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制糖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合集下载

制糖行业重点指标

制糖行业重点指标

制糖行业重点指标随着人们对甜食的需求不断增长,制糖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些重要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制糖行业的重点指标。

1.产量:制糖行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产量,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糖的数量。

产量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取得更多的销售收入。

2.销售额:销售额是衡量制糖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销售的产品数量和价格水平。

销售额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销售收入增加。

3.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销售额占比。

它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市场份额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提升,可能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利润。

4.利润率:利润率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企业每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

利润率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5.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制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企业可以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6.质量指标:制糖行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质量指标包括糖的纯度、颗粒度、颜色等方面。

提高产品质量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7.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企业在市场中树立的形象和声誉,也是制糖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通过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8.创新能力:制糖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研发新产品、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

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制糖行业的重点指标包括产量、销售额、市场份额、利润率、成本控制、质量指标、品牌价值和创新能力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糖业数据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糖业数据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糖业数据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制糖业作为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制糖技术的不断进步,制糖业也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制糖企业所产生的数据量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据标准作为数据管理和应用的基础,对于制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制糖业数据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以期能够为制糖企业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利用方法,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讨论制糖业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制糖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其市场规模、产业链发展情况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标准在制糖业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制定和应用数据标准的必要性和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制糖业数据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分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制糖业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制糖业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为制定和应用这些数据标准提供指导。

制糖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数据的准确与标准化对于其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制糖业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提高数据质量和精确度,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制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制糖业发展现状制糖业作为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供应人们生活所需甜味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的关注日益增加,制糖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范围内制糖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不仅传统制糖方式得到延续和发展,同时新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使得制糖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提升。

其次,制糖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制糖工艺指标的测定

制糖工艺指标的测定

(二)其他材料与仪器详见实验方法提示
四、实验步骤提示及注意事项
(一)磷酸值的测定(钼酸铵比色法)
1.实验目的 蔗汁中含可溶性磷酸盐的量称为磷酸值,以P2O5表示。糖厂中一般只分析蔗汁的自然 磷酸值,即能迅速生成磷酸根离子并在提净过程中生成磷酸钙沉淀的那部分磷酸盐。 自然磷酸值是蔗汁有效澄清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要求蔗汁中P2O5,的含量应不少于 300mg/L,若蔗汁中P2O5的含量不足此数,则可加入适当数量的磷酸或过磷酸钙清 液,以帮助澄清的正常进行。所以,测定蔗汁磷酸值的目的在于为制订最佳提净工艺 条件提供依据。糖厂常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磷酸值。 2.实验原理(见糖品分析实验讲义P43) 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比色管 (2)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25g/L钼酸铵溶液、50g/L氯化亚锡溶液
制糖工艺主要
在制糖工艺过程中蔗汁中的各种成份除了我们需要的蔗糖外还含有许多其 它成分,对制糖工艺过程、节能、糖分回收以及成品糖的质量等都有重要的 影响。通过蔗汁的磷酸值、pH值、钙镁盐含量、氯化物含量、胶体含量、葡 聚糖含量、总氮量等参数的分析,为制定最佳的澄清工艺条件提供依据。 通过对制糖工艺过程主要控制指标的测定,加深对制糖工艺过程的全面了 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统筹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综合能力,综合训练糖品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糖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根据实验任务学会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以及学会合理安排实验的顺序 和实验时间。 (2)正确应用“比色法”、“电位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 定法”“分光光度法”、“质量分析法”“凯氏定氮法”等基本技术,学会 正确分析实验影响因素。
(二)要求
本实验以4-5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全班共分7个小组。 各实验小组在实验前,根据实验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设计本组的实验方案及分工安排计划,共6学时(两个下 午)完成实验。 实验结束后各组在小结归纳的基础上,每人写出实验 内容的完整实验报告。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制糖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概述制糖行业是指以蔗糖、甜菜糖等植物为原料,通过炼糖工艺将其中的糖分提取出来,并进行加工制成各类糖制品的行业。

制糖行业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市场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糖消费国和糖生产国,制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现状制糖行业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展水平。

我国糖的产量和质量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糖业企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制糖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市场竞争激烈。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制糖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糖制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不断提升。

