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与学”微型课展播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微型课展示: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P67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实际得解决问题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得道理。

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得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让学生经历探索与交流解决实际得问题得过程,感受解决问题得策略与丰富,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得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得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得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四则运算得知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来学习与研究四则运算。

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您们先来瞧一瞧。

【课件出示】: 248+10 28+12×8 35+1512 24÷8×714+35÷7 1724÷6 20×9÷3 26×4125÷5您们能不能为这8道算式来分分类。

行吗?好得,行,您们就试试吧。

2、反馈:谁来把您得分类与大家交流一下。

您来说。

您就是这样分类得。

点击课件:好得,根据您得分类,老师将算式进行整理。

【课件出示】您就是将这4道算式分为一类,,这4道算式分为另一类。

3、请您来说说,您就是依据什么来分类得?您得意思就是:这组算式【课件出示】四则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这一组就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问:其她同学也就是这样得想法吗?好得。

4、过渡:像这样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得运算,其实就是同级运算,[点击课件]我们一般就是怎样计算得?您说得很完整,像这样没有括号得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得算式都就是按照从左到右得顺序计算得。

5、您能口算出这4道题得结果吗?您们说得很正确。

【课件出示】补上答案: 26 38 21 606、那么这一组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得运算,其实就是两级运算。

[点击课件]您会算吗?怎么算?好像同学们有困难,哦,您想说?同学们,她认为也就是从左往右计算。

四下数学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1课时

四下数学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1课时

小数的性质教材第38、第39页的内容及第41页练习十的第1~5题。

1.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课件出示:中性笔单价是 2.50元笔袋8.00元)师:你知道这里的 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元吗?生:我知道,2.50元表示2元5角,8.00元表示8元。

师:在你的生活经验中,2.5元和2.50元谁的价格贵一些?8.00元和8元呢?生1:相同,2.50表示2元5角;2.5元也表示2元5角。

生2:8.00元和8元都表示8元,它们同样多,表示价格一样。

师:为什么 2.50和2.5、8.00元和8元,它们的书写形式不同,而大小却相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比较0.1m、0.10m和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长度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1( )=10( )=100( )(课件出示)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师:你能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和0.100m吗?(可以课件演示) 师:在寻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1分米是米,可写成0.1米,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0.10米,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0.100米。

生2: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板书)师:观察0.1米=0.10米=0.100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先说一说。

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性质呢。

让我们再一起来验证一下。

2.比较0.3与0.30的大小。

师:谁能说说0.3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在课本的正方形图中表示一下吗?0.3又表示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呢?(出示教材例2空白图片,学生涂色)师:涂色后,你发现什么?生:涂色后,发现涂色部分同样多,也就是一样大。

2023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作业

2023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堂作业

2023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
堂作业
作业要求
本套课堂作业是根据2023年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作业要求如下:
1. 每课时完成指定的练题和题;
2. 按时提交作业,如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提交,请提前与老师
沟通;
3. 完成作业时请认真思考,如遇到困难,请主动向老师请教;
4. 作业中不得抄袭、作弊,一经发现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理。

作业内容
本套课堂作业共包含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作业内容如下:
单元一:三角形与四边形
- 练题:练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命名和性质;
- 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二:小数(一)
- 练题:练小数的表示与比较;
- 题: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单元三:小数(二)
- 练题:进一步练小数的加减运算;
- 题:解决应用题,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与运用。

单元四:图形的折叠与展开
- 练题:练图形的折叠与展开;
- 题:运用折纸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征。

单元五:增长与变化
- 练题:练百分数的表示与应用;
- 题:解决增长、变化和利润等实际问题。

单元六:平行与垂直
- 练题:练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 题:运用平行线和垂直线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
- 完成作业时请认真对待,注意书写整齐、规范;
- 如有问题,请及时向老师请教,不要憋在心里;
- 作业要如实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业。

祝愿大家能够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完成每一道作业题,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 [具体数学知识点,如“两位数加法”]课时: 1课时年级: [具体年级,如“二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能够正确进行[具体操作,如“两位数加法”]的计算。

- 培养学生运用[具体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 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 练习题或实际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2. 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展示课件或板书,讲解[具体知识点]的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3. 小组合作,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3. 如何将[具体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小学(初中)语文“教与学”微课展播)
《小学(初中)语文“教与学”微课展播》这门课中,“亲身经历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这句话我很受启发。

重视学习过程就是遵循学习规律。

教学中学生认识事物、情感变化、获得操作技能,无论哪一方面的学习都是有规律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两个方面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一是给每一个学生以学习实践的机会。

大家知道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非得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反复地历练。

二要注意人人参与,不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体学习、不以个别优秀学生代替大部分学生学习。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得改造我们的教学思维。

我们往往把结果看得很重,习惯于看重分数看重形式,急功近利。

“揠苗助长”是个古代寓言,可是今人却往往在扮演着寓言中“那个人”的角色,不断演绎着它的故事!试图缩减学习过程,,教学走过场不注重实效,直接后果是小学生语文基础已出现令人堪忧的趋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学好语文,必须强调语言积累。

