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爆炸极限精编版
常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表

6.7
3.3
1.4 7 4
2.9
3.1
5.4
2.2 2.6 1.8 5.6 2.8 16 4.3 1.3 12.5 4
36
19
11.2 73 60
17
16
16
11 12.8 10 40 28 25 45.5 50 74.2 75
低毒
剧毒 高毒 刺激 低毒 神经 中等 刺激 剧毒
6.2
16
3
100
4.9
20.13.5来自141.311
2.8
14.4
毒性
—— 低毒 中等 低毒 中等 中等 高毒 轻微麻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高毒 中等 低毒
甲醇(液体)
乙醇(液体)
正丁醇(液体) 甲醛 乙醛
丙醛(液体)
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V%)
下限 LEL
上限 UEL
5
15
3
15.5
2.1
9.5
1.9
8.5
1.4
7.8
1.1
7.5
1.1
6.7
1
6.5
2.7
36
2
11.1
1.6
10
2
12
2.3
72.3
2.4
10.4
0.6
5
4
1
12
1.1
5.9
0.8
1.3
7.1
1.2
7.1
3.8
15.4
3.6
33
2.9
11.2
物质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液体) 己烷(液体) 庚烷(液体) 辛烷(液体) 乙烯 丙烯 丁烯 丁二烯 乙炔 环丙烷 煤油(液体) 城市煤气 液化石油气 汽油(液体) 松节油(液体) 苯(液体) 甲苯 氯乙烷 氯乙烯 氯丙烯 1.2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 三氯甲烷 环氧乙烷 甲胺 乙胺 苯胺 二甲胺 乙二胺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出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693-2004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内部使用)序号名称化学式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下限上限1 乙烷 C2H6 3.0 15.52 乙醇 C2H5OH 3.4 193 乙烯 C2H4 2.8 324 氢 H2 4.0 755 硫化氢 H2S 4.3 456 煤油 0.7 57 甲烷 CH4 5.0 158 甲醇 CH3OH 5.5 449 丙醇 C3H7OH 2.5 13.510 丙烷 C3H8 2.2 9.511 丙烯 C3H6 2.4 10.312 甲苯 C6H5CH3 1.2 713 二甲苯 C6H4(CH3)2 1.0 7.614 二氯乙烷 C2H4Cl2 5.6 1615 二氯乙烯 C2H2Cl2 6.5 1516 二氯丙烷 C3H6Cl2 3.4 14.517 乙醚 C2H5OC2H5 1.7 3618 二甲醚 CH3OCH3 3.0 27.019 乙醛 CH3COH 4.0 5720 乙酸 CH3COOH 4.0 1721 丙酮 CH3COCH3 2.3 1322 乙酰丙酮 (CH3CO)2CH2 1.723 乙酰氯 CH3COCl 1.5 1924 乙炔 C2H2 1.5 10025 丙烯氰 CH2CHCN 2.8 2826 烯丙基氯 CH2CHCH2Cl 3.2 11.227 甲基乙炔 CH2CCH 1.728 氨 NH3 15 30.229 乙酸戊酯 CH3CO2C5H11 1.0 7.530 苯胺 C6H5NH2 1.2 1131 苯 C6H6 1.2 832 苯甲酸 C6H5CHO 1.433 苄基氯 C6H5CH2CI 1.134 溴丁烷 C3H7CH2Br 2.535 溴乙烷 CH3CH2Br 6.7 11.336 丁二烯 CH2CHCHCH2 2.0 11.537 丁烷 C4H10 1.9 8.538 丁醇 C4H9OH 1.8 11.339 丁烯 C4H8 