三、市场需求我国糖制品市场需求仍然巨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糖制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蔗糖、甜菜糖等糖制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四、竞争分析制糖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布不均。

目前,我国制糖行业主要由一些大型糖企垄断,其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大。

尽管如此,小型企业和地方糖业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对于制糖企业来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营销效果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五、发展趋势制糖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糖技术不断革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糖技术将越来越先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绿色制糖成为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绿色制糖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3. 产品多样化。

随着人们对糖制品需求的多样化,制糖行业必将推出更多种类的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开拓国际市场。

我国制糖行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比重。

六、建议对于制糖企业来说,应当抓住机遇,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

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产品质量。

制糖企业应注重技术研发,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糖制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优化生产结构。

制糖工艺指标

制糖工艺指标

制糖工艺指标制糖工艺指标一、压榨车间1、压榨渗浸水量(与蔗比):15%以上(视初压汁锤度而定,保证混合汁锤度16.5 oBx以上)2、压榨渗浸水温度:55±5℃3、生产安全率:≥98.5%5、压榨抽出率:≥96.10%6、初混汁纯度差:≤1.7GP7、蔗渣转光度:≤2.3%8、蔗渣水份:≤48.5%二、制炼车间(一)澄清工段1、预灰pH:6.2~6.8(榨季初期) 6.8~7.0(榨季后期)2、蔗汁总磷酸值:400±50ppm(磷酸加入量与蔗比视自然磷酸值而定)3、第一次加热温度:65℃(榨季初期)65℃~70℃(榨季初期)4、中和汁加热温度:100~102℃5、中和pH值:7.1±0.16、硫熏强度:22±1(随蔗汁澄清情况而定)7、絮凝剂加入量:1.5±0.5ppm,(快速沉淀池2.0±1.0 ppm)8、滤泥水份:≤75%9、干滤泥转光度:≤6.5%10、清汁pH:7.0±0.1(以沉淀后清汁pH值为准)11、混清汁纯度差:≥1.5GP12、清汁色值:≤2000IU56013、清汁加热温度:125±2℃14、粗糖浆锤度:62~65oBx15、精糖浆pH:6.0~6.516、精糖浆色值:≤2400IU560(二)成糖工段1、甲糖膏放糖浓度:94~96 oBx2、甲糖膏单罐煮制时间:≤3.5小时3、乙糖膏放糖浓度:96~98 oBx4、乙糖膏膏蜜纯度差:≥27AP5、乙糖膏煮制时间:≤6小时6、丙糖膏放糖浓度:99~103 oBx7、丙糖膏单罐煮制时间:≤10小时8、废蜜重力纯度:38GP以下9、各种糖膏煮制真空度不低于-0.080Mpa11、乙糖膏助晶时间:4~8小时12、丙糖膏助晶时间:16~24小时13、甲原、甲洗蜜纯度差:≥8AP14、乙糖糊色值:≤1000IU560。

