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应急预案
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施工现场)

空气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施工现场)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审核:审批:日期:项目部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近一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效防治施工场地空气重污染天气下施工扬尘加重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人居环境,确保完成我项目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贯彻落实《西安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切实抓好我施工区扬尘整治工作,建立及时高效的扬尘整治工作机制。
现结合我项目部扬尘整治工作实际,特制订我项目部扬尘整治工作预案,并成立空气重污染控制领导小组