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研究进展
增益平坦的多波长泵浦宽带拉曼光纤放大器

为 1 . 5d 、 益平 坦 度 为 0 8 B的 拉 曼 放 大 , 平 均 有 效 噪 声 系 数 为 一3 5d , 理论 分 析结 果 一 致 。 5 5 B 增 . 7d 其 . B 与 关 键 词 : 曼光 纤放 大 器 ; 拉 色散 位 移 光 纤 ; 关增 益 ; 益 平坦 ; 效 噪 声 系数 开 增 有
YAN n b n ,W ANG Ku u ,YU o g x u Bi — i ir Ch n — i ,XU i n ANG h n ,XI a gj n ,QUAN h n — u I Yayn Yi e 1 z N Xin —u S e g x e ,J A — i g
增 益 平 坦 的 多波 长 泵 浦 宽 带拉 曼 光 纤 放 大器
颜玢玢 , 王葵如 , 余重秀 , 徐大雄 , 桑新柱 , 刘怡臻 , 忻向军 , 全升学 , 贾亚英。
(. 1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北京 107;.中国网通张家口分公司网管中心, 0862 河北 张家口050) 700
0 87 B n v r g fe tv ie c fi into , d a d a e a e e f c ie no s oe fce f一 3 5 d wa e o t a e x rme a l . The e . B s d m ns r t d e pe i nt ly x— p rme a e uls a e t he t o e i a a c l to . e i nt lr s t gr e wih t he r tc lc l u a i n
维普资讯
第 1 4卷
第 2期
光学 精密工程
Op isa d P e iin E g n e i g t n r cs n i e r c o n
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光纤放大器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信息的交流正朝着高速化、复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直接导致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速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立骨干全光网,全面落实推广光纤入户迫在眉睫,已成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之一。
光纤通信在新时期正越发显现出他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光纤放大器因它具有易集成、高增益、低噪声和带宽广的特点,是实现全光型光纤通信的关键性部件。
目前,光纤放大器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半导体光纤放大器、掺稀土元素放大器和非线性放大器。
本文将就这三类光纤放大器逐一展开论述,特别是掺稀土光纤放大器,深入探讨有关他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各自的特点、应用范围、实际应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还将就光纤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作理论分析。
关键词:光纤;光纤放大器;非线性光学效应The Research of Fiber AmplifierABSTRACTWith theprogress of society,today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is moving inhigh-speed,complex,intensivedirection, a direct result oftherateandquality of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Backbone ofall-optical networks,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thepromotionoffiber to the homeis imminent,has becomeinoneofthe"Twelve Five" period ofdevelopment goals.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in the new eraisincreasinglyshowinghisirreplaceable position,thefiber amplifierbecause of itsease of integration,high gain,lownoise andwidebandwidthcharacteristics ofthecritical components ofall-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 Fiber amplifierhasthree categories,namely,semiconductoropticalamplifier,a rare earth dopedamplifiers andnon-linear amplifier. This paper willeach ofthethreetypesoffiber amplifiersdiscusses,in particular the rare earth-dopedfiber amplifier,depthabout theirstructure,working principle,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scope of application,the actual