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摄影6-作品分析
摄影作品分析

摄影作品分析摄影作品是艺术家们用相机记录下来的精彩瞬间。
它们可以通过构图、光线、色彩和主题等因素来传达情感、故事和观点。
本文将就摄影作品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构图和视角、光线和色彩、主题和故事以及影响和评价。
一、构图和视角构图和视角是摄影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艺术家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选择特定的拍摄角度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对称构图可以创造出平衡和稳定感,而斜线构图则可以带来动感和紧张感。
此外,摄影师还可以使用近景和远景来制造出视角上的变化。
这些构图和视角的选择与意图和情感密切相关,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摄影师要表达的主题和故事。
二、光线和色彩光线和色彩是摄影作品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光线的使用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例如,柔和的光线可以创造出温暖和宁静的氛围,而强烈的阳光则可以营造出明亮和欢快的氛围。
此外,色彩的选择也能够对作品产生深远影响。
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冷色调常常与孤独和寂寞相关联,而暖色调则常常与温暖和亲近感相关联。
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主题和故事主题和故事是摄影作品中最核心的部分。
艺术家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和构建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来传达他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思想。
主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可以是更宏大的社会问题。
通过表现这些主题,摄影师可以唤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而故事则是通过一系列有连贯关系的照片来讲述。
每个照片都扮演着故事的一部分,通过组合和安排,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四、影响和评价摄影作品可以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们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社会问题,同时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迪。
摄影作品还可以受到观众的评价和赞赏。
评价摄影作品时,人们可以从构图的独特性、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主题和故事的深度以及作者的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当然,每个人对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不同,这也是摄影作品多样性的体现。
摄影作品分析的范文

摄影作品分析的范文摄影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镜头记录下来的瞬间,可以传达出摄影师的情感、思想和观点。
对于摄影作品的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本文将以几张经典的摄影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作品一:《阿富汗少女》《阿富汗少女》是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考里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84年,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
这张照片的主角是一位阿富汗的难民女孩,她的眼神深邃而坚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构图上来看,这张照片采用了特写的方式,将女孩的面部和眼睛放大,突出了她的表情和情感。
女孩的脸部被遮盖住了一部分,只露出了一只眼睛和一部分嘴巴,这种遮盖的方式增加了照片的神秘感和张力。
女孩的眼神直视镜头,表情坚定而又充满了疑问和不安,这种表情和眼神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
从主题上来看,这张照片反映了阿富汗战争的残酷和难民的艰辛生活。
女孩的表情和眼神传达出了她内心的坚强和不屈,同时也反映了整个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这张照片通过一个女孩的形象,传达出了整个阿富汗的命运和人民的心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作品二:《午后的梦幻》《午后的梦幻》是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25年。
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一个女人在阳台上休息,她的身影和阳台的景色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
从构图上来看,这张照片采用了对称的构图方式,女人的身影和阳台的景色呈现出左右对称的形式,这种对称的构图方式增加了照片的稳定感和平衡感。
女人的身影被阳光照射着,显得柔和而又神秘,这种光影的处理增加了照片的艺术感和浪漫感。
