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结构》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身体的结构》。

内容主要包括: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介绍,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协作的关系;以及人体基本组织结构和细胞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人体的奥妙,激发对科学知识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教学重点: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器官系统挂图、PPT课件。

2.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切片、放大镜、人体器官图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内部是如何构成的?各器官有什么功能?”2. 新课内容:(1)介绍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展示相关挂图和PPT课件。

(2)详细讲解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3. 实践操作:(1)分发人体器官图卡,让学生进行匹配游戏,加深对器官的认识。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

4. 例题讲解:讲解与人体结构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体主要器官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2. 各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

(2)举例说明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

2. 答案:(1)略。

(2)例如:当人体运动时,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相互配合,完成运动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起始课。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的结构不同划分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各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有什么特点,内部有什么。

第二个活动是“身体怎样工作”:让学生体验熟悉的身体活动,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身体结构,而自己的身体对每位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节课通过学生回顾蜗牛和蚂蚁的身体结构导入,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利用“我说你做”小游戏引导他们规范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身体的对称带来的好处。

身体的内部学生观察不到,教学时要借助一些观察方法,基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解暗箱”游戏引入各种观察方法来帮助感知身体内部结构的存在。

再通过气泡图把抽象的思维直观化,逐渐清晰学生思考的轨迹,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知道人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特点。

2、知道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与结构相适应。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人体的各个部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身体结构有较强的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3、意识到科学锻炼身体才能正常发育。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了解身体的内部结构。

五、教学准备观察记录单、气泡图、红领巾、跳绳、档案袋、矿泉水瓶等。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身体的结构》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身体的结构》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身体的结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里的起始课,本课重点是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体 的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完成多种活动需要多个部位的 同时参与。 课例研究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述
让学生围绕观察和体验开展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 要形式,借用课内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课的开始以做个简单相反动作的游戏,让 学生了解自己人体外形组成。问学生刚才游戏中有哪些
气泡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用视频展示气泡图,用视 频展示气泡图,既直观又便于学生比较发现,在不同活 动中人体某器官的作用是相同的,以达到人体按功能划 分的教学目的。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探究,知道人的身体 从外形上看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把新知 进行了梳理。 五、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气泡图式的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 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和解决问题的本质。以科学概念为主线,更容易达成三
维目标。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在建立科学概念过程中
展开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
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教法:自主、合作交流。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设计
了三个部分。一、巧设疑问,导入新课;二、多种方法, 教学策略选
来会怎样》、《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察身体内部器官。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
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工作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
教学目标 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

《身体的结构》教案

《身体的结构》教案

《身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人体的结构》,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如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介绍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人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2.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的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八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解剖图、骨骼模型、肌肉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解剖图,引发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讲解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八大系统。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骨骼模型、肌肉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4. 例题讲解:讲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系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人体的一个系统图,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2. 八大系统及其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答案:骨骼系统负责支撑身体、保护内脏、提供运动支点等;肌肉系统负责使身体运动、维持姿势、产生热量等;两者相互协作,完成人体的各种运动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其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互动环节和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人体基本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需详细讲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通过实例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章《我们的身体》中的第二节,详细内容为身体的结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从而增强对身体结构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人体的基本结构,了解各个部位的功能,掌握身体结构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位的功能。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个部位的功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结构图、模型、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的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人体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各个部位,并介绍各个部位的功能。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动手制作人体结构图,加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2)学生互相展示、交流制作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人体结构图2. 各个部位的名称及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人体的基本结构。

(2)请列举三个身体部位的功能,并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四肢。

(2)示例:眼睛:用于观察事物,获取信息。

手:用于抓握、操作物品,完成各种动作。

脚:用于站立、行走,支撑身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人体结构及其功能。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引言概述:身体的结构是人类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身体的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

一、细胞组织1.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1.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可以摄取外界的营养物质,并进行代谢产生能量。

细胞还可以通过分裂增殖,保证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1.3 细胞组织的种类:细胞可以组成不同的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二、器官系统2.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消化吸收,提供能量和养分。

口腔中的唾液酶开始消化淀粉,胃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肠道中的肠酶消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2.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等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鼻腔中的细毛和黏液能够过滤和加湿空气,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纤毛能够将灰尘和病菌排出体外。

