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A活页作业.docx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规范作业A(本一)振动解答

大学物理规范作业A(本一)振动解答
2
( D)
根据
1 2 E kA , 2
15 Ek E E P E 16
Ek 15 所以 : E 16
3
3.已知一简谐振动x1=4cos(10t+3π /5),另有一个 同方向简谐振动x2=6cos(10t+φ );若令两振动合成 的振幅最小,则φ 的取值应为:
( A)

3
,
7 ( B) , 5
7
三、计算题
1.作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最大值vm=3cm/s,振幅A=2cm ,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时刻为t=0,求(1)振动周期; (2)加速度最大值;(3)振动表达式。
x A cos(t ) 解:设振动方程为:
dx ⑴速度为 v A sin(t ) dt
x2 y2 1 2 。 2 A1 A2
由振动方程得 1 4 ,

2

4
所以 2 1 2 将其代入合振动轨迹方程:
x 2 y 2 2 xy 2 2 1 cos sin 2 1 2 2 A1 A2 A1 A2 x2 y2 质点的轨迹方程: 2 2 1 A1 A2
大学物理规范作业
总(07) 振 动
1
一、选择题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它由平衡位置 向x轴正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到最大位 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T / 4 , ( B) T / 6, ( C) T / 8 , ( D) T / 12
(B)
分析: 当质点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运动到最大 位移处时,旋转矢量转过的角度为:
vm 0.03 1.5rad / s A 0.02

高考物理总复习 活页作业40 波粒二象性 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 活页作业40 波粒二象性 新人教版

活页作业(四十) 波粒二象性1.(2012·上海高考)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 )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3.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解析:根据光子说,金属的一个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若所吸收的光子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电子逃离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且光子的吸收是瞬时的,不需要时间的积累,若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光子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则电子不能逃离金属表面,不能成为光电子.答案:A4.(2011·上海高考)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解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故选项A、C、D错误;X射线的频率大于紫外线的频率,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B正确.答案:B5.(2011·江苏高考)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解析:黑体辐射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A正确.答案:A6.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E k­ν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 eV,锌的逸出功是3.34 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 k­ν坐标系中,如图所示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解析:依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可知,E k ­ν图线的斜率代表普朗克常量h ,因此钨和锌的E k ­ν图线应该平行.图线的横截距代表极限频率ν0,而ν0=W h ,因此钨的ν0小些.综上所述,A 图正确.答案:A7.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当光照时间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光电流强度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 .当入射光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C .当入射光的波长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可能不产生光电效应D .当入射光的强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单位时间内发射光电子的数量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解析:光电流强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的光电子数,与时间无关;由hν=W 0+E k 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两者并不成正比例关系;入射光的波长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频率为原来的1/2,可能低于极限频率;光频率一定时,光的强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的光子数,所以单位时间内的光电子数(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 答案:CD8.用a 、b 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 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 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a 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 .a 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 .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D .若a 光是氢原子从n =4的能级向n =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 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 =5的能级向n =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9.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K 为光电管的阴极,A 为阳极.当用黄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阴极K 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若将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此时电压表读数为U .若增加黄光的强度,则毫安表______(选填“有”或“无”)示数;若用几种能使光电管中的阴极K 发生光电效应的不同频率ν的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 ,分别测出能使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时的不同的电压值U .通过U 和ν的几组对应数据,就可作出U ­ν的图象,图象的斜率为k ,则普朗克常量h =______(电子的电荷量为e ).解析: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由射入光的频率决定,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若仅增加黄光的强度,则毫安表仍无示数.当毫安表的读数恰好减小到零时,满足E k =Ue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E k =hν-W ,联立得Ue =hν-W ,U =h e ν-W e,可知U ­ν图象的斜率为k =h e ,则普朗克常量为h =ke .答案:无 ke10.(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 、c 和h )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c λ-W 0得,W 0=hc λ0;由eU c =h c λ-W 0=h c λ-h c λ0, 解得U c =hc eλλ0(λ0-λ). 答案:h c λ0 hc eλλ0(λ0-λ) 11.如图所示为对光电管产生的光电子进行比荷测定的原理图,两块平行金属板间距离为d ,其中N 为锌板,受紫外光照射后将激发出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开关S 闭合,电流表A 有读数,若调节变阻器R ,逐渐增大极板间的电压,A 表读数逐渐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 时,A 表读数恰为零;断开S ,在MN 间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当磁感应强度为B 时,A 表读数也为零.求光电子的比荷e /m 的表达式.12.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铝的逸出功W 0=6.72×10-19 J ,现用波长λ=200 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若射出的一个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正对一个原来静止的电子运动,求在此运动过程中两电子电势能增加的最大值(电子所受的重力不计).解析:(1)由E k =hν-W 0=h c λ-W 0,代入数据解得E k =3.23×10-19 J.(2)增加的电势能来自系统损失的动能,当两电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mv 0=2mv损失的动能:ΔE k =12mv 20-12(2m )v 2=1.62×10-19 J 所以,电势能增加的最大值为1.62×10-19 J. 答案:(1)3.23×10-19 J (2)1.62×10-19 J。