制糖工艺指标及工业自动化技术分析

制糖工艺指标及工业自动化技术分析

糖 浆 系 统得 以控制 的关键 就 是将 液 位检 测点 安 装于 粗糖浆箱 、 粗糖 浆平衡箱 、 五效蒸发罐 、 沉 降器 、 混合 汁 蒸发和澄清工艺在制糖 中属于主要环节 , 假如 制糖 箱 、 清 汁箱 以及 中和 汁箱 上 , 为糖 浆 系统 的控 制提供 厂采用 的是硫酸法 , 在执行澄清工艺的时候必须加入预 参考 依据 。 为 了达 到蒸 发 目的 , 必 须 控 制五 效真 空蒸 加灰 , 进 而起到 “ 预处 理” 的作用 , 分离 出蔗 汁中的磷酸 发及其 一次 、 二次、 三 次加 热的温度 , 故 而必须 将温度
基于 制糖 在工 艺上 具有 复杂 性 , 同时在 生产 过程 上 具有 流程 性 , 在 制 定和 执行 工 艺 指标 的 时候 , 任 何 指 标 的变 动 , 都会 对 后续 工 艺指 标 造成 严重 的影响 , 进 而导致 制定和 执行 制糖 指标 的难度 较大 。 但是 随着 工业 自动 化技术 的引进 , 就使得 整个 生产过 程无 需人 工 干预 , 各 个环 节 均 进行 自动 化 操作 , 这 样 不 仅提 升 了生产 效 率 , 同时也 将生 产耗 能降 低 , 实 现 了企 业 效 益最 大 化 , 并且 也推进 了制糖 业 的发展 。
3制 糖工 业 自动 化 技术
3 . 1自动化 压榨 车 间 该车 间可将 系统分 为磷酸控 制系统和进 蔗系统两 部分 , 实 时榨量 是 控制 进 蔗 系统 的核 心 , 辅 助对 比量 选 择3 个斯 解机 与2 个蔗 带的反馈 速度 与 电流 , 形成的 是一个多 回路P I D控制 , 并且具有稳 定性 。 在 制糖 中加 入 磷酸 的量 是关 键 , 自动加入 的依据 是 混合 汁含磷酸 量 和实 时榨 量 , 保 证 了磷 酸加 入量 的适 中 。 在 该 系统 设 置 之后 , 无需 人 工干 预 , 同时也 保 证 了在进 榨 或添 加过 程 中 , 磷酸 与 甘蔗 的量 具 有稳 定 性 。 与传 统 工艺 相 比之 下 , 该系 统保证 了蔗 比与磷 酸控 制 以及 电机 电 流 的稳 定 , 保证 了入榨 均 衡和 生产 连续性 , 同 时还具 有 安 全性 高 、 故 障率低 等特 点 。 3 . 2自动化 蒸 发和 澄 清 以上流 程均 具 有复杂 性 的特 点 , 由用 汽系 统和糖 浆 系统共 同完成 制 糖 工艺 , 在 自动 控 制要 求 中指 出 ,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

制糖行业研究报告制糖行业是食品加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制糖行业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制糖行业是以甘蔗、甜菜、红糖等作为原料,通过糖化、发酵、提纯等工艺生产出各种糖类产品的行业。

制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两个环节。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制糖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中国的制糖行业已经进入了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阶段。

一方面,制糖企业通过现代化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实现了糖的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制糖企业通过与农户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网络。

这些措施使得制糖行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着较高的竞争力。

但是,制糖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原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制糖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

由于甘蔗和甜菜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原料价格波动较大。

其次,制糖行业的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当前,普通白糖仍然是市场上最主要的糖类产品,但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低糖食品的需求增加,低糖和功能性糖将成为未来糖类产品的发展趋势。

未来,制糖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首先,国内外市场对糖类产品的需求仍然较大,特别是在食品、饮料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健康的糖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制糖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同时,制糖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鉴于以上分析,制糖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制糖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开拓新的市场渠道。

同时,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强产业协调和合作,促进制糖行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制糖工艺技术指标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

浅谈制糖工艺技术指标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

浅谈制糖工艺技术指标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作者:覃秦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8期摘要:本文以开展制糖工艺技术指标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主要对制糖工艺技术指标的制定思路及其在工业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借此为进一步拓展制糖工艺技术指标与工艺自动化技术浅析研究提供参考价值,从而使我国制糖工艺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性分析制糖工艺技术指标与工业自动化技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全面推动我国目前制糖工艺技术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制糖工艺;工业自动化;指标制糖工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实际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制糖工艺技术指标在其中充当比较重要的角色,主要它发生了微小的调整,那么后续的制糖工艺技术指标的执行都会受到严重的阻碍,所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对制糖工艺技术具有重大意义,采用自动化的工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制糖效率。

而今,因为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因素将不会轻易地干扰到制糖工艺技术的实施过程,因此,这不仅大大帮助了制糖工艺技术指标的顺利实施,而且制糖工艺的生产效率也随之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糖产业的顺利发展。

一、制糖工艺技术指标的必要性阐述(一)有利于提高制糖工艺的生产效率我国不同地域之间较明显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的甘蔗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使甘蔗的天然色素含量也具有差异,而制糖工艺需要考虑到色素含量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使之能够脱色,在制糖作业的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員会加入大量石灰并且加强硫熏强度从而消除甘蔗天然色素含量之间的一些差异,提升制糖得到产品的成色。

