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必备基础知识
水 处 理 基 础 知 识(整理)

水处理基础知识培训讲义2016年10月第一章 污水水质与污染指标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降雨一、污水的物理性指标1 感官性状指标(1)温度:工业废水厂引起水体热污染。
危害:① 水中的化学反应② 生化反应③ 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④ 可溶性盐类的溶解度⑤ 溶解氧在水体中的溶解度⑥ 可溶性有机物的溶解度 ⑦ 水体自净及其速率⑧ 细菌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
(2)色度:主要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所含杂质不同,色度不同。
危害:色度升高,透光性下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水体自净作用减弱。
(3)嗅与味:主要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
2 固体含量危害:产生色度,堵塞鱼腮,消耗溶解氧,恶化水质,吸附其他物质随水流迁移。
性质:有机、无机、生物水中各种固体物的形态:水样 蒸发 总固体(TS )TS :定量水样在105~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所得重量。
水样 沉降 可沉降固体温度升高,饱和溶解氧浓度越低,亏氧量越低,大气复氧 速率越低,溶解氧含量减少。
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度越高,耗氧量越高,溶解氧含量减少。
二、污水的化学性指标1 无机污染物指标(1)酸碱度,无机盐及指标:一般要求后污水的pH值在6~9之间。
当天然水体遭受酸碱污染时,pH值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腐蚀船舶。
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按离子状态可分为三类:氮氧化合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2)植物性营养元素:过多的氮、磷进入天然水体易导致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植物尤其是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影响鱼类生存,并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贫营养湖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含氮化合物:氮是有机物中除碳以外的一种主要元素,也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元素。
它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形成水花、赤潮,引起鱼类死亡,水质迅速恶化。
关于氮的几个指标:有机氮:主要指蛋白质和尿素总氮(TN)一切含氮化合物以氮计的总称TKN:总氮中的有机氮和氨氮,不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有机化合物的分解或直接来自含氮工业废水NO-N: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X含磷化合物:磷也是有机物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仅次于氮的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主要来自于人体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涤剂,牲畜饲养及含磷工业废水。
水处理基本知识

水处理基本知识1、水的分子式H2O,相对分子量为,在水中分子中,氢占%,氧占%。
2、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和。
3、硬度:水中阳离子同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后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4、电导与电阻: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度越小。
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5、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
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6、优质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粗滤、精滤、超滤、杀菌等工序。
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7、矿泉水:大自然中的宝贵水资源,经过杀菌过滤简单处理后,作为商品饮用水供应给广大消费者。
8、纯净水:采用脱盐率较高的水处理设备而得到的几乎无任何杂质的干净水,电导率一般为~μS/cm,9、矿化水:在较为纯净的原水中采用特殊工艺,加入矿岩石以期得到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纯净矿化水。
10、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1、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电阻率(25℃)含盐量为1-5mg/L.12、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电阻率。
含盐量<1mg/L。
13、超纯水:是指水中的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将不分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μS/cm,电阻率(25℃)*106Ω·cm。
含盐量<L。
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μS/cm,电阻率(25℃)*106Ωcm。
14、地下水:是雨水经过土壤及地层的渗透流动而形成的水,在其漫长的流程和广泛的接触中,溶入较多的盐类,硬度极高,但同时地下水经过层层过滤,悬浮物很少,水质清,浊度低。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一、设备工作原理:1,反渗透原理:利用半透膜的特性来实现的,半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反渗透膜的特性:水通量高、脱盐率高、抗生物侵蚀、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容易制成薄片膜或中空纤维影响反渗透运行状况的因素:温度、运行压力、反渗透膜的污染: (膜上结垢、机械污堵、金属氧化物污染、胶体污染,微生物污染.)2、树脂再生的原理及周期计算:1、树脂再生原理:1.1、制水:钙离子+钠型树脂→钙型树脂+钠离子当原水经过由钠型树脂组成的树脂层时,水中的阳离子钙、镁等和树脂中的钠离子要进行离子交换,结果使出水钙、镁离子的浓度大大降低而成为软化水。
1.2、再生:钙型树脂+钠离子→钙离子+钠型树脂就是使大量浓度钠离子的氯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通过失效的树脂层,将其中的钙、镁离子交换下来排到废液中去,而钠离子重新交换吸附到树脂中来,使树脂重又恢复了交换能力。
