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考试2018试题库练习及答案解析
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二

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二答案】1.ABCD。
对属地管辖的把握,首先注意把握“地”的含义。
属地管辖的“地”包括中国领域,即领土、领水、领空;中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也视为中国领域(第6条第2款)。
其次,对于属地管辖意义上的“犯罪地”既包括犯罪行为地,也包括犯罪结果地(第6条第3款)。
选项A,犯罪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选项B犯罪行为地,同时也在中国领空内;选项C,犯罪行为地在中国航空器内;选项D,犯罪行为地在中国领域内。
因此,选项ABCD都应选。
2.C、D。
根据刑法第59条,没收财产的范围仅限于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选项A、B属于非法财物,但并非没收财产刑的对象,而应当根据刑法第64条的规定予以没收或者追缴。
3.BC。
宣告前数罪,罪名相同的,不实行数罪并罚;宣告前的数罪的罪名不同的,才实行数罪并罚。
选项A的情形,犯罪数额累计计算,按一罪处理。
选项D的情形,因为前罪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当然也没有并罚的问题。
4.BC。
甲的行为不具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构成假想防卫,不是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符合防卫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和对象条件的情形下,但不符合限度条件的防卫,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行为人有过失的且刑法有规定的,为过失犯罪;行为人没有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
因此,选项B、C应选。
对于不符合起因条件的假想防卫,不存在故意犯罪的问题。
因此,排除选项A。
如果甲明知不存在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致使乙死亡的,才构成故意杀人罪。
但题干“甲误认为”表明不是“明知”。
5.ABCD。
根据刑法第225条第1项,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根据刑法第140条,销售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一

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一答案】1.D。
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A项中甲的解释属于当然解释。
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的方法,B 项说法错误。
刑法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C项说法错误。
扩大解释未超出公民预测的可能性,故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
2.D。
将汽车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显然是超出了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是一种扩张解释。
所以,D选项是正确答案。
3.B。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李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A|C项错误。
高某将宋某推入河中,对宋某负有救助义务。
高某拒不救助致宋某死亡,其行为与宋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项正确。
刘某的重伤是由其自己的行为造成的,D项错误。
4.B。
5.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有关管辖协定确定管辖。
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6.D。
精神病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他所作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对某乙不能造成不法侵害。
而正当防卫正是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防卫行为。
如果是正当防卫,某乙不用被副到屋子里无路可逃的时候就可以实施。
题干中说到某乙被逼到了无路可逃,也就是出现了无法避免的紧急情形,只有以伤害较小利益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比较符合紧急避险。
7.A。
8.D。
犯罪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甲的主观方面属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行为以结果定罪。
本案中,甲的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后果,所以不构成犯罪,D项正确。
另外要注意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不存在未遂。
9.A。
排除犯罪事由、假想防卫、防卫过当、意外事件、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乙对甲没有不法侵害,甲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乙实施防卫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的主观罪过形式可能是过失或者意外事件,A项正确。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3)【5】

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3)【5】二. 多项选择题1.根据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个数不同,可以将犯罪客体分为( )。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简单客体D.复杂客体2.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层次不同,可以将犯罪客体分为( )。
A.直接客体B.间接客体C.一般客体D.同类客体3.犯罪的客观要件可分为( )。
A.基础要件B.先决要件C.必要要件D.选择要件4.在下列犯罪中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有( )。
A.遗弃罪B.遗弃伤病军人罪C.故意杀人罪D.玩忽职守罪5.危害结果是( )。
A.任何犯罪所必备的要件B.选择要件C.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6.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客观方面要件与主观方面要件之间的因果关系7.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有( )。
A.犯罪人的相貌B.犯罪方法C.危害行为D.危害结果8.不作为犯罪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 )。
A.道德义务B.法律规定的义务C.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D.由行为人先行行为所引起的义务9.我国刑法关于犯罪主体的规定有( )。
A.自然人犯罪B.法人犯罪C.自然人犯罪和法人犯罪D.单位犯罪10.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不适用死刑。
A.不满18周岁B.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11.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应当是指( )。
A.实足年龄(即周岁)B.从过生日的当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C.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周岁D.以农历为计算的标准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分为( )刑事责任时期。
A.完全不负B.限制C.相对负D.完全负1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的人,犯下列各罪中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伤害罪B.故意杀人罪C.****罪D.爆炸罪14.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是( )。
国家开放大学 刑法学(1) 2018年7月-2019年7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刑法学(1) 试题2018年7月一、选择题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害具体属于(B)。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3、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A、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B、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C、公安机关的看守所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5、某甲已经是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的时候,应当(B)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C、减轻D、免除6、死刑不适用于(ABD)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C、犯罪时候怀孕的妇女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
A、犯罪B、犯罪行为停止C、犯罪结果发生D、犯罪行为终了二、填空题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行相适应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1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018年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空间效力刑法溯及力二、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2.“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3.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4.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5.下列人员中,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
A.国家公务员B.司法人员C.武装警察部队官兵D.现役军人6.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主要原则有。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8.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三、填空题1.刑法具有和两个显著的特点。
2.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
3.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4.按照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的特权。
2018年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

