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 “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雾和霾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A正确;B. 碳纤维的成分是单质碳,不是有
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
正确;D.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B.
点睛:绿色化学不是先污染后治理,而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
的污染。
2. 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海水资源
利用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冰冻法
B. 氯碱工业中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可提高产品的纯度
C. 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要低温小火烘干
D. 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
被还原
【答案】D
【解析】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A错误;B. 氯碱工业是
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中阳极上氢离子和阴极上氯离子放电,在阴极产生氢氧化钠,为防止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使钠离子转移到阴极,所以提高产品纯度,B错误;
C.MgCl2溶液加热,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使水解可以完全,因
此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抑制MgCl2的水解,C错误;D.海水提溴是先通入足
量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然后将溴单质还原为溴化氢,再通入适量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
单质,溴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溴元素被还原,因此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
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被还原,D正确;答案选D.
点睛:常用的离子交换膜有阳离子交换摸、阴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28g乙烯和丙烯中的极性键数目为4NA
B. 32gCu和32g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C. 1L0.3mol·L-1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小于0.3NA
D. 0.2molNH3与0.3mol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所得NO的分子数为0.2NA
【答案】A
【解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H2,28gCH2的物质的量为2mol,而2molCH2中含4mol极性
键,所以28g乙烯和丙烯中的极性键数目为4NA,A正确;B. Cu和S反应生成Cu2S,Cu不足,
转移电子数为0.5NA,B错误;C.CO32-水解生成HCO3-和OH-,导致阴离子数目增多,因此
1L0.3mol·L-1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3NA,C错误;D.依据4NH3+5O2
4NO+6H2O,0.2molNH3与0.3mol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氧气剩余,则生成的一氧
化氮部分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最终生成一氧化氮分子数小于0.2NA,D错误;答案
选A.
点睛:B为易错项,容易忽视产物中的Cu为+1价,而当作+2价计算电子得失。
4. LED系列产品是一类新型节能产品。图甲是NaBH4/H2O2燃料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图乙是LED
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池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Na+向A极区移动
B. 电池A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
C. 每有1 molNaBH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D. 要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B极相连
【答案】C
【解析】A.电池放电过程中,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O2−,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
BO2−+6H2O,A电极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为维持电荷平衡,应选用阳离子交
换膜,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故A正确; B.根据图片知,双
氧水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电极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故B正确;C.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O2−,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 BO2−+6H2O,有1molNaBH4参加反应转
移电子数为:8NA,故C错误;D. 要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阴极应与图
甲中的B极负极相连,故D正确。答案选C.
5.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周期。Y和M同
主族,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M, 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与其气态氢化物相遇会有白烟。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
到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Y>Z
C. R与除Z以外的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 Y与其他4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则R为H
元素;Y和M位于同主族,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M, ,则M为S元素、Y
为O元素;根据图象可知,生成沉淀为氢氧化铝,沉淀量不变时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
反应,则Q中一定含有铝离子和铵根离子,应该为NH4Al(SO4)2,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N、
Z为Al元素。
..................
6. 苯甲酸乙酯(C9H10O2)是无色透明有水果香气的液体,俗称安息香酸乙酯,常用做溶剂和香
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如图装置制备苯甲酸乙酯,应在烧瓶A中先加入3 mL浓H2SO4和4g苯甲酸,然后边振荡
烧瓶边慢慢加入10mL乙醇
B. 如图是制备苯甲酸乙酯的简易装置,A中玻璃导管改用球形玲凝管效果更好
C. 制得的苯甲酸乙酯粗产品,可通过水洗、NaOH溶液洗涤、水洗,除去苯甲酸乙酯中的部分
杂质
D. 分子式为C9H10O2,含有苯环且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共有15种(不含立
体异构)
【答案】B
【解析】A. 按如图装置制备苯甲酸乙酯,应在烧瓶A中先加入4g苯甲酸、10mL乙醇、3mL
浓H2SO4,要考虑浓硫酸被稀释放热,A错误;B. A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若改用球
形玲凝管,冷凝效果会更好,B正确;C.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应该用Na2CO3溶液洗涤,以
防止苯甲酸乙酯在强碱性溶液中水解,C错误;D. 该有机物能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说明含有羧基-COOH,取代基为正丙酸基时,1种;取代基为异丙酸基,1种;取代基为-COOH、
-CH2-CH3,有邻、间、对3种;取代基为乙酸基、-CH3,有邻、间、对3种;取代基为-COOH、
-CH3,-CH3,2个甲基邻位,2种;2个甲基间位,3种; 2个甲基对位,1种;符合条件的总
共有14种,D错误;答案选B.
7. 已知常温下,Ka1(H2CO3)=4.3×10-7, Ka2(H2CO3)=5.6×10-11。某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
中,H2R、HR-、R2-三者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pH=4.3的溶液中:3c(R2-)=c(Na+)+c(H+)-c(OH-)
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后,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C. 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按体积比1∶2混合,溶液的pH=1.3
D.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2R溶液,发生反应:2CO32-+H2R=2HCO3-+R2-
【答案】C
【解析】A.在pH=4.3的溶液中,c(R2−)=c(HR−),2c(R2−)+c(HR−)+c(OH−)=c(Na+)+c(H+),所以
3c(R2-)=c(Na+)+c(H+)-c(OH-),故A正确;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混合后,
生成等浓度的H2R、HR−,溶液的pH=1.3,溶液显酸性,对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所以溶液
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故B正确;C.由图可知当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R溶液按体积比
1∶1混合后,溶液的pH=1.3,故C错误;D.在pH=1.3时,c(HR−)=c(H2R),则H2R的

K1==10−1.3mol/L;在pH=4.4时,c(HR−)=c(R2−),则H2R的

K2==10−4.4mol/L,而H2CO3的 Ka1=4.2×10−7,Ka2=5.6×10−11,故可知酸性强弱关系:
H2R>HR−>H2CO3>HCO3−,故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2R溶液后生成R2−,即离子方程式为
2CO32-+H2R=2HCO3-+R2-,故D正确;答案选C.
8. 三氯氧磷(POCl3)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实验室制备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
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制备POCl3。
采用氧气氧化液态PCl3法制取POCl3,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略)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