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一. 教材分析《比大小》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数学的学习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比较大小的经验,但对符号的认识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比较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正确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比较大小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比较方法:让学生观察、操作实物,引导他们发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学习比较符号:通过游戏和练习,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比较符号“>”、“<”、“=”。
4.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2)要确定图中人物的左、右位置关系,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图中人物来判断。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14-9+7= 15-9-5= 6+7-9= 13-9+8=17-9= 5+9= 9+8= 3+9=9+6= 14-9= 17-9= 7+5=8+4= 8+8= 12-7= 12-8=16-8= 14-7= 17-8= 13-7=11-7= 13-8= 18-8= 11-8=12-7= 13-7= 12-8= 11-9=4+2= 8-3= 3+6= 9-4=40+20= 80-30= 30+60= 90-40= 10+3= 7+30= 5+70= 2+10=30+7= 70+5= 12-2= 37-7=75-5= 12-10= 37-30= 75-70= 70+4= 46-6= 33-30= 17-7=58-50= 9+60= 20+5= 50+1=30+5= 30+6= 70+3= 21+70=46+20= 30+14= 21+7= 46+2= 3+14= 41+7= 30+28= 46+2=46+20= 3+55= 53+5= 46+3=6+62= 19+70= 4+32= 50+49= 63+6= 30+28= 40+12= 45+4= 33+40= 56+30= 3+34= 38+20= 20+38= 3+56= 20+78= 25+30= 25+30= 25+3= 31+23= 54-30= 68-40= 93-20= 39-20= 77-40= 67-30= 68-20= 48-3= 59-30= 69-40= 75-3= 75+3= 26-4=85-70= 46-6= 73-50= 87-4= 99-7= 56-3= 72-20= 27-7=95-70= 44-30= 58-40 =48-3= 48-30= 57-6= 47-6= 59-30= 69-40= 75-3= 75+4 = 56-30= 34-3= 87-6= 74-2= 78-60=34-30= 78-6= 74+2= 75-3=88-5= 56-4= 89-7= 46-20=63-60= 49-4= 94-70= 39-3=71-30= 57-30= 49-5= 97-60=47-3= 78-20= 47-5= 48-5=32-30= 65-4= 53-50= 68-5=47-4= 74-20= 86-5= 74-3=75-30=68-50=47-30=75-40=86-50=74-30=74-50=57-30=28-6=47-3=98-20=89-60=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1、整理归纳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二单元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二单元知识汇总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围绕“位置”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空间位置关系的基本概念。
以下是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一、认识上、下1. 上、下的含义●上:指位置在高处的物体,与下相对。
●下:指位置在低处的物体,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确定参照物:首先明确一个参照物,它是我们判断其他物体位置高低的基准。
●相对位置:然后判断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下面。
需要注意的是,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不能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而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二、认识前、后1. 前、后的含义●前:一般指面对的方向,与背对的方向(后)相对。
●后:背对的方向,与面对的方向(前)相对。
2.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确定参照物:同样需要明确一个参照物。
●相对位置:判断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前面还是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描述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
三、认识左、右1. 左、右的含义●左:以自己的左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
●右:以自己的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右边。
2. 确定左、右的方法●观察者视角: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图中人物判断:在描述图中人物的左、右位置关系时,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图中人物来判断。
