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防火墙配置实验报告

防火墙配置实验报告

防火墙配置实验报告防火墙配置实验报告概述: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防火墙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并测试其效果。

实验目标:1. 理解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习如何使用防火墙配置实现网络安全;3. 测试和评估防火墙的效果。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一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并安装了一款功能强大的防火墙软件。

实验步骤:1. 防火墙配置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配置防火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配置防火墙。

2. 防火墙的安装和配置首先,我们需要下载并安装一款可靠的防火墙软件。

在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对防火墙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包括启用防火墙、设置默认策略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定义规则,以实现更精细的访问控制。

3. 防火墙规则的配置防火墙规则是防火墙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哪些流量可以通过防火墙,哪些流量需要被阻止。

在配置规则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条件。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规则的动作,如允许、拒绝或丢弃。

4. 防火墙的测试和评估防火墙配置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网络工具和技术,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等,来测试防火墙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监控日志和统计数据来评估防火墙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了防火墙,并测试了其效果。

防火墙能够有效地过滤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防火墙还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验证了其效果。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在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防火墙的学习和应用,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防火墙设置实验报告

防火墙设置实验报告

防火墙设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置防火墙,了解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设置方法,以及掌握如何使用防火墙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防火墙软件: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3. 实验工具:Ping命令、Telnet命令、nmap扫描器三、实验步骤1. 打开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在Windows 10中,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者设置应用程序打开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系统和安全”-“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在设置应用程序中,选择“更新和安全”-“Windows 安全中心”-“防火墙和网络保护”。

2. 配置入站规则入站规则是指限制从外部网络访问本地计算机的规则。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配置入站规则:(1)选择“高级设置”-“入站规则”,点击“新建规则”。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规则。

例如,如果只允许特定IP地址访问计算机,则可以选择“自定义”类型。

(3)根据需要配置规则属性,例如名称、描述、协议等。

(4)配置允许或拒绝连接的条件。

例如,可以配置只允许特定端口的连接。

(5)配置规则的操作。

例如,可以配置允许或拒绝连接、记录日志等操作。

3. 配置出站规则出站规则是指限制从本地计算机访问外部网络的规则。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配置出站规则:(1)选择“高级设置”-“出站规则”,点击“新建规则”。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规则。

例如,如果只允许特定IP地址访问计算机,则可以选择“自定义”类型。

(3)根据需要配置规则属性,例如名称、描述、协议等。

(4)配置允许或拒绝连接的条件。

例如,可以配置只允许特定端口的连接。

(5)配置规则的操作。

例如,可以配置允许或拒绝连接、记录日志等操作。

4. 测试防火墙设置为了测试防火墙设置是否有效,可以使用Ping命令、Telnet命令或nmap扫描器进行测试。

防火墙实验报告_3

防火墙实验报告_3

实验十六防火墙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设计防火墙二、实验原理1、防火墙原理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向其他通信实体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传输服务实施的全过程提供安全保障。

在网络安全技术中,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对报文的访问控制技术。

实施防火墙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内部网络免遭非法数据包的侵害。

为了对进入网络的数据进行访问控制, 防火墙需要对每个进入的数据包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检查由内到外的数据包的功能。

我们在系统视图下, 使用如下命令启用防火墙功能:[Quidway]firewall enable并在接口视图下利用如下命令将规则应用到该接口的某个方向上:[Quidway-Ethernet0]firewall packet-filter acl-number[inbound|outbound]可以在系统视图下使用如下命令改变缺省行为:[Quidway]firewall default deny|permit2、访问控制列表ACL路由器的防火墙配置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定义对特定数据流的访问控制规则, 即定义访问控制列表ACL;二是定义将特定的规则应用到具体的接口上, 从而过滤特定方向上的数据流。

常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可以分为两种: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仅仅根据IP报文的源地址与区分不同的数据流,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则可以根据IP报文中更多的域来区分不同的数据流。

所有访问控制列表都有一个编号,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按照这个编号区分: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编号范围为1~99,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为100~199。

定义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为:[Router] acl acl-number[match-order config | auto][Router -acl-10] rule{normal|special}{permit|deny}[source source-addr source-wildcard | any]以下是一个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例子:[Router]acl 20[Router -acl-20]rule normal permit source 10.0.0.0 0.0.0.255[Router -acl-20]rule normal deny source any这个访问控制列表20 包含两条规则, 共同表示除了源IP 地址在网络10.0.0.0/24 内的允许通过以外, 其他源IP 地址的数据包都禁止通过。