同济大学普通物理活页作业答案

同济大学普通物理活页作业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班号 学号 姓名 日期一、 选择题1. 一个质点在Oxy 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i t r2252 (SI ),则该质点作(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 B ) 2. 一个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 表示曲线的切线方向。

下列几个表达式中,正确的表达式为C (A )a t d d v ; (B )v trd d ; (C )v tsd d ; (D ) a t d d v 。

( C )3.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与时间成反比,则其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 )与速度大小成正比; (B )与速度大小的平方成正比; (C )与速度大小成反比; (D )与速度大小的平方成反比。

( B ) 4.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上,法向分速度恒等于零;因此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D)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必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

( D ) 5. 如图所示,路灯距离地面高度为H ,行人身高为h ,匀速v 背向路灯行走,则人头的影子移动的速度为(A)v H h H ; (B )v h H H; (C ) v H h ; (D ) v hH 。

( B ) 6.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0v 的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t v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A)g t 0v v ; (B) gt 20v v ;选择题5图(C)g21202tv v ; (D)g221202tv v。

( C )7.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为kte 0v v (式中k 、v 0为常量)。

当0 t 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此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A )kt e k x0v ; (B )kt e k x 0v; (C ))1(0kt e k xv ; (D ))1(0kt e kx v。

崔乃毅等《大学物理活页习题集》 机械工业出版社答案单元25-单元33

崔乃毅等《大学物理活页习题集》 机械工业出版社答案单元25-单元33

单元25 磁介质一、选择题1.C2.C3.B4.B二、填空题1. 铁磁质;顺磁质;抗磁质。

2. 大;剩磁;永久。

3. 小;小;磁化;去磁。

4. 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矩磁性材料。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 √2. ×3. ×4. √5. ×四、计算题1. ; 26.7A/m ; ; 。

T 1075.32-⨯310118.1⨯310119.1⨯2. 118 A/m ;676。

3. ),(0;21210R r R Ir ≤πμ )(2)1(;2210R r R r I r I r r ≤<π-μπμμ, )(0;23222232230R r R R R r R r I ≤<--πμ, 0;0。

)R r (3>4. 8 A 。

5. 25.33 km 。

单元26 电磁感应(一)一、选择题1. D2.C3.C4.A5.B二、填空题1. 1.5 mV 。

2. 0。

3. t NBS ωωsin 。

4. 0。

5. SiR 。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 ×2. ×3. √4. √5. ×四、计算题1. t π60cos 6.0 V 。

2. 0.0 625 T 。

3. t b a k )(2-ρ。

4. t bd b d a 10sin 22ln(500-+πμ。

5. (1) 365.04 Wb ;(2) 365.04 V ;(3) 2 。

单元27 电磁感应(二)一、选择题1.B2.D3.C4.C5.D6.D二、填空题1. ;由O 指向P 。

2BL ω2. ><,cos ,,sin θθvBl vBl 。

3. 2103L B ω,低。

4. 221R B ω。

5. dtdB R 82π;A 到B 。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 ×2. ×3. √4. ×5. ×四、计算题1. (1)221a B oM ω=ε;(2) ;(3)O 点最高。

