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科技思想文化复习课件__使用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社

第1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的发展阶段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关系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资产阶 级维新派实行百日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奠定了基础,也促成了以孙 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2)民国初期出现兴办实业高潮,为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新文化运 动创造了条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3)全民族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发展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表现,促进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迫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 对国民党的幻想,走上了同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开始后,洋务派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 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雇佣劳动者不 断增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企业中缓慢成长。 (2)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打开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窗口,他们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方式,采取新的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资方面也有西化的表现。这些变化有力地 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崭新一页。
(3)对中国近代思想观念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中 国几千年以来以经学为主体的传统封建观念,从而实现了中国由封 闭观念开始向开放观念的转变。首先,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夷 夏之辩”等思想观念在洋务运动中发生了变化。其次,洋务运动还 促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封建主义义利观。最后,洋务运动促使人们 原有的君民政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 势力入侵的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 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 展的主要障碍。
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开始后,洋务派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 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雇佣劳动者不 断增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企业中缓慢成长。 (2)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打开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窗口,他们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方式,采取新的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资方面也有西化的表现。这些变化有力地 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崭新一页。
(3)对中国近代思想观念发展的影响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中 国几千年以来以经学为主体的传统封建观念,从而实现了中国由封 闭观念开始向开放观念的转变。首先,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夷 夏之辩”等思想观念在洋务运动中发生了变化。其次,洋务运动还 促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封建主义义利观。最后,洋务运动促使人们 原有的君民政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经济 势力入侵的过程中逐渐解体的。 (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 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 展的主要障碍。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单元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44张PPT)

〔概念阐释〕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的历 史过程。这段时期,以来华洋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 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为重要窗口,西方文明大量传入中 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点探究·释难点
主题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问题](1)据史料一归纳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 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末期科学思想的主要特 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示](1)主张:倡导君民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学 校是议政场所。进步性: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知”;“工商皆本”
2.结合陆王心学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从 “经世致用”“天下兴
“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清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亡,匹夫有责”;长篇
3.结合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与戏曲成就,从 白话小说、传奇、昆
“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 曲、京剧;“西学东
增强文化自信
渐”
主干梳理·理思路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城市_商__品__经__济__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 步普及。 2.成就 (1)明清小说 ①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 _《__水__浒__传__》__ 和 _《__三__国__志__通__俗__演__义__》__ ,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两 部 长 篇 白 话 小 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典例研析·立标杆
1.(2020·江苏高考·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
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近代经济课件

第十页,共28页。
5.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 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 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地,当它 走到前面传递(chuándì)而且高举火炬 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创
办
的
安庆军械(jūnxiè)所
江南制造总局
军
事
工
福州船政局(zhèngjú)
业
第十七页,共28页。
洋
开平 开平煤矿
务
派
兴
办
的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bùjú武) 昌
上海
轮船(lúnchuán)招商局
民
汉阳
用
工
业
第十八页,共28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zhújiàn)
解体
原因
通讯:电话、电 报;化工:炸药。
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
①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③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世 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次 工业革
命
20世纪 四五十 年代开
始
原子能技术、航 天技术、电子计 算机技术,人工 合成材料、分子 生物学、遗传工 程
①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 越来越重要,转化为直接 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相 互促进。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1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 现在 A.使中国日益陷入(xiànrù)资本主义市 场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5.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 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 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地,当它 走到前面传递(chuándì)而且高举火炬 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创
办
的
安庆军械(jūnxiè)所
江南制造总局
军
事
工
福州船政局(zhèngjú)
业
第十七页,共28页。
洋
开平 开平煤矿
务
派
兴
办
的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bùjú武) 昌
上海
轮船(lúnchuán)招商局
民
汉阳
用
工
业
第十八页,共28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zhújiàn)
解体
原因
通讯:电话、电 报;化工:炸药。
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
①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③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世 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次 工业革
命
20世纪 四五十 年代开
始
原子能技术、航 天技术、电子计 算机技术,人工 合成材料、分子 生物学、遗传工 程
①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 越来越重要,转化为直接 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相 互促进。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1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客观上所起的促进作用主要体 现在 A.使中国日益陷入(xiànrù)资本主义市 场 B.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技术条件 C.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刺激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课件

