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6PPT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电子书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文本 ppt课件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 运算律的现实背景。
P056
P061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
P056
3.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学会合理灵活地使用运 算律,理解和掌握简便算法。 •前有孕伏
P058
•中有突破
P059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电子书四 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文本
P016 P016
P020 P023
2.以原有认识为基础,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P016
P017
3.经历丰富的操作活动,形成独特的体验。 •发现数学事实
P016 P021
P019
•激发认知需求
P018
•探索解决问题策略
P018 P019
P027
P023
•体会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P022
P020
P032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P034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用 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
P033
P035
•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P033 P036
•以题组形式出现
P035 P037 P038
•要求逐步提高
P033 P036 P038
4. 通 过 多 种 形 式 的比较,加深对
全册教材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
数的运算:“除法”“混合运算”“运 算律”“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 策略” 数的认识:“认数” 探索规律:“找规律”
“空间与图形”领域
图形的认识: “角” “平行和相交” “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
【新】苏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完整)

<
>
=
<
练一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练习一
1、比较下面3个玻璃杯的容量,你发现了什么?
A B C
练习一
2、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
√
练习一
3、下面的容器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答案的右边画“√”。
1升
6升
60升
1升
10升
100升
练习一
3、下面的容器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答案的右边画“√”。
认识毫升
学习重难点
毫升和升
练一练
5ml
100ml
10ml
8ml
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练一练
4升=( )毫升
9升=( )毫升
2000毫升=( )升
5000毫升=( )升
4000
9000
2
4
在 里填上“>”“<”或“=”。
5升
3升
800毫升
1升
5000毫升
8升
6000毫升
(300+260)÷40=14(次)
答:14次才能全部运完。
练习二
15.王大伯准备围一块360平方米的长方形地培育树苗。如果这块地长90米,宽应该是多少米?如果长分别是60米、40米、30米或20米呢?
4
6
9
12
18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复习巩固
算一算
8
7
0
3
1
4
0
4
0
2
0
6
7
1
3
2
1
0
0
2
再算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24÷2=112(本)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从上面看形
状不变,应怎样摆?
从上面看: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添一个
,从侧面看形
状不变,应怎样摆?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从侧面看: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2、先摆一摆,再看一看。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正面 侧面 上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从正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再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再摆一摆。
3个 6个
共9个
1个 4个
6个
共11个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Fra bibliotek观察物体
•
谢谢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正面 侧面 上面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从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观察物体练习苏教版 (共25张PPT)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文和练习六课件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3课时 观察物体(3)
探究新知
3 摆出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 一看,连一连。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探究新知
3 摆出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 一看,连一连。
前面
右面
上面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探究新知
3.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1)摆一个长方体,从前面看到的是
。
你还有其他摆法吗?你摆出的图形的上面和 右面是什么图形?
探究新知
3.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2)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
。
课堂小结
观察物体 1.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以观察者的角
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把观察到的图形 和题中的图形对照,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巩固练习
2.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个物体,并与 同学交流。
(2)从上面看到的是 摆法?
,有几种不同的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6招 周期问题的应用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17 19 21 23
31 29 27 25
…… … …
2001÷2=1000……1 2001 是这些数中的第1001 个数。 1001÷8=125(组)……1(个) 答:2001 所在的列以字母B 作为代表。源自应 用 3 日期中的周期问题
3.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每年的9 月10 日是
教师节。2022 年的教师节是星期六,2023 年的
规范解答:18÷4=4(组)……2(个) (6+5+4+3)×4+6+5=83 答:第18 个数是5,前18 个数的和是83。
应 用 1 乘法中的周期问题
1.20 个7 相乘的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积的个位
7
7
7×7
9
7×7×7
3
7×7×7×7
1
7×7×7×7×7
7
…
…
计算可知,积 的个位数每4 个数为一组, 20÷4=5(组), 所以20 个7 相 乘的积的个位 数字是1
教师节是星期几?