防火墙实验

防火墙实验

防火墙实验实验报告1:防火墙基本配置和过滤规则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防火墙的基本配置和过滤规则的设置,掌握防火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设备:一台计算机作为实验主机一台路由器作为网络连接设备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步骤:搭建网络拓扑:将实验主机、路由器和防火墙按照正确的网络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配置防火墙设备:进入防火墙设备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设置和网络配置。

包括设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配置内外网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配置防火墙策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防火墙的入站和出站规则。

可以设置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或协议的流量通过防火墙。

启用防火墙并测试:保存配置并启用防火墙,然后通过实验主机进行网络连接和通信测试,观察防火墙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流量过滤和管理。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正确配置和启用防火墙,实验主机的网络连接和通信应该受到防火墙的限制和管理。

只有符合防火墙策略的网络流量才能通过,不符合策略的流量将被防火墙拦截或丢弃。

通过观察实验主机的网络连接和通信情况,可以评估防火墙的工作效果和安全性能。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配置防火墙的基本设置和过滤规则,掌握了防火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配置和启用防火墙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验报告2:防火墙日志分析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防火墙日志的产生和分析方法,掌握通过分析防火墙日志来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

实验材料和设备:一台计算机作为实验主机一台路由器作为网络连接设备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步骤:搭建网络拓扑:将实验主机、路由器和防火墙按照正确的网络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配置防火墙设备:进入防火墙设备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设置和网络配置。

包括设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配置内外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配置防火墙日志:在防火墙设备中启用日志记录功能,并设置日志记录级别和存储位置。

进行网络活动:通过实验主机进行各种网络活动,包括浏览网页、发送邮件、进行文件传输等。

防火墙测试报告

防火墙测试报告
基本访问控制
测试内容
检查被测设备是否支持IP、子网、区域、服务进行访问控制
特殊要求或配置

测试说明
访问控制是被测设备的基本功能,访问控制功能是否丰富对被测设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步骤
1.配置防火墙的访问控制
2.在不同的区域对业务进行测试
预期结果
可以根据配置规则进行访问控制
实际测试结果
□ 通过 □ 部分通过 □ 不通过
预期结果
1.VPN客户端和被测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隧道;
2.移动用户可以访问本地局域网。
实际测试结果
□支持□部分支持□不支持
备注
5、双机热备
序号
5
测试名称
连接保护
测试内容
验证被测设备是否支持双机热备功能,主备切换是否正常,切换后业务是否正常
设备以双机热备方式部署在网络中,其同时接受数据并主墙工作,备墙备份,当主墙有问题时,备墙可以接手工作,当主墙恢复正常后,主墙立即接手工作
实际测试结果
□ 通过 □ 部分通过 □ 不通过
备注
3、SITE-TO-SITE
序号
3
测试名称
SITE-TO-SITE
测试内容
检查被测设备之间是否可以建立固定网关-固定网关VPN,实现局域网之间的互通。
特殊要求或配置

测试说明
远程局域网和本地局域网可以通过VPN组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使企业的信息应用能够不受地域的限制,扩大范围。
测试步骤
1.配置好新机房防火墙跟北京思科路由器间的静态隧道。
2.用本地内网主机访问北京内网主机,是否通畅。
预期结果
1.被测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隧道;
2.本地局域网和远程局域网可以进行安全通信。

防火墙 实验报告

防火墙 实验报告

防火墙实验报告防火墙实验报告引言: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防火墙的原理、功能和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其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其主要功能包括:包过滤、状态检测、网络地址转换(NAT)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1. 包过滤包过滤是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通过配置防火墙规则,我们可以限制特定IP地址或端口的访问,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

2. 状态检测状态检测是一种高级的防火墙功能,它可以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并根据连接的状态来判断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防火墙规则,只允许建立了有效连接的数据包通过,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 网络地址转换(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常见的防火墙功能,它可以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通信。

通过NAT,我们可以有效地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 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建立私密连接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实现远程用户与内部网络的安全通信。

防火墙可以提供VPN功能,使远程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内部网络资源,同时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二、防火墙的配置和实验操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名为"FirewallX"的虚拟防火墙软件,通过其图形化界面进行配置和管理。

1. 防火墙规则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防火墙规则,以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