大学物理实验a习题.doc

大学物理实验a习题.doc

实验一长度测量【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使用前,应该先将游标卡尺的卡口合拢,检查游标尺的0线和主刻度尺的0线是否对齐。

若对不齐说明卡口有零误差,应记下零点读数,用以修正测量值;2.推动游标刻度尺时,不要用力过猛,卡住被测物体时松紧应适当,更不能卡住物体后再移动物体,以防卡口受损;3.用完后两卡口要留有间隙,然后将游标卡尺放入包装盒内,不能随便放在桌上,更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

4.螺旋测微计通常有零点误差,测量前应先记录零点读数,以便对测量值作零点校正。

方法是:使测微计的测量钳口接触,检查主尺基线与副尺零线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这个差数,我们称之为零点读数,测量值应加以修正,即待测量=读数值一零点读数零点读数可正可负,若副尺零线在主尺基线的下方,则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5.螺旋测微计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螺旋将待测物压紧程度不同引起。

因此,测量时,当钳口接近待测物时不要直接拧转螺杆,应轻轻转动棘轮旋柄(微调螺旋)推进螺杆,只要听到“喀”“喀”声,就可以读数了。

6.测量完毕,应在测砧间留下间隙,避免因热膨胀而损坏螺纹。

【思考题】1.何谓仪器的分度数值?米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分度数值各为多少?2.游标刻度尺上30个分格与主刻度尺29个分格等长,问这种游标尺的分度数值为多少?实验二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思考题】1.使用物理天平应注意哪几点?怎样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造成的系统误差?2.分析造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如何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来测定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密度?实验三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思考题】1、公式224T L g π=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保证这一条的实现? 2、从g 的相对误差公式分析,影响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若摆长改为10cm (甚至5cm ),会产生什么影响?实验四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思考题】1.本实验对每个量的测定,怎样才能使误差更小些?2.实验中如果导轨未调平,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有何影响?3. 你能否提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其他方案?实验五 碰撞实验 【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保证,在滑块上安装碰撞弹簧时,应注意对称和牢固,以保证对心碰撞,尽量避免碰撞时滑块的晃动。

大学物理作业A1下载(一)2024

大学物理作业A1下载(一)2024

大学物理作业A1下载(一)引言概述: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大学物理作业A1下载的相关信息,包括下载途径、文件格式要求、下载流程等内容。

通过本文,你将能够轻松完成大学物理作业A1的下载,并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和完成作业。

正文:1. 下载途径a. 教学平台:根据学校或教师要求,在教学平台上寻找大学物理作业A1的相关资料和下载链接。

b. 课程网站:一些大学物理课程会提供独立的课程网站,其中包括教材、作业和其他学习资源的下载链接。

c. 学校图书馆网站:学校图书馆网站可能提供电子版教材和学术资源的下载服务,你可以在其中寻找大学物理作业A1相关的资料。

2. 文件格式要求a. 文件类型:大学物理作业A1通常以文本文件形式呈现,可使用常见的文本编辑器(如Notepad、Word等)进行编辑和查看。

b. 命名规范:根据教师要求,大学物理作业A1可能需要按照特定的命名规范进行保存,以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应。

