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长沟通随笔(分享)

合集下载

教师家访随笔心得5篇

教师家访随笔心得5篇

教师家访随笔心得5篇家访,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一点儿都不陌生。

它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家访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的情况,还可以及时的倾听到家长对教师及学校的建议。

而作为家长,也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

这样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以往我们教师喜欢采取了三种方式和家长沟通:一是开家长会,家长会上班主任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班级整体的表现情况和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容易忽略;二是个别家访,访问那些在校表现特别不好的学生,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对他们的情况进行简单的了解;三是通过电话联系访问。

但这几种方法都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效果。

今年,全省开展了“课外访万家”的活动,要求全体教师至少去班上每一位学生家里访问一次。

我感觉这个活动很好,这个活动给了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一个好机会。

通过多次的家访,我感触颇深:一、学生家里校里似两人有些学生在校表现很好,学习成绩好,尊敬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纪律好,讲卫生等等,总之一切都很完美,可是在家里,却一点都不懂事,一点也不体谅父母。

父母稍有点不顺着他,他就会在家大发脾气,跟父母吵架顶嘴,甚至有个别学生还跟自己的父母动手。

而有些学生,虽然成绩平平,在校表现也不怎么好,但在家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不仅体谅父母,还主动地帮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这次家访大部分家长对这个活动很支持。

每到一家,家长们得知我的目的很是热情,又是主动问好,又是端茶倒水,让我很感动。

在访问的过程中,家长们不仅主动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而且还主动向我介绍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

对于我们的问题他们总是笑容满面、耐心的回答。

我们在他们家里高兴地交谈着,就像朋友一样。

三、建议的落实每访问一户人家,我们都会询问家长对我们老师或学校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家长们总是微笑地说:“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希望你们可以对我的孩子严加管教,该批评时要批评。

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师生沟通技巧心得体会1一、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构筑"家校"信任平台。

得重视第一次和家长见面。

第一次与家长接触,我们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想了解对方,我们是想看一看家长的情况,而家长也十分关心他们孩子的新班主任是个怎样的老师,他们同样希望借此了解自己孩子的班主任,以便确信他们的孩子是否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

因此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见面格外重要。

要通过与家长见面,打消家长的顾虑。

至少要向家长传达以下信息:1、相信孩子的班主任是位好老师;2、相信班主任是可以令他们信任的老师;3、向家长提出明确要求,以求得家长最初的配合和理解;4、要让家长对班主任所说的话深信不疑。

这一点很重要,这绝对不是在家长面前炫耀自己,而是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好老师。

只有家长对班主任产生足够的信任,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积极配合老师,而这种信任也会对他们的孩子,也就是我们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作用。

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哪个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很出色,经常获得老师的夸奖呢?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一通数落。

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好的话也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里,回家拿孩子撒气。

这样的谈话,效果可想而知。

与家长沟通,我们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做个听众,这又将如何呢?三、讲求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几年的班主任教育经历告诉我,只要班主任掌握沟通技巧,因人而异,采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定能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

家访心得随笔(通用8篇)

家访心得随笔(通用8篇)

家访心得随笔(通用8篇)家访心得随笔篇17月22日由院某某处某某某老师带队一行六人到大石桥、营口、盘锦等地对五名学生进行家访。

队员由某办老师、某某部两名老师、某某系和某某系两名辅导员组成。

途中谈起学生的学习和家里情况,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沉重。

首先要去的是某某系某级某班某某同学的家里,某某同学学习特别好,曾获得过院特等奖学金,现在正准备考研。

某某某老师与她的母亲介绍了某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希望她学习上的付出能够有收获。

回到车上我们谈起某某同学,单单学习好是不够的,还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同时也认识到家访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交流,以使家长能够多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

下一站是赶往某某系某级某班的某某同学家,她曾多次想中断学习。

到达后,某某同学的母亲和两位哥哥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她母亲饱含辛酸的谈起孩子的学习和家里的近况,在场老师无不落泪,心灵上都受到了一场洗礼。

某某某老师代表学院献上我们一点微薄之力,她母亲说什么也不要,并握着我们的手,热情地留我们吃饭。

某某系辅导员勉励某某同学,付出总会有收获,希望她努力坚持不要放弃。

在车起动她及家人挥手告别的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我们的心里仿佛被淘空般的不是滋味。

下一站是营口市内的两名学生的家访,两名同学学习上都有挂科。

先到的是某某同学家,他家住在郊区,当我们爬上破旧的楼房的五楼来到他家,眼前的场景令我们感叹,不足15平的一居室和母亲800元的退休金何以支撑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此外还要支付儿子的学习费用和老人的治病费用。