applicationand futuredevelopment direction,in addition,will alsothenonlinear optical effectintheoptical fiber amplifierfortheoreticalanalysis.Key Words:Optical fiber;Fiber Amplifier;Nonlinear optical effects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引言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2第二章光放大器概述32.1 半导体光放大器32.2 掺稀土元素光纤放大器32.3 非线性光放大器5第三章半导体光放大器73.1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发展73.2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基本结构与特性73.3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工作原理93.4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特点与应用113.4.1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特点113.4.2 SOA的应用123.5 半导体光放大器未来发展方向13第四章掺饵光纤放大器154.1 掺铒光纤放大器简介154.2 EDFA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64.2.1 EDFA的结构164.2.2 EDFA的工作原理174.3 EDFA 的增益和输出功率特性204.4 EDFA的噪声特性214.5 EDFA的级联224.5.1 噪声积累和分析234.5.2 增益均衡(增益平坦化)244.6 EDFA在有线电视网中的应用254.6.1 在线放大254.6.2 前置放大254.6.3 功率放大254.7 掺稀土光纤放大器的改进264.7.1增益位移掺铒光纤放大器(GS-EDFA)274.7.2 碲基掺铒光纤放大器(EDTFA)284.7.3 铋基掺铒光纤放大器294.7.4 掺铥光纤放大器(TDFA)和增益位移掺铥光纤放大器(GS-TDFA)30 第五章拉曼光纤放大器295.1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简要介绍295.2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原理305.2.1 非线性光学效应——拉曼散射效应305.2.2受激拉曼散射的阈值特性325.2.3 受激拉曼散射的增益325.2.4 受激拉曼散射的影响335.2.5 拉曼光纤放大器基本原理355.3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分类385.4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特点385.5 拉曼放大器与EDFA组合使用的原因405.6 拉曼光纤放大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应用40第六章总结与展望40参考文献41致谢42第一章绪论光纤放大器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取代了传统光—电—光的中继方式,实现了光信号的高增益、低噪声放大。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拉曼放大器特性研究

f r h g a n m a p i e s T e r s l s n c t a r o t z n r sa b r Ra n a p f r he e i o h g s Ra n a l r . i i m i f h e ut a o i d ae t tf p i i g cy tlf e ma sl i h o mi i m l e ,t r s i i
维普资讯
第2 9卷第 8 期
20 0 8年 8月
通
信
学
报 V 1 9 0 2 _ _ Nhomakorabeao. 8
J u n l n Con i n c f n o r a ll u ia o s o l t
Au u t 0 8 g s 0 2
基于光子晶体 光纤 的拉曼放大器特性研 究
( t eK yL b rtr f n gae ev e ew r, iin ies y Xi n 1 0 1 C ia Sa e a o a yo t rtdS ri t ok X da v r t, ’ 0 7 , hn ) t o Ie cN Un i a7
Ab t a t A u rc l e i n o h i n u a CF b s d b c wa d mu t— u ma m pi e sp e e t d I i s r c : n me a sg n t e t a g l rP — a e a k r l p mp Ra n a l rwa r s n e . t s i d r i i f d m o s ae a i h fa ma a n c n b a h d b s d o CF I f e c so i e n e merc p a ee sa d e n t t d t t g lt r h h Ra n g i a e r c e a e n P . n l n e fd f r t o ti am t r e u e g r n
基于级联光纤的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这种 F A 具 有较 高而 且较 平坦 的增 益 。 R
∑ ( ・G V o e p ) J t
i一 1
i一 1, … , 2, N
P ( )一 ( ) v 0 O h ∑ ( )= O O )
,
() 2
G J一一 z
( 一
‘ PE( )・ e 0 L
1 拉 曼 放 大 的 基 本 理 论
20 08年
拉曼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线电视光纤网长距离传输中的应用