1.6 9.341 丁酸丁酯 C3H3COOC4H9 1.2 8.042 丁基甲基酮 C4H9COCH3 1.2 843 二硫化碳 CS2 1.0 6044 一氧化碳 CO 12.5 7445 氯苯 C6H5CI 1.3 1146 氯丁烷 C3H7CH2CI 1.8 10.147 氯乙烷 CH3CH2CI 3.8 15.448 氯乙烯 CH2CHCI 3.8 3149 氯代甲烷 CH3CI 8.1 17.450 2-氯丙烷 CH3CHCICH3 2.6 11.151 甲(苯)酚 C6H5OH 1.152 环丁烷 CH2CH2CH2CH2 1.853 环已烷 CH2(CH2)4CH2 1.2 8.354 环已醇 CH2(CH2)3CHOHCH2 1.255 环已酮 CH2(CH2)3COCH2 1.3 9.456 环丙烷 CH2CH2CH2 2.4 10.457 萘烷 C10H18 0.7 4.958 环己烯 CH2(CH2)2CHCHCH2 1.259 双丙酮醇 (CH3)2COHCH2COCH3 1.8 6.960 二丁醚 C4H9OC4H9 0.9 8.561 二氯(代)苯 C6H4CI2 2.2 9.262 二乙基胺 (C2H5)2NH 1.7 10.163 二甲胺 (CH3)2NH 2.8 14.464 二甲苯胺 (CH3)2C6H3NH2 1.2 765 二氧杂环已烷 (CH2)4O2 1.9 22.566 环氧丙烷 OCH2CH2CH2 1.9 3767 乙氧基乙醇 C2H5OCH2CH2OH 1.8 15.768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2.1 11.569 丙烯酸乙酯 CH2CHCO2C2H5 1.7 1370 苯乙烷 C6H5C2H5 1.0 7.871 环氧乙烷 CH2CH2O 2.6 10072 乙硫醇 C2H6S 2.8 1873 乙基甲基醚 C2H5OCH3 2.0 10.174 乙基甲基酮 C2H5COCH3 1.8 11.575 甲醛 HCHO 7.0 7376 轻油 0.9 677 硝基苯 C6H5NO2 1.878 硝基甲烷 CH3NO2 7.1 6379 苯酚 C6H5OH 1.3 9.580 苯乙烯 C6H5CHCH2 1.1 8.081 乙苯 C6H5C2H5 1.0 7882 甲酸乙酯 HCOOC2H5 2.7 16.583 对二恶烷 C4H8O2 2.0 2285 萘 C10H8 0.9 5.986 壬烷 CH3(CH2)7CH3 0.7 5.687 壬醇 CH3(CH2)7CH2OH 0.8 6.188 仲醛 (C2H4O)3 1.389 戊烷 C5H12 1.1 8.090 戊醇 C5H11OH 1.2 10.591 丙胺 C3H7NH2 2.0 10.492 丙基甲基酮 C3H7COCH3 1.5 8.293 吡碇 C5H5N 1.7 12.094 四氢呋喃 C4H8O 2.0 12.495 四氢糠醇 C4H7OCH2OH 1.5 9.796 三乙胺 (C2H5)3N 1.2 897 三甲胺 (CH3)3N 2.0 11.698 三氧杂环已烷 (CH2O)3 3.0 2999 松节油 0.8100 已烷 C6H14 1.2 7.4101 已醇 C6H13OH 1.2102 庚烷 CH3(CH2)3CH3 1.1 6.7103 甲氧乙醇 CH3OC2H4OH 2.5 14 104 乙酸甲酯 CH3CO2CH3 3.1 16105 丙烯酸甲酯 CH2CHCO2CH3 2.4 25 106 甲胺 CH3NH2 4.9 20.7107 甲基环乙烷 CH3C6H11 1.15 6.7 108 甲酸甲酯 HCO2CH3 5 23109 乙胺 C2H7N 3.5 14.0110 乙晴 C2H3N 4.4 16.0111 乙酸酐 C2H6O3 2.9 10.3112 (正)葵烷 C10H22 0.8 5.4113 丙醛 C3H6O 2.9 17114 丙烯醛 C3H4O 2.8 31115 甲醚 C2H6O 3.4 18116 甲硫醇 CH4S 3.9 21.8123 肼 N2H4 4.7 100124 硫化羰 COS 12 29125 氯丙烷 C3H7CI 2.6 11.1126 3-氯丙烯 C3H5CI 3.3 11.1127 溴甲烷 CH3Br 10 16。
各类气体爆炸极限

各类⽓体爆炸极限可燃⽓体包括哪些?各种可燃⽓体的爆炸极限是多少?