3. 下载流程a. 查找链接:在相关的课程或教学平台上查找大学物理作业A1的下载链接。

b. 确认文件信息:在下载链接中查看文件的名称、大小和格式等信息,确保下载的是正确的文件。

c. 点击下载:点击下载链接开始下载大学物理作业A1文档到本地计算机。

d. 打开文件:下载完成后,使用相应的软件打开大学物理作业A1文档,开始学习和完成作业。

4. 重要提示a. 审查文件来源:在下载文件前,务必确认文件来源的合法性和可信度,以免下载到恶意程序或病毒。

b. 备份文件:在进行大学物理作业A1文档下载后,建议及时备份文档,以免意外丢失导致学习和交作业的延误。

总结:本文介绍了大学物理作业A1下载的相关信息,包括下载途径、文件格式要求、下载流程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你能够顺利下载大学物理作业A1文档,并能够按时完成相关学习和作业任务。

在下载过程中请注意文件的合法性和可信度,并及时备份重要的文档,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大学物理活页答案(马文蔚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物理活页答案(马文蔚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机械波单元练习(一)答案 1. B 2. C 3. B 4. 1.67m 5.0cos[()]x ly A t uωϕ-=-+ 6. 6,307. 解:(1)由波动方程可知振幅0.05m A =,角频率20πω=,/3πu ω=,则波速16.67m s u-=⋅,频率/2π10Hz νω==,波长2π2/3m uλω==。

(2)maxπ 3.14m/s A ω==≈v8. 解:(1)由图可知振幅0.1m A =,波长4m λ=,波速1100m s u -=⋅ 则2π2π/50πuT ωλ===。

又O 点初始时刻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向运动,则由旋转矢量法可得π/2ϕ=-,因此波动方程为0.1cos[50π(/100)π/2](m)y t x =--(2)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0.1cos(50π3π/2)(m)y t =-9. 解:由图可知振幅0.1m A =,波长100m λ=,则角频率2π2ππuT ωλ===。

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知波向x 轴负方向传播。

又由图可知原点O 初始时刻位于A /2处,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则由旋转矢量法可得0π/3ϕ=。

则波动方程为0.1cos[π(/50)π/3](m)y t x =++10.解:(1)以A 点为坐标原点的波动方程为2310cos[3π(/30)](m) y t x -=⨯-(2)π2π2BA ABABuωϕϕλ=-=-=-则以B 点为坐标原点的波动方程为2310cos[3π(/30)π/2](m)y t x -=⨯--11.机械波单元练习(二)答案1. C 2. B 3. C 4./2λ,π5. 550Hz ,458.3Hz 6. 0.08W/m 2 7. 解:两列波传到1S 2S 连线和延长线上任一点P 的相位差212120102ππ2πr r r r ϕϕϕλλ--∆=--=--1S 左侧各点:2110π2ππ2π6π4r r ϕλ-∆=--=--=-,振动都加强; 2S 右侧各点:2110π2ππ2π4π4r r ϕλ--∆=--=--=,振动都加强;1S 、2S 之间:2111110π2ππ2π6ππ(21)π4r r r r r k ϕλ---∆=--=--=-+=+则距1S 点为:11m,3m,5m,7m,9m r =处各点静止不动。

大学物理活页答案(振动和波)

大学物理活页答案(振动和波)

大学物理活页答案(振动和波部分)第一节 简谐振动1. D2.D3.B4.B5.B6.A7. X=0.02cos (52π−π2) 8. 2:1 9. 0.05m -37° 10. π or 3π 11. 012.解: 周期 3/2/2=ω=πT s , 振幅 A = 0.1 m , 初相 φ= 2π/3, v max = A = 0.3π m/s ,a max = 2A = 0.9π2 m/s 2 .13.提示:旋转矢量法(1)x =0.1cos (πt −π2)(2)x =0.1cos (πt +π3) (3)x =0.1cos (πt +π)14. (1)x =0.08cos (π2t +π3)t=1 x=-0.069m F=-kx=−m ω2x =2.7×10−4(2)π3=π2t t=0.67s第二节 振动能量和振动的合成1. D2.D3.D4.B5.B6. )(212121k k m k k +=νπ 提示:弹簧串联公式等效于电阻并联 7. 0.02m 8. π 0 提示:两个旋转矢量反向9. 402hz10. A=0.1m 位相等于113° 提示:两个旋转矢量垂直。