酣
20 ( 2 072 )
CHI A I T L CABLE TV HI NA GI A N D TAL DI
③ 西
文章编号 :07—7 2 (0 7 2 2 6 10 0 2 2 0 ) 2— 0 5—0 4
・交・ 技流 术
二 阶 失真 ( S 起 到 明显 的效 果 , 与 E F C O) 并 D A对 比 实验验 证 了其 结果 。 关键 词 : 纤放 大 器( D A) 分布 式 光纤拉 曼放 大器 ( F A) 组合 二 次 失真 ( S 光 EF ; DR ; C O)
The r nd Ap i a i n o o y a plc to fRFA tLo - sa a ng Dit nt Op i a be tc lFi r CATV t r i na a s iso Ne wo k S g lTr n m s i n
目前对 于传 输 距离 大 于 10k 的主 干 网 , 0 m 一般 还 是 采用 掺铒 光 纤 放 大 器 ( D A) 联 方 式 , 果 能 进 EF 级 如 行合 理 的 功率 预算 设 计 , 噪 比 ( N 基 本 能 满 足 系 载 C R) 统的 要 求 , 除载 噪 比之 外 标 准 单 模 光 纤 15 n 长 5 0 m波
光在光纤 中传输损耗大而又无法实施放大 , 近年来在
传输 距离 大 于 2 m 的主 干 网基 本 被 150n 所 替 0k 5 m
作者 简 介 : 兵 虎 (9 3 ) 男 , 教 授 , 究 方 向为 无 线 电 3 程 技 术 , 沈 15 一 , 副 研 - . E—m isebnh @ zc eu c ; 福 昌 ( 9 7 ) 男 , a: n i u j m. d .n 叶 h g i 16 一 , 杭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发展现状

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发展现状拉曼光纤放大器是密集波分复用(DWDM)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如何提升FRA的各项性能成为DWDM通信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综述了拉曼光纤放大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多款光纤拉曼放大器的产品性能特点。
最后,展望了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发展趋势。
标签:光纤拉曼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增益平坦;偏振相关增益;带宽Abstract:Raman fiber amplifi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communication system,so how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RA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DWDM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aman fiber amplifie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an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any kinds of optical Raman fiber amplifie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Finally,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aman fiber amplifier is prospected.Keywords:Raman fiber amplifier;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gain flatness;polarization dependent gain;bandwidth引言隨着全球网络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以其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光纤的巨大资源的优势,从而得以快速发展。
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拉曼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分子振动光谱技术,自其诞生以来,在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技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即当光在物质中传播时,会与物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光线的方向和频率发生改变。
通过分析这些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物质分子振动和转动状态的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对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探讨。
我们将概述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以便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拉曼光谱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分析、生物医学、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等。
