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对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等因素的影响,水体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其治理方法。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损害水生生物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毒性和慢性毒性影响,导致鱼类、贝类和藻类的死亡或生长发育异常,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重金属在水体中积聚,会加速水生生物的寿命缩短,影响其繁殖能力,甚至引起种群减少或绝灭。

2. 危害人类健康水体重金属污染会进入人体,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饮用含有重金属的水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重金属还可能引起癌症、免疫系统疾病和生殖系统问题。

3. 污染土壤和植被水体重金属污染还会通过降雨和沉积物沉淀,污染土壤和植被,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甚至危害人畜健康。

1. 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了解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和程度,需要建立健全的水体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和评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工业生产和减少污染排放针对工业企业和冶炼厂的排放污染物中重金属的行为,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降低重金属进入水体的来源。

3. 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城市和农村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为了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需要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重金属污染。

4. 推动生态修复和水体保护对于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应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植被恢复、生物修复和人工修复等,重建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重金属进一步扩散和蓄积。

5.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水体重金属污染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与政府共同参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

《2024年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范文

《2024年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范文

《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由于其难以降解、生物累积性强和长距离迁移的特性,一旦进入水体,往往会造成长期且难以逆转的污染。

本文将就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及治理技术进行探讨。

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1. 污染来源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其中,工业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冶炼、电镀、化工等行业的废水排放。

此外,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城市污水的排放也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2. 污染现状目前,我国的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许多河流、湖泊和近海海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这些重金属不仅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研究进展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来源解析、污染程度评估、污染物迁移转化等方面。

通过这些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水体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是一种常用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作用将重金属从水中去除或分离出来。

例如,沉淀法可以通过添加沉淀剂使重金属形成沉淀物,从而从水中去除。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重金属从水中去除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或价态,使其从水中分离出来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对重金属进行吸附、转化和去除的方法。

生物法具有成本低、环保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某些植物可以通过根部吸收和转运重金属,将其从水中去除;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生物吸附、生物富集等作用降低水中的重金属含量。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而水污染尤为突出,其中重金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水体污染物。

重金属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这些废水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成为了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

一、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一种广泛运用的水污染物去除方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操作简单、试剂易得、去除效果显著等。

然而,这种方法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如试剂使用过量会导致新的污染,而且化学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中和处理,导致废弃的中和剂较难处理。

二、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污染物去除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绿色环保、副作用少等。

生物方法中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法。

微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吞噬降解,而不会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任何伤害。

但是,这种方法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微生物对环境的要求过高、操作复杂等。

三、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水污染物去除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不会产生新的污染源、去除效果稳定。

物理方法中,离子交换法已经被广泛应用。

离子交换法利用含有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基团的交换树脂,通过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达到去除的效果。

但是,这种方法其去除效果受到水体pH值的影响,至高点和至低点均不适宜。

以上是目前常见的三种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方法。

虽然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来提高污染物去除的效率。

比如,在化学处理中,我们可以利用物理方法对处理过程进行监测,以防使用过多试剂;在生物处理中,我们可以加入适当的愈伤组织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物去除方式。

综上所述,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是长期的、紧迫的环保任务。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个领域共同努力。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及防治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 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

由于其毒性较大,一旦进入水体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自来水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源之一,如果存在重金属污染,就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防治方法,以保障自己的饮水安全。

一、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包括电子、化工、冶金等行业。

这些重金属通过排放进入江河湖海水体,最终影响自来水的质量。

2. 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部分残留物会通过农田灌溉或者雨水被冲入地下水,进而被用作自来水的水源。

3.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的铅、铬等重金属,会在大气中沉降或者通过雨水被冲入水体中。

二、自来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 铅中毒: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长期摄入超过安全饮用水标准的含铅水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不良、成人贫血、肾脏病变等。

2. 汞中毒:汞主要通过水中生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过多的含汞水体会损害神经系统、造成脑损伤和行为异常。

3. 镉中毒:长期摄入镉超标的水会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病变、免疫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

三、自来水中的重金属防治方法1. 监测与检测:建立完善的自来水质量监测体系,及时监测重金属含量。

通过定期抽样分析,确保自来水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环境,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农药和化肥污染水源。

3. 污水处理:加强工业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的污水处理工作,减少重金属排放。

4. 水质净化技术:通过采用活性炭、反渗透等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5. 定期更换水管:一些老旧的水管内壁会含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重金属渗出。

因此,定期更换水管是降低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水产重金属的解毒方法

水产重金属的解毒方法

水产重金属的解毒方法1. 饮用水中重金属解毒方法:- 使用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具有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吸附并去除。

- 使用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系统可以通过物理屏障技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使水变得更清洁和安全。

-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根据其离子交换性质去除,从而净化水质。

- 煮沸水:烧沸水能够去除一些重金属,如铅和锌。

- 使用酸碱调节剂:酸碱调节剂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根据酸碱性质中和,从而减少其毒性。

