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产品监督管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 PPT课件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 PPT课件

(2)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和人员:各级各类医院
应根据本院的规模、性质设置医院感染管理机 构或专职人员,由兼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 任的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 3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科, 300 张床位以下的医院应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 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 1000 张床 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 5人,500张床位以 上的医院不得少于 3人;300-500张床位的医院 不得少于 2 人; 300 张床位以下的医院不少于 1 人。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指定专人兼职负责
6、
消毒产品
消毒剂 消毒器械 卫生用品
建立索证制度
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与登记制度
医疗卫生单位购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 按《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向生产企 业或经销单位索取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的复 印件应加盖生产或经销单位公章。 直 接 从生产 企业购 入 , 应 向生产企业索取 “二证一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 产品注册证 工商营业执照 从经销单位购入,除索取上述“二证一照” 外,还需向经销单位索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 可证》、经销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共 5个) 所有下次性卫生用品与消毒用品单位登记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1条)
2.制定消毒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消毒管 理制度,要有实施文件。
3.执行规范、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 年版)》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 作规范》(2005)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消毒管理办法PPT课件

消毒管理办法PPT课件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第31条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医院应每月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卫生标准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4.1规定。
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
手消毒指征
①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②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③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手消毒方法
①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②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6.外科刷手 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全院培训考核和重点人员的培训考核相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人员、供应室消毒员、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1.内窥镜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预处理(去污物)--人工清洗(刷洗后冲洗)--人工或机器消毒—最后冲洗(无菌水去残留)--干燥(空气、乙醇)--储存。 2.内窥镜附件清洗消毒操作程序: 预清洗—刷洗(洗涤剂或含酶清洁剂)--冲洗(去残留)--干燥—无菌(单个包装)--贮存。

医疗机构消毒产品索证管理培训课件

医疗机构消毒产品索证管理培训课件
实施时间:2014年9月30日(在这日到期的批件均需转换为 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消处毒,产请品联卫系网生站监或督本工人作删除规。范>>
第三条 按照消毒产品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 理。 第一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 消毒产品,包括用于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灭菌剂和灭菌器械、皮肤黏膜消毒剂,生物指示物和灭菌效 果化学指示物。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 消毒产品,包括除第一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以及 抗(抑)菌制剂。第三类是风险程度较低,实行常规管理可 以保证安全、有效的除抗(抑)菌制剂外的卫生用品。
《中华处人,民请联共系和网国站传或本染人病删防除治。法》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或者可能 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 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 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 卫生规范的; (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 生规范的; (三)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 生规范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 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生物制品生产单位生产的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质量标 准的。
批件的; (二)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第四十七条 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 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 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 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高教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高教ppt课件)
v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 洁与消毒质量审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v c)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专业课件
16
5 清洁与消毒原则
v 5.1 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 清洁方式。
v 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 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 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早产儿室等。
专业课件
14
4 管理要求
v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 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v4.2 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 清洁服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医疗机构指定 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 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cleaning
v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专业课件
9
术语与定义
v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 v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
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v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 v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
v7.5 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 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面的污 染情况。
专业课件
28
8 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
v8.1 医疗机构宜按病区或科室的规模设立清洁 工具复用处理的房间,房间应具备相应的处 理设施和储存条件,并保持环境干燥、通风 换气。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2024新版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2024新版
学员乙
这次培训让我对消毒与灭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在 操作规范方面。我意识到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可能存在一 些不规范的行为,今后一定要加强自我监督,严格按照规 范进行操作。
学员丙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结识了一群志 同道合的同行。我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探讨问题, 这种氛围让我感到非常愉悦。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 们能够携手合作,共同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擦拭法
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
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用10~30min ;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 喷洒,作用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
医疗机构应建立环保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的环保职责,加 强环保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 人员的环保意识。
医疗机构应采用环保型的医疗 设备、药品和耗材,减少医疗 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对 环境的污染。
减少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医疗机构应推行绿色医疗理念,通过改进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技术和加 强医疗管理等方式,减少医疗废弃物的产生。
VS
处理方法
感染性废弃物应采用高温蒸煮、化学消毒 或焚烧等方法处理;损伤性废弃物应使用 专用锐器盒收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药 物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 规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理性废弃物应采用 焚烧或深埋等方法处理。
环境保护政策在医疗机构中应用
医疗机构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 环境保护法规,积极推行环保 政策,减少医疗活动对环境的 影响。
手部消毒剂选择
应选择具有快速、广谱、持久杀 菌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的消毒剂