看到头发花白年迈的老人生活上的艰难,还拖着病痛的身体,我们都明白了某某同学缺课而去打工赚钱并多次有放弃学业的念头了。

我们心情沉重地告诉他,人生多磨砺,无论如何都要坚持。

某某同学是外语系大三的一名学生,曾经挂了八科,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通过了五科。

她的母亲对女儿的学习始终放心不下,担心她毕不了业,还让我们假期找专业老师帮着补补课,当得到我们爽快的答应后,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注重度越来越高。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仅要以结果为导向,更要以过程为重,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还需要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中班教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和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一、中班教师教育随笔的作用教育随笔是中班教师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班教师通过写教育随笔来记录孩子的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并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安排。

此外,教育随笔还可以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在幼儿园中,在孩子的心里,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教育随笔作为中班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特点,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对于中班孩子的发展,尤其是情感社交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与孩子的沟通建立在家长和孩子的亲情基础上,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与孩子沟通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需要父母不断地给予孩子关注、理解和支持。

1.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倾听孩子的话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孩子的话语可能很天真,但却是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

聆听孩子的话语可以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增强亲子间的感情。

在聆听孩子时,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或引导孩子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2.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

关心孩子的生活,可以让孩子感到安心、信任。

通过与孩子共同经历的活动,建立起深厚的家庭情感,从而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

3.多与孩子交流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如周末的家庭活动、在车上的谈话、晚上的故事时间等。

家长会的感受心得随笔

家长会的感受心得随笔

2021家长会的感受心得随笔1首先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家长学习的机会,通过定期的家长会活动,使我们家长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思想动态和行动,做到有的放矢地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家长会的学习,收获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一、家庭氛围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成长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生活中度过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所以很多时候要给孩子定规矩,家长首先必须守规矩,换句话说,要使孩子做到,家长必须身体力行的先做到,并且要做好,这样才能够影响到孩子。

家庭气氛要民主,有事情多与孩子商量,不要老是用居高临下的口吻教训孩子,要用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对话。

对待孩子的好奇心要不急不燥,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好奇心是人类第一美德”,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帮妈妈洗衣服,收拾玩具,布置自己的小房间,自己作一些创意手工等等,大人切不可对孩子的好奇心厌烦并给予打击,这方面作为家长的我做得还不是很好,看起来以后要好好改变一下自己,做好孩子的表率。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孩子可逆性最强,养成良好的习惯后,一辈子都受益无穷。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建立一个作息时间表,做到按时作息,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学习任务必须今日完成。

要珍惜时间,充分科学的利用时间,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爱玩毕竟是小孩子的天性,不能抹煞孩子的天性,也要给孩子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也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扬和赞美,而且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有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在学习上要教育孩子预习,复习,仔细,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习惯,每天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检查,错误及时订正,也要培养孩子上课专心听讲,每日及时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这样的孩子就不会丢三拉四,在学习上分心。

[名校联盟]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教学随笔 物理 张婷婷《我与家长的第一次谈话》

[名校联盟]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教学随笔 物理 张婷婷《我与家长的第一次谈话》

我与家长的第一次谈话理化生教研组张婷婷2010年9月1日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天。

因为从这天起我从一位任课教师的身份转变成了班主任。

能否带好这个班?怎样才能带好?我十分茫然。

第一周由于不认识学生,我跟班听课一周。

终于熟悉了学生的情况。

在第二周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调整了座位,自我感觉座位调整的还算科学,家长也没有什么意见。

可是在之后的几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沉默”,连课间都没有学生打闹。

起初我以为这是好事。

这样的班级因该很好管理。

但是在继续升入的管理中我发现这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和最大的隐患。

孩子们在想什么?我一点也不明白。

沉默是好还是坏?我也无法定义。

终于在开学将近一个月时我与一位家长的谈话中,我发现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次谈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谈话时我先与她聊了聊她孩子的情况。

但是我察觉到她似乎对孩子的问题兴趣并不是很大,而是对班级中的班风建设及班级管理更加关心。

后来才知道她也是一名教师。

她告诉我说:“一个班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家长的影响。

若开家长会,你会看到一群和这个班学生一样的家长——沉默。

”她又谈到:“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现象?换班主任、调座位竟然没有一位家长主动和你联系,你知道为什么吗?”我顿时感悟到,的确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她又告诉我说:“家长在做无声的抵抗。

”我听后一阵吃惊!“抵抗”?抵抗什么?她说:“你可否说服家长,能否让家长信任你,就要看你怎么做了。

”这时我越发茫然了。

她又告诉我:“请把你做的每件事都记下来,告诉家长。

家长信任你,学生也就信任你了。

”我突然觉得要做的事情好像很多,可是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家长希望看到我做什么?她后来也给我一些建议,例如:多与孩子沟通、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课下都在做什么······这次与家长的谈话使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家长学校心得随笔【精选8篇】