11. mv 0=(m +M)v ′ 12kA 2=1(m+M)v ′22 A=0.025m ω=√k m+M =40 x=0.025cos (40t −π/2)12. x=0.02cos (4t +π/3)x (m) ω π/3 π/3 t = 0 0.04 0.08 -0.04 -0.08 O A A机械波第一节 简谐波1. B2. A3.D4.C5.A (注意图缺:振幅A=0.01m )6.B7. 503.2 8. a 向下 b 向上 c 向上 d 向下 (追赶前方质元)9. π 10. 4π 或011.解:(1) )1024cos(1.0x t y π-π=)201(4cos 1.0x t -π= (SI) (2) t 1 = T /4 = (1 /8) s ,x 1 = λ /4 = (10 /4) m 处质点的位移)80/4/(4cos 1.01λ-π=T y m 1.0)818/1(4cos 1.0=-π= (3) 振速 )20/(4sin 4.0x t ty -ππ-=∂∂=v . )4/1(212==T t s ,在 x 1 = λ /4 = (10 /4) m 处质点的振速 26.1)21sin(4.02-=π-ππ-=v m/s 12.λ=0.4m u =0.05 k =ωu =2πλ=5π ω=π4 ϕ0=π2−2πT ∙T 2=−π2 y (x,t )=0.06cos (π4t −5πx −π2) y (0.2,t )=0.06cos (π4t −3π2)13. 210)cos sin 3(21-⨯-=t t y P ωω 210)]cos()21cos(3(21-⨯π++π-=t t ωω )3/4cos(1012π+⨯=-t ω (SI). 波的表达式为:]2/234cos[1012λλω-π-π+⨯=-x t y )312cos(1012π+π-⨯=-λωx t (SI) 第二节 波的干涉 驻波 电磁波1.D2.C3. D4.B5.B6.A7.C8. y =−2Acos (ωt ) ðy ðt =2Aωsin (ωt)9. 2A (提示:两振动同相)10. 0.5m 11. Acos2π(t T −x λ) A12. > 70.8hz 13. 7.96×10-2 W/m 214.解:(1) 反射点是固定端,所以反射有相位突变π,且反射波振幅为A ,因此反 射波的表达式为 ])//(2cos[2π+-π=T t x A y λ(2) 驻波的表达式是 21y y y += )21/2cos()21/2cos(2π-ππ+π=T t x A λ (3) 波腹位置: π=π+πn x 21/2λ, λ)21(21-=n x , n = 1, 2, 3, 4,… 波节位置: π+π=π+π2121/2n x λ λn x 21= , n = 1, 2, 3, 4,…15.解:(1) 与波动的标准表达式 )/(2cos λνx t A y -π= 对比可得: ν = 4 Hz , λ = 1.50 m , 波速 u = λν = 6.00 m/s(2) 节点位置 )21(3/4π+π±=πn x )21(3+±=n x m , n = 0,1,2,3, …(3) 波腹位置 π±=πn x 3/44/3n x ±= m , n = 0,1,2,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质点运动学(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r at 2 i bt 2 j (其中a、b为常量),则该质点作(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D)一般曲线运动.[]2.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 ,平均速率为v,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A) v v, v v()v v, v vB(C) v v, v v()v v, v v[]D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 ,其运动学方程为 x = 6 t -t 2(SI),则在 t 由 0至 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___________,在 t 由 0 到 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坐标 x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秒瞬时速度为零;在第秒至第秒间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x (m)5t (s)O1 2 3 4 5 65. 有一质点沿 x 轴作直线运动, t 时刻的坐标为 x = t 2–2 t 3(SI) .试求:(1)第 2 秒内的平均速度;(2)第 2 秒末的瞬时速度;(3)第 2 秒内的路程.6.什么是矢径矢径和对初始位置的位移矢量之间有何关系怎样选取坐标原点才能够使两者一致练习 2质点动力学(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两滑块 A 和 B 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系统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匀速F 运动,如图所示.如突然撤消拉力,则刚撤消后瞬间,B A二者的加速度 a A和 a B分别为x(A) a A=0 , a B=0.(B) a A>0 , a B<0.(C) a A<0 , a B>0.(D) a A<0 , a B=0.[]2.体重、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轻滑轮的绳子各一端.他们从同一高度由初速为零向上爬,经过一定时间,甲相对绳子的速率是乙相对绳子速率的两倍,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谁先到达不能确定.[]3.分别画出下面二种情况下,物体 A 的受力图.(1)物体 A 放在木板 B 上,被一起抛出作斜上抛运动, A 始终位于 B 的上面,不计空气阻力;AvBA B(1)C(2)(2) 物体 A 的形状是一楔形棱柱体,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放在桌面 C 上.把物体 B 轻轻地放在 A 的斜面上,设 A、B 间和 A 与桌面 C 间的摩擦系数皆不为零,A、 B 系统静止.4.质量为 m 的小球,用轻绳AB、BC连接,如图,其中AB 水平.剪断绳 AB 前后的瞬间,绳BC 中的张力比T : T′= ____________.CmAB5.如图所示, A, B, C 三物体,质量分别为 M=, m=m0=,当他们如图 a放置时,物体正好做匀速运动。