接下来,我们将对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重点关注其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的发展。
我们将对拉曼光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拉曼散射效应的光谱分析技术。
拉曼散射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当光波通过介质时,部分光波的能量会被介质分子吸收并重新辐射,产生散射光。
其中,大部分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相同,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而一小部分散射光的频率则会发生改变,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拉曼散射光的频率变化与介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有关,因此,通过分析拉曼散射光谱,可以获得介质分子内部的结构信息。
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拉曼散射的物理过程,二是光谱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在物理过程中,当入射光与介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介质分子会吸收部分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分子内部的振动或转动能量,然后重新辐射出散射光。
由于散射过程中能量的交换,散射光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介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直接相关。
因此,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变化,可以推断出介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状态,从而得到分子的结构信息。
在光谱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面,拉曼光谱技术通常使用激光作为入射光源,通过单色仪或干涉仪将散射光按波长或频率分离,然后用光电倍增管或电荷耦合器件等光电探测器检测散射光的强度。
拉曼光纤放大器

拉曼光纤放⼤器⼀拉曼光纤放⼤器1.拉曼光纤放⼤器出现的背景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发展,通信波段由C带(1528-1562nm)向L带(1570-1610nm)和S带(1485-1520nm)扩展。
由于光纤制造技术的发展,可消除在1.37µm附近的损耗⾼峰,因此通信波段有望扩展到从1.2µm-1.7µm的宽⼴范围内。
掺铒光纤放⼤器(EDFA)⽆法满⾜这样的波长范围,⽽拉曼光纤放⼤器却正好可以在此处发挥巨⼤作⽤。
另外拉曼放⼤器因其分布式放⼤特点,不仅能够减弱光纤⾮线性的影响,还能够抑制信噪⽐的劣化,具有更⼤的增益带宽、灵活的增益谱区、温度稳定性好以及放⼤器⾃发辐射噪声低等优点。
随着⾼功率⼆极管泵浦激光器和光纤光栅技术的发展,泵浦源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拉曼光纤放⼤器逐渐引起了⼈们的重视,并逐渐在光放⼤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光通信领域中的新热点。
2.拉曼光纤放⼤器的⼯作原理受激拉曼散射(SRS)是电磁场与介质相互作⽤的结果。
才能过经典⼒学⾓度解释拉曼散射为:介质分⼦或原⼦在电磁场的策动下做受迫共振,由于介质分⼦具有固有的振荡频率,所以在受迫共振下界将出现频率为策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的和频和差频振荡,分别对应着反斯v是电磁场的振荡频率,v 是介质分⼦固托克斯分量和斯托克斯分量,如图1所⽰,其中有的振荡频率。
图1 经典拉曼振动谱经典理论⽆法解释反斯托克斯线⽐斯托克斯线的强度弱⼏个数量级且总是先于反斯托克斯线出现的实验结果。
从量⼦⼒学的⾓度能够解释受激拉曼散射。
介质中的分⼦和原⼦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将量⼦化的分⼦振动称为声⼦。
⾃发拉曼散射是⼊射光⼦与热声⼦相碰撞的结果。
受激声⼦是在⾃发拉曼散射过程中产⽣的,当⼊射光⼦与这个新添的受激声⼦再次发⽣碰撞时,则再产⽣⼀个斯托克斯光⼦的同时⼜增添⼀个受激声⼦,如此继续下去,便形成⼀个产⽣受激声⼦的雪崩过程。
产⽣受激声⼦过程的关键在于要有⾜够多的⼊射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发展概述 发展概述
到1990年,伴随着EDFA技术成熟和大量商用,光纤拉曼放大器几乎被人 1990年 伴随着EDFA技术成熟和大量商用, EDFA技术成熟和大量商用 遗忘。 遗忘。 目前,对于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研究主要分为: 目前,对于光纤拉曼放大器的研究主要分为:
参数模拟仿真方面 和 应用设计方面的研究。 应用设计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分布式拉曼放大器(DRA) 国内外分布式拉曼放大器(DRA)进展