2018年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二、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_______。
A.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候B. 行为人作为被告人被提起诉讼的时候C. 行为人的行为被确认有罪并判处刑罚的时候D. 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2.犯罪既遂是指(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B.犯罪人的目的已经达到C.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3.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 国家工作人员C. 司法工作人员D. 行政执法人员4. 林某因犯生产、销售假药罪,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附加没收其部分财产。
下列财产中,哪些可以作为没收财产的内容()。
A. 运假药的汽车B. 甲与其父母合建的住房C. 枪支、弹药D. 甲个人的生活用品5. _______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 犯罪对象B. 简单客体C. 同类客体D. 直接客体6. 某县医院儿科医生顾某,某日晚上在医院值夜班时喝酒,恰好有一妇女因婴儿上吐下泄而抱婴儿来院急诊,顾某酒兴当头,胡话连篇,不给婴儿检查,反而说:婴儿保证没有大问题。
让妇女第二天再抱婴儿来看病。
结果第二天凌晨,婴儿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顾某的行为构成()。
A. 过失致人死亡罪B. 玩忽职守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D. 医疗事故罪7. 某冷库工人柳某因对领导有意见,为报复泄愤,在库内冻鸡上偷洒许多剧毒农药,造成100多吨冻鸡报废,损失20余万元。
柳某的行为构成()。
A. 投毒罪B. 破坏生产经营罪C. 故意毁坏财物罪D. 报复陷害罪8. 张某(女,30岁)家庭住房极为困难。
某日,张某得知厂里要分房,就到厂长家里找厂长,要求分配住房时给予照顾,厂长说可以考虑,但让张某陪他睡觉。
张某为了能分得住房,就与厂长发生了两性关系。
该厂长的行为()。
A. 构成强奸罪B. 构成侮辱妇女罪C. 构成敲诈勒索罪D. 不属于犯罪9.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2018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2018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单选题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 不认为是犯罪B. 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认定是犯罪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A. 刑法典B. 单行刑事法律C. 附属刑事法规D. 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刑法。
A. 中国B. 某外国C. 甲国D. 中国或者甲国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A. 我国刑法不予追究B. 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C. 特殊情况才追究D. 一般情况不追究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法令行为B. 紧急避险C. 正当防卫D. 自救行为答案:1 —5:A A A B C单选题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B. 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C. 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D.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 不满16周岁D. 不满18周岁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A. 间接故意B. 直接故意C. 疏忽大意的过失D. 过于自信的过失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245)刑法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45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我国对刑法做出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的主体是A.司法部B.公安部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2、关于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的原则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下列属于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情形B.香港特别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情形C.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情形D.民族自治区人大依据《刑法》第90条制订了变通规定的情形4、下列情形中,属于从结果的发生与犯罪终了的关系对犯罪所作分类的是A.行为犯B.继续犯C.结果犯D.危险犯5、犯罪分子开枪杀人时,第一枪没打中,仍然可以继续射击而自动不再继续射击的,成立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6、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A.犯罪构成说B.犯罪目的说C.犯罪结果说D.犯罪行为说7、不属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是A.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C.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D.影响共犯成立的因素之一8、下列不属于刑罚权的内容的是A.制刑权B.求刑权C.量刑权D.反驳权9、我国刑法中的赦免是指A.特赦B.大赦C.特赦和大赦D.大赦、特赦和免除10、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的是A.剥夺政治权利B.驱逐出境C.拘留D.没收财产11、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A.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B.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D.应以抢夺罪加童处罚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A.司法工作人员B.法官C.执法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13、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是A.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在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村民小组的工作人员D.在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1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明知是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其无偿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的行为A.应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B.应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定罪处罚C.应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D.不构成犯罪15、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是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B.依法被关押的人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D.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16、甲、乙合谋后,由与丙相识的甲将丙骗往外地游玩,乙给丙的家属打电话,声称已经“绑架”了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只供参考,写作请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本文并不针对某个人(单位),祝您工作愉快!一是主要 精力要放在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上,二是业余时间坚持写作总结,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剩下的,不用 过于浮躁,交给时间就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不能强迫自己去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不能被强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而不是自己的结。放松你的思想,满足于现状。不要控制你的情绪。去吧,依靠你的梦想。成功取决于奋斗 。成长取决于经验。幸福取决于开放。幸福取决于满足。很容易被人看不起。如果你看起来有点肤浅,你可 以放心。往下看,你会很高兴的。敞开心扉,敞开心扉。只有看透了,我们才能成熟。这很容易理解。 为了成功,你需要给生活足够的速度。这是胜利者的态度,也是胜利者的态度。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我们必须能够忍受别人的嘲笑和独自工作的孤独。有了信念和追求,人就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适应一切环 境。美属于自信,平静属于准备,奇迹属于坚持。 真正的努力,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积累;是“贵有恒,何三更眠五更 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的自律;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