2、树脂再生的周期计算:2.1、树脂交换容量:单位数量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离子量的多少.1.2、盐耗:钠离子树脂每交换1摩尔物质的量的钙离子所需要耗的盐的克数.2.3、周期制水量=二、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各设备作用:软化水工艺流程:原水石英砂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软水箱车间用水点纯净水工艺流程:原水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紫外线杀菌器纯水箱车间用水点石英砂过滤器:经过市政水厂处理后的自来水,虽然大部分悬浮杂质已被去除,但仍残留少量的悬浮物,浊度等指标不能满足反渗透膜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为使反渗透膜的进水浊度小于1(NTU),在系统最前端设置砂过滤器。
活性碳过滤器:市政自来水在经过消毒处理后,管网末梢的残余余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如果不加以去除,会对树脂和反渗透膜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
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可以非常彻底地去除余氯。
活性炭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吸附容量大,正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完全吸附水中的余氯及部分吸附有机物,而且对色度、臭味也有较好的除去效果。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1、原水:是指未经任何处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来水等也叫生水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悬浮杂质的水。
3、除盐水:是指水中的阳、阴离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称为除盐水。
除盐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4、浊度:就是指水的浑浊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包括胶体物质)所产生的光学效应。
单位用表示。
浊度是在外观上判断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
浊度的标准单位规定为102所构成的浑浊度为1度。
5、絮凝剂:能引起胶粒产生凝结架桥而发生絮凝作用的药剂。
6、总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7、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属离子,通常指钙、镁离子含量。
9、电导率:是在一定温度下,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相距为1厘米的两平行电极之间溶液的电导。
可以间接表示水中溶解盐的含量。
10、什么是水的含盐量:水的含盐量也称矿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
由于水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盐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11、沉淀: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法之一。
可分为物理沉淀和化学沉淀两种作用。
通常所指的沉淀是物理沉淀,即重力分离的方法。
它是利用废水中悬浮物与水的比重不同,借重力沉降或上浮的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
化学沉淀是在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之与废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析出沉淀。
12、“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
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水质介于上水(饮用水)和下水(生活污水之间),这也是中水得名的由来,人们又将供应中水的系统称为中水系统。
13、什么是有机物污染:是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机物质等某些其它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质。
水处理知识

水处理知识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水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领域。
水处理是指将污染水源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处理知识。
1. 水的净化方法
水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蒸馏等;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生物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
不同的净化方法可以根据水源的不同特点进行选择。
2. 水的消毒方法
水的消毒是指将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去除或杀灭的过程。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其中,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但是氯消毒会产生致癌物质三卤甲烷,因此需要控制氯的使用量。
3. 水的软化方法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硬水会影响洗涤效果和水管的寿命。
水的软化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
离子交换法是将硬水通过树脂床,使钙、镁离子与树脂上的钠离子交换,从
而软化水质。
反渗透法是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离子和杂质去除,从而软化水质。
4. 水的回用
水的回用是指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过程。
水的回用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但是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常用的回用方法有灌溉、工业用水、城市绿化等。
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水源和用途进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同时,水的节约和回用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水处理基本知识总结