时段特征 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 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 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 “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 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 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 重大史实 (1)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 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 政治 (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 (3)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 (4)五四运动
(1)资本输出
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实业救国兴起
实例2: 2014年重庆卷第 38题第(1) 问:“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 的主要特点。”
审题对策 找出答案。
凡设问中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问
题,思考答案时主要关注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实例3:2014年福建卷第38题第(2)问:“据材料二、三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第1招 把握非选择题最常用的设问句式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说明)……
非选择题的设问句式对答题思路有重要引导作用。常见的设问句
式有如下几种:
1.根据材料……指出(说明、分析、归纳)……
实例1: 2014年天津卷第 12题第(3) 问:“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
第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件++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备考一轮复习+

文
创造的
作品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
影响 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大考点导学
简介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巴尔 扎克
成就
著有小说集“ 人间喜剧 台》《高老头》等
”。经典之作有《欧也妮·葛朗
影响
巴尔扎克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 的变迁史
简介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关系 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
①都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②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
相同点
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③都促使西方列强加快对外殖民 扩张,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④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
来了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重难点体系构建
从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角度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唯物史 观、家国情怀) (1)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要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促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应重视环境污染问题, 尽量减少和消除工业化带来的消极后果,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设施建立起来
(6)生活方式: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
大考点导学
(1)城市环境差:城市化开始时,城市缺乏统一规划,环境很差 (2)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 社会问 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题 (3) 贫富分化 加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 裕;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难以糊口,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 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精选-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课件人民版

-5-
经济形 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
官僚资 1927 年蒋介 本主义 石南京国民政 经济 府的建立
的建立而形成,抗 战期间迅速膨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被人民政府没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 进步,严重压制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
收
相互关 系
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形态发展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 互争夺
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
-2-
-3-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经济成分
经济 形态
自然 经济
外国 资本 主义 经济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封建土地制 度;封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 制度
鸦片战争之后 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
鸦片战争后开始解 体,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被消灭
以商品输出、资本 输出为主要表现形 式,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消亡
执政C.模开式创、了摆适脱合了中“左国”倾国错情误的的发束展缚之只路是成就之一,但不能说是最大成就,
故BD项.彻错底误摆;根脱据了材“料左“”而倾是错在误实的践束与缚试错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
与问题不断进行的政策调整”得出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故C
项正确;“彻底摆脱”说法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
表现
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 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 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 温饱问题未解决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 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 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代史(2)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 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 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 文化领域的变革……
本课小结
鸦片战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鸦片战后的中国社会经 济结构 地 位 逐 渐 仍解自 占体然 统 经 治 济
绝 对 主自 导然 地经 位济 占
三)、纲领
• • • • • •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土地和产品的分配原则和方法 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 《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经济、文教、外交 评价:进步、空想
• (1)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 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 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 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 (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 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 (3)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 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11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在内地 游历、传教和经商;赔偿巨额白银
(4)影响: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 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中国半半社 会的程度加深了。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 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 经济上:自然经济经济进一步解体,新的经济因 素产生:洋务运动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 思想上: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产生。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商战、君 主立宪思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课件

全球 化史 观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
交通和通讯 工具的变迁, 促使近现代
出现轮船、电车、火 车、汽车和飞机等新 式工具,大大缩短了 与世界的距离;邮政
中国更快地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
融入全球 工具的发展,大大加
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第6页/共39页
史观 结论
史实论证
物质上的衣食住行在近代以
文明 史观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史料三从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经 济基础的变化冲击了旧的习俗。
(3)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 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11页/共39页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从维护革命成果,扫除封建专 制的目的出发,发布了一系列改革风俗的条规,内容涉及禁卖人口、禁止体罚、 保护民权、严禁鸦片、禁止赌博、管制娼妓、改革历法、改变称呼、限期剪辫、 劝禁缠足、改革礼仪、树立新风等各个方面。
俗变迁, 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也
表明中 表明人们思想走向近代化;近代以来
国近现 ,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
代生活 汽车、飞机、邮政、电报和电话等工
的逐步 近代化
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 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中国逐步由农 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第5页/共39页
史观
结论
史实论证
(2)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戊 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 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第10页/共39页
史料三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 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 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 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 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