通过添加规则,我们可以指定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或协议的访问。

在配置规则时,我们需要考虑网络安全策略和实际需求,确保合理性和有效性。

2. 状态检测和连接跟踪为了实现状态检测和连接跟踪功能,我们需要在防火墙中启用相应的选项。

信息安全技术之防火墙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之防火墙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之防火墙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背景 (3)3. 实验要求 (4)二、实验环境搭建 (5)1. 实验硬件环境 (6)1.1 设备配置与连接 (6)1.2 设备选型及原因 (7)2. 实验软件环境 (8)2.1 系统软件安装与配置 (9)2.2 防火墙软件安装与配置 (10)三、防火墙配置与实现 (12)1. 防火墙策略制定 (12)1.1 访问控制策略 (13)1.2 数据加密策略 (15)1.3 安全审计策略 (16)2. 防火墙具体配置步骤 (17)2.1 配置前准备工作 (18)2.2 配置过程详述 (19)2.3 配置结果验证 (21)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结果展示 (23)1.1 防火墙运行日志分析 (24)1.2 网络安全状况分析 (25)2. 结果分析 (27)2.1 防火墙效果分析 (28)2.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方案讨论 (29)五、实验总结与展望 (30)一、实验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防火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环境中,用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和威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实验环境,深入理解和掌握防火墙的基本原理、配置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模拟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并设置相应的防火墙设备。

通过搭建这一实验环境,我们将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安全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防火墙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步骤,为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将学习到如何针对不同的网络威胁和攻击类型,合理配置和使用防火墙,以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及其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关键作用。

防火墙配置的实验报告

防火墙配置的实验报告

防火墙配置的实验报告
《防火墙配置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防火墙的作用和原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实验内容:
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以保护网络免受未经
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过滤网络数据包,阻止潜在的
威胁和攻击。

2. 防火墙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虚拟机来模拟网络环境,通过配置防火墙软件来实
现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功能和配
置界面,然后根据网络安全需求设置相应的规则和策略,最后测试配置的有效性。

3. 防火墙的作用和原理
防火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包括基于端口、IP地址、协议和应用程序的过滤规则。

其原理是通过检查网络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等信息,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规则,然后决定是否允许通过或阻止。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防火墙软件,并设置了一些基本的过滤规则,包括
禁止某些端口的访问、限制特定IP地址的访问等。

在测试阶段,我们发现配置
的规则能够有效地过滤网络流量,达到了预期的安全效果。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防火墙的基本概念、配置方法和作用原理,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防火墙实验(实习)日期2012.12.6指导教师朱节中
专业10软件工程年级大三班次2姓名蔡叶文学号 20102344042 得分
【实验名称】
防火墙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掌握防火墙安全策略的配置。

【背景描述】
1.用接入广域网技术(NA T),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

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有效避免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隐藏并保护内部网络的计算机。

2.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NA T方式。

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后面,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 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号。

3.地址绑定:为了防止内部人员进行非法IP盗用(例如盗用权限更高人员的IP地址,以获得权限外的信息),可以将内部网络的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盗用者即使修改了IP 地址,也因MAC地址不匹配而盗用失败,而且由于网卡MAC地址的唯一确定性,可以根据MAC地址查出使用该MAC地址的网卡,进而查出非法盗用者。

报文中的源MAC地址与IP地址对如果无法与防火墙中设置的MAC地址与IP地址对匹配,将无法通过防火墙。

4.抗攻击:锐捷防火墙能抵抗以下的恶意攻击:SYN Flood攻击;ICMP Flood攻击;Ping of Death 攻击;UDP Flood 攻击;PING SWEEP攻击;TCP端口扫描;UDP端口扫描;松散源路由攻击;严格源路由攻击;WinNuke攻击;smuef攻击;无标记攻击;圣诞树攻击;TSYN&FIN攻击;无确认FIN攻击;IP安全选项攻击;IP记录路由攻击;IP流攻击;IP时间戳攻击;Land攻击;tear drop攻击。

