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现实同步
梦想与现实同步

梦想与现实同步当时光穿梭在现实与梦想间,我用力看却看不清梦想的脸,被现实左右了的我们,总想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可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总是忽近忽远。
现实的我们,年少着轻狂着,久久的总是与梦想擦边,不敢去触及,抑或仰望梦想的距离是那么遥远。
我们活在当下,现实是残忍的,优胜劣汰,这是不变的事实,由此我们不能缺少梦想,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一个分阶段的大的梦想。
譬如射标,一定要有一个靶,才会射中标的。
同样地,人生若没有目标,只会任由环境影响,而非自己影响环境。
根据耶鲁大学研究,只有3%的学生为自己定下目标,而其他的学生则没有。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指出,当初定下目标的3%学生,其成就远超过其余97%学生的总和。
而哈佛大学的结果也是如此。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走向社会。
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又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其实,他们之间成功与否的重要差别之一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他们能为这些目标坚定不移的奋斗,让现实予梦想同步。
梦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并非示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管梦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人总是要带着梦想,而对现实的,不是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一开始怀抱雄心壮志,想要一展抱负,鹏程万里,可惜的是充满挫折的现实,会将人的锐气消磨殆尽!有多少人能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赚进更多的工作呢?事实上更多的人只能抱着行行出状元的心态,只求温饱,早先的什么精神追求,已经抛诸脑后了。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演讲稿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
梦想与现实,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两座山峰。
梦想,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和动力;现实,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和生活的真实。
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让我们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让现实不再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梦想不是空想,而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实现的目标。
梦想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梦想中,不去努力拼搏,那么这个梦想将永远只是梦想,不会成为现实。
因此,我们要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建立起桥梁,用我们的行动去承载梦想,让它变成现实。
其次,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梦想,让它符合现实的条件。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美好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自己内心最完美的梦想,而忽视了现实的限制和挑战。
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的现状,找到适合自己的梦想,让它与现实相融合,相互促进。
最后,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让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得以实现。
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和努力,现实也需要我们的不断拼搏和奋斗。
只有在不断地努力中,我们才能让梦想变成现实,让现实更加接近我们的梦想。
只有在坚持不懈中,我们才能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平衡点,让它们和谐相处。
在梦想与现实的平衡中,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用毅力和耐心去追逐心中的梦想。
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共同期许自己能够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平衡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演讲稿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梦想与
现实的平衡这一重要的话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奋
斗的目标。
然而,现实却往往与梦想背道而驰。
在现实面前,我们
常常被种种困难和挫折所压倒,让我们的梦想渐渐变得遥不可及。
但是,梦想和现实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梦想是我
们心灵的向往,而现实是我们脚下的土地。
只有把梦想和现实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我们的梦想应该是脚踏实地的,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
我们要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不断地积累经验和知识,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接纳现实。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
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是这些都是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加适应现实的需要。
最后,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
梦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也同样美好。
我们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停下来欣赏身边的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心灵得到滋养,更好地投入到实现梦想的征程中去。
梦想和现实,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两个重要坐标,只有正确地把握好它们,我们才能走得更加坚定和轻松。
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梦想和现实在我们的人生舞台上,谱写出最美的乐章!
谢谢大家!。
让梦想与现实同1

让梦想与现实同步广水市长岭镇中心中学王喜平梦想,很熟悉的词。
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听到见到的生动的词语。
有时候会问自己是不是没有梦想了,可每当自己仔细想了一会之后,觉得又好像不是这样的。
“梦想”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周围有人会跟你说梦想吗?没有,别人会跟你聊现实,聊的很透彻,透彻的让你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活在现实之中,但梦想似乎并没有因为现实而消失,就像别人不跟你聊梦想,但在心底深处,梦想一直在那,只是能够把它说出来的人似乎越来越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我也有,我想做科学家,那是小时候,现在我是老师,我的梦想是能够做一名平凡的老师,能够教授更多的学生,他们以后会做很多职业。
也许我能够做的就只是这么多了:为他们以后的职业出一份力,教一下书,育一下人,让他们懂得多一点。
我相信每一份平凡的职业中都有不平凡地方,我也想做一下不平凡的人,不过好像我能够做一名平凡的教师应该就是不平凡了,因为教师的职业性质就决定着它的不平凡,所以,当老师挺好,这就是我对工作的梦想。
对生活的梦想,和自己的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少点烦恼,多点开心,心情舒畅的面对每一天,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一天,学做饭,学炒菜,上网购物,去超市买菜,今天买这几种菜,明天买那几种菜,尝试不同的做法找到最美味的那种,让自己和家人快乐,这就是我对生活的梦想。
怎样让梦想与现实同步呢?这个问题乍一看起来似乎很深奥,但实际上现实、梦想要和时代同步是特别简单的事。
自然有人要问:“你说做人要怎样才能让现实、梦想和时代同步呢?”我的回答很简单:“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在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时,我们首先要行动起来,行动是让现实和理想同步的最直接的方法。
让梦想与现实同步,有些人也许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看过很多人写的关于梦想和现实的文章,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梦想与现实是不可能同步的,那是不是因为“梦想”是很脱离实际的东西,那如果我们把“梦想”变得更贴近生活一些,是不是可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同步呢?我相信那是可以实现的,让“梦想”贴近生活,进入生活,变成生活,能够好好的生活,那就是拥有梦想的现实,也是可以实现的现实中的梦想,“你幸福吗?”这是去年经常会看到的一句问话,电视上每个人似乎都要想想才能够回答,因为每个人的幸福就是他们对于自己梦想的一种演变,他们要去在自己的脑海中寻找自己梦想在现实中的存在,也许有些人的幸福很小,有些人的幸福很大。
梦想与现实如何找到平衡