(1)求物体 A 与水平桌面的摩擦系数;( 2)若按图 b 放置时,求系统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

B6.质量为 m 的子弹以速度 v 0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1)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2)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练习 3刚体力学(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1)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2)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3)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4)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在上述说法中,(A)只有 (1)是正确的.(B)(1) 、 (2)正确, (3) 、 (4) 错误.(C)(1)、(2) 、(3) 都正确, (4)错误.(D) (1) 、 (2) 、(3) 、 (4) 都正确.[]2.一轻绳绕在有水平轴的定滑轮上,滑轮的转动惯量为 J,绳下端挂一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为P,滑轮的角加速度为.若将物体去掉而以与P 相等的力直接向下拉绳子,滑轮的角加速度将(A) 不变.(C) 变大.(B) 变小.(D) 如何变化无法判断.[]3.三个质量均为 m 的质点,位于边长为 a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此系统对通过三角形中心并垂直于三角形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J0=________,对通过三角形中心且平行于其一边的轴的转动惯量为J A=__________,对通过三角形中心和一个顶点的轴的转动惯量为J B= __________.4.一作定轴转动的物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J= kg· m2,角速度0=rad/s.现对物体加一恒定的制动力矩M =- 12 N· m,当物体的角速度减慢到= rad/s 时,物体已转过了角度=_________________.5.质量为 m1, m2( m1 > m 2)的两物体,通过一定滑轮用绳相连,已知绳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且定滑轮是半径为 R、质量为 m3的均质圆盘,忽略轴的摩擦。

求:滑轮的角加速度。

(绳轻且不可伸长)6.质量 m= kg 的匀质圆盘,可以绕通过其中心且垂直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对轴的转动惯量J=1mr2 (r 为盘的半径 ).圆盘边缘绕有绳子,绳子2m,r下端挂一质量m1= kg 的物体,如图所示.起初在圆盘上加一恒力矩使物体m1以速率0=m/s 匀速上升,如撤去所加力矩,问经历多少时间圆盘开始作反方向转动.练习 4机械振动(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轻质弹簧下挂一个小盘,小盘作简谐振动,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向下为正,并采用余弦表示。

