡生产中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养鸡生产中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措施

养鸡生产中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措施摘要:大多数维生素在鸡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养鸡生产中最易缺乏的维生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E和维生素K。

一旦缺乏这些维生素,就会使鸡体的健康水平迅速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

通过分析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病因、症状,探讨养鸡生产中常见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防治措施,为养鸡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养鸡;维生素缺乏;病因;症状;防治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养鸡生产中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病因、症状进行分析,探索防治措施,供参考。

1.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1.1病因1.1.1饲料的苜蓿粉或新鲜黄玉米都是很好的维生素A的来源,如果日粮中没有苜蓿粉或使用的玉米贮藏过久,饲料中又未添加维生素A。

1.1.2饲养管理不良,运动不足,缺乏无机盐以及胃肠道疾病等。

1.1.3维生素A缺乏的母鸡孵出的小鸡体内维生素储备很低,小鸡孵出后喂缺乏维生素A的饲料。

1.2症状1.2.1雏鸡:症状出现在1-7周,出现的早晚根据蛋中维生素A储备和饲料中的含量而定。

首先表现为生长停滞,嗜睡,羽毛松乱,轻微的运动失调,鸡冠和肉髯苍白,喙和脚趾部黄色素消失。

1.2.2成鸡:成鸡缺乏维生素A时大多数为慢性经过。

通常在2-5个月后出现症状。

早期症状为产蛋量不断下降,生长发育不良。

以后病鸡眼睛或鼻窦发炎,眼和窦肿胀,眼睑粘连,结膜囊内蓄积粘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角膜发生软化和穿孔,最后失明。

鼻孔流出大量的粘稠鼻液,病鸡呈现呼吸困难。

1.2.3剖检症状可见口腔、咽、食管粘膜上皮角质化脱落,粘膜有小脓胞样病变,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

支气管粘膜可能覆盖一层很薄的伪膜。

结膜囊或鼻窦肿胀,内有粘性的或干酪样的渗出物。

1.3防治1.3.1保证饲料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A。

雏鸡与育成鸡日粮维生素A的含量应为1500U /kg,产蛋鸡、种鸡为4000U/kg。

1.3.2防止饲料中的维生素A被破坏。

养殖技术-肉鸡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治

养殖技术-肉鸡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治

养殖技术-肉鸡常见维生素缺乏症的诊治维生素是维持肉鸡的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形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

特别是肉鸡生长速度快,生长期短,如果由于饲料营养不全面或饲喂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肉鸡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轻者致使肉鸡生长缓慢或停止,重者可以诱发其他疾病。

在肉鸡生产中,有些专业场户重视传染病的防疫,对维生素缺乏症的认识不足,或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后,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可以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常见的肉鸡维生素缺乏症有 VA、VD、VE、VB1、VB2、生物素、VB12、VC。

一、发病情况1、VE缺乏症。

某鸡场饲养的20日龄肉鸡 5000只,陆续发现个别鸡消瘦、无力、运动共济失调,头向下缩或向一侧扭转,有时前冲后侧,有的腿翅麻痹。

羽毛生长不全,生长慢,胸腹部皮肤呈青绿色浮肿。

2、VB1、VB2缺乏症。

某鸡场饲养的19日龄肉鸡4000只,发现部分鸡姿势异常,头向背后弯曲呈角弓反张姿势,或观星姿势,腿麻痹不能站立,经常坐地,或倒地侧卧地上,食欲减退,吃料减少。

有的鸡腿软无力,有的鸡以关节着地走路,趾向内侧弯曲。

二、临床症状经详细观察,以上两群疑似发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吃料减少,生长慢,羽毛干燥粗乱,无光泽;有的鸡跛行,有的鸡口角、脚上结痂,啄底、皮肤、趾爪干燥。

三、病理变化死鸡一般消瘦,羽毛不整齐,胸腹部皮肤呈青绿色水肿,内脏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四、发病机制与病因分析1、维生素的功能与作用(1)VA 的功能与作用。