梦想与现实如何找到平衡梦想是指人们内心最深处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望,而现实则是人们所处的真实生活状态。
梦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是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梦想与现实如何找到平衡,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梦想和现实是紧密相连的,梦想是人们内心的动力源泉,而现实则给予梦想以反馈和挑战。
梦想的存在让我们有着积极向上的追求,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向前。
然而,现实也可能让我们感到失落和挫败,因为现实的限制和局限性。
了解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找到平衡的第一步。
二、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为了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制定可行的计划。
首先,明确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理解梦想的实现过程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牺牲。
其次,根据现实条件和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目标和计划的设定有助于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和有效地行动。
三、寻找现实与梦想的交集虽然梦想可能与现实存在差距,但我们可以寻找二者的交集点,将梦想与现实相结合。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寻找实现梦想的机会和途径。
例如,如果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但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全职从事音乐创作,我们可以选择在业余时间继续热爱音乐,并参加音乐社团或组织演出,以实现个人音乐梦想。
四、保持积极的心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要珍惜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享受梦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时刻。
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坦然面对梦想和现实的起伏,找到平衡并不断前行。
五、不断调整和适应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梦想和现实都可能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以适应新的梦想和现实状态。
这需要我们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思维,及时对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正。
六、持续努力与坚持梦想与现实的平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与坚持。
理想与现实如何平衡梦想与现实

理想与现实如何平衡梦想与现实理想与现实如何平衡——梦想与现实人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想和现实。
理想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景和目标,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而现实则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现实情况,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状。
如何平衡和调和理想与现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1. 理想的重要性理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憧憬和向往,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有理想可以给人以希望和动力,激励人们不断前进和进取。
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理想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理想能够引导人们勇敢追求,提供目标和方向,给予人们信心和勇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2. 现实的冷酷与挑战然而,现实往往与理想相去甚远。
现实世界是复杂而残酷的,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社会的竞争激烈,资源有限,个人的能力和条件也存在局限性。
要实现理想,需要面对现实带来的种种限制和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
3. 平衡梦想与现实的内外动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取决于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因素。
内在的动力是来自个人内心的信念和激情,是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而外在的因素是社会环境和外界条件对理想实现的影响。
要平衡梦想与现实,我们需要调动内外的动力,不断改进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同时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4.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实现理想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我们应该将理想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步骤。
通过分阶段、有计划的努力,逐步接近梦想的实现。
同时,要根据现实情况和条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适应,避免盲目追求和过度理想化。
5. 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并解决问题。
困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和克服。
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坚持信念,保持耐心和韧劲,灵活调整策略,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找到突破的机会。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演讲稿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深刻的话题——梦想与现实的平衡。
梦想,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追求和向往;现实,却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和生活的现实。
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梦想。
梦想是人生的动力和源泉,它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许是成为一名科学家、艺术家,或者是创业成功、家庭幸福。
梦想让我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迷茫和困难的时候,找到勇气和坚持的力量。
正如马云所说,“梦想不会因为现实而改变,但现实会因为梦想而改变。
”。
然而,梦想终归是梦想,现实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
我们需要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琐事和烦恼。
这些现实的压力和挑战往往会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
因此,如何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理性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
首先,我们要理性地认识自己的梦想,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条件。
我们要明白,梦想是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次,我们要积极地行动,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尽力做到最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适应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最后,我想说的是,梦想与现实的平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甚至会有迷茫和失落的时候。
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相信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平衡,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谢谢大家!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追逐自己的梦想,创造美好的未来!。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

