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空奥秘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太空的奥秘》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太空的基本概念,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星体,了解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以及简单介绍宇航员和太空飞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太阳、地球、月亮等星体,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了解宇航员和太空飞船的基本知识。

重点:认识太阳系中的主要星体,了解星体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太阳系模型、太空飞船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和太阳系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吗?”“除了地球,还有哪些星球?”引发学生对太空的好奇心。

2. 讲解太空基本概念(10分钟)结合图片,讲解太阳、地球、月亮等星体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星体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为例,通过观察太阳系模型,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其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太阳系中还有哪些星体?”“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怎样的?”等问题。

5.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利用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太空飞船模型。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太空基本概念星体:太阳、地球、月亮等星体关系:太阳→地球→月亮2. 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利于生物生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太阳系。

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大班科学范例

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大班科学范例

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大班科学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探索太空的奥秘》。详细内容包括: 1. 了解太空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 2. 学习八大行星的名称、顺序和特点; 3. 认识航天员、航天器及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太空的基本知识,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科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理解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掌握八大行星的名称、顺序和特点。 重点: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兴趣,了解航天员、航天器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太空图片、八大行星模型、航天员和航天器模型; 2. 学具:太空画册、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1 出示太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有哪些物体? 1.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太空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 2.1 讲解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 2.2 介绍八大行星的名称、顺序和特点; 2.3 介绍航天员、航天器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 3.1 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太空知识,绘制一幅太空画;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疑问。 4.2 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关于太空的哪些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太空基本知识:太阳、地球、月球; 2. 八大行星:名称、顺序、特点; 3. 航天员与航天器:作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所学的太空知识,并尝试画出自己心中的太空。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内容进行介绍和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太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观看航天题材的纪录片,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 6. 作业设计;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太空主题,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从太空基本知识、八大行星、航天员与航天器三个方面进行选取和组织。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三条教学目标分别为: 1. 了解太空基本知识,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 2.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热爱科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为理解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掌握八大行星的名称、顺序和特点。教学重点为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兴趣,了解航天员、航天器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四、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太空图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关注和思考太空相关问题; 2. 例题讲解: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图片、模型等教具,讲解太空基本知识、八大行星、航天员与航天器等内容;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绘制太空画,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太空基本知识、八大行星、航天员与航天器等内容直观地展示在黑板上。 六、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幼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具体作业题目包括: 1. 向家人介绍太空知识; 2. 画出自己心中的太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太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推荐航天题材的纪录片、图书等资源,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幼儿的兴趣; 2. 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增强讲解的吸引力; 3. 适时调整语速,确保幼儿能够跟上讲解思路。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太空知识,注重互动;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引导幼儿思考;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注意提问的难度,确保幼儿能够回答。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太空图片、模型等教具,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2.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引发他们对太空的好奇心; 3. 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关注太空知识。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是否涵盖了太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理解。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是否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具,提高幼儿兴趣; 2. 是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三、课堂氛围方面 1. 是否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幼儿敢于表达; 2. 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四、教学效果方面 1. 幼儿对太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3. 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的反馈。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太空的奥秘》的第四章“神秘的宇宙”,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宇宙的概念,认识太阳、地球和其他星球,探讨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以及简单的天文观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能够描述宇宙的基本特征,了解太阳、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基本知识,并掌握简单的天文观测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怀,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宇宙的概念、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天文观测方法。

教学重点:太阳、地球和其他星球的特点,观察和描述宇宙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太阳系模型、宇航员服装、天文望远镜。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看一段关于太空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宇宙的神秘和美丽。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宇宙的概念,展示太阳系模型,讲解太阳、地球和其他星球的特点。

(2)介绍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展示宇航员服装,让幼儿体验穿戴宇航员服装的感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生活和工作。

(2)绘画练习:让幼儿用水彩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幅太空主题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探索太空的奥秘》2. 板书内容:宇宙的概念太阳、地球和其他星球的特点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简单的天文观测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空,绘制一幅星空图。

2. 答案:观察夜晚的星空,用画纸、水彩笔等工具绘制一幅星空图,标出认识的星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天文观测,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大班科学)

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大班科学)

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宇宙太空的奥秘,扩展幼儿的知识。

2、诱发幼儿对太空的探究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提供给幼儿介绍太空的资料:图书、录像、电脑。

2、设计好的大幅“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3、各种大型积木,橡皮泥,彩纸,皱纸,各种废旧材料等。

