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标的要求,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教学时间:1时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引入新。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了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国家?学生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利用已学会的这些方法再认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

教师出示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教师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澳大利亚教案是七年级地理教师为了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澳大利亚教学活动,安排、设计的一种教学文书。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

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步骤(一)第一课时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

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地理教案-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掌握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二、教学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三、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导入澳大利亚地理的学习。

2.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1)组织学生查找澳大利亚位于哪个大洲,用板书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并标注地理位置。

(2)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形状和面积,并配以图片或地图说明。

(3)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例如大部分地势平坦,西岸有山脉,并对学生进行口头问答,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3.探究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和气候带的分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3)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探究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如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和减少土地污染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1)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经济活动,如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并结合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例如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分布较稀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7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7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7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篇1)一、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

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课时安排第一周: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课时第二周:亚洲的自然环境2课时第三周:单元检测2课时第四周:日本2课时第五周:一次月考2课时第六周:东南亚2课时第七周:印度2课时第八周:俄罗斯2课时第九周:单元检测2课时第十周:期中考试2课时第十一周:中东2课时第十二周:欧洲西部2课时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第十四周:澳大利亚2课时第十五周:美国2课时第十六周:巴西2课时第十七周:极地地区2课时第十八周:复习(一)2课时第十九周:复习(二)第二十周:期末考试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篇2)相对于七年级上册而言,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地理时要轻松了许多。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首都等信息。

(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异同。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首都等信息。

2.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4.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解和运用。

2.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分析。

3.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探讨。

四、教学准备1. 地图和图片素材。

2. 澳大利亚相关资料和案例。

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位置和面积。

(2)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人口和首都等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产业。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2)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如农业、矿业、旅游业等。

(3)介绍澳大利亚的特色产业,如乳制品、葡萄酒等。

4. 案例分析(1)选取澳大利亚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如环保政策、水资源管理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究。

6. 作业布置(1)绘制澳大利亚地图,标注主要城市和特色产业分布。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

地理教案-《澳大利亚》第一章:澳大利亚概况1.1 地理位置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1.2 面积与人口澳大利亚的总面积约为7,682,3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六大国家。

澳大利亚的人口约为2500万,人口密度较低。

1.3 首都与主要城市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主要城市包括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阿德莱德等。

1.4 国家象征介绍澳大利亚的国徽、国旗、国家歌曲等象征。

第二章:自然地理2.1 地形与气候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澳大利亚气候多样,北部热带,南部温带,中西部干旱。

2.2 自然资源介绍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炭、天然气等。

介绍澳大利亚的农业资源,如小麦、牧羊等。

2.3 动植物澳大利亚有独特的动植物种类,如袋鼠、考拉、鸭嘴兽等。

介绍澳大利亚的植被类型,如草原、沙漠、森林等。

第三章:澳大利亚历史3.1 原住民历史介绍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历史与文化,他们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

3.2 欧洲殖民史介绍欧洲殖民者对澳大利亚的探索与殖民历史,包括英国殖民者。

3.3 建国与发展介绍澳大利亚的建国过程,1901年成为英联邦的成员国。

介绍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第四章:澳大利亚经济4.1 经济概况介绍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

4.2 主要产业介绍澳大利亚的主要产业,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农业、服务业等。

4.3 对外贸易介绍澳大利亚的对外贸易情况,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日本等。

第五章:澳大利亚文化5.1 文化特色介绍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包括语言、宗教、艺术等。

5.2 教育制度介绍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

5.3 体育事业介绍澳大利亚的体育事业,如澳式足球、板球等。

第六章:澳大利亚的社会生活6.1 生活方式描述澳大利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休闲活动等。

探讨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体系,如医疗保健、养老金等。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特点;2.会解释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澳大利亚地形、气候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难点】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教师播放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出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察“颜”观“色”——看地形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地形区的颜色不同)。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学生活动】(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

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2.明眸慧眼——找气候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

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初中地理_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3.3.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①草原辽阔②气候条件适宜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课堂小结独占大陆的国家,西印东太在大洋;特有动物大袋鼠,澳洲草原闲溜达;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化;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混合农业正合适,东南西南羊牛麦板书设计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动物2、原因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三大牧羊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地形气候课后反思对于图的判读,从图中获取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学习地理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一.已有基础通过对七年级地理1-7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分析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大陆漂移学说等,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学习基础。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表现欲强,便于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

二.生活经验七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喜欢小动物,常见的动物都已经认识,对于澳大利亚和南极的生物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特有动物的原因往往不会分析,学习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既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提升新知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和地理环境对生活进化的影响,学生在分析澳大利亚古老而特有的动物的原因时有困难。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稍有欠缺,分析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关系需要以教师引导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这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索的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难点。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一、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所有听课学生调查方式:座谈、问卷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课堂表现: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特点;
2.会解释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澳大利亚地形、气候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

教师播放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出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察“颜”观“色”——看地形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地形区的颜色不同)。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
【学生活动】
(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

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
2.明眸慧眼——找气候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

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3.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因地制宜
【情境创设】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布局何处?引导学生进入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
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从刚才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所以,澳大利亚70%的羊,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而其他地区的羊只数量很少。

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农牧业,形成了三个牧羊带。

学生活动:阅读下图资料,填写下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

作业:澳大利亚除了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个美誉外,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哪些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呢?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