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
学前卫生学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英文译名:Hygiene in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中专学时:72学时学分: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学前卫生学》是中师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
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2、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法、等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卫生学知识去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人体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及新陈代谢的定义(二)教学内容1、基本形态2、基本结构3、人体功能的调节4、人体的化学成分5、新陈代谢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
学前卫生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实践学时】1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学前卫生学》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掌握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婴幼儿常见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
后续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说明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法,教师在进行讲授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说明(1.关于考核方法的说明 2.出勤、提问、作业、实验、测验、期末考试等各占比例的说明 3.其他必要的说明)《学前卫生学》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作业提交、实际操作及课堂讨论等几方面综合考评。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形式,学期成绩采取期末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计算评定,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教材:《学前卫生学》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
执笔:吴恒(课程负责人)审核:吴恒(教研室)批准:×××(学院(部))。
学前卫生学——精选推荐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指导思想确定教学内容时,应从幼儿教育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思想,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应强调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懂得如何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三、基本理念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处理好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
考虑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既要避免内容上的简单重复,又要防止学科之间的论述矛盾。
确定教学内容和分配课时时,应留有机动时间,以便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补充教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目标:始终坚持学前卫生知识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卫生保健工作。
并进一步理解幼儿卫生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以及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形成从事幼儿园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的设计能力、创设适宜环境的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特点,给予最基本的有关幼儿身体保健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素质目标:具备吸纳先进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卫生观入手,力图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学前专业的时候,就能以一种较高的、较广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幼儿卫生教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绪论目的要求了解学前卫生不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学习学前卫生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人体概述目的要求一、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及神经—体液对人体的调节。
《学前卫生学》课程简介

《学前卫生学》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学前卫生学》是一门重要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学前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安全、心理等多方面内容,注重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幼儿教育人才。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 了解学前儿童营养、安全和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学前儿童进行卫生保健管理;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头围等,以及如何根据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健康评估。
2. 营养:学习合理搭配儿童饮食,包括营养素的选择、食物的搭配等,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3. 安全:学习如何识别和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中毒等,以及如何在意外发生时进行急救处理。
4. 心理卫生:学习如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如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以及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 卫生保健管理: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卫生保健计划,包括定期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和控制等,以及如何与家长沟通合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课程意义《学前卫生学》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学习营养、安全和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类型:理论课学时:68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学前卫生学》主要以脑科学、现代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学科为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学科。
课程主要围绕学前儿童保健工作重点,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了论述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学前儿童,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前卫生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后续开设的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以及各科教学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前卫生学》中的学前儿童生理特点为上述学科在生理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结构的要求及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制定的。
根据这些标准,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懂得对学前儿童进行营养管理、懂得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与预防及托幼园所的卫生与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将《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内容定为下面五大模块: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学前儿童健康评价、学前儿童疾病的护理与预防、集体儿童的卫生与保健等五方面。
接着再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每一模块下面选择了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以项目为载体,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都提出相应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
最后根据拟定的这些内容、项目,再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在查找中发现《学前卫生学》(2004年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较符合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学前卫生方面的要求,与既定的五大模块内容较为接近,因此选择《学前卫生学》为本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参考了其他相关的资料,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与补充,形成了《学前卫生学》课程标准。
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20204总学时数:54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学前卫生学》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绪论(1课时)一.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三.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卫生(12课时)第一节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卫生要求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四.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五.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六.学前儿童皮肤的发育及卫生要求七.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八.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九.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卫生要求十.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及卫生要求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基本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8课时)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一.G.W.BEERS与现代心理卫生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三.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一.学前儿童常见情绪问题二.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第三章学前儿童营养卫生(8课时)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营养/营养素、需要量/供给量二.学前儿童的热量需求三.产能营养素四.非产能营养素第二节婴儿喂养(0-1岁)一.母乳喂养二.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乳儿辅助食品的添加第三节幼儿膳食(1-6岁)一.幼儿膳食特点二.幼儿膳食配制原则三.幼儿饮食卫生第四节托幼机构膳食管理一.托幼机构膳食管理要求二.托幼机构食谱拟订与审核三.营养软件介绍(膳食调查与分析)第四章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过程卫生(5课时)第一节教育过程的卫生原理一.学习的生理机制二.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三.学前儿童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第二节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卫生一.制订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卫生原则二.托幼机构生活制度的卫生要求第三节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卫生一.科学的锻炼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二.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及卫生要求第四节特殊儿童生活与教育过程卫生一.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二.特殊儿童生活制度的卫生要求第五章托幼机构建筑与设备卫生(8课时)第一节托幼机构建筑卫生一.托儿所、幼儿园的规划二.园(所)内布局及各室配置三.室内采光及照明四.室内通风及采暖第二节托幼机构设备卫生一.园(所)家具的卫生二.教具、文具及玩具的卫生三.体育设备的卫生第六章学前儿童疾病及其预防(12课时)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一.学前儿童常见病的一般检查二.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三.成人期疾病的早期预防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有关传染病的基础知识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三节常用护理技术与急救技术一.常用护理技术二.常用急救技术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见习、操作。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常见疾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及意外事故的基本急救措施;熟悉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教育教养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
2.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保护和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科学指导幼儿进餐;能辨别和预防幼儿的常见病、传染病;熟练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的各项技能;能够积极预防、排除幼儿安全与健康隐患,及时处理意外事故;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
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学前卫生学》一般原理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4.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逐步认同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