4、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1、感知太空。

(1)教师扮演星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宇宙太空的星姐姐,我知道你们很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今天我就邀请你们到太空去做客,你们高兴吗?那我们怎么去呢?(坐飞船、航天飞机等)(2)幼儿随音乐一起做律动“坐飞船”,然后自由地围坐在一起。

(3)查看关于介绍太空的资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来到太空资料厅,请你们自己去查看关于太空的介绍,好吗?幼儿自由选择,借助各种媒体感知太空的奥秘。

2、构思太空城。

(1)请幼儿讲述刚看到的或以前了解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教师适当帮助补充小结。

(2)教师出示“未来太空城”的图片。

“小朋友们,现在星姐姐住的太空里来了很多新朋友,有各种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卫星空间城,等到不久的将来,我住的太空也将变成一座美丽的太空城。

你们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未来太空成”,这里也有学校、工厂、商店、娱乐场所、街道,到了那时,你们就可以天天和星姐姐住在一起了,你们高兴吗?”(3)幼儿大胆想象“未来太空成”“那星姐姐请你们帮帮忙,帮我再设计几座太空成好吗?”幼儿自由设想、构思,并相互讨论交流。

3、建造太空城。

(1)教师帮助幼儿分组,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建造。

(2)幼儿分工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名幼儿代表说说自己建造的太空成,共同欣赏美丽的太空成,并给它取名,挂牌,然后幼儿和星姐姐一起在太空城前留影。

4、听音乐坐飞船回到地球,和星姐姐再见,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在区域中绘画或搭建“未来太空城”。

幼儿园备课流程流程,是从起点迈向终点的脚步,是串起目标和钻果的那条线将引领着你和孩子找到共同前进的方向。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探索太空的奥秘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太空的奥秘》的第六章,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认识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探索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初步了解宇航员的生活及太空探索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宇宙的概念,认识到宇宙的广阔与神秘。

2. 培养幼儿对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基本认识,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 激发幼儿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宇宙的广阔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太阳系各大行星的特点,了解宇航员的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星空图、太阳系模型、宇航员服装、太空食品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太空主题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宇宙星空图,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进入太空主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宇宙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广阔。

(2)展示太阳系模型,讲解各大行星的特点。

(3)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让幼儿认识到地球的渺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根据太阳系模型,在画纸上描绘出太阳系各大行星的顺序,并用彩笔进行装饰。

4. 宇航员生活展示(10分钟)展示宇航员服装、太空食品等,让幼儿了解宇航员的生活,激发幼儿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宇宙星空图2. 太阳系模型3.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 宇航员生活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宇宙。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宇宙中的星球、宇航员等。

2. 作业题目:描述一下宇航员的生活。

答案:宇航员生活在太空中,需要穿着宇航服、吃太空食品、在太空舱内生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太空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天文馆,加深对宇宙的认识。

(2)开展太空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探索太空的奥秘 作文 900字 许嘉木作文网

探索太空的奥秘 作文 900字 许嘉木作文网

探索太空的奥秘作文 900字许嘉木作文网探索太空的奥秘许嘉木 900字探索太空的奥秘我家有一套科学知识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是我爸爸小时候看的,爸爸看我长大了,就把这套书送给了我,我十分爱看,最爱看的是天文分册。

为什么地球是扁圆的?为什么星星会眨眼?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和热?太空的秘密太多了,《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分册为我们解开了这一个个的谜团。

比如为什么白天看太阳的时候是黄白色的,傍晚却是橙红色的呢?现在就让我来把学到的知识来告诉你们吧:我们平时看太阳是黄白色,其实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几种光组成的,但在傍晚看太阳的时候,太阳离地球比较远,大气层可以把一些光扫射到一边去。

黄、绿、青、蓝、紫比较“微弱”,红、橙比较“坚强”,微弱的黄、绿、蓝、紫刚碰到大气层就被扫到旁边去了,而红、橙却成功到达地面。

所以,我们在傍晚看到的太阳就是橙红色的啦!当然,虽然天文学告诉了我们许多自然界的真面目,然而宇宙的奥秘还远不止这些,还有好多未知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现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名天文科学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几个月前,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鲁宾逊漂流记》的书。

这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的丹尼尔.笛福写的。

我当时一天看一章,几天就看完了,还从里面抄了很多好词、好句。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几遍了,封面都有点儿坏了,不过我对它还是非常感兴趣。