从主题上来看,这张照片反映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女人的身份和地位不明确,但她的衣着和环境都显示出她的高贵和优雅。
这张照片通过一种梦幻般的方式,展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和文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作品三:《苏州夜景》《苏州夜景》是中国摄影师陈清泉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于2010年。
摄影作品分析的范文

摄影作品分析的范文摄影作品分析。
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的捕捉和构图,摄影师可以展现出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在当今社会,摄影作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摄影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思想和美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一幅著名的摄影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这幅作品是由知名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拍摄的《月光下的峡谷》。
这幅作品拍摄于1941年,是亚当斯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中展现了一片峡谷的壮丽景色,月光照耀下的山峦和河流在黑白的对比下显得格外庄严和神秘。
整个画面都充满了宁静和神秘的氛围,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首先,从构图和光影的角度来看,亚当斯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光影对比和对角线构图。
月光下的峡谷在黑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明亮,山峦和河流的纹理被清晰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同时,亚当斯巧妙地运用了对角线构图,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动感和有层次感。
光影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为画面增添了神秘和梦幻的氛围。
其次,从情感和意境的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展现了亚当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月光下的峡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亚当斯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之意。
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和神秘的氛围,使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最后,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亚当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摄影技术,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中的光影对比和构图手法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给人一种震撼和敬畏之感。
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也传达了摄影师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亚当斯的《月光下的峡谷》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
通过对光影和构图的精湛运用,亚当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色彩斑斓摄影风格

色彩斑斓摄影风格:重新定义视觉艺术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里,摄影艺术不断在探索新的可能性和表达方式。
色彩斑斓摄影风格正是这一探索中的一部分,它以鲜艳、饱和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手法,颠覆了传统的摄影理念,重新定义了视觉艺术。
色彩斑斓摄影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大胆、鲜明、浓烈的色彩运用。
这种风格下的照片通常会采用大量的颜色,且颜色之间的对比十分强烈。
它可能是对自然环境的精细描绘,也可能是对抽象概念的独特表达,但无论主题是什么,色彩斑斓摄影风格都会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这种风格的摄影师们常常利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红色可以象征热情和活力,蓝色则可以代表平静和信任,而绿色则可能代表着生长和自然。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颜色,摄影师们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图像。
同时,色彩斑斓摄影风格也十分注重构图和光影的运用。
摄影师们会精心设计画面中的元素,以及它们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关系,以此来创造一种和谐与平衡的感觉。