梦想与现实的平衡梦想与现实,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两个世界。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现实则是我们所处的真实环境和现实条件。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与现实保持平衡。
一、认清现实,理性规划在追求梦想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现实,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条件和能力。
梦想固然美好,但如果与现实相去甚远,就会产生失望和挫折感。
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梦想,并设定可行的目标。
例如,如果我们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但自己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和才能,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学习音乐,成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或者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
二、追求梦想,积极行动认清现实之后,我们应该积极地追求梦想。
追求梦想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来逐步实现梦想。
例如,如果我们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我们可以积极阅读、写作,并参加相关的写作比赛和培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通过积极的行动,我们可以逐渐接近梦想,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调整心态,接受现实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这时,我们需要调整心态,接受现实。
梦想的实现需要时间和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
同时,我们也要接受现实的限制和不完美,不要对自己过于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最好。
四、平衡梦想与现实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既要有远大的梦想,又要面对现实的限制。
在追求梦想的同时,我们要考虑现实的条件和环境,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我们可以将梦想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实现;也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寻找与梦想相关的机会和途径。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五、梦想与现实的相互促进梦想与现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
梦想给予我们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而现实则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土壤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赏识=教育的成功
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和自立。
而作为教师必须要多一些爱心,少一些功利心,作为教师不要将学生当作获取某种利益的工具,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性格不同,脾气不同,内在需求不同,所以,就要求老师利用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赏识激励以把握学生的常态内驱力,使其发扬长处,避其短处,在成功中品味、赞扬其优点、优势,以促动个性特色形成;在失误挫折之中寻找准确和有利的因素,增强自信,开发潜力。
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学生差,调皮捣蛋的学生,总是惹人讨厌,在给出的评语中难觅一条优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所以恰恰就是这些学生更需要多一点赏识,多一点激励,甚至还应对他们的缺点乃至错误给予包容。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放纵吗?为什么还要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予以包容呢?面对学生的错误,我经常跟学生说“马克思以前说过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我不害怕你们犯错就怕你们不改正错误,此时我总是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就人之常情说,谁也不愿意让老师,让家长或上级领导当众揭老底,即使有失误与犯错,大都希望能得到相关人的谅解。
本应该受到责罚,反倒没有给予责罚,本不应该谅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谅,此人定会心存感激,会更加自责、内疚,这样心理情感人们都能够理解。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有人学习好,有人体育好,有人劳动十分积极,有人组织水平较强等。
不要从单一的方面去评学生,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不应只拿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
即时发现并肯定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适当的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从而促动每个学生都更加努力的去发展自己。
教师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棒的。
要记住,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表扬与尊重的权利与心理需要。
不要因自己的无意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即使有些“差生”很让人头痛,但一无是处的学生是不存有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作为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一颗平等对人的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寻找合适的契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协助指导学生,使其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
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绝不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记亿中,我以前带的有个男孩叫陈亮,他有很多不良的习惯:上课要么搞小动作,影响别人学习,要么干脆睡觉;下课欺负其他人,恶作剧持续上演;还经常跟老师对着干,要么作业不做,要么即使做了也不完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明星”。
面对他,我心里盘算着,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发怒是我生活中出现得最频繁的情形,课堂上不专心我发怒,没完成作业我发怒,甚至有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他,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产生震慑力。
如此一期下来,他的不良习惯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
种种恶习,并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他,我一边说他就一边回嘴:“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
”我对他的家长说:“这就是他对待老师的态度,这还好,如果是别人,态度更恶劣。
”让我没想到的一幕是,他的家长立即就给了他两个耳光,鼻血当时就留了下来,我惊呆了。
事后迫于老师和家长的重压,他带着不服气的态度低头认错。
之后虽然规矩了很多,可每次看见我,都尽量避开我,即使有时当面了,他也是把头低下,装作没看见。
怎么会这样?我开始反思自己,思考怎么消除这种隔阂。
后来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某一个学生因为身体不舒服,就没打扫卫生,结果他看见了主动协助他打扫卫生。
我赶紧抓住这个契机,即时的在班上表扬了他。
听到表扬,他很意外。
为了
更快消除我们的隔阂,放学后,我把他单独留下,先向他道歉,检讨自己不该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就叫家长,并在家长的面前数落他。
他感到很意外,抬起头来,目不转睛的看着我。
这闪亮的眼睛不过智慧的曙光啊!我赶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说:“其实,老师也很喜欢你。
老师知道你也很想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就从今天开始努力吧,我们一起加油,好吗?”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他就好像换了一个人,学习也认真了,上课和下课后也都能遵守纪律了,最难得的是上课他也举手回答问题。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一直以来,我只他注重的缺点,没有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我想虽然我当时没有用太多的语言表扬他,但我惊喜的眼神无疑是给他最好的奖励。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不再是一味地斥责,而是无论是谁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劳动十分积极,我都即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的关心、赞赏;时时得到同学的青睐。
之后,我明白了学生对我们老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老师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诚心,对学生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绪的主因。
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
我能够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能够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我觉得做好教师的前提是:要有爱心、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要有宽阔的胸怀,科学的方法,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
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私奉献与关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