这本书主要写了:英国青年水手鲁宾逊在海上遭遇风暴,大船正好又触礁了,在一片惊涛骇浪中,船员们放下了小艇,准备逃离,结果沉入海中,除了鲁宾逊以外,其他人都藏身海底,鲁宾逊孤身一人流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这个离文明世界很远的地方,他并没有消沉,而是自立根生,用勤劳的双手建立了美好的家园,开始盖房子、打猎、种麦、养山羊、烤面包,甚至还救了一个土著人---“星期五”。

有一天,一条被海盗占领的船开了过来,他们经过努力,救了船长,夺回了船长的大船,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温馨的家。

坐上火箭到太空遨游探索太空中的奥秘作文

坐上火箭到太空遨游探索太空中的奥秘作文

坐上火箭到太空遨游探索太空中的奥秘作文哇塞!今天我要去太空遨游啦!坐上火箭,就像踩着风火轮一样,一路疾驰,飞向那神秘的星空。

我的心情就像是一只刚放飞的小鸟,兴奋得不得了!
火箭发射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颗即将升空的卫星,被巨大的力量推向高空。

那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我想,这就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吧!
随着火箭不断升高,我看到了地球的全貌。

原来,我们的家园是如此的美丽和渺小。

那些曾经让我觉得遥不可及的高楼大厦,此时此刻都在脚下。

我不禁感叹:人类真是太伟大了!
终于,我们来到了太空。

这里没有大气层,也没有重力。

我可以自由地在太空中飘荡,就像在水里游泳一样轻松。

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颗星星,闪烁着光芒。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星球。

有的是蓝色的,有的是红色的,还有的是绿色的。

它们都像是童话故事里的仙境一般,让人流连忘返。

当然啦,太空中也有一些危险的地方。

比如说黑洞、陨石等等。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

这次太空之旅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我不仅见识到了宇宙的壮丽景色,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太空的知识。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不过嘛,虽然太空很美很神奇,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地球。

因为那里有我的家人、朋友和爱人。

他们才是我最珍贵的财富啊!
好了好了,不说了不说了!我要赶紧回到地球上去了。

下次再去太空玩儿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你们哦!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吧!。

《探索太空的奥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探索太空的奥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探索太空的奥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空的基本概念,如卫星、行星、恒星等。

2. 认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及航天英雄。

3. 培养幼儿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太空的基本概念:卫星、行星、恒星等。

2.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

3. 航天英雄:杨利伟、景海鹏、刘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太空的基本概念,认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及航天英雄。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卫星、行星、恒星等太空事物的特点和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太空图片、视频资料、航天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太空主题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空图片,引发幼儿对太空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学习:介绍卫星、行星、恒星等太空基本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介绍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航天发展历程。

4. 学习航天英雄:介绍杨利伟、景海鹏、刘洋等航天英雄的事迹,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绘制自己心中的太空世界,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太空的资料,如太空探索的意义、国际航天发展等。