可燃⽓体检测仪
可燃⽓体在空⽓中爆炸极限如下:
甲烷在空⽓中爆炸范围为5% ~15%;
⼄烷在空⽓中爆炸极限:3.0%-16.0%(vol);
丙烷在空⽓中爆炸极限:2.1%-9.5%;
甲醇在空⽓中爆炸极限:6.0~36.5%
⼄醇在空⽓中爆炸范围:3.3% ~19.0%;
⼄烯在空⽓中爆炸范围:2.7% ~36%;
汽油在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4%~7.6%;
柴油在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3%~6.0%;
⼀氧化碳在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12.5%~74%;
氢⽓空⽓中爆炸极限爆炸极限:4.1%~74.8%;
⼄醇与甲醇混合物在空⽓中的爆炸极限:3-30%;
丙烯腈在空⽓中爆炸极限:3.05%-17.0%;
氯⼄烯在空⽓中爆炸极限:4%~22%;
苯在空⽓中爆炸极限:1.2%~7.8%。
常见爆炸物质上下限表

爆炸极限
下限 上限
5.0
15.0
3.0
15.5
2.2
9.5
1.9
8.5
1.8
8.4
1.1
8.0
1.4
7.6
7.4
1.1
6.7
1.0
4.6
1.1
6.0
2.4
10.4
1.8
10.0
1.4
8.0
1.2
8.3
10.0
16.0
6.7
11.3
3.8
15.4
2.6
100.0
1.9
22.5
8.1
17.4
15.5
19.7 8 73 57
15.5 13 9.5
11.5 8.2
8 17 75 30.2 16 11.5 8 7.6 7.5 60 45 29 100 73.3
11.6 14 11 100 74 7.5 12 72 32 75
5.9 5
6.5 7.6 7.1
爆炸极限 下限
3.4 2.5 2.3 1.8 1.7 2.4 1.2 1.2 3.2 2.2 2.3
7 4 2.1 2.3 1.8 1.8 1.6 1.2 4 4 15 3.1 2.1 2 1.4 1 1 4.3 12 1.5 1.17 1.4 2 3.5 1.3 4.7 12.5 1.3 2 7 5.3 20
66.4
1.1
8.0
3.8
31.0
6.5
15.0
4.0
20.0
2.0
11.5
1.8
8.8
2.8
32.0
2.4
10.3
1.6
爆炸极限表

爆炸极限表(共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点燃在空气中的气体,气体可能会引爆,或者会很快停止。
是哪个情况,是由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来决定的。
当气体浓度太低,没有足够燃料来维持爆炸;当气体浓度太高,没有足够氧气燃烧。
气体只有在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这两个浓度称为爆炸下限(LEL,lower explosive limit)、爆炸上限(UEL,upper explosive limit),惯以百分比表示。
它们是气体的爆炸极限(又称爆炸界限)。
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
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常用物质爆炸限度表[编辑]以下是常见物质的爆炸限度。
浓度单位为空气的体积百分比。
Class IA 液体 (闪点低于 73°F °C); 沸点低于 100°F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4Classes IB (闪点低于 73°F °C); 沸点大于等于 100°F °C)) 与IC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73°F °C) , 但小于 100°F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3Classes II (闪点大于等于 100°F °C), 但小于 140°F)与 IIIA 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140°F (60°C), 但小于200°F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2Class IIIB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200°F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1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NFPA分级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乙醛IA-39°C175°C 乙酸(冰醋酸)4II39°C to 43°C463°C 醋酸酐II54°C丙酮 - 3 - 13IB-17°C @ %465°C, 485°C[1]乙腈IB2°C524°C 一氯乙烷19IB5°C390°C乙烯82IA-18°C @ % (在纯氧中为@ 40%)305°C丙烯醛31IB-26°C丙烯腈IB0°C @ %3-氯丙烯IB-32 °C氨气1528IIIB11°C680651°C 砷 - [2]78IA可燃气体苯IB-11°C @ %560°C 1,3-二烯丁烷12IA-85°C @ %。