VA 主要功能是维持视膜感光,维持上皮的完整,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肉鸡 VA 缺乏时,可表现为生长慢,抗病能力减弱,易发支气管炎等疾病。

(2)VD 功能与作用。

VD 与磷代谢有关。

肉鸡 VD 缺乏时,生长不良,跛行,羽毛粗乱,关节肿胀,腿无力,不愿走动。

啄、脚和胸骨软而弯曲。

(3)VE 功能与作用。

VE 与核酸的代谢及酶的氧化还原有关。

鸭、鹅维生素E、K缺乏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鸭、鹅维生素E、K缺乏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鸭、鹅维生素 E、K缺乏症的诊断和 防治措施
孙 会 文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中图分类号:¥834 文献标 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0084(2Ol8)0卜o069—01
1 维 生 素 E缺 乏 症 维生 素 E缺 乏症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 软化症 、渗 出险素 质 、白肌病
和禽 繁 硝 障碍 为特 征 的 营养 缺 乏性 疾 病 。维 生素 E不 稳 定 ,易被 氧化分 解 ,在饲料 中可受 到矿物 质和不饱 和脂肪 酸的氧化 而失 活 ;与鱼 肝汕 混合 也 可因氧化 而失活 。植物 种 子 的胚乳 含有 较为 丰富 的维生 素 E,动 物 的内脏 和肌 肉 中也含 有一定量 的维生素 E。维生素 E具有抗 氧化作用 ,抑 制 或 减 慢 多价 不饱 和脂 肪 酸产 生 自由基 及超 氧 化 物 的作 用 ,防止 细胞膜 的过氧化 ;促进 毛细 血管及小 血管增 生的 功 能 ,改 善动脉 循环及 减少血栓 的形 成 ;调节 性腺 的发育 和 功能 ,维 持正 常 的生殖 功 能 ,促 进精 子 的生成 和 活动 , 也 可促进 卵巢 的发育 。维生 素 E能 够抑制 透 明质酸酶 的活 性 ,保持 细胞 间质 正常 的通透性 。缺乏 时可使 透明质 酸分 解加速 ,血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强 ,造成组织发 生水 肿。
病 因 :饲料 中维生 素E含量不足 ,在配方不当或加工过 程不 当的情况下 ,经常造成饲料 中维生素 E被氧化破坏 。矿 物质 、多价不饱和脂肪 酸 、酵母 、硫酸铵制剂等拮抗物质刺 激脂肪 过氧化 ,制粒 工艺小 当等均可造成维 生素 E的损失 。 人工 干燥温度 过高 、饲料储 存时 间过久等 也可破 坏维生素 E。当肝 、胆功能障碍或蛋 白质缺乏时 ,可影 响机体对维生 素 E的吸收。饲料 中含有盐类或碱 比物质 时 ,对维 生素 E有 破坏作用 ,硒的含量不足也会导致该病 的发生。

鸭维生素E缺乏病(幼鸭白肌病)

鸭维生素E缺乏病(幼鸭白肌病)

四、防治
也可按每百只雏鸭 用5mL亚硒酸钠维 生素注射液进行拌 料和饮水,第二天 重复一次的办法予 以治疗,效果良好。
四、防治
雏鸭急性白肌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视 雏鸭生长速度适当进行补硒,一般在7日龄 用亚硒酸钠维生素液作1000倍稀释饮水1次, 以后每隔10~15d补1次,效果较好。
谢 谢 !
鸭维生素E缺乏病(幼鸭白肌病)
维生素E(生 育酚)是一种 脂溶性不稳定 的有机化合物, 存在于植物的 绿色部分。植 物的种子、小 麦胚芽、豆油、 花生油,蛋黄 也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E。
一、病因
维生素E是鸭的胚胎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物质,同时与硒及胱氨酸之间也存在 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协同防止幼鸭的 肌营养不良。幼鸭缺乏维生素E时,则 发生肌营养不良(白肌病)。
二、临床症状
幼鸭白肌病,多发生于出壳后2-3周龄 的幼鸭。病鸭全身衰弱,运动失调, 无力站立,行走时脚板向内,在地上 爬行。当跌倒时,不能自行翻身。此 病可造成大批幼鸭死亡。
三、病理变化
病雏鸭全身的骨胳肌,特别是胸肌、 腿部肌肉以及肌胃的平滑肌发生变 性和坏死。肌肉的色泽苍白贫血, 胸肌和腿肌中出现灰白色的条纹, 故又叫“白肌病”。
放牧鸭群可预防白肌病的发生。 圈养鸭应注意防止发生。
四、治
病情不太严重的雏鸭,每只可喂服维 生素E300国际单位,一次可见效。
同时补充0.05-0.1PPM的硒制剂效果 更好。
维生素E
四、防治
采用不同剂量的 亚硒酸钠维生素 注射液,对瘫痪 雏鸭进行肌肉注 射,结果以0.03 mL剂量的效果 较好。
三、病理变化
鸭维生素E缺乏病表现形式各有不同, 单凭临床观察,不易认识,必须多剖 检几只病雏鸭,根据剖检的特征性病 理变化,才能确诊。