2. 课外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天文馆、博物馆等,加深对太空的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活动: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3. 家庭作业:检查幼儿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星(Mercury) 离太阳最近 轨道速度最快 表面温差最大 一"天"时间最长 水星没有卫星
金星(Venus)
天空中最亮的星 自转和公转相反 一天比一年还长 太阳从西边出来 金星没有卫星
全貌
山脉
陨石坑
温度分布
中国史书上称为“启明”、“长庚”或“太白”。英语中,金星 是古罗马的爱情与美丽之神。
地球(Earth) 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源于46亿年前太阳星云分化物 中心温度达6600℃,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 每小时速度为孙悟空的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 365.256天绕行太阳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23.9345小时自转一圈
中国古代用木星定岁纪年,由此称其为“岁星”,西方称其为“朱庇 特”,即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众星之中的天神宙斯。
土星(Saturn)
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 是太阳系密度最小、唯一比水轻的行星 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 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行星,共有23颗 中国古代称为填星或镇星,罗马神 话中称之为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它是 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 (另一说法:在古代西方,人们用 罗马农神萨图努斯的名字为土星命名)。
火星(Mars)
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
由于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红色或粉红色的,又称“红色的星球”。 火星上高24公里的“奥林匹斯”山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脉。 火星有两颗非常小的卫星。
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西方古罗马的神话中,把 它比喻为战神“玛尔斯”,希腊神话中又叫阿瑞斯。
木星(Jupiter) 九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 ; 木星大气非常厚;拥有16个卫星; 木星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为-121摄氏度。
小行星(Asteroid)
多数小行星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里。 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叫流星体; 流星体高速闯进大气层,产生高温并发出强光,便是流星; 流星体没有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便称为陨星。 知名的小行星有Toutais、Castalia、Vesta和Geographos等。 小行星的命名权属于发现者。早期喜欢用女神 的名字,后来改用人名,地名,花名乃至机构名的 首字母缩写词来命名。
太阳风 太阳冕洞 日冕 日珥 太阳黑子
太阳核心不停地发生着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每 秒钟烧掉6亿多吨氢核燃料。
太阳系
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 太阳系是我们最亲近的大家庭,有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九大行星在接 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这颗淡蓝色的行星,称其为涅普顿。涅普顿是罗马神 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掌握着1/3的宇宙,颇有神通。
冥王星(Pluto)
冥王星有一个卫星(Charon)
由于还没有宇宙飞船访问过冥王星,因此它至今还是一颗神秘的星球。
冥王星在远离太阳59亿公里的寒冷阴暗的太空中,这情形和罗马 神话中住在阴森森的地下宫殿里的冥王普鲁托非常相似,因此,人们 称其为普鲁托。
流星(Meteoroid) 流星体是围绕太阳转的小型天体,因体积太小,连彗星和小行星都称不上。 流星体闯进地球大气层,因与空气摩擦而燃烧汽化,发出强光,便称为流星。 如果流星体没有完全燃烧而坠落到地表,便称之为陨星。
大多陨星含二氧化硅量大,叫陨石; 少数含铁、镍等金属成份大,称陨铁。
太空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V-2的基础上,以美、苏为主研制的火箭武器得到 迅速发展。通过各种型号导弹的研制,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进入空间的基本 技能。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开创人类的 航天新纪元;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东方号”载人飞船,尤里· 加加 林成为人类第一位航天员,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 “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特朗和奥尔德林 驾驶“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舱降落在月球,首次 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阿波罗”12、 14、15、16、17号相继登月成功,对月球进行了广 泛的考察。“阿波罗”工程集中体现了现代科学技 术的水平,推动了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
恒星世界(一)
弥漫说:极稀薄物质凝聚成星云,进一步收缩成原恒星, 原恒星生成恒星。
巨大星云
原恒星
恒星形成
恒星世界(二)
凡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 球形的天体都可以称为恒星。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定全天分为88个星座。
年 青 蓝 色 恒 星
年青的恒星
年青炽热的恒星
死亡的恒星
探索太空的奥秘

•宇宙起源 •恒星世界 •太阳和太阳系 •太空探索

宇宙起源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淮南子· 原道训》注: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1946年伽莫夫创建了大爆炸理论: 约150亿年前,所有物质和 能量聚集一点,温度极高,密 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空间 膨胀冷却,相继出现了星系、 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然而,“物质和能量聚集一点”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
垂 死 深 红 恒 星
大恒星,温度高,寿命短,100万年; 小恒星,温度低,寿命长,达一万亿年。
两个:双星;三五成群:聚星; 成千上万:星团;联系松散:星协。
太 阳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云瓦解后的一团 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直径:地球的109倍,
体积:地球的130万倍,
质量:地球的33万倍, 能量:22亿分之一辐射至地球。 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越往内,物质越密,核心比钢还密20倍。
航天飞机计划
198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一片欢呼声中 徐徐上升,进入太空,在轨道上遨游了54小时后,安全地返回地面,航天飞 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 荷的飞行器。航天飞机发射时像火箭那样垂直起飞,返回地面时又像滑翔机 或喷气客机那样下滑和着陆。它的特点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发射成本较低, 用途广泛。 航天飞机用途广泛:可在太空发射各种卫星;可以把轨道上出了毛病的卫星 抓回货舱,进行修理,再放进太空继续工作;如果在货舱里装上各种科学仪 器和设备,那么,货舱就成了太空实验室。
天王星(Uranus) 体积位居第三,质量第四位 天王星有15颗卫星,11条光环
在古老的希腊神话中,天王星被看作是第一位统治整个宇宙的天 神乌刺诺斯。他与地母该亚结合,生下了后来的天神,是他将混沌的 宇宙规划得和谐有序。
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有6颗卫星,5条光环 公转期周165年,自转周期约15.8小时 海卫一 Triton可能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之一
彗星(Comet) 太阳系中,发现了1600多颗彗星,大多数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组成彗星的物质一半以上是冰,它们也常被称作“脏雪团”或“脏雪球”。 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在背向太阳的方向,自彗头会伸展出一条长逾几百 万公里的明亮彗尾。 West彗星便显示了两条不同的彗尾。细小蓝色的离子彗尾是由气体组成 的,粗大白色的彗尾是由微小尘埃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