水处理基本知识总结目录1.水的基本知识 (3)1.1 (1).水的定义 (3)1.2.水源的分类: (3)1.3.天然水中含有哪些杂质?按颗粒大小如何分类? (3)1.4.什么是水中的悬浮物质? (4)1.5.什么是水中的胶体物质? (4)1.6.什么是水中的溶解物质?水中溶有哪些主要离子和气体? (5)1.7.天然水中的杂质对水质有些什么影响? (5)1.8.水中的有机物质是指什么?有机物对水体有什么危害? (5)1.9.为什么水中会有臭味? (6)1.10.什么是水的总固体、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 (6)1.11.什么是水的含盐量? (6)1.12.什么是水的浑浊度? (7)1.13.什么是水的色度? (7)1.14.什么是水的硬度? (7)1.15.什么是水的电阻率? (8)1.16.什么是水的电导率? (8)1.17.什么是水的PH值? (8)1.18.什么是电解质? (8)1.19.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 (9)1.20.什么叫生化需氧量(BoD)? (9)1.21.什么叫总需氧量(ToD)? (9)1.22.什么叫总有机碳(TOC)? (9)2.水处理的基本知识 (10)1. 1.什么叫水质臭氧消毒? (10)2. 2.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10)3. 3.如今污水处理技术有什么? (10)4. 4.五个水的测定指标值 (10)5. 5.什么原因选用生物化学法解决? (11)6. 6.生活用水的卫生管理制度是什么? (11)2.8.什么是溶氧? (11)2.9.当代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1)2.10.什么是胶体的可靠性? (11)2.11.什么叫动电位差? (11)2.12.憎水性胶体溶液如何结为大颗粒物? (11)2.13.铁路桥的功效是什么? (12)2.14.格珊有什么作用? (12)2.15.危害混凝土作用的首要要素是什么? (12)2.16.沉淀有几种种类?各自是什么? (12)2.17.按池中水流方位,沉淀池可分成哪些? (12)2.18.滤料层内残渣遍布有哪些规律性? (12)2.19.提升过滤效率的方式有什么? (13)1.1.......................................................................................................................................... 20.匀质滤料由什么组成? . (13)2.21.什么叫负水口状况?防止的方式有什么? (13)2.22.一般快生物滤池反清洗水提供方法有几种? (13)2.23.什么叫折点自来水消毒? (13)2.24. ....................................................................................................................................... 24.活性污泥有哪些系统软件? (13)2.25.什么叫污泥沉降比? (13)2.26.什么叫污泥指数值? (14)2.27.什么叫污泥胀大、解散、腐烂、上调和泡沫塑料? (14)2.28.什么叫活力污泥增长曲线? (14)2.29.活力污泥的净化处理分成好多个全过程? (14)2.30.二次沉砂池有什么特点? (15)2.31.什么叫废水慢水处理工艺系统软件? (15)2.32.什么叫废水快水处理工艺系统软件? (15)2.33.厌氧发酵反映有几个环节?各自是啥? (15)2.34.什么叫两相消化吸收? (15)2.35.污泥的物质成份有哪些? (16)2.36.污泥中带有哪些水份? (16)2.37.机械设备脱干包含什么? (16)2.38.污泥的平稳目地是啥? (16)2.40.物理学吸附和有机化学吸附有什么特点? (16)2.41.什么叫环氧树脂相对密度? (16)2.42.洒水填充料有什么作用? (16)2.43.什么叫混合物挥发物溶解性总固体? (17)2.44.怎么会有剩下污泥造成? (17)2.45.什么叫铁炭解决技术性? (17)2.46.中合沉砂池的出水量PH为什么要调至9以上? (17)2.47.汽浮有哪些种类? (17)2.48.什么叫斜板沉淀池? (17)2.49.废水为什么要用聚铁开展斜板沉淀池吸附解决? (18)2.50.净水处理介质与方式 (18)2.51.水处理工艺 (19)2.52.举例说明: (19)1.水的基本知识1. 1.水的定义常温下,水是无色、无味、无臭、透明的液体,纯水几乎不导电。
水处理基础知识教材

水处理基本知识第一章、常见概念1、水的分子式H2O,相对分子量为18.015,在水中分子中,氢占11.9%,氧占88.81%。
2、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和。
3、硬度:水中阳离子同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后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4、电导与电阻: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度越小。
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
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5、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
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6、优质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粗滤、精滤、超滤、杀菌等工序。
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7、矿泉水:大自然中的宝贵水资源,经过杀菌过滤简单处理后,作为商品饮用水供应给广大消费者。
8、纯净水:采用脱盐率较高的水处理设备而得到的几乎无任何杂质的干净水,电导率一般为1.0~0.1μS/cm,9、矿化水:在较为纯净的原水中采用特殊工艺,加入矿岩石以期得到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纯净矿化水。
10、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1、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1.0-10.0μS/cm,电阻率(25℃)0.1-1.0*106cm含盐量为1-5mg/L.12、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1.0-0.1μS/cm,电阻率1.0-10.0*106Ω·cm。
含盐量<1mg/L。
13、超纯水:是指水中的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将不分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其电导率一般为0.1-0.55μS/cm,电阻率(25℃)10.0*106Ω·cm。
含盐量<0.1mg/L。
水处理基础知识

1水处理基础知识1.1名词解释1)化学混凝:投加混凝剂使得胶体分散体系脱稳和凝聚的过程称为化学混凝。
2)直流凝聚:直流凝聚是在过滤设备之前投加混凝剂,原水和混凝剂经混合设备充分混合后直接进入过滤设备,经过滤层的接触混凝作用就能较彻底地去除悬浮物。
直流凝聚处理通常用于低浊水的处理。
3)滤层或滤床:过滤设备中堆积的滤料层称为滤层或滤床。
4)反洗强度:反洗强度是指每秒钟内每平米过滤断面所需要反洗水量的升数。
5)再生剂比耗:再生剂比耗表示单位体积树脂所用再生剂的量(mol/m3)和该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mol/m3)的比值,它反映了树脂的再生性能。
6)电除盐EDI:又称填充床电渗析,是一种不耗酸、碱而制取纯水的新技术。
在电渗析器的淡水室中装填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结合起来,去除水中离子含量并利用电渗析过程中极化现象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的方法。
7)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活性基团的网状结构高分子化合物。
在它的分子结构中,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离子交换树脂骨架,它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基体,具有庞大的空间结构,支撑着整个化合物;另一部分是带有可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它结合在高分子骨架上起着交换离子的作用。