消毒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消毒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五、皮肤粘膜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不得宣传对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 头皮、头发、鼻粘膜等特定部位的消毒或抗(抑)菌作用。
六、取消对下列消毒产品的卫生许可: (一)紫外线杀菌灯 (二)食具消毒柜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 (四)75%单方乙醇消毒液
上述产品生产企业要在取得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规、标准 和规范生产,并在产品上市后2个月内向生产企业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各地卫 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加强对上述产品的监督管理 。
(一)75%单方乙醇消毒液中的乙醇应符合《药典》或GB 10343《食用 酒精》的规定,水应符合《药典》中纯化水的要求。
(二)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原料的级别、含量等质 量要求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 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含量波动范围应在±15% 内。
以往发布规范性文件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各地在执行中发现的 有关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监督司。
二〇〇五年五月三十日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 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加强消毒产品监督管理,规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消
三、 卫生用品
(一) 卫生巾、卫生护垫。 (二) 卫生栓(内置棉条)。 (三) 尿裤。 (四) 尿布(垫、纸)。 (五) 隔尿垫。 (六) 湿巾、卫生湿巾。 (七) 抗(抑)菌制剂(栓剂、皂剂除外)(注明具体剂型)。 (八) 隐形眼镜护理液。 (九) 隐形眼镜保存液。 (十) 隐形眼镜清洁剂。 (十一) 纸巾(纸)。 (十二) 卫生棉(棒、签、球)。 (十三) 化妆棉(纸、巾)。 (十四) 手(指)套。 (十五) 纸质餐饮具。 对于有净化要求的,在相应类别后注明“(净化)”。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课件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课件

注意事项
• 保持操作人员的卫生和消毒相关知识。 •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 • 遵守消毒操作规范,确保消毒效果。
案例分析和讨论
我们将分享一些医疗机构消毒的典型案例,并进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实际操作中的经 验和教训。
培训总结和答疑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规 范要求概述,消毒技术和方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如果您有任何问题, 请随时提问。
规范要求概述
法律法规
医疗机构消毒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卫生部的 规定和指导文件。
消毒流程
学习医疗机构中常用的消毒流程和操作步骤, 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
规范标准
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对消毒要求 的标准和指南。
设备和材料
选择合适的消毒设备和消毒材料,确保消毒效 果和工作效率。
消毒技术及方法
1
物理消毒
例如热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利用高温或紫外线杀灭病菌和病毒。
2
化学消毒
使用化学物质,如消毒液和酒精,杀灭病菌和病毒。
3
生物学指示物验证
通过使用生物学指示物验证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工作的可靠性。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 准备消毒设备和消毒材料。 2.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消毒。 3. 记录消毒操作和结果。
学习有效的消毒技术和方法,确保医疗机构的环境和设备的卫生安全。
重要性和意义
1 保护患者安全
有效的消毒可以减少医疗机构内感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2 预防交叉感染
合理使用消毒技术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降低感染的传播风险。
3 提升医疗质量
规范的消毒流程和方法可以提高医院的卫生质训课件

精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54页

精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培训课件PPT54页

物理消毒灭菌法
微波照射灭菌:可穿透布、纸、塑料、陶瓷、玻璃等的高频电磁波。紫外线消毒: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使微生物DNA突变失去转化能力死亡。电离辐射灭菌:干扰微生物DNA合成,破坏细胞膜,引起酶系统紊乱达到杀灭作用。特别适用于怕热物品的灭菌。
化学消毒与灭菌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
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
正确的清洁、消毒与灭菌是
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医院的消毒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防止感染传播的重要手段。消毒与灭菌措施得当,可防止或减少医院感染。反之,消毒灭菌措施不当,甚至不消毒与不灭菌,医院感染就不可避免地发生。选用消毒方法错误,导致每年约有500万病人发生医院感染。
2012年4月5日发布,2012年8月1日实施
气体坏疽病原体污染物体的消毒方法
11.2.1.1伤口的消毒 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可选择碘伏原液擦拭消毒。11.2.1.2诊疗器械的消毒 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 mg/L浸泡消毒30min~45min,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mg/L~10 000 mg/L浸泡消毒≥60min,然后按规定清洗,灭菌。11.2.1.3 物体表面的消毒 手术部(室)或换药室,每例感染患者之间应及时进行物体表面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七不要”
1、不要把化学消毒剂溶液作灭菌处理; 2、不要把器械贮存在消毒溶液中; 3、容器内的消毒也不要装得太满; 4、不要使用配置过久的消毒液;
11.2.1.4 环境表面消毒 手术部(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1.2.1.5 终末消毒 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3%过氧化氢按照20ml/m3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按照1g/m3加热熏蒸,湿度70%—90%,密闭24h;5%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5ml/m3气溶胶喷雾,温度为20%—40%。11.2.1.6 织物 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时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