2. 食品中重金属解毒方法:- 蔬菜浸泡法:将蔬菜泡在醋水或柠檬水中,醋酸或柠檬酸可以与重金属反应,使其溶解或析出。

- 食醋处理法:将食醋加入食材中,食醋中的醋酸可以与重金属发生反应,从而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

- 洗菜法:使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蔬菜,以去除表面的重金属杂质。

- 烹饪处理法:烹饪食材时加入适量的酱料、醋、酒等,可以减少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

- 新鲜食材选择: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选择长时间储存或过期的食物,以减少重金属积累。

3. 养殖水产中重金属解毒方法:- 使用水质调节剂:根据养殖水体中重金属的类型和浓度,使用相应的水质调节剂,如添加石灰或硫酸铁等,以促使重金属沉淀或减少重金属的溶解度。

- 定期更换水源:定期更换养殖水源,以避免重金属污染物的积累。

- 饲料调配:选择优质的饲料,并遵循科学的饲料配方,以减少重金属的摄入量。

-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养殖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海鲜烹饪中重金属解毒方法:- 腌制食材:将海鲜食材事先用盐、酱油等腌制,腌制液中的盐和酱油可以与重金属结合并减少其毒性。

- 蒸煮处理:蒸煮海鲜可以使其中的重金属物质在高温下挥发出来,减少其摄入量。

- 移除鱼肚:鱼肚通常会积累较高的重金属含量,烹饪前将其移除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摄入。

- 温和烹调:适度的温和烹调方式可以减少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溶解和损失。

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常用方法

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常用方法

除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常用方法
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重金属捕捉剂等化学物质,与水中重金属形成螯合反应,产生不溶性金属盐,然后分离固液,达到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效果。

该方法简单、高效、快捷,但应注意重金属污泥的后续处理。

2. 电解法:利用直流电和金属的电化学性质,将重金属离子从相对高浓度的溶液中分离沉降,废水中的氢氧根在阳极中放电,达到去除废水中有害重金属的目的。

3. 吸附法:以活性炭、活性白泥、陶瓷等为吸附材料,对水中重金属进行物理吸附。

该方法对吸附剂要求较高,吸附材料一般为不可再生资源,主要用于高浓度、小水量的重金属废水处理。

4. 膜分离法:采用电渗析、反渗透、膜提取、超滤等方法,使重金属废水流经膜设备后,将水中的重金属分离出来。

5. 生物处理法:通过使用特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化学沉淀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其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容易沉淀出来的化合物。

常用的化学物质有氢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

例如,向废水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铅和汞等重金属离子。

2. 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藻土、矾土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3. 电解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电解作用,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金属或氢氧化物沉淀。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电极和电解液,并且需要一定的电力支持。

4. 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转移到树脂上,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并且树脂可以反复使用。

5. 生物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适用于处理含有较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重金属离子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适用的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确保处理后的废水符合相关标准,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废水的回收和利用、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无毒替代物质等方法,从源头上减少废水中重金属的排放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水质重金属污染如何解决

水质重金属污染如何解决

水质重金属污染如何解决水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工农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质受到工业、化学、生活垃圾等各方面的污染,水质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危害大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对自然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我国治理水质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分为两种途径,其一是减缓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使其难以被水生物吸收;另一种是将重金属从水体中分离出来,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类方法方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化学法。

1、化学法化学法处理水质重金属污染又可以细分为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电解法等,下面将简单介绍这几种方法。

(1)沉淀法主要是通过特殊的沉淀药剂提高水体pH值,使水中的重金属以氢氧结合物或者是碳酸盐的形式从水中析出;(2)氧化还原法主要是利用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将以离子状态的存在于水中的重金属氧化还原为无毒、低毒的物质,或者转化为对于水体污染性不强的价态离子。

(3)利用电解法检测受污染水质,会使水中的重金属逐渐析出,这种办法可以回收Cu、Ag、Cd等金属,据统计,目前大约有30多种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析出。

2、生物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1)微生物和藻类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或者向污染水体中补充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或吸附成团沉淀,以此完成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

(2)植物修复法利用重金属积累或超重金属积累水生植物,将水体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富集输运到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割植物将重金属从水体清除出去。

(3)动物修复法水体底栖动物中的贝类、甲壳类、环节动物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富集作用。

如三角帆蚌、河蚌对重金属(Pb2+、Cu2+、Cr2+等)具有明显自然净化能力。

3、物理化学法(1)河流稀释法稀释是改善受污染河流的有效技术之一,通过稀释能够降低污染物在河流中的相对浓度,从而降低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危害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技术
作者:邱元凯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11期
【摘要】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向环境的排放的重金属日趋增加,由此带来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处理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从理化、化学、生物方法等介绍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体;重金属;处理技术
0 概述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日本发现镉污染引起骨痛病及汞污染造成水俣病以后,金属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引起水体的重金属超标严重,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重金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金属的比重大于5者为重金属[2];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大于钙(20)者,即从钪(21)起为重金属。