2.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养分到身体各个部位,并排出代谢产物。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三、骨骼肌肉3.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

骨骼由骨头和韧带连接,形成了身体的框架,骨骼还能储存钙和磷等矿物质。

3.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运动。

骨骼肌通过收缩和放松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运动,心肌则推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身体的结构引言概述:身体的结构是人类生物学中的重要部分,了解身体的结构对于理解人体的功能和运作方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身体的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一、骨骼系统1.1 骨骼的组成:骨骼由骨头、关节和韧带组成,骨头是身体的支撑结构,关节连接骨头,韧带固定关节。

1.2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使身体能够保持姿势和进行运动。

1.3 骨骼的发育:骨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发育和变化,儿童的骨骼比成年人更柔软,容易受伤。

二、肌肉系统2.1 肌肉的分类: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负责人体的运动,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心肌使心脏跳动。

2.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原纤维束构成。

2.3 肌肉的作用: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力量,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

三、循环系统3.1 心脏的结构: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脏通过心脏瓣膜控制血液的流动。

3.2 血管的作用: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毛细血管起到连接动脉和静脉的作用。

3.3 血液的功能:血液通过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各部位的生命活动,同时还具有免疫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四、呼吸系统4.1 呼吸器官: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这些器官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呼吸。

4.2 呼吸的过程: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3 呼吸的调节:呼吸受到神经系统和化学物质的调节,保持身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五、消化系统5.1 消化器官: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负责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供给身体使用。

5.2 消化的过程:消化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过程,机械消化通过咀嚼和胃肠蠕动使食物变得更容易消化,化学消化则通过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身体的结构引言概述:身体的结构是人类生物学的基础,了解身体的结构对于我们认识人体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身体的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结构。

一、细胞的结构:1.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它控制物质的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2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它负责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控制细胞的功能。

1.3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器的组织,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液。

它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二、组织的结构:2.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细胞构成的,分为单层上皮和多层上皮。

它覆盖身体表面和腔道内壁,起到保护和吸收的作用。

2.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和细胞组成,具有支持和连接组织的功能。

它包括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

2.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构成,具有收缩和运动的功能。

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三、器官的结构:3.1 心脏:心脏是位于胸腔中的肌肉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泵血,维持血液循环。

3.2 肺:肺是呼吸器官,位于胸腔内。

它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吸入体内,排出二氧化碳。

3.3 肝脏:肝脏是位于腹腔内的消化器官,具有分解和代谢物质的功能。

它还能产生胆汁,参与消化过程。

四、系统的结构:4.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组成。

它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4.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和肺部。

它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维持呼吸平衡。

4.3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它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的平衡。

五、整体结构:5.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它还参与血液的产生和矿物质的储存。

5.2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的结构》教学案例
赵黎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老朋友,但是它们今天出现的形式不一样,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动物的剪影图。

学生猜动物。

请拿出桌子上的材料包,看看你能拼出什么来呢?(拼出来后请贴在卡纸上)同学们,你拼出来谁的剪影啊?(人)
为什么刚才你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动物呢?(动物有自己的结构特征)
那你又是怎么拼出人的呢?(人也有自己的结构特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人的《身体的结构》。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

我们的身体的外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记录单后汇报交流。

头、颈、躯干、四肢。

边说边板书。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

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1: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2: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人的身体内部有哪些结构呢?
我们继不用医学手段,又不查阅资料,你能用科学的办法来推测吗?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
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我们的身体要做很多个工作,而且工作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个部位参与并共同合作,比如,我们在跳绳时,都有哪些部位参与呢?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里的起始课,本课重点是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完成多种活动需要多个部位的同时参与。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围绕观察和体验开展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借用课内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的开始以做个简单的拼图游戏,体验活动(一只眼睛看东西和两只眼睛看东西的区别,一只手系红领巾与两只手系红领巾比赛)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我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⒈观察探究身体的结构的教学中,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却把人的身体区分为各个孤零零的部分,比如眼睛、鼻子……对人体的身体结构部位的划分更本就没有概括。

2.学习身体结构对称性中,学生在数学上已经学过了图形的对称性,有个别学生就能很快得说出人体结构的对称性。

3.活动体验过程中。

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活动,所以后来气泡图的填写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时间上有点不够,应安排的再紧凑合理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