鸭鹅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的防治_闫立省

鸭鹅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的防治_闫立省

30%~50%。混合料中其他成分对维生素 E 的破坏, 雏鸭鹅。缺乏维生素 E,同时伴有含硫氨基酸缺乏时,
如某些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和饲料酵母等。
可发生肌营养不良。特征为胸肌中出现灰白色的条
3)球虫病及其他慢性胃、肠道疾病,可使维生 纹。雏鸭的维生素 E 缺乏,可见全身的骨骼肌(特别
素 E 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而导致缺乏。
表现特征为渗出性素质、脑软化、白肌病等的一种 症状为运动共济失调,头向后方或下方弯曲,有时
营养代谢病。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鸭鹅均可发生,但 是向一侧弯曲,两腿呈有节律性的痉挛。有时翅膀
临床多见 1 ̄6 周龄的幼龄鸭鹅发病。
或腿发生不全麻痹,最后衰竭死亡。
1病 因
2)渗出性素质病。多发生于 20 ̄30 日龄雏鸭鹅, 特征症状为颈、胸和皮下组织发生水肿(这是由于
养殖与饲料 2015 年第 3 期
饲料营养 ·23·
鸭鹅维生素 E和硒缺乏症的防治
闫立省 王庆泽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河北唐山 064000
维生素 E 和硒缺乏症又名白肌症。鸭鹅缺乏维 渗出性素质病和白肌病 3 种类型。
生素 E 和硒时,使机体氧化机能发生障碍,临床上
1)脑软化症。最常见于 15 ̄30 日龄的幼龄鸭鹅。
关键词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断;防治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也叫猪呼吸繁殖综合征,这 病。传播方式有人员传播、清洁工具传播和蚊虫传播
种病的特征是仔猪死亡率很高,母猪出现呼吸道症 等,紧急宰杀、交易、运输都可能造成疾病快速传播。
状和繁殖障碍,可以造成母猪的流产率达到 30%,
导致疾病的病原是猪蓝耳病病毒,传染源主要
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活较长时间,也是一种主要的传染源。猪蓝耳病的

家禽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

家禽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

维生素E缺乏与微量元素硒、含硫氨基酸的缺乏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类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功能很多,它是维持家禽正常生殖机能的重要物质,能促进性腺发育、调节性激素代谢等;它还是一种天然的有效的生物抗氧化剂,与硒协同作用,保护维生素A、维生素D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在饲料、消化道和内源代谢中不被氧化,保护富含脂质的细胞膜不被氧化,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是维护肌肉和外周血管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所必需。

维生素E的作用需要充足硒的存在才能很好地发挥。

雏鸡会发生脑软化症,3-8周龄雏鸡多发本病。

维生素E与硒可预防渗出性素质和大鸡的肌肉病变,维生素E与硒及胱氨酸可防止肌营养不良。

雏鸡的脑软化症7-56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15-30日龄的雏鸡多发。

雏鸡由于脑软化,常出现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挛缩,两腿发生痉挛性抽搐,行走不便,精神萎靡,完全衰竭而死亡。