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及爆炸极限计算公式教程文件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及爆炸极限计算公式
莱夏特尔定律
对于两种或多种可燃蒸气混合物,如果已知每种可燃气的爆炸极限,那么根
据莱夏特尔定律,可以算出与空气相混合的气体的爆炸极限。
用Pn表示一种可燃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贝
LEL= ( P1+P2+P3 / (P1/LEL1+P2/LEL2+P3/LEL3 ) (V%)
混合可燃气爆炸上限:
UEL= (P1+P2+P3 / ( P1/UEL1+P2/UEL2+P3/UEL3) (V%)
此定律一直被证明是有效的。
2.2理查特里公式
理查特里认为,复杂组成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混合的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已知的爆炸极限按下式求之。
该式适用于各组分间不反应、燃烧时无催化作用的可燃气体混合物。
Lm=100/( V1/L1+V2/L2+……+Vn/Ln )
式中Lm ——混合气体爆炸极限,%;
L1、L2、L3――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爆炸极限,%;
VI、V2、V3――各组分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例如:一天然气组成如下:甲烷80% (L下=5.0%)、乙烷15% (L下
=3.22%)、丙烷4% (L 下=2.37%)、丁烷1% ( L 下=1.86%)求爆炸下限。
Lm=100/ (80/5+15/3.22+4/2.37+1/1.86) =4.369。
108种物质的燃烧爆炸参数

啧气机憾'呼
集汹 原烧 L统
16 17 18 19 20 21 22 13 24
丙娩
丁娩 戊统 己统
0.7 0.9 0.7 1. 6 4.0 1. 1 0.6 0.6 0.6 '.0 3.0 2. 1
1.5
1. 4 I.l 1. 1
4.0 '.9 4.9 30.0 7.0 8.0 7.0 '.0 15.0 12.5 9.' 8.' 7.8 6.9 6.7 6.' '.6
2004-11-30
New Page 1
页码,3/3
续
最大爆
襄熄爆Leabharlann 下 限序号名利:丁嗣 环己酬 氯
燃埠危险 E
炸压力
燃爆上阻
革气 比 重 (空气 为 I
问点
℃
自 燃点
92
9J
94
95
'民氢艘
L脯 丙腑 丙烯腑
4. 3 4.2 43. 0 7.6
(I05 Pa) 8.5
(%)
(%)
)
("C )
9.4
2004-11-30
2 回
< - 20 < - 20 <- 5 64 13 60 <-20 20 18 22 10 4 10 25 25 -2 10 10
气态 气态
320 320 475
4曲
3乎。
380 465 430 240 190
1τ。
< - 20 < - 20 <-20 25 <-20
360 405
175
540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new_page_1.htm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之欧阳歌谷创编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气体名称化学分子式/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体积分数) / % 下限(V/V) 上限(V/V)乙烷 C2H6 3.0 15.5乙醇 C2H5OH 3.4 19乙烯 C2H4 2.8 32氢气 H2 4.0 75硫化氢 H2S 4.3 45甲烷 CH4 5.0 15甲醇 CH3OH 5.5 44丙烷 C3H8 2.2 9.5甲苯 C6H5CH3 1.2 7二甲苯 C6H5(CH3)2 