8)产水通量:又称膜渗透通量或膜通量,指单位反渗透膜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量。
9)反渗透背压:反渗透膜组件淡水侧压力与进水侧压力的压力差。
10)反渗透脱盐率: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除去的盐量占进水含盐量的百分比,用来表征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除盐效率。
11)反渗透浓差极化:指在反渗透过程中,膜表面的浓水与进水之间有时会产生很高的浓度梯度。
12)牺牲阳极保护:异金属接触产生电偶腐蚀,使被保护的金属的电位负移而得到保护,而保护的金属电位正移而腐蚀。
与外加电流法相同,冷却水的电导率越高,保护范围大,保护效率也越高。
13)给水优化处理:根据水汽系统的材质和给水水质合理的选择给水处理方式和加药点,使给水、疏水系统所涉及的各种材料的综合腐蚀速率最小,带入锅炉腐蚀产物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条水处理必备基础知识1、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受污染的河流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转化,水体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或者从最初的超过水质标准降低到等于水质标准。
2、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一般分为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
3、现在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4、五个水的测量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是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指标。
理论需氧量(thOD):水中某一种有机物的理论需氧量。
通常是指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氧量的理论值(即按完全氧化反应式计算出的需氧量)。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总有机碳(TOC): 是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5、什么情况采用生化法处理?一般认为BOD/COD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于采用生化法处理。
6、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物理指标:色,浑浊度,臭和味。
7、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发生在淡水中,由水体中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突然性过度增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主要是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8、什么叫溶解氧?溶解在水体中的氧被称溶解氧。
水体中的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它们所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溶解氧。
不同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9、现代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0、什么是胶体的稳定性?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11、什么是动电位?动电位:胶体滑动面上的电位即ζ电位。
12、憎水胶体怎样结成大颗粒?对于憎水胶体而言,要使胶体通过布朗运动相互碰撞而结成大颗粒,必须降低或消除排斥能峰,降低排斥能峰的办法是降低或消除胶粒的ζ电位。
13、吸附架桥的作用是什么?吸附架桥作用是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的吸附与桥连。
14、格栅有什么作用?格栅的作用:用以拦截较粗大的悬浮物或漂浮杂质。
15、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以及水力条件。
16、沉淀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沉淀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自由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受干扰,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紊凝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其尺寸、质量及沉速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拥挤沉淀:颗粒在水中的浓度较大,在下沉的过程中彼此干扰,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并逐渐向下移动。
压缩沉淀: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很高,沉淀过程中,颗粒相互接触并大部分地受到压缩物支撑,下部颗粒的间隙被挤出。
17、按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哪几种?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斜流式、辐流式、竖流式。
18、滤料层内杂质分布有什么规律?滤料层内杂质分布规律:在过滤开始阶段,滤料比较干净,孔隙也较大,水流剪切力较小,粘附作用较强,此时,水中颗粒首先被表层滤料截留,随着过滤时间延长,滤层中杂质增多,孔隙率逐渐减小,特别是表层细滤料,水流剪切力增大,脱落作用增强,最后被粘附上的颗粒首先脱落向下层移动并被下层滤料截留。
其结果是:在一定过滤水头下,滤速将急剧减小,或者在一定的滤速下水头的损失达到极限值,或者由于滤层表面受力不均匀而使泥膜产生裂缝时,大量的水流自裂缝中流出,造成水中杂质颗粒穿透滤层使出水水质恶化。
19、提高过滤效率的途径有哪些?提高过滤效率的途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滤层含污能力,便出现了“反粒度”过滤,即顺水流方向,滤料粒径由大到小,由于上向流及双向流滤池结构复杂,不便冲洗等原因。
20、均质滤料由什么组成?均质滤料组成:均质滤料是指整个滤层深度方向的任一横断面,滤料组成和平均粒径均匀一致,而并非指滤料粒径完全相同。
21、什么是负水头现象?避免的方法有哪些?负水头现象: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出现的现象。
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是增加砂面上水深,或者滤池出水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
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不会出现负水头即是这个原因。
22、普通快滤池反冲洗水供给方式有几种?普通快滤池反冲洗水供给方式有两种:冲洗水泵和水塔。
23、什么是折点加氯?当水中有机物主要为氨和氮化物,其实际需氯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长缓慢,一段时间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点后自由性余氯出现,继续加氯消毒效果最好,即折点加氯。