【小组分工】
组长:IP:192.168.10.200 管理员
:IP:172.16.5.4 策略管理员+日志审计员
:IP:172.16.5.3 日志审计员
:IP:172.16.5.2 策略管理员
:IP:172.16.5.1 配置管理员
【实验设备】
PC 五台
防火墙1台(RG-Wall60 每实验台一组)
跳线一条
【实验拓扑】
【实验结果】
1.管理员主机
对管理员主机的IP进行更改,改为192.168.10.200
图一·管理员主机IP配置
用超级中端重启防火墙(目的是清空防火墙以前的配置)
图二·超级终端
管理员为局域网内的其他主机添加管理员账号,添加后如下图
图三·管理员账号
添加管理主机,添加完后如下图:
图四·管理主机
管理主机对防火墙的LAN口进行相关配置,内网网关的借口IP为172.16.5.252,添加后如下图:
图五·添加LAN口
2.配置NAPT
1)定义内网对象,打开内网定义——地址,然后是地址列表,点击添加,添加完成后,点击确定,如下图:
图六·配置内网对象
2)防火墙NET规则配置,进入安全策略——安全规则,点击NA T规则,做如下图配置,完成后确定:
图七·NET规则配置
3)完成以上所有配置后,有组内其他PC机对配置进行验证,随便选中内网的一台PC 机ping外网服务器192.168.10.200,结果是可以ping通的,如下图:
图八·内网Ping外网
外网PC机Ping内网的一台PC机,结果是ping不通的,结果如下图:
图九·外网ping内网
原因:有图六可知,我们设置了内网对象,IP的网段为172.16.5.0。

只有处于这个网段的PC机才能够通过防火墙连通外网PC机。

而外网PC机因为不是处于这个网段中,所以会被防火墙过滤掉,是ping不同内网PC机的。

3.防火墙地址绑定功能设置
1)进入安全策略——地址绑定,配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如下图:
图十·LAN口的MAC绑定
2)探测IP/MAC地址对,先探测,然后点击探测到的IP/MAC地址对,先选中一个地址对,然后选中唯一性检查,点击绑定,如下图:
图十一·IP/MAC绑定(唯一性检查)3)实验结果验证
绑定成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首先,将原IP地址为172.16.5.1的主机IP设置为172.16.5.11,作ping测试是否能连通。

如下图:
图十二·原内网PC机IP 图十三·改后
然后用这台内网PC机ping外网主机,是ping不同的,结果如下图:
图十四·不通
其次,将内网的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设为172.16.5.1,做ping测试是否连通。

如下图:
图十五·该主机原IP
图十六·改为被绑定的主机IP
用该内网主机ping外网主机,结果是ping不同的,如下图:
图十七·ping不通
原因:因为在上面用防火墙安全策略的地址绑定,在我们的这个实验中,我们选定了IP为172.16.5.1的一台内网PC机做了IP/MAC的地址绑定。

绑定成功后,该PC机便对应一个固定的MAC地址,当该PC机的IP更改后(如图十二和图十三),由该PC机向外网PC机发送数据包时,防火墙对这时的IP和MAC进行检测,发现不一致,将不予通过。

同样的,用组内的另一台IP为172.16.5.3改为172.16.5.1,172.16.5.1是被绑定的PC机(如图十五和图十六),也是因为MAC不匹配,ping不通。

4.防火墙抗攻击设置
进入安全策略——抗攻击,只设置LAN口的抗攻击策略,如下图:
图十八·抗攻击设置
实验结果的测试:
首先,选定一台内网的PC机,向外网的PC机发送长度为800字节的报文,命令为ping -l 800 192.168.10.200,可以发送成功,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十九·发送成功
其次,用该PC机再次向外网的PC机发送长度为801字节的报文,命令为ping -l 801 192.168.10.200,是发送不成功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图二十·发送失败
原因:由上图可看到,在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抗攻击设置中,对于ICMP包的长度设置已经设置了800字节,也就是说,对于包长度大于800字节的数据包,防火墙会自行过滤掉,使其无法通过。

而实验图十一和图十二可以看出,对于800字节的ICMP包,能够与外网ping通,而对于801字节的ICMP包则不能ping通。

5.总结
以上便是关于防火墙所做的一些实验内容,所谓防火墙,便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组件集合。

对于防火墙的功能:
1)包过滤功能主要包括针对网络服务的过滤以及针对数据包本身的过滤。

2)代理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变成由防火墙代为转发,外部网络看不见内部网络的结构,也无法直接访问内部网络的主机。

3)网络地址转换主要包括针对网络服务的过滤以及针对数据包本身的过滤。

4)用户身份认证对发出网络访问连接请求的用户和用户请求的资源进行认证,确认请求的真实性和授权范围。

5)记录、报警、分析和审计防火墙对于所有通过它的通信量以及由此产生的其它信息要进行记录,并提供日志管理和存储方法。

除此以外,防火墙还有‘管理功能’、‘防病毒功能’、‘信息过滤’、‘用户的特定权限设置’等等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