1.0 7.6乙炔 C2H2 1.5 100氨气 NH3 15 30.2苯 C6H6 1.2 8丁烷 C4H10 1.9 8.5一氧化碳 CO 12.5 74丙烯 C3H6 2.4 10.3丙酮 CH3COCH3 2.3 13苯乙烯 C6H5CHCH2 1.1 8.0欧阳歌谷(2021.02.01)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 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 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是 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 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
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1 常见物质的爆炸极限 浓度单位为空气的体积百分比。 Class IA 液体 (闪点低于 73°F (22.8°C);沸点低于 100°F (37.8°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4 Classes IB (闪点低于 73°F (22.8°C); 沸点大于等于 100°F (37.8°C)) 与 IC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73°F (22.8°C) , 但小于 100°F (37.8°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3
Classes II (闪点大于等于 100°F (37.8°C), 但小于 140°F)与 IIIA 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140°F (60°C), 但小于200°F (93.3°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2
Class IIIB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200°F (93.3°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1[1-2]
物质 爆炸下限 (LFL/LEL) %体积百分比 爆炸上限 (UFL/UEL) %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 闪点 最小点燃能量mJ 空气体积百分比 自燃 温度
乙醛 4.0 57.0 IA -39°C 0.37 175°C
乙酸(冰醋酸) 4 19.9 II 39°C to 43°C 463°C
醋酸酐 II 54°C
丙酮 2.6 - 3 12.8 - 13 IB -17°C 1.15 @ 4.5% 465°C, 485°C[1]
乙腈 IB 2°C 524°C
一氯乙烷 7.3 19 IB 5°C 390°C ……………………………………………………………最新资料推荐………………………………………………… 2 乙烯 2.5 82 IA -18°C 0.017 @ 8.5% (在纯氧中为0.0002 @ 40%) 305°C
丙烯醛 2.8 31 IB -26°C 0.13
丙烯腈 3.0 17.0 IB 0°C 0.16 @ 9.0%
3-氯丙烯 2.9 11.1 IB -32 °C 0.77
氨气 15.7 27.4 IIIB 11°C 680 651°C
砷 4.5 - 5.1[2] 78 IA 可燃气体 苯 1.2 7.8 IB -11°C 0.2 @ 4.7% 560°C
1,3-二烯丁烷 2.0 12 IA -85°C 0.13 @ 5.2%
丁烷,正丁烷 1.6 8.4 IA -60°C 0.25 @ 4.7% 420 - 500°C
乙酸正丁酯 1 - 1.7[1] 8 - 15 IB 24°C 370°C
丁醇, 1 11 IC 29°C 正丁醇 1.4[1] 11.2 IC 35°C 340°C
正丁基氯,1-氯丁烷 1.8 10.1 IB -6°C 1.24
正丁基硫醇 1.4[3] 10.2 IB 2°C 225°C
甲基丁基酮,2-己酮 1[4] 8 IC 25°C 423°C
丁烯,1-丁烯 1.98[2] 9.65 IA -80°C
二氧化硫 1.0 50.0 IB -30°C 0.009 @ 7.8% 90°C
一氧化碳 12[2] 75 IA -191°C 可燃气体 609°C
一氧化氯 IA 可燃气体 ……………………………………………………………最新资料推荐………………………………………………… 3 1-氯-1,1-二氟乙烷 6.2 17.9 IA -65°C 可燃气体 氰气 6.0 - 6.6[5] 32 - 42.6 IA 可燃气体 环丁烷 1.8 11.1 IA -63.9°C[6] 426.7°C