四、综合应用1. 看图找位置通过具体的图形或图片,让学生练习判断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例如:●小明骑马,小明在马的上面,马在小明的下面。
●公路上,小轿车在大客车的前面,大客车在小轿车的后面。
2. 填一填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例如:●小狗跑在最前面,小象跑在最后面。
●小象跑在小牛的上面,小狗跑在小兔的下面。
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20张)人教版

在 的左边贴
,
在 的上面贴,来自在 的右边贴,
在 的下面贴
,
3.(1)在左手的下面画“√”,右手的下面画“×”。
×
×
√
√
×
√
4.小红( 右 )手拿着鲜花,( 左 )
手拿着丝带。
5.小明的( 左 )手拿着香蕉,( 右 )
手拿着苹果。
6.爸爸的( 左 )手牵着宝宝,
妈妈的( 右 )手牵着宝宝 。 宝宝的( 右 )边是爸爸,
准确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宝宝的的(右边就贴)边是是,爸小爸, 红,就会发现她的左手拿着笔,右手拿着花。
说一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正确解答:小红左手拿着 ,右手拿着 。
4.说一说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适。(选自教材P12第4题)
2.从图上剪下小动物图,贴一贴。(选自教材P12第5题)
把双手翻转过来,手心朝上平放在桌子上,两个拇指在双 手的两侧,左手的拇指在左手的左边,右手的拇指在右手的右 边,如下图:
左右手的作用。
知识提炼
左手和右手是判断左、右的重要标准。与左手相对应的 一边是左边,与右手相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小试牛刀
(1)吃饭时,一般用( 左 )手端碗,( 右 )手拿筷子。 (2)写字时,( 左 )手按书本,( 右 )手写字。 (3)回答老师的问题时,通常举( 右 )手。
第二单元 位置
第2课时 左、右
1.初步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认识“左、右”的位 置关系,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重点)
2.准确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
例题分析
两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1)认识左手和右手 。 伸出双手,手背朝上、手心朝下平放在桌子上,左手的拇 指在左手的右边,右手的拇指在右手的左边,如下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一、看一看,填一填。
〈1〉在☆的左面画○。
〈2〉在☆的右面画▲。
〈3〉在◇的右面画⊙。
:考查学生在二维空间内用左右确定位置。
考查目的答案:解析:检查学生是否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是否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用学过的上下、左右说一说。
〈1的周围有哪些玩具?〉〈2〉在哪个玩具的左面?〈3〉在哪个玩具的右面?〈4〉你能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来回答吗?考查目的:其一是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二是考查学生对左右的相对性的认识。
,答案:火车的上面是娃娃下面摆放的是篮球,,右面是电子琴。
篮球在汽车的左面是木马,左面在机器人的右面,回答。
学生自主提问,充分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利用“上下、左解析:为学生提供一个玩具柜的玩具摆放画面,右”等方位词确定玩具的位置,,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加深对位置相对性的理同样是个篮球,,解由于参照物不同因此“左右”就发生了变化。
,,三、看一看填一填。
1〉〈从左往右数______,个。
是在第〉〈2从右往左数,个。
_____是在第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左右”的理解,以及感受顺序具有的相对性。
〉1〈从左往右数答案:,4个。
是在第2〈从右往左数〉,个。
2是在第解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思考最终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顺序具有的相对性,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学习需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试题附答案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第2单元 位置一、(每空2分,共28分)大巴车要向( )转;大货车要向( )走;小汽车要向( )转。
1. 【新情境】2. 生活小常识。
写字用( )手。
汽车方向盘在( )侧。
上下楼梯靠( )边走。
3. 你知道它们在哪儿吗?(1)钟表在桌子的( )面。
(2)花盆在桌子的( )面。
(3)玩具熊在笔筒的( )边。
(4)玩具汽车在花盆的( )边。
4. 【新情境】(1)排在最()面,排在最()面。
(2)排在的()面,排在的()面。
二、(每小题2分,共8分)1. 在最上面的格子里写“8”。
2. 在最下面的格子里写“2”。
3. 在4的上面写“6”。
4. 在4和2之间写“3”。
三、(是左手的在括号里画“”,是右手的在括号里画“”)(每空1分,共10分)四、(共30分)1. 【跨学科】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每小题3分,共9分)(1)在的(上下)面。
(2)在的(前后)面。
(3)想尽办法,终于让嘴里的肉从(上下)面掉下来了。
2. 帮小动物确定位置。
(每小题3分,共12分)(1)的左边是()。
(2)的(左右)边是。
(3)在的(上下)面。
(4)在的(上下)面。
3. 弹珠游戏。
(每小题3分,共9分)(1)向(左右)走就能进①号。
(2)先向左走,再向(上下)走就能进②号。
(3)先向下走,再向(左右)走就能进④号。