他们也会利用光线和阴影来突出主题,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
这种技巧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赋予了图像更深层次的意义。
此外,色彩斑斓摄影风格也强调了个性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摄影风格中,颜色通常被视为辅助元素,但在色彩斑斓摄影风格中,颜色成为了主角。
摄影师们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组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效果,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和风格。
这种风格的独特性也使得它能够在众多的摄影风格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观众。
这种风格的广泛应用也反映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它鼓励摄影师们打破传统,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视觉体验。
这种风格的兴起也表明了摄影艺术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它正在不断地适应和回应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总的来说,色彩斑斓摄影风格是一种富有创新和个性化的摄影风格。
它通过大胆的色彩运用、精心的构图和光影设计,以及独特的个性表达,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风格不仅丰富了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
摄影作品分析

摄影作品分析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光影,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每幅摄影作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想法,通过分析摄影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摄影师的创作意图和技法。
作品一:《街头巷尾》这幅作品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喧嚣和生活气息。
摄影师在繁忙的街头捕捉到了一个瞬间,人群匆匆忙忙地走过,车辆穿梭而过,街道上的广告招牌闪烁着。
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节奏感,给人一种忙碌而充实的感觉。
摄影师巧妙地运用快门速度和光线,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和物体都清晰可见,但却不失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作品二:《自然之美》这幅作品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一片翠绿的森林中,一道光线穿过树梢,洒在青苔覆盖的地面上,形成一道明亮的光斑。
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和神秘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摄影师在构图和光线运用上极为精准,捕捉到了这个瞬间的神奇和美丽,让观者不禁沉浸其中。
作品三:《人像写真》这幅作品展现了一位女性模特的人像写真。
模特的面部表情丰富多彩,眼神深邃而迷人。
摄影师通过精准的构图和灯光的运用,突出了模特的美丽和个性特征,呈现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整个画面简洁而有力,让观者不由自主地被模特深深吸引,体验到摄影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美感。
通过对这三幅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们在不同主题和风格下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每幅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诠释了摄影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摄影作品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摄影艺术,还可以启发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表达方式,让我们更加热爱和感受摄影的魅力。
以上是对不同类型摄影作品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人对摄影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愿摄影继续传递美好,让我们享受摄影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摄影作品分析范文

摄影作品分析范文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既可以记录现实、表达情感,也可以展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我们将以一组摄影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黑白摄影作品。
这组作品以简洁的构图和明暗对比为特点,通过对光影的捕捉和运用,表现出了深刻的情感和内在的力量。
在这组作品中,摄影师巧妙地运用了光线的变化和阴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梦幻的氛围。