国外对C波段和L波段的光纤拉曼放大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折, 国外对C波段和L波段的光纤拉曼放大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折,优化 设计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设计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开发了光纤拉曼放大器产品 一些通讯领域的大公司,朗讯实验室等, 一些通讯领域的大公司,朗讯实验室等,将多级串接分布式拉曼放大 器用于光纤DWDM传输系统. DWDM传输系统 器用于光纤DWDM传输系统.在实验室多波长抽运的拉曼光纤放大器光 谱带宽已实现100 谱带宽已实现100 nm 国内的光迅和中兴等公司也开发了C波段和L 国内的光迅和中兴等公司也开发了C波段和L波段的光纤拉曼放大器 目前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C+L波段, 目前光纤放大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C+L波段,而S波段光纤拉曼放 主要集中在C+L波段 波段光纤拉曼放 大器更有发展前景,而且是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难以与其竞争的, 大器更有发展前景,而且是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难以与其竞争的,这 对扩展带宽很有意义. 对扩展带宽很有意义.
模型的优化和算法的改进 商用的光纤放大器的主流产品依然是EDFA, 商用的光纤放大器的主流产品依然是EDFA,拉曼光纤放大器研究很热 主流产品依然是EDFA 也有一些应用 例如国外很多长距离的超大容量的波分复用光通讯中 DWDM)就使用的是分布式 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也有采用合适的光纤用作 (DWDM)就使用的是分布式拉曼光纤放大器也有采用合适的光纤用作 分立式的拉曼光纤放大器 分立式的拉曼光纤放大器
采用 100 m 光子晶体光纤
Bélanger 等
利用两对轴向压缩可调谐的FBG 利用两对轴向压缩可调谐的FBG
2008年 厦门大学 电子科技 集团34 34所 集团34所
nm的Nd: 1064 nm的Nd:YVO4固体激光器作为泵 浦源, 浦源, 经过磷硅光纤的两次拉曼频移
锗硅光纤五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锗硅光纤五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在1100 nm 掺镱光纤激光器泵浦
单波长单级拉曼光纤激光器
研究集中在提高光 光转换效率与宽谱波长调谐性能方面 方面。 研究集中在提高光 - 光转换效率与宽谱波长调谐性能方面。
用 5 nm 宽带高反射率啁啾光纤光栅作 输入耦合器, 输入耦合器,用 0.8 nm 窄带 FBG 作 输出耦合器构成一阶拉曼谐振腔
R Vallée 2006年 深圳大学
•单波长多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单波长多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单波长单级拉曼光纤激光器 单波长单级拉曼光纤激光器
多波长 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输出三波长的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输出三波长的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输出六波长的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输出六波长的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输出十个以上波长的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输出十个以上波长的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FRA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单波长多级级联: 单波长多级级联: 首次结合磷硅光纤中与磷和硅相关的频移, 2000 年,EM Dianov 首次结合磷硅光纤中与磷和硅相关的频移,采 1062nm掺钕光纤激光器作泵浦 通过3次波长变换,实现了1W 掺钕光纤激光器作泵浦, 1W的 用1062nm掺钕光纤激光器作泵浦,通过3次波长变换,实现了1W的 激光输出, 1407 nm 激光输出,斜率效率为 35% 高非线性锗硅光纤作为增益介质、 2007 年,Y Emori 等采用 65 m 高非线性锗硅光纤作为增益介质、 利用五级级联激光器结构、 利用五级级联激光器结构、 用波长为 1117 nm 掺镱光纤激光器泵 浦的五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浦的五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在 1480 nm 获得了输出功率高达 的激光输出, 41 W 的激光输出,是当时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所报道的最高输出功 率
FRA的最新进展 的最新进展
第二代光纤拉曼放大 器有相似的布局, 器有相似的布局,但 不同的是为后向泵浦 结构。 结构。以牺牲效率为 代价提高了光谱的纯 能够产生1.5W 1.5W的 度。能够产生1.5W的 平均输出功率, 平均输出功率,大于 45dB的边模抑制 45dB的边模抑制
2008 年
S. Hann 等
• 从单波长泵浦光源、单级放大发展到多波长泵浦光源、多级放大 单波长泵浦光源、单级放大发展到多波长泵浦光源、 发展到多波长泵浦光源