所以,在制糖作业的开展过程中对于非糖分含量大的甘蔗中的无机、有机和不含氮的非糖分物质,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会实施区分工作。

由此看来,制糖工艺技术指标为制糖作业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并且制糖工艺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制糖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第一节影响糖分总收回率的因素分析
因果图如下:
图4—1 因果图
其中可进行量化的因素,有下述几个:
一、压榨抽出率
它占糖分总损失的5~6%,广西近年的煮炼收回水平约88~92%之间,若压榨抽出升或降1个百分点,则影响总收率升或降0.88~0.92个百分点,而影响压榨抽出的因素很多,其中蔗渣水分降低1个百分点,压榨抽出大约可提高0.1个百分点。

二、混合汁纯度
如果取压榨抽出为95.5%,把废蜜纯度固定为35%,混合汁纯度从80%至88%变化,用SJM公式算得:混合汁纯度每提高1度,平均糖分总收回率可提高0.75个百分点左右。

三、废蜜纯度
压榨抽出率95.5%把混合汁纯度固定为85%,废蜜纯度从32%至38%变化,用SJM公式算得:废蜜纯度每降低1度,可提高平均总收回率0.4个百分点左右。

四、未测定损失
包括机械损失(滴、跑、冒、漏)和生产过程的化学分解。

正常的未测定损失大约1.7%,它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澄清过程0.2
结晶过程 1.0
机械作用0.5
由于每小期对在制品盘点的误差,约有±1.0%的变化,因此,其数值在0.5~2.5%的范
围是允许的。

若相差太大应查找原因和进行核对计算。

第二节制糖成本分析
制糖成本与糖厂的生产规模、原料甘蔗的质量及收购价格,操作工的技术素质、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机制等有关。

各企业间有较大的差距,近两年来广西的情况是,最低者约1800元/吨成本,最高者2600元/吨成本,普遍在2200~2300元/吨成本。

至于吨糖成本的构成如下:
吨白砂糖成本= 吨白砂糖变动费用+ 吨白砂糖固定费用:
一、吨白砂糖变动费用
吨白砂糖变动费用=吨白砂糖原料费用+吨白砂糖辅助费用+吨糖能源费用
㈠吨白砂糖原料蔗费用
吨白砂糖原料蔗费用 = 吨糖耗蔗量×吨蔗落槽价
1、吨糖耗蔗量 = 100/产糖率
而产糖率=甘蔗糖分×总收率/白砂糖蔗糖分
2、吨蔗落槽价=吨蔗收购价+吨蔗运杂费-吨蔗蔗渣折价-吨蔗废蜜折价
㈡吨白砂糖辅助费用 = 吨糖石灰费用+吨糖硫磺费用+吨糖消泡剂、絮凝剂费用+吨糖磷酸费用+吨糖包装物费用
㈢吨糖能源费用 = (吨糖烧蔗渣量×吨蔗渣折价+吨蔗补充煤量×吨煤到厂价)
二、吨白砂糖固定费用
吨白砂糖固定费用 = 人工工资+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
㈠人工工资=年工资总额/年产糖量
㈡车间经费=(年设备折旧费+年大修理费+其他)/年产糖量
㈢企业管理费=(年办公费+年旅差费+年招待费+年财务费用)/年产糖量
三、各项成本所占的比例
表4—1 据广西近年平均统计数
项目占百分比
1、原料甘蔗70~75%
2、辅助材料5~6%
3、燃料动力10~11%
4、工资3~4%
5、车间经费7~8%
6、企业管理费3~4%
从上表(4—1)可见:
㈠原料费用占的比重最大,所以全面推广良种,提高甘蔗蔗糖分,并尽量避免甘蔗积压,减少甘蔗变质,即可降低吨糖耗蔗量,就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㈡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水平、节约水、电、汽的消耗,就可降低动力费用,它是成本的第二笔大帐,同时,提高糖分总收回率,也可降低吨糖蔗耗。

㈢原料量充足,按设备的生产能力满负荷生产即可减少固定费用。

㈣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加速货币回笼,可降低财务费用。

对于班组在降低成本的活动中,是证安全生产、提高收回、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