家长学校心得随笔【精选8篇】

家长学校心得随笔【精选8篇】家长学校心得随笔精选篇1岁末,一小学校成功举办家长学校,通过这次讲座使我认识到自已在教育孩子方式上的偏差和不足。

中国有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方式是愚昧的,比如“打是疼,骂是爱”“不能表扬或吝啬夸奖,免得孩子骄傲自满”,又比如:总拿很高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只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打击孩子的求知欲,久尔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可能变成问题青年。

通过这次专家的讲座,使我的思想有很大触动,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觉得只有改变自已,调整自已的心态,才能作个合格的家长。

下面是我的点滴心得和日常生活孩子教育上的体会。

(一):当你发现孩子存在的缺点时,要重视缺点。

观察生活,找出着眼点,让他感到缺点的危害性。

我的孩子今年读二年级,学习处班级中等偏下,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丢三拉四,上课用的东西不是这样不带,就是那样忘了,老师也不止一次的提醒,就是改不了。

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每次考试由于粗心扣分扣得厉害,成绩老也提高不了。

其实这是一个共同的毛病造成的——粗心大意、马马虎虎。

每次成绩不理想,他还振振有辞地说:“不就是粗心么,这些题目我都会。

”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粗心的危害。

我很着急,有一次总算给我逮到机会了。

那是个星期天,他做三模回家,这次他做了个电动船,他很高兴,一回来就拿了个盆放好水试开,结果船没有往前开,是往后开的,原来他把船浆装反了。

我说:“你太大意了,你看船都倒过来开了,假如你这是在发射真的火箭的话,那还不把地球打穿了!”他大笑不止。

我趁热打铁说:“你的粗心在生活中就表现为丢三拉四,忘带东西;在学习上就反映不该扣的分都扣了,成绩老也不提高,你找到原因了么?”他说:“妈妈,我知道了,我太粗心了。

”我说:“好,你认识到粗心的危害,那就要改正,我们定个小小的目标,把这个缺点改正好么?你有没有信心?”他大声说有。

自从那次说教以后,孩子认识到了粗枝大叶的危害性,正在逐渐改正缺点。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深入思考
书面沟通可以给予家长和孩子更多思考的空间, 以便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增强文化素养
书面沟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增 强文化素养。
04
沟通内容
学习情况
总结词
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
详细描述
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以及 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 获,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03
沟通方式
面对面交流
直接、互动
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家长和孩子 能够直接观察到对方的表情、肢 体动作,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图
和情感。
建立信任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可以向 孩子展示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有 助于建立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依
赖。
及时反馈
面对面的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捕 捉到孩子的需求和反应,以便给
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02
沟通技巧
倾听技巧
01
02
03
耐心倾听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 法和感受,不要打断或提 前做出结论。
关注非语言信息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话语, 还要注意孩子的表情、肢 体动作和语调等非语言信 息。
确认理解
05
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 题
避免指责和批评
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语言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避免使用指责、批评或攻击性的语 言,这种语言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良好的沟通。
不要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孩子和成人的视角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家长应该理解孩子 的想法和行为,不要过于苛求,以免产生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料
如何与家长沟通随笔(分享)
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
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
的积极参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
要。
一、电话访问
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
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
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
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
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加强管教孩子的种种了。
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
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
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满口“教育改革”、“期
望教育”,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
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
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
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
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电话既方便又普遍,是个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介,在老师的善
用下,那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精品资料
二、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
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
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
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
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
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
关系。举行会议前要有充分准备,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充实,
中心要突出。会议时间的选择要周密考虑,便于家长出席。
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
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
三、建立联络
设计:联络簿是很好的亲师沟通渠道,有的老师把它
当成“作业交待簿”。除了交待作业、提醒携带物品外,没
其它用途。老师还应把对学生的关注、鼓励、评价写在联络
簿上,让家长了解“老师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与表现”。
批阅:老师对每天的联络簿不要怕麻烦,坚持做到亲自批阅,
及时批阅,而且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临时性的会议
家长有时在路上遇到老师,直接来校找老师,气氛可
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紧张的;家长可能是温和理性,也可
能蛮横无礼。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
精品资料
备、资料掌握不无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
了解家长的来意。也许家长会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也许会迂回地询问某件事情的经过。老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
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他的会谈目的。
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
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
心。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
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
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
心自己的孩子。
总之,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开放
化,要求学校与家庭加强联系。亲师沟通的良好与否,直接
影响到老师的教学与班级经营。
2019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