小盘处于最低位置时刻有一个小物体不变盘速地粘在盘上,设新的平衡位置相对原平衡位置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原振幅,且以小物体与盘相碰为计时零点,那么以新的平衡位置为原点时,新的位移表示式的初相在(A) 0~之间.(C)间.[](B)之间.之间.(D)3之2.一质点沿 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x 410 2 cos(2πt1π)(SI).从t = 0时刻起,3到质点位置在 x = -2 cm处,且向 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1s(B)1(C)1(A)s s8641s(E)1[](D)s323.一质点沿 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振幅为 A.(1)若 t = 0时质点过 x = 0处且朝 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 x =___________________.(2)若 t=0 时质点处于x 1A 处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2方程为 x =_______________.4.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它的周期 T =___________,x4O t (s)2- 2用余弦函数描述时初相=_________________.5. 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其速度最大值m = 3×10-2m/s,其振幅A = 2×10-2m.若t = 0时,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 . 求:(1)振动周期 T;(2)加速度的最大值 a m;(3)振动方程的数值式.6.在竖直面内半径为 R 的一段光滑圆弧形轨道上,放一小物体,使其静止于轨道的最低处.然后轻碰一下此物体,使其沿圆弧形轨道来回O 作小幅度运动 . 试证:R(1)此物体作简谐振动;(2) 此简谐振动的周期Tπ2 R / g练习 5机械波(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B)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按差值不大于计).(D)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 (按差值不大于计)[]2. 图示一沿 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若振动以余弦函数表示,且此题各点振动初相取到之间的值,则(A) O 点的初相为01π.2(B) 1 点的初相为10.(C) 2 点的初相为20.(D) 3 点的初相为30 .[]yuO 1 2 3 4x3. 一横波的表达式是y 2 sin 2π(t / 0.01 x / 30) 其中x和y的单位是厘米、t的单位是秒,此波的波长是 _____________cm,波速是 ___________________m/s.4. 一平面余弦波沿 Ox 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t xy A cos[2π()] ,T则 x =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若以 x =处为新的坐标轴原点,且此坐标轴指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则对此新的坐标轴,该波的波动表达式是.5. 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向传播,波速大小为u,若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P A cos( t) ,求L u(1)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P Ox(2)该波的波动表达式;(3)与 P 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那些质点的位置.y P(m)6. 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长为,P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0 1t (s)- A(1)求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求此波的波动表达式;d(3) 若图中 d1,求坐标原点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O P x练习 6气体动理论基础(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 T,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m.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 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23kT.(B)(A) x m(C)23/m .(D)x kT 2x2x1 3kT .3mkT / m.[]2. 下列各式中哪一式表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式中M为气体的质量,m为气体分子质量, N 为气体分子总数目, n 为气体分子数密度, N A为阿伏加得罗常量)(A)3mpV .(B)3M pV .2M mol2M(C)3(D)3MmolN A pV .[] npV .2M23.在容积为 10 2 m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 100 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 m? s 1,则气体的压强为 ________________.4.有一瓶质量为 M 的氢气 (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mol ),温度为 T,则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__,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该瓶氢气的内能为.5. 容器内有 M =kg 氧气,已知其气体分子的平动动能总和是E K=×105J,求:(1)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气体温度.(阿伏伽德罗常量 N A=× 1023 /mol ,玻尔兹曼常量 k=× 10-23 J· K 1 )6. 容器内有 11 kg 二氧化碳和 2 kg 氢气 (两种气体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已知混合气体的内能是× 106 J.求:(1)混合气体的温度;(2)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二氧化碳的 M mol= 44×10kg· mol,玻尔兹曼常量 k=× 10J· K摩尔气体常量R= J·mol1·K)练习 7热力学基础(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置于容器内的气体,如果气体内各处压强相等,或气体内各处温度相同,则这两种情况下气体的状态(A)一定都是平衡态.(B)不一定都是平衡态.(C)前者一定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是平衡态.(D) 后者一定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是平衡态.[]2.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 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 A→ B 等压过程, A→ C 等温过程; A→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A)是 A→B.(B)是 A→C.pA BCDV O(C)是 A→D.(D)既是 A→ B 也是 A→ C,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