只有深厚的积累,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呼之欲出,招之即来,仿佛打开了贮存丰富的大门,要什么有什么,任意选用;只有做有心人,学会积累,用心积累,文章才能写得生动优美,语句精彩。

不经历积累,焉能见佳作。

对此,教师应教给学生采集积累语言的方法,加强他们采集积累语言的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程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程

小学数学教案微型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程主题:加法运算
课程目标:
1. 熟练掌握小学一年级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互助的精神。

教学内容:
1. 加法运算的定义;
2. 加法计算方法;
3. 加法运算的练习。

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
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答案。

2. 教学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加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可以通过口算、填空题或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鼓励学生多
多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速度。

4.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加法运算的要点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

5. 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加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补充。

备注:本课程只是一个微型课程范本,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和改进。

愿你的教学工作顺利!。

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一个数除以小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数学年级五学期上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第2课时)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被除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算理,总结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

2.在观察、交流、分析、对比、归纳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运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养成乐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本算理及算法。

学习难点:理解当被除数、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时,以除数作为标准转化的道理。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3分30秒一、复习引入,提出新问题(一)回顾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数除以小数,还记得用丝绳编中国结,一共能编几个中国结的问题吗?同学们列的算式是7.65÷0.85,回忆一下你们当时都怎么算的。

展示学生作品:通过回忆计算的过程,明确要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二)对比计算方法提问:在上节课中同学们还计算了0.544÷0.16这道题,同学们在计算时用到了两种方法。

快看看哪一样,哪不一样。

通过回顾,发现左边的竖式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再计算;而右边的竖式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总结:这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不同,所以在转化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三)提出新问题同时呈现7.65÷0.85和0.544÷0.16,引导学生观察。

在把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时都研究过哪些情况?它们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我们还会遇到什么情况的小数除法呢?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又该怎么计算呢?13分30秒二、深入研究,探究算理(一)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学习任务一】12.6÷0.28怎么计算呢?请你写一写、算一算。

(二)小组交流,探究算法1.交流通过换算进行计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只是分享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只是分享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小学数学微型课教案 微型课展示: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P6-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的解决问题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丰富,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1.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四则运算的知识,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来学习和研究四则运算。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们先来看一看。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课件出示】: 24-8+10 28+12×8 35+15-12 24÷8×7 14+35÷7 17-24÷6 20×9÷3 26×4-125÷5

你们能不能为这8道算式来分分类。行吗? 好的,行,你们就试试吧。 2.反馈:谁来把你的分类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来说。你是这样分类的。 点击课件: 好的,根据你的分类,老师将算式进行整理。 【课件出示】你是将这4道算式分为一类,,这4道算式分为另一类。

3.请你来说说,你是依据什么来分类的? 你的意思是:这组算式【课件出示】四则运算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这一组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问: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好的。 4.过渡:像这样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其实是同级运算,[点击课件]我们一般是怎样计算的? 你说的很完整,像这样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5.你能口算出这4道题的结果吗? 你们说的很正确。【课件出示】补上答案 : 26 38 21 60 6.那么这一组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其实是两级运算。[点击课件]你会算吗?怎么算? 好像同学们有困难,哦 ,你想说? 同学们,他认为也是从左往右计算。有同学马上有意见了,我们来听听。你认为肯定不对,比如17-24÷6这题,从左往右计算17-24也不够减呀。那怎么办呢? 请你来说。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你怎么知道的? 哦,书本上预习的。那么是不是真正理解这种方法呢? 7.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这一类四则混合运算。【课件出示】四则混合运算 二、探究学习 【课件出示】“冰雪天地”图片 过渡语:我们再次来到冰雪天地,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1.【课件出示】“冰雪天地”开业了,小王、小李、小陈3位叔叔相邀来玩,他们带了100元钱,还剩多少元? 出示条件:成人票:24元 儿童票:半价 2.谁来为大家读一读题。 3.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又是什么意思? 过渡语:你们条件看的很仔细,知道了成人票每张24元,在半价就是24元的一半12元。 4.那么,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自练本上。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5.反馈:完成的同学请用你的坐姿暗示我。好的,同学们都完成了,谁愿意把你的解题过程和大家展示一下。好,你来。 6. 【课件出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

首先,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其实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

只不过由于没有学生,象老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只需要将下一个教学环节继续展示下去。

由此可以看出,微型课其实就是上一堂完整的课,但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由下面的评委教师来判断这个问题及活动的可行性。

也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15—20
分钟是足够了。

其次,微型课要注意:
1、切入课题要迅速,由于微型课教学时间短,切入课题必须迅速。

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2、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型课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

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
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3、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

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4、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微型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最后,要处理好三对矛盾
1、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

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

微型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是一样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

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

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

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

这种估计是否恰当,这些建立在估计基础上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做出判断。

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
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2、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微型课时间有限,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有限,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做到恰到好处,犹为重要。

内容过多,未免庞杂;内容过少,未免空洞。

“庞杂”则显重点不突出,“空洞”则显内存不丰厚。

无论常规教学,还是微型课,板书都是必需的。

只不过在微型课上“多”与“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而已。

板书太多,既费时,又显累赘;板书太少,虽省了时,但也许会造成表意不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要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

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

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

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代而过。

总之,微型课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为改进教学、评估教师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