计算从2022 年9 月10 日到2023 年9 月10 日一共有多少 天,根据每7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 六求解
从2022 年9 月10 日到12 月31 日有 21+31+30+31=113(天),从2023 年1 月1 日到9 月10 日有31+28+31+30+31+30+ 31+31+10=253(天),一共有113+253= 366(天),366÷7=52(个)……2(天),因为每 个周期的第一天是星期六,所以2023 年的教 师节是星期日。
20÷4=5(组) 答:20 个7 相乘的积的个位数字是1。
应 用 2 数列中的周期问题
2.将单数如下图排列,各列分别用A、B、C、D、E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六∣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练习六∣苏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和运用第三单元所学知识,包括整数乘除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乘除法运算的熟练度。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整数乘除法- 乘法口诀的复习和运用。
-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 除法的运算规则,特别是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 理解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10分钟)- 通过口算和快速问答,复习乘法口诀。
-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2. 新课导入(15分钟)-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 讲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3. 课堂练习(20分钟)-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老师对练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 引导学生总结整数乘除法和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 练习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练习六的完成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课后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资源- 练习册- 练习六的相关题目。
- 实物或图片- 用于引入和讲解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六》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学习比较分数大小,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3.增强学生对分数的计算能力,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分数的大小关系与比较。
3.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应用。
2.运用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进行计算和比较。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五张纸,写上数字1、2、3、4、5,另外再准备一些相关的分数表格。
导入新课1.让学生归纳带分数的数的表述方式,例如$1\\frac{1}{2}$,$2\\frac{3}{4}$等。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使用过分数呢?比如,披萨切成几份,小朋友分几个糖果等等。
”学习新知1.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例如分子、分母、真分数等。
2.让学生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规则。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举例说明,如:$\\frac{1}{2}+\\frac{1}{4}=\\frac{3}{4}$。
3.让学生自己解决相关的练习题,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分数的运算。
巩固练习1.列一些练习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frac{1}{2}+\\frac{1}{4}-\\frac{1}{8}=$,$\\frac{3}{4}-\\frac{1}{3}=$。
2.班级分小组进行竞选比赛,设立三个小组:加、减、混合。
小组成员需要从黑板上的分数表格中选出一张带有对应符号的分数表格进行运算,分数加减错误就会输掉。
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所在。
2.让学生增加对分数的理解与认知,使他们能自如运用分数、比较、运算,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六》中所有分数加减练习。
2.思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查找使用分数的场景并进行记录。
3.完成一道分数应用题,例如:小明买了两个葡萄干小面包,共重250克,已经吃了$\\frac{2}{5}$,那么他吃了多少克?以上就是本次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6.不同的运动课后练习

从局部看,车轮的运动方式是:_转__动____。
( C)
A.
B.
C.
抢答题
四、连线题。 拍皮球 陀螺 荡秋千 坐电梯
直线运动 摆动 旋转 往复运动
抢答题
五、简答题。 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你能举出两个例子
并加以分析吗? 答:如竹蜻蜓下面的立棍做平动、转动的运动,上面的旋翼做旋
转运动;直升机旋翼做出旋转运动,机身向前运动。
抢答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必级答上题册 第2单元 物体的运动
《6.不同的运动》练习题
必答题
一、填空题。 (1)说出三种物体在做直线运动的例子:__跳__远__、_滑__滑__梯__、__跷__跷__板___。 (2)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___转__动___。 (3)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运动类型是__振__动___。
必答题
二、判断题。
(1)在地上滚动的易拉罐同时有直线、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存在。(√ )
(2)运动形式只有一种。
( ×)
(3)锯木头时,手锯在做前进后退的往复运动。
(√ )
(4)苹果落地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5)军军在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方
三、选择题。 下列哪幅图表示的是滚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素。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彻 底破产。弟弟悔恨的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物美价廉: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1、想一想,“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兄弟俩原来做生意能诚实、守信用。 2、结尾弟弟会说些什么? 弟弟会说:“我明白了,做生意要诚实,不能 欺骗买东西的人啊!”
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读读背背
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开诚相见:对人坦率、真诚,显示出真
心实意。
同舟共济:同城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 力,共同 度过困难。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必说出来。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途径或从事的事业 相同。
亲密无间: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一点间阂。会感到冷。 比喻关系亲密,利害相关。
肝胆相照 同舟共济 志同道合
开诚相见 心照不宣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人与人之间应该信任、互助、亲密合作)
我会用成语
1、我和刘洋(
),终于成为好朋友。 2、朋友之间,就应该( )。 3、他们是多年的好朋友,做什么事都( )。 4、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 ),终于打败了 日本侵略者。 5、我和陈明( ),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6、李晓红和张彤是( )的好朋友。 7、赵国和我们是兄弟之邦,赵国灭亡了,秦国一定会吞 灭我们,我们不要忘记“( )”的教训。 8、我们同祖国要( )。
练习6
从前,有兄弟俩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 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 兴隆 。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些
水,多卖了二两银子。晚上哥哥回来,弟弟得意地
将自己的“秘诀”告诉哥哥,以为会得到哥哥的夸 奖。谁知哥哥一听,急得双脚直跳,说:“唉,我 们最值钱的东西,叫你二两银子就卖掉了!”弟弟 不以为然地说:“哪里会有这么严重!”还是我行
我会用成语
1、我和刘洋(开诚相见 ),终于成为好朋友。
2、朋友之间,就应该(肝胆相见 )。 3、他们是多年的好朋友,做什么事都( 心照不宣 )。 4、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 同舟共济 ),终 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5、我和陈明( 志同道合 ),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6、李晓红和张彤是( 亲密无间 )的好朋友。 7、赵国和我们是兄弟之邦,赵国灭亡了,秦国一定会吞 灭我们,我们不要忘记“(唇亡齿寒 )”的 教训。 8、我们和祖国要(荣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