五、(12分)六、(12分)在房子的上面画一朵;在的左边画一个;在房子的右边画一棵;在的右边画一面。
★挑战题:(圈出正确的答案)(每小题5分,共10分)1. 火车从A站开往B站,②号车厢在①号车厢的(前后)面。
2. 火车从B站开往A站,④号车厢在③号车厢的(前后)面。
答案一、1. 右前左【点拨】观察图可知,三个车道都有指示箭头,大巴车在右行指示箭头的车道上,所以大巴车要向右转;大货车在直行指示箭头的车道上,所以大货车要向前走;小汽车在左行指示箭头的车道上,所以小汽车要向左转。
2. 右左右【点拨】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
人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1

第二单元位置(一)上、下、前、后巩固练习一、单选题(共1题;共2分)1.在的下边的是()。
A. B. C. D.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2.小狗排在最前面。
()3.小林在小明的前面,小明就在小林的后面。
()4.在中,在的上面。
()三、填空题(共28题;共89分)5.看图,用“上”或“下”填空。
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
6.乐乐前面有________人,小丽的后面是________。
7.我在班上的座位是第________排第________个。
我前面有________名同学。
后面有________名同学。
8.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小华在小军的后面。
(在括号里填上他们的名字)9.小飞走在小刚的前面,小红走在小飞的前面,那么小飞走在小红的________面,小刚走在小飞的________面,小红走在小刚的________面。
10.猜一猜。
小明、小东、小华、小刚、小聪参加短跑比赛。
小明说:“我跑在最前面。
”小华说:“我的后面没有人。
”小东说:“我是第三名。
”小聪说:“我在小东的前面。
”已知他们五个人获得的名次不一样,那么小明是第________名,小华是第________名,小刚是第________名。
11.看图填上“前”或“后”。
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
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
12.体育场的上一站是________,体育场的下一站是________,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________站。
13.用“上”“下”填空。
“苗”字,“艹”在“田”的________面,“田”在“艹”的________面。
14.小明坐在第4行,小红坐在第3行,小明在小红的________面。
黑板在小明的________面,日光灯在小明的________面,讲台在小明的________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单元知识点1. 认识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 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上、下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上面或下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上面或下面。
3. 认识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4. 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前、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说某物体在前面或后面,应说某物体在另一物体的前面或后面。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因此,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
5. 认识左、右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
要点提示:(1)在确定左右时,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当观察者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保持一致。
(2)要确定图中人物的左、右位置关系,可以把自己假设为图中人物来判断。
同步练习一.看图找位置。
(24分)(1)小明骑马,小明在马的()面,马在小明的()面。
(2)公路上,小轿车在大客车的()面,大客车在小轿车的()面。
(3)小猫在小兔的()边,小狗在小兔的()边。
二.填一填。
(24分)四.在描述正确的()里画“√”,描述错误的()里画“×”。
(20分)(1)狐狸家在小狗家的下面。
()(2)小象家在小兔家的上面。
()(3)小兔家在狐狸家的下面。
()(4)小狗家在最上面,小象家在最下面。
()五.画一画。
(7分)六.按要求排队。
(10分)(1)点点在最前面,亮亮在最后面。
(2)军军前面有三个人,梅梅后面有三个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的上面是(),它的右边是();
的下面是(),它的左边是()。
2.小朋友们正在玩“开火车”游戏。
看图说一说。
(1)小丽的前面是,后面是。
(2)小芳的前面是,后面是。
(3)小军的后面有人,小冬的前面有人。
二、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三、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标出来。
■▲○
★◆●
⬆⬇▽
◇☆□
1.☆在□的(左右)边。
2.◇在■的(上下)面。
3.★在◆的(左右)边。
4.▲的右边是(☆○)。
四、数一数。
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五、看图填空。
()家在最上面。
()家在最下面。
六、小动物们怎样走可以尽快找到各自的食物?
七、看图说一说。
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2.(1)小军小芳(2)小丽小冬(3)3 3
二、略
三、略
四、7
五、小红小兰
六、略
七、过了电影院,到路口向左转,然后一直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