环己烷 1.3 7.8 - 8 IB -18°C - -20°C[7] 0.22 @ 3.8% 245°C
环己醇 1 9 IIIA 68°C 300°C
环己酮 1 - 1.1 9 - 9.4 II 43.9 - 44°C 420°C[8]
茂[9] IB 0°C 0.67 640°C
环戊烷 1.5 - 2 9.4 IB - 37 to -38.9°C[10][11] 0.54 361°C
环丙烷 2.4 10.4 IA -94.4°C[12] 0.17 @ 6.3% 498°C
癸烷 0.8 5.4 II 46.1°C 210°C
二硼烷 0.8 88 IA -90°C Flammable gas[13] 38°C
邻二氯苯 2[14] 9 IIIA 65°C 648°C
1,1-二氯乙烷 6 11 IB 14°C
1,2-二氯乙烷 6 16 IB 13°C 413°C
1,1-二氯乙烯 6.5 15.5 IA -10°C 可燃气体 一氟二氯甲烷 54.7 不可燃[15]-36.1°C[16] 552°C
二氯甲烷 16 66 不可燃 ……………………………………………………………最新资料推荐………………………………………………… 4 二氯硅烷 4 - 4.7 96 IA -28 °C 0.015
柴油 0.6 7.5 IIIA >62°C (143°F) 210°C
二乙醇胺 2 13 IB 169°C
乙二胺 1.8 10.1 IB -23°C to -26°C 312°C
二乙基二硫 1.2 II 38.9°C[17] 二乙基醚 1.9 - 2 36 - 48 IA -45°C 0.19 @ 5.1% 160 - 170°C
二乙基硫 IB -10°C[18]
1,1-二氟乙烷 3.7 18 IA -81.1°C[19]
1,1-二氟乙烯 5.5 21.3 -126.1°C[20]
二异丁基酮 1 6 49°C
二异丁基醚 1 21 IB -28°C 二甲基醚 2.8 14.4 IA 可燃气体 1,1-二甲基肼 IB
二甲基硫 IA -49°C
二甲基亚砜 2.6 - 3 42 IIIB 88 - 95°C 215°C
1,4-二恶烷,戴奥辛 2 22 IB 12°C
1-环氧-3-氯丙烷 4 21 31°C 乙烷 3[2] 12 - 12.4 IA 可燃气体 -135 °C 515°C
乙醇、酒精 3 - 3.3 19 IB 12.8°C (55°F) 365°C ……………………………………………………………最新资料推荐………………………………………………… 5 乙二醇单乙醚 3 18 43°C
2-乙基单乙醚乙酸 2 8 56°C
乙酸乙脂 2 12 IA -4°C 460°C
乙胺 3.5 14 IA -17 °C
乙苯 1.0 7.1 15-20 °C 乙烯 2.7 36 IA 0.07 490°C
乙二醇 3 22 111°C
环氧乙烯 3 100 IA −20 °C
一氯乙烷 3.8[2] 15.4 IA −50°C
乙基硫醇 IA
燃料油No.1 0.7[2] 5 呋喃 2 14 IA -36°C
汽油(100辛烷值) 1.4 7.6 IB < −40°C (−40°F) 246 - 280°C
甘油 3 19 199°C
庚烷 1.05 6.7 -4°C 0.24 @ 3.4% 204 - 215°C
正己烷 1.1 7.5 -22°C 0.24 @ 3.8% 225°C, 233°C[1]
氢气 4/17[21] 75/56 IA 可燃气体 0.016 @ 28%(纯氧中是0.0012) 500 - 571°C
硫化氢 4.3 46 IA 可燃气体 0.068
异丁烷 1.8[2] 9.6 IA 可燃气体 462°C ……………………………………………………………最新资料推荐………………………………………………… 6 异丁醇 2 11 28°C
异弗尔酮 1 4 84°C
异丙醇 2[2] 12 IB 12°C
398 - 399°C; 425°
C[1] 异丙基氯 IA
煤油Jet A-1 0.6 - 0.7 4.9 - 5 II >38°C (100°F) as jet fuel 210°C
氢化锂 IA
二巯基乙醇 IIIA
甲烷(天然气) 4.4 - 5 15 - 17 IA 可燃气体 0.21 @ 8.5% 580°C
乙酸甲脂 3 16 -10°C
甲醇 6 - 6.7[2] 36 IB 11°C 385°C; 455°C[1]
甲胺 IA 8°C 一氯甲烷 10.7[2] 17.4 IA -46 °C
二甲基醚 IA −41 °C
甲基乙基醚 IA
甲乙酮 1.8[2] 10 IB -6°C 505 - 515°C[1]
甲酸甲脂 IA
甲硫醇 3.9 21.8 IA -5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