24、活性污泥法有哪几个系统?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25、什么是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
26、什么是污泥指数?污泥指数(SVI):是指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静置沉淀30min后,每克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紧密,无机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过高,说明污泥难于沉降分离,即将膨胀或已经膨胀,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27、什么是污泥膨胀、解体、腐化、上浮和泡沫?污泥膨胀:当污泥变质时,污泥不易沉淀,SVI值增高,污泥的结构松散,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少,颜色也有异变。
污泥解体:处理水水质浑浊,污泥紊凝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则是污泥解体的现象。
污泥腐化:在二次沉淀池有可能由于污泥长期滞留而产生厌氧发酵,生成气体,从而出现大块污泥上浮的现象。
污泥上浮: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
泡沫问题:曝气池中产生泡沫,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存在大量合成洗涤或其他起泡物质。
28、什么是活性污泥增长曲线?活性污泥微生物是多菌种混合群体,其生长规律比较复杂,但是也可用其增长曲线表示一定的规律。
该曲线表达的是,在温度和溶解氧等环境条件满足微生物的生长要求,并有一定量初始微生物接种时,营养物质一次充分投加后,微生物数量随时间的增殖和衰减规律。
活性污泥增长速率的变化主要是营养物或有机物与微生物比值(通常用F/M 表示)所致,F/M值也是有机底物降解速率、氧利用速率、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的四个阶段: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生物量最多)、内源呼吸期(处理水质效果最好) 。
29、活性污泥的净化分为几个过程?活性污泥净化废水通过三个阶段来完成:在第一阶段,废水主要通过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得到净化。
吸附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一般在30min内完成,BOD5去除率可高达70%。
同时还具有部分氧化的作用,但吸附是主要作用。
第二阶段,也称氧化阶段。
主要是继续分解氧化前阶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同时继续吸附一些残余的溶解物质。
第三阶段是泥水分离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进行沉淀分离。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都能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但产物不同。
30、二次沉淀池有什么特点?二次沉淀池的特点:在作用上的特点,它除了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并由于水质、水量的变化,还要暂时储存污泥。
31、什么是污水慢渗滤系统?污水慢速渗滤是让污水慢慢通过土地,由于自然渗透过滤而使污水净化的作用。
适用于渗水性良好的土壤和蒸发量小,气候湿润的地区。
32、什么是污水快渗滤系统?适用于渗透性非常好的土壤。
如沙土、砾石性沙土等。
污水槽至快速渗滤田表面后很快下渗进入地下,最终进入地下水层。
33、厌氧反应有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厌氧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在水解和发酵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脂肪酸机器产物。
第二阶段是产氢产乙酸在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
第三阶段是甲烷发酵阶段(碱性发酵阶段)通过两组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一组把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是乙酸脱氧产生甲烷。
34、什么是两相消化?两相消化就是把厌氧消化有机底物的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分开。
35、污泥的物质成分有什么?污泥中物质的成分可以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
根据污泥的来源,可分为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泥、腐殖污泥、熟污泥与化学污泥。
36、污泥中含有什么水分?污泥中所含水分分为4类:颗粒间的空隙水、毛细水、污泥颗粒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
去除方法:重力、气浮、离心。
37、机械脱水包括哪些?机械脱水:真空过滤脱水、压滤脱水、滚压脱水、污泥的离心脱水。
38、污泥的稳定目的是什么?污泥的稳定目的:是消除污泥中散发的臭味和杀灭污泥中的病原微生物。
39、什么是吸附作用?利用多孔性固体(如活性炭)或絮体物质(如聚铁)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吸附在固体或絮体的表面上或微孔内,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这种处理方法称作为吸附处理。
吸附的对象可以是不溶性固体物质,也可以是溶解性物质。
40、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有什么特点?物理吸附特点:吸附热较小,低温就能进行,吸附是可逆的,吸附基本没有选择性。
化学吸附特点:吸附热较大,吸附是不可逆的,吸附有选择性。
41、什么是树脂密度?树脂密度:一般指湿真密度和湿视密度两种表示方法。
湿真密度与树脂层的反洗强度、膨胀率以及混合床和双层床的树脂分层有关,湿视密度则用来计算离子交换器所需装填湿树脂的数量.。
42、淋水填料有什么作用?淋水填料的作用:是将配水系统溅落的水滴,经多次溅散成为微细小水滴或水膜,增大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从而保证空气和水的良好热质交换作用。
43、什么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是指单位体积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污泥中可挥发性物质的重量,单位也是mg/L,由于它不包括活性污泥中的无机物,因此能较确切地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
44、为什么会有剩余污泥产生?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断地消耗着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被消耗的有机物质中,一部分有机物质被氧化以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质则被微生物利用以合成新的细胞质,从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产生了剩余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