但不出现翅膀和腿的完全麻痹。

剖检病变主要在小脑、延脑、中脑和纹状体。

小脑发生软化和肿胀,脑膜水肿,小脑表面常有小出血点或弥漫性出血。

严重病例,小脑的病变常波及4/5的面积,轻症病例眼观常不易发现病变。

此外,脑内尚可见到黄绿色、浑浊的坏死区。

雏鸡的渗透性素质发病雏鸡的年龄与发生脑软化症的雏鸡相似或稍大。

其发病原因除维生素E缺乏外,也与微量元素-硒的缺乏有关。

病雏的特征性病变是皮下组织发生水肿。

重症病例由于腹部皮下积蓄大量液体,病鸡站立时两腿叉开,穿刺时流出淡蓝绿色粘性液体,这是由于胸肌、腿肌与肠壁发生轻度出血,崩解的血液成分混入渗出液中而使水肿液呈淡蓝绿色的外观。

剖检时可见心包积液和心脏扩张。

病鸡常会突然死亡。

肌营养不良4周龄以上的鸡易发。

当维生素E缺乏并伴有含硫氨基酸缺乏时肌肉可呈现营养不良,特别是胸肌的肌纤维呈现淡色条纹,即发生所谓的“白肌病”。

火鸡的日粮中维生素E的含量低且含有易于氧化的脂肪或油类时,在2-3周龄会出现特征性的跗关节肿大的症状,继而消失,而至14-16周龄时还会再次出现,且症状会更为严重,尤其是在网上或板条上饲养的火公鸡。

禽病学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72维生素E-硒缺乏症

禽病学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72维生素E-硒缺乏症

相应措施。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03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动物健康水平,预防维生素E-硒缺乏症的
发生。
05
维生素E-硒缺乏症的案 例分析
典型病例一
病例描述
一只3月龄的鸡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运动障碍等症状。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维生素E-硒缺乏症。
治疗
补充维生素E和硒,同时改善饲养管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抗炎和抗感染治疗
对于并发感染的动物,采取抗炎和抗感染治疗措 施,以控制病情。
3
调整饲养环境
改善动物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以满足动物对维生素E和硒的需求。
预防措施
合理配制饲料
01
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中维生素E和硒
的含量充足。
定期监测
02
定期监测动物体内维生素E和硒的水平,及时发现缺乏症并采取
生殖系统损伤
缺乏维生素E和硒会影响 动物的生殖系统,导致繁 殖障碍。
维 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多见 于饲料单一、饲养环境较 差的地区。
流行季节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春秋两季更容易发生产 卵障碍和幼禽早衰等问题。
易感动物
家禽、家畜等动物均有易 感性,但不同品种、年龄 和性别的动物敏感性不同。
抗氧化酶活性检测
某些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会受到硒和维生素E缺乏的 影响。检测这些酶的活性可以帮助诊断维生素E-硒缺乏症。
影像学检查
X光和超声检查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由于维生 素E-硒缺乏引起的骨骼和肌肉异常, 如骨密度降低、关节病变等。
MRI和CT检查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白质 病变,MRI和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 的图像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乏病鸡皮下出现 渗出物,呈现草 绿色胶冻样物
皮肤因出血性 பைடு நூலகம்出呈青绿色
皮下水肿,充血、出血
病鸡皮下脂肪出血
3.鸡营养不良(白肌病)
病鸡消瘦、无力,运动失调,贫血,胸肌和腿肌 色浅,苍白,严重时,肌肉变性坏死,失去光泽和 弹性,呈熟肉样。剖检可见胸、腿肌肉及心肌有灰 白色条纹状变性坏死。
全身横纹肌因营养不良坏死
临床实践中,脑软化、渗出性素质病和白肌病常交织在 一起,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急性死亡,通常每千克饲料 中加维生素E20U,连用两周,可在用维生素E的同时用硒 制剂。渗出性素质病每只禽可以肌内注射0.1%亚硒酸钙 生理盐水0.05mL,或每千克饲料添加0.05mg硒添加剂。白 肌病每千克饲料再加入亚硒酸钠0.2mg,蛋氨酸2~3g可 收到良好疗效。脑软化症可用维生素E油或胶囊治疗,每 只鸡喂250~350U。饮水中供给速溶多维。
3.饲料中硒缺乏
本病在我国的陕西、甘肃、山西、四川、黑龙江等缺 硒地带发生较多,常呈地方性发生。各种动物均可发病, 以幼畜、幼禽为严重。多发于缺乏青饲料的冬末、春初 季节。
脑软化症
1.