观者在欣赏这组作品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光影的敏锐捕捉,还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组风光摄影作品。
这组作品以壮丽的自然风光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捕捉和呈现,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无穷魅力。
在这组作品中,摄影师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将大自然的美丽呈现在观者面前。
观者在欣赏这组作品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还能够感受到摄影师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组人像摄影作品。
这组作品以人物肖像为主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捕捉和表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在世界。
在这组作品中,摄影师通过对人物表情、动作和环境的搭配,将人物的独特魅力和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者在欣赏这组作品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真实和生动,还能够感受到摄影师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触摸和表达。
总的来说,这三组摄影作品各具特色,通过对光影、自然风光和人物形象的捕捉和表现,展现了摄影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无论是黑白摄影、风光摄影还是人像摄影,都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让人不仅仅是欣赏作品,更是感受到摄影师对于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
摄影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不仅可以帮助观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还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愿摄影艺术在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出更多的魅力和惊喜!。
摄影作品分析范文

摄影作品分析范文摄影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情感、美感和艺术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幅摄影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所传达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这幅作品是一张黑白照片,拍摄于一个废弃的工厂内部。
画面中的主体是一台废弃的机器,它的表面布满了锈迹和灰尘,显得十分陈旧和破败。
机器的旁边是一堆散落的零件和工具,它们也同样被岁月的痕迹所覆盖。
整个画面散发出一种沉重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和工业的衰落。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幅作品的构图。
摄影师巧妙地运用了线条和对比,将废弃的机器和零件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了它们的主题性和重要性。
同时,画面中的光影效果也十分出色,黑白的对比让整个画面更加凸显出岁月的痕迹和工业的沧桑。
此外,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也很强,让观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画面中的空间和氛围。
其次,我们来探讨这幅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废弃的工厂和机器象征着工业时代的终结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它们曾经是生产力的象征,但如今却被抛弃在角落里,显得无比凄凉和孤寂。
这种对比让观者不禁思考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代价。
同时,机器和零件的残破也让人联想到人类的命运和生命的脆弱,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对生活和社会有所反思。
最后,我们来谈谈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
这幅作品不仅在构图和光影方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到了工业时代的终结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够对社会和人类的命运有所思考。
这种艺术性和深刻性使这幅作品成为了一幅具有收藏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摄影作品。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通过废弃的机器和零件,让观者感受到了工业时代的终结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它的构图和光影效果都十分出色,同时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也十分深刻。