5.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能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了解儿童,热爱儿童,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初步建立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2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4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1.朱家雄汪乃铭戈柔.学前儿童卫生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顾荣芳.学前儿童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2.主要参考书1.张兰香潘秀萍.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王练.学前卫生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史慧静.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制订人:审核人:2020年 6 月5。
学前卫生学54861

《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学前卫生学课程英文译名:Hygiene in Preschool Education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次:中专学时:72学时学分: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学前卫生学》是中师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是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教学和实践指导性课程。
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前沿课程。
《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教师培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学前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2、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法、等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卫生学知识去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3)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专业和专业思想,培养其职业素养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人体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及新陈代谢的定义(二)教学内容1、基本形态2、基本结构3、人体功能的调节4、人体的化学成分5、新陈代谢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保育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卫生学》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4.5总学时:72课堂教学学时:72实验(上机)学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职教师资方向)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
本课程的任务: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机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保育措施,为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知识目标:始终坚持学前卫生知识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卫生保健工作。
并进一步理解幼儿卫生教育的目标、内容、活动、环境、方法和手段以及最新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掌握一些必需的幼儿园常用的科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形成从事幼儿园全方位的科学教育的设计能力、创设适宜环境的能力、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特点,给予最基本的有关幼儿身体保健和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讲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素质目标:具备吸纳先进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卫生观入手,力图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学前专业的时候,就能以一种较高的、较广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幼儿卫生教育工作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进程安排三、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绪论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了解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和愿望。
2.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3.教学内容和要求:学前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及范围;本学科主要内容、关联学科及研究方法。
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课后小组研讨,小组组长负责记录研讨内容,研讨记录于下次课课前交。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1.教学目标: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了解人体的调节及化学成分。
2.教学重点和难点: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奇妙的人体(1)人体的基本形态(2)人体的基本结构(3)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1)运动系统(2)呼吸系统(3)循环系统(4)消化系统(5)排泄系统(6)内分泌系统(7)神经系统(8)生殖系统(9)感觉器官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儿童声带、消化器官、膀胱和尿道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对幼儿进行卫生保健?课后复习,下次课前提问。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1.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熟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3)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和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及测量(3)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1)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状况(2)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二节幼儿健康检查(1)健康检查的时间(2)健康检查的内容(3)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第三节幼儿的生长发育评价(1)评价指标(2)评价标准(3)评价方法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示范法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1)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2)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三章儿童营养与膳食卫生1.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膳食的配置(2)熟悉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3)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分类及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2.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前儿童膳食的配置(2)托幼机构饮食卫生要求(3)营养素的概念、分类及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幼儿的营养与卫生(1)关于营养(2)营养与幼儿的生长发育(3)幼儿需要的营养素第二节幼儿膳食的配置及饮食卫生(1)幼儿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2)幼儿膳食的特点(3)幼儿健康的膳食环境(4)幼儿膳食的配制(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6)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课堂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为学前儿童配置膳食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指定膳食计划?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试拟一份幼儿园冬季一周的食谱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1.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2)熟悉幼儿园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3)了解幼儿园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2.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见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2)幼儿园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3)幼儿园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症2.缺铁性贫血3.腹泻4.肥胖 5龋齿 6.弱视 7.中耳炎8.痱子第三节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1.蛔虫病2.蛲虫病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五章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1.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2)熟悉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3)了解常用的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2)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3)常用的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预防(1)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原因(2)安全教育(3)安全措施第二节常用的护理技术(1)测体温(2)物理降温法(3)喂药(4)滴眼药(5)滴鼻药(6)滴耳药(7)止鼻血(8)简易通便法第三节常用的急救技术(1)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2)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示范、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1)怎样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2)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安全教育?(3)幼儿异物入体怎么处理?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健康1.教学目标:(1)掌握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2)熟悉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3)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2.教学重点和难点:(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2)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3)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3.教学内容和要求:(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2)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原则、措施)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儿童时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及矫治的措施是什么?第七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1.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的生活制度(2)熟悉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的生活制度(2)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幼儿的生活制度1.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2.制定生活制度的意义3.幼儿日常生活保健制度中的内容及要求4.幼儿园生活作息制度举例第二节幼儿园常见的其他卫生保健制度1.健康检查制度2.膳食管理制度3.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4.预防接种制度和体格锻炼制度5.环境卫生和幼儿个人卫生制度6.安全制度7.家长联系制度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幼儿园日常生活制度包括哪些?你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如何照顾幼儿进餐?幼儿睡眠时保教人员要注意什么?第八章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卫生1.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的建筑卫生(2)熟悉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3)学习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2.教学重点和难点:(1)幼儿园的建筑卫生(2)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3)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节幼儿建筑卫生(1)园址的选择(2)园内布局要求(3)幼儿园房舍卫生要求第二节幼儿园用具设备卫生(1)玩具卫生(2)书籍卫生(3)文具卫生(4)黑板卫生(5)电视卫生(6)桌椅卫生第三节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1)重视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质环境(2)要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4)通过人际交往建立幼儿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4.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讲授、自学和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麦少美高秀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作业:(1)创办一所新的幼儿园,怎样选址较合适?(2)幼儿园活动时的卫生要求是什么?(3)为幼儿园选购桌椅是因注意哪些卫生要求?四、学习过程记录和考核要求《学前卫生学》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作业提交、实际操作及课堂讨论等几方面综合考评。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形式,学期成绩采取期末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计算评定,其中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教学参考书王东红王洁主编·幼儿卫生保健·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家雄主编·学前儿童卫生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学前卫生学》,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学前儿童卫生学》,顾荣芳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