渗出性素质
2.


鸡营养不良(白肌 3.

病)
种鸡繁殖障碍 4.
1.脑软化症
多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表现为运动共济失调,头 向下挛缩或向一侧扭转,有的前冲后仰,两腿有节奏的 痉挛,或腿翅麻痹,最后衰竭死亡;脐带愈合不良及曲 颈、头插向两腿之间等神经症状。病变主要在小脑,脑 膜水肿,有点状出血,严重病历见小脑软化或青绿色坏 死。
肌肉变性坏死,呈熟肉样
腿 肌 白 色 坏


腿 肌 条 状 坏 死
肌肉表面的小灶状灰白色坏死
全身横纹肌因营养不良坏死
4.种鸡繁殖障碍
种鸡患维生素E-硒缺乏症时,表现为种蛋受 精率、孵化率明显下降,死胚、弱雏明显增 多;公鸡精子形成不全,繁殖力下降,授精 率低。
一般认为单一的维生素E缺乏时,以脑软化症为主;在 维生素E和硒同时缺乏时,以渗出性素质为主;而在维生 素E、硒和含硫氨基酸同时缺乏时,以白肌病为主。雏鸭 维生素E缺乏主要表现为白肌病。成年公鸡因睾丸退化变 性而生殖机能减退。母鸡所产的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 胚胎常于4~7日龄时开始死亡。
【鉴别诊断】
诊断时需鉴别脑软化病与脑脊髓炎,脑脊髓炎的 发病年龄常为2~3周龄,比脑软化症发病早;脑 软化症的病变特征是脑实质发生严重变性,可和脑 脊髓炎相区别。
【防治】
饲料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E,每千克鸡日粮应含有 10~15U,鹌鹑为15~20U。 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防止饲料储存时间过长, 或受到无机盐、不饱和脂肪酸所氧化及颉颃(xie hang)物质的破坏。饲料的硒含量应为0.25mg/kg。
硒/维生素E缺乏症
15畜牧兽医张露
一、概述
维生素E和硒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抗氧化物,两者 协同作用,共同抗击氧化物对组织的损伤。所以,一般 所说的维生素E缺乏症,实际上是维生素E-硒缺乏症。
本病主要见于20~50日龄仔鸡。 临床上以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白肌病和种鸡繁殖
障碍为特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病因】
1.饲料中VE缺乏
硒、维生素E缺乏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饲料有关。因为维 生素E不稳定,极易氧化破坏,饲料中其它成分也会影响维生 素E的营养状态,造成缺乏症发生饲料中VE缺乏。
日粮中缺乏维生素E的饲料或饲料保存、加工不当致维生素 E被破坏,或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容易发生维生素E缺乏症。
2. 球虫病及其他慢性病、肠道疾病,可使维 生素E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而导致缺乏。
雏鸡出现瘫痪,出 现神经症状
病鸡出现神经症状, 头插入两腿之间
头向后方或下方弯曲
脑膜水肿
雏鸡小脑水肿,出 血。右侧为正常对 照
向一侧扭曲 两腿有节奏的痉挛
2.渗出性素质
主要发生于肉鸡。病鸡生长发育停滞,羽毛生长 不全,胸腹部皮肤青绿色浮肿,皮下血肿,病鸡的 特征病变是颈、胸部皮下青绿色,胶冻样水肿,胸 部和腿部肌肉充血、出血。
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在饲料中混有0.5%的植 物油,也可达到治疗本病的效果。
知识点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