FRA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出现了一种采用光子晶体光纤技术研制的高非线性光纤 , 它弥补了 通常色散补偿光纤的拉曼增益系数小的问题。 这种模场直径更小、 通常色散补偿光纤的拉曼增益系数小的问题。 这种模场直径更小、 拉曼增益系数更大的光子晶体光纤一经开发成功便受到广泛关注。 拉曼增益系数更大的光子晶体光纤一经开发成功便受到广泛关注。 这种光子晶体光纤的特点是 : 光纤纤芯由固体的 SiO2组成 , 模场 直径非常小 ( ≤ 1μm) 、非线性系数高 ; 包层中有许多空气孔 , 用来有效地降低包层的折射率。 用来有效地降低包层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多波长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2001年 2001年 Mermelstein 等 A A Demidov 等 用锗硅光纤和七对FBG构成 用锗硅光纤和七对FBG构成 FBG 七级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实现了三波长( 实现了三波长( 1427 、 1454 、 1480 nm )激光 输出,其斜率效率为38% 输出,其斜率效率为38%
2003年 2003年
用磷硅光纤获得 1 278 nm 输出1463nm 1425nm、 1463nm、 输出1463nm、1425nm、 、 1.6 W 单波长单级拉曼激 1454 nm 三波长,功率 三波长, 光作为两段锗硅光纤构成串 在很大范围内受到动态 可调 联谐振腔的泵浦源 激光器输出功率为1.02W 前四级仍为高反射率的内谐 激光器输出功率为1.02W 振腔 ,他们用带宽为 60 光 - 光转换效率仅为 nm 的啁啾光纤光栅代作为 21.6 % 后三级的输入耦合器
Fiber Raman amplifier(FRA) development
主讲内容
1 2 3 4
FRA发展概述 发展概述 FRA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DRA及LRA的研究进展 及 的研究进展 FRA的最新进展 的最新进展
FRA发展概述 发展概述
1928年 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物理学家拉曼发现了拉曼散射光谱. 1928年,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物理学家拉曼发现了拉曼散射光谱.用 nm谱线照射四氯化碳时 谱线照射四氯化碳时, 汞灯的 435.8 nm谱线照射四氯化碳时,发现在液体的散射光中出现 了频率比入射光频率低的新光谱. 了频率比入射光频率低的新光谱. 1962年 人们发现如果照射光强超过一定的阈值, 1962年,人们发现如果照射光强超过一定的阈值,会产生受激拉曼散 (SRS)效应 效应. 射(SRS)效应. 1972 年美国斯通伦首次报导在硅基光纤中发现了受激拉曼辐射现象 1984年拉曼放大技术开始研究并应用。 1984年拉曼放大技术开始研究并应用。 年拉曼放大技术开始研究并应用
FRA的最新进展 的最新进展
迄今,研制了两台主要用P 迄今,研制了两台主要用P2O5 作为光纤掺杂物,商用的Yb 作为光纤掺杂物,商用的Yb 光纤激光器 作为泵浦源的拉 曼光纤放大器。 曼光纤放大器。第一台放大 2010年 月在日本产生。 器2010年1月在日本产生。 放大器产生1.8W的平均输出 放大器产生1.8W的平均输出 1.8W 功率,3dB线宽为3MHz. ,3dB线宽为 功率,3dB线宽为3MHz. 放大 器和ITT 集成。 器和ITT LAS EDU 集成。用 1.26um附近激光吸收光谱 于1.26um附近激光吸收光谱 测量大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 方法中。 方法中。
FRA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泵浦源及光纤介质进展
目前,可实用的拉曼泵浦源包括复用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和级联式拉曼 目前,可实用的拉曼泵浦源包括复用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和级联式拉曼 激光器。对于不同泵浦方式,对FRA影响很大。 激光器。对于不同泵浦方式, FRA影响很大。 影响很大
级联式拉曼激光器
单波长 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
分立式拉曼放大器( LRA )的发展 分立式拉曼放大器(
LRA 可以采用特殊设计的光纤如 DCF 光纤或者碲基光纤 . 目 前 DCF 光纤拉曼增益系数比 SSMF 提高了 10 倍左右 光纤作增益介质组成两级放大, 每级采用两个泵浦波长, 采用 DCF 光纤作增益介质组成两级放大, 每级采用两个泵浦波长, 波段平坦放大, 其间再采用 GFF 以保证 S 波段平坦放大, 其增益可以达到 左右, 30dB , 而噪声系数只有 5.5dB 左右, 可同时补偿损 耗和色散. 耗和色散. 还可采用碲基光纤.H. 采用3级放大, LRA 还可采用碲基光纤.H. MaSuda 等人设计的 LRA 采用3级放大, 碲基光纤, 作为增益介质, 其中 两级采用 碲基光纤, 一级采用 DCF 作为增益介质,以同时补 nm(1497nm) 偿损耗和色散 . 在135 nm(1497-1632 nm)带宽上获得最低 最高34.6dB的增益,噪声系数<8.3 34.6dB的增益 22.8dB 、最高34.6dB的增益,噪声系数<8.3 dB.
实现了93.6% 实现了93.6% 的光 - 光转换 效率 首次获得2.2W的一级拉曼光 首次获得2.2W的一级拉曼光 2.2W nm)以及1.6 W的二 (1024.6 nm)以及1.6 W的二 级拉曼光( 级拉曼光(1183 nm )连续输 出 获得了一级斯托克斯功率为 W、输出波长范围1075 10751-5 W、输出波长范围10751135 nm 、带宽为 60 nm 的 可调谐拉曼光纤激光器, 可调谐拉曼光纤激光器,转换 效率在76.1%效率在76.1%-93.1% 之间 76.1% 产生1484nm激光, 产生1484nm激光,输出功率为 1484nm激光 W, 1.15 W,光-光转换效率为 28.8% 在1455nm 波长处获得 597 mW 的稳定激光输出光 - 光转换 效率约为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