因此,这幅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的欣赏和思考。
作品分析参考答案

20XX年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摄影类图片分析参考答案一、作品分析(共计50分,在答题纸上作答)《重任-希望工程纪实摄影展进入人民大会堂》1.该作品是一幅典型的纪实题材的摄影作品,通过对希望工程摄影作品的展览反映当下较贫困地区儿童求学的一种现状,运用摄影独有的影像视角让观者引起共鸣和深层次思考。
2.技术层面:(1)该作品景深属于大景深,通过画面可以判断原创者在拍摄时使用了广角镜头,镜头的焦距是影响景深的要素之一,在光圈和拍摄物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小景深越小,反之亦然。
画面从前景到远景景物都比较清晰,能够较好的交代拍摄环境。
(2)该作品景别属于全景,将画面种的兴趣中心搬画框的工作人员置于画面的主要位置,很好的还原了现场特定的气氛。
(3)该作品在运用了略带仰视的拍摄角度,由下向上拍,地平线压得很低,主体人物突出,周围的建筑给人以雄伟、高大的感觉,均可得到比实际高度更高的影像。
3.构图:作品采用黄金分割构图,把画面的趣味中心安排的黄金分割点上,从而引导观者的注意力,把被摄主体、陪体和环境组成一个整体,构成完美的画面,用以揭示主题。
画面主体虽然没有出现搬运者的头部,但是这幅希望工程“大眼睛”的摄影作品恰好与搬运画框的人的头部位置相吻合,从而起到了一种较好的借代关系,独特的拍摄视角让观者过目不忘。
4.用光:作品采用高位正面顺光(通过画面中主体对象身后的浓重的影子可以判断),该光位正面受光面积比较大,光比较小,画面主体对象深色的裤子和浅灰的地面形成足够的反差,从而求得主体与环境间亮度上的明显差异。
5.影调:作品属于中间影调,其画面调子符合人们正常的欣赏习惯,画面中的黑、白、灰三个层次所占的比例适中,因此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决不可忽视了对影调的控制。
6.作品的感光度较大,仔细观察会隐约发现影像的颗粒,但该作品并没受到颗粒的影响。
在摄影创作的时候要适时选择合适的感光度,特别对那些主体对象是运动的拍摄题材为了及时抓拍凝固动态瞬间建议使用较大的感光度从而提高快门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31 该画面的公路没有最后的终点,给人一种 不可得知的引诱之感,这种感觉只能想像。线 条愈长,诱惑力愈强。画中有一段公路被遮掩 住了,从而增加了这种不可知的感觉。湿路面 造成的明显反光也起着同样效果。所有其它画 内要素的随意平衡,衬托了公路的线条、动态 和方向的感染力。
• 图32 对我们来说,这幅出众的构图吸引力 是丰富的色彩效力和不同颜色形成的整个 色带。阴天的柔和光线使得颜色在发光, 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常青树以它深色 和三角外型丰富了画面,起着连接各色的 作用,使构图更完整统一。
• 图20 利用摄影器材捕获住题材激发起的情绪感受,
不是呆板的纪录。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只想强调柔 和的自然光渲染下小花的精美。用一个 100mm的低 倍放大镜头,调焦到最近(约20cm),光圈开到最 大(f/2.8),来扩大西落夕阳。最大的问题是前
后景间的极度反差。于是,选择了一丝浅蓝色的小
花作为前景,然后等太阳落到地平线时进行拍照, 这时光照处于最低点。如此就能减少反差。
• 图5 这样的时刻对我们来说确实令人着魔。我们 强烈地感觉到五彩色调的飞舞。在太阳驱散晨雾 之前,我们只有几分钟来决定想要拍摄的照片, 不得不动作迅速。然而,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我们 却能够体验到主题的纯美。熟悉自己的照相工具 十分重要。这样,当机会出现时,你就不会感到 茫然而失去宝贵时机,失去欣赏的快乐。
直竖结构。拍摄技巧是与 拍摄题材相适应的。
• 图17 这是凡尔纳(著名法国科 幻小说作者)世界中的画面吗? 是梦景?在拍照时应充分发挥 联想,去想象,去感觉,充分 运用大脑思维的能力。在拍这 张照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 相机对准物体拍照,因为我们 知道拍摄位置的细微变化会如 何改变色彩平衡和情调,把镜 头略向右偏,突出蓝色,但让 橙黄色的痕迹充满玻璃窗上的 霜冻花纹。由于镜头不是直角 对着窗子以及焦距对准整个图 案,我们采用了最小的镜头光 圈以获得最大景深。
• 图6我们总想捕捉住发现盛秋美景时的强烈情 感。当我们置身于枫树丛中,让鲜艳的枫叶覆
盖着我们的头和相机,把远摄镜头的光圈开到
最大,缩短景深,调焦距离对准几米外的一束
枫枝上。景深外的枫叶恰好形成了一个观察窗
口。枫叶中的斜孔与前后景枫叶的强烈对比使 得这活泼的色调更具有活力
• 图7 照片的良好造型形象来之于细心观察。由 于森林是死的,缺乏色彩便成了这张照片中最令 人回味的因素。浅淡的颜色和平行的细线条重复 产生了十分强烈的静态图案。照片右上角的一束 斜光显得单调而又寓于变化。这束斜光告诉我们 这静态将会改变。注意观察照片左下角斜线条微 妙的重复,它提供了一种不引人注目的辅助视觉 衬托,这种衬托正是摄影师拍摄时所要寻求的。
• 图10 熟悉的事物提供了极好的摄影可行性和训 练想象的机会。在屋后的一堆木板使我们联想起 非洲沙漠的沙丘。木板与沙丘间的相似点使我们 摆脱了木板和沙丘的文字定义,认识到它们的表 现力在于它们的影调、形状、线条、质感和色调, 即这张照片的真正题材。
• 图 11 当我们看到一个 值得拍摄的情景时,应 问这样一些基本问题: 主题是什么?遗弃、寂 寞、还有点伤感;题材 是什么?门槛边的落叶、 半开着的门、剥落的油 漆,题材怎样表现主题? 通过由柔和的间接照明 形成的低沉格调、有限 的颜色、秋叶以及陈旧 朽木的象征力来表现主 题。下次摄影时要想确 保完美地表的 “打破传统”的练习,拍
成这张照片。开始,作者
细心地拍了一张树木照片, 然后将镜头光圈调到F22, 放慢快门速度。按快门时
相机由上向下移动,前后 拍了6张。然后重新构图, 再多次重拍直到胶卷用完。 约有10张照片是成功的, 其中尤以树杆照为最。因
为相机的运动渲染了树杆
• 图3 当你细心观察题材时,就能发现奇迹。摄 影的方位和摄影的技巧有助于再现这一奇迹。 下面是一幅透过干草、从去年旧梗生长起来的 幼蕨的照片。幼蕨后面的花岗岩石,白天吸收 热量;夜晚释放热量,温暖了土壤,使得这些 藤芽比稍远的蕨发芽更早。由于岩石是产生奇 迹的关键,因而它必须占据大部分画面。