从环境污染方面来讲,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目前最引起关注的是汞、铜、锌、镉、铅等。

一般来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主要有地质风化作用、采矿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城市地表径流、农业废水等。

重金属的危害主要包括直接生物毒性效应,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在天然水体中约1~10mg/L,毒性较强的重金属如Hg、Cd等产生毒性的浓度范围会更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重金属化合物,如环境中的某些重金属如汞和砷,水中的二价汞离子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变为有剧毒性甲基汞,细菌等许多生物具有把无机砷转化为有机砷;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在较高级的生物体内成千万倍的富集起来,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中毒,或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累,造成慢性中毒[3]。

1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处理技术
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处理和净化已成为当今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

1.1 物理化学方法
除去水中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方法有吸附、离子交换、微滤膜、反渗透、电渗析法等。

1.1.1 吸附法
吸附法是最通用和应用最广泛的物理化学方法之一,吸附剂种类很多,如活性炭、粘土、粉煤灰、泥炭、树皮、蘑菇收获残余物、改性壳聚糖、苔藓、海藻、稻壳等。

其中活性炭具有特殊多孔结构,巨大的表面积和高吸附容量,无疑是除去水中重金属最广泛使用的吸附剂,然而它的非选择性、高质量、高成本限制其使用。

因此,对一些来源广、低成本吸附材料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大量研究,莫健伟等[4]研究了绿藻(ctucal)对Cu2+、Pb2+,Ni2+,Zn2+,Cd2+,Hg2+的吸附,结果证明吸吸附率最高可达90%,最低的可达79%。

1.1.2 河流稀释法
稀释是改善受污染河流的有效技术之一,通过稀释能够降低污染物在河流中的相对浓度,从而降低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危害程度。

1.1.3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在离子交换器中借助离子交换剂来完成,含重金属的水通过交换剂时,交换剂上的离子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交换,达到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此方法受交换剂品种、产量和成本的影响。

另外,几种物化方法的联用提高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效率值得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采用电极和离心技术联用去除ppm级的汞和铅效率可以分别达100%和98.3%。

1.2 化学方法
在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电化学等化学方法中,化学沉淀法是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经典方法之一。

沉淀和絮凝沉淀作用通过提高水体pH,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的形式从水中分离出来,也有加入硫化物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而被除去。

氧化还原法利用的是重金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被氧化或被还原的性质,把它们转化为无毒、低毒的物质,或转化为容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物质,从而达到处理目的。

常用的氧化还原法有药剂氧化法、药剂还原法和电化学还原法等。

另外可利用电解法回收Cu、Ag、Cd等金属,大约有30多种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进行电沉积。

1.3 生物方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植物等生物材料及其生命代谢活动去除和(或)积累废水中的重金属,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离子从生物体内释放出来,从而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
子的浓度。

生物净化重金属具有成本低、简便、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等特点,有理想的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1.3.1 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5]。

目前,开发出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和藻类等。

1.3.2 微生物去除法
微生物在重金属化合物存在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抗性,并能生长、繁殖。

其代谢物及细胞自身的成分将重金属离子通过氧化还原和甲基化或去甲基化的作用,实现转变成低毒形态金属离子或沉淀物,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微生物菌体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以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能有效的去除微量的重金属并浓缩至几千倍。

1.3.3 植物修复法
利用植物进行水质净化是一项迅速发展起来的十分经济有效的新技术,该技术以植物为基础,利用植物从废水中吸取、沉淀或富集有毒金属或利用植物降低金属活性,从而可减少重金属渗透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以及利用植物将土壤中或水中的重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枝条部分达到净化的目的[6]。

因此,利用植物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时需考虑植物对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生长的毒性或植物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以及重金属离子在植物中的超积累与分布。

1.3.4 动物修复法
水体底栖动物中的贝类、甲壳类、环节动物等对重金属具有一定富集作用。

如三角帆蚌、河蚌对重金属(Pb2+、Cu2+、Cr2+等)具有明显自然净化能力。

2 结论
目前对水中重金属污染去除方法的研究较多,但转化到应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生物修复法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无二次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诸多优点,成为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的首选方法。

面对复杂的水体,往往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建立起完整的循环体系,实现重金属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Stanley E.Manahan.环境化学原理[M].黄志桂,解怀宁,编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6.
[2]王俊,张义生.化学污染与生态效应[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56-157.
[3]陈景文,全燮,编著.环境化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20.
[4]莫健伟,姚兴东,张谷兰,张应奋.海藻去除水中双偶氮染料机理及重金属离子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3): 241-243.
[5]马士军.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及应用[J].工业处理,1997,12(1):7-10.
[6]彭清涛.植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1998(2):24-27.
[责任编辑:王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