• 图4 这幅照片是用一个焦距为 100毫米的低倍 放大摄影镜头拍摄的,为了捕捉雾珠反光造 成的五颜六色,把镜头向下倾斜,倾斜度几 乎与阳光照射角度相同。为了扩大彩色光环, 用最小景深调焦于前景物体而置背景于景深 范围之外。相机位置的细微变化都将极大地 改变色彩排列。因此,我们不得不十分谨慎 而又迅速地决定拍摄或放弃哪些要素。
• 图29 梦是想象的一种形式。很多梦是与日间所思 有关。实际上,所有的幻想都基于现实。幻想练 习有助于发展想象力,使我们从新的角度观察事 物。如在照片中表达梦的感受。这一影像与真实 场景只有少许相似之处。由于消除了前景,去掉 了树干部分,使剩余部分成为突入雾和阳光的梦 中世界的黑影,表现了我们对黎明之迷的感觉。
• 图 23 精心观察远非只注意事物本身,而是认识 组成事物和事物环境的不同点。线条、形状、质 感和背景光常常产生能勾画出线条和形状的强反 差。例如,照片中的小草线条与照片下边组成了 一个三角形。简练的构图允许色彩与色调间的张 力,并且用线条的作用力来增加动感。
• 图24 抽象化和选择性对于拍摄佳作十分重要。首 先,你要抽象出基本的视觉要素。在这张照片当中, 我们感到形状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场景仅含一种 蓝的颜色,我们便从色调角度来想象雪是白色的, 砂砾呈黑色,而天空是中灰色的。色调的差别造成 了形状。我们根据形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形状与 整个画面之间的关系,来选择各自的比例,最后我 们就把它们统统纳入了镜头之中。
当你发现环境中的相似点时,就能利用摄影技术和 构图技巧来清晰地表现。
• 图22 岩石给人何种启迪?是重量?还是力量?这 些特征就是这张照片的主题。题材必须按能清楚 表达主题的方式进行组织,通过精心选择拍摄方 位,利用最大色彩反差来获得造型效果,我们把 中间一块岩石的底端;置于最突出的位置上。虽 然这个位置没有完全在视觉中心上,却包含了以 上所有线条和形状的全部重量和强大压力,表现 了岩石的力量和沉重。
• 图18 许多主题需要的是环境空间,而不是特写处理。 通常摄影者给活动物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能拍出最佳 动物照。这几只火烈鸟在整个画面中显得很小,原因 是需要呼叫的空间。火烈鸟使我们联想起列队飞行的 飞机。当火烈鸟靠近照片中心垂直轴时,该位置的静 态感被运动的轨迹或火烈鸟身后的无形喷气尾迹以及 右下角由鸟组成的平行线这两个因素抵销了。这些可 见和无形的线条保持了画面的互相平衡。
• 图28这幅照片的题材与上幅全然不同,但这两 幅照片都是以突出直线条而形成优美的构图。把 这些线条抽象或认识为主要表现要素是容易的, 而选择拍摄哪些线条和如何拍摄是比较难的。本 幅照片我们是用远摄镜头和较高的拍摄位置来强 调起伏不平的垂线所产生的强烈流动感。插入的 两条水平线条增加了对比,克服了视觉单调感。
• 图8观察的方法常受到主题象征作用的彤响, 碑石当然象征着死亡。但在这张照片里,照在 碑石上的暖洋洋的阳光象征着生命和舒适感。 这种效果产生出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印象。对许 多人来说,教堂也有象征意义,表现出情感的 寄托和力量。
• 图9 容易对准兴趣中心,但也容易忽视其环境。大 画面中的一个小物体能比占据整个画面的单一物体 更清晰地表现照片的主题。这张魁北克郊区的雪景 照就是一个好的典范。照片的艺术效果在于兴趣中 心小,而画面的绝大部分为白雪覆盖。而且前景中 的围栏与背景中的线条在照片内没有连接,但似乎 能最终相接,从而暗含着动感。马和雪撬的位置和 行驶方向加强了这一动感,任何其它的布局都不会 有这样的效果。
• 图25 由于光线条件会影响气氛,摄影者应抓紧或 等待时机,捕获住最佳拍摄时机。由于各种胶片 再现的色调和颜色不同,选择不同的胶片也会改 变照片气氛。就这一场景,我们需要的胶片能再 现丰富的阴影细节,而不减弱撒满遥远山坡上的 金色阳光的暖调。要提高对颜色的控制能力,至 少要用自己的摄影器材试拍两种规格的彩色胶片。
• 图26 在这幅照片中有两点给我们印象最深,影调 的范围和柔和、突出的褐色。不同的影调形成了 线条,如在山坡上的线条和那道阳光。影调在画 面的安排以及集各影调于一身的小树的位置,都 经过迅速而细心的考虑。不同的人对颜色感觉是 有差异的,并且对拍摄对象以及对影像的感受也 都有重大的影响。
• 图27 由于出自妇女专心纺织而别无他顾,我们 把摄影重点放在她的工作而不是她本人上。正是 出于这点,本幅照片揭示更多的是纺织女工的特 征,而不是清楚地表现一位妇女。照片中注意将 棉纱线条略向照片底部收敛,这一有限的形变 (或畸变)使棉纱形成了斜线状,使人产生了视 觉动感,如果线条都是垂直的,就可能给人一种 呆板静态的感觉。
作品分析
• 图1 良好的观察开始于细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东西。 这块路边小草地靠近几栋房子,草地本身十分美 丽动人,不需要复杂的构图和曝光。许多自然物 体,只需注意摄影方位,即便不加修饰地直观拍 摄,也十分吸引人。重要的是观察和认识主题本 身的价值。
• 图2 何时蕨才不成为蕨 的形象了?在你不受其 文字定义影响之时刻。 对这一串蕨仅看上两眼 是不可能观察到这一构 图的。但是,不断地改 变相机位置、焦距和景 深,你便不再是“看”, 而开始“观察”你从未 想到的形状和模式。抛 弃原有的概念,不断细 心探索,就能以最新方 法来观察蕨和其它所有 的题材。
• 图12尽管题材不同,仍可观察到这张照片与前 一张照片相似处。只要细心观察,便能认识到所
有物质共有的视觉成分。这是识别最佳视觉设计
的关键。你不但要观察照片,还要观察油画、蜡
染花布、素描等,去发现其他艺术家是怎样利用 视觉要素的,以此去激发你的想象力。
• 图13 有意识的试验是采用 新办法进行想象和观察的 一个好办法。如果你仔细 观察摄影效果,就能将学 到的东西运用于各种情况。 在一个阴雾天气里,以灰 白的天空为背景拍摄一棵 无叶的树。经过推拉镜头 的几次试验,终于获得了 理想的照片。
• 图19 有时相机能看到人眼看不见的东西。通过 摄影和观察照片你能知道相机是如何观察的。 例如,下图是张曝光时间为30秒,表现旭日东 升之前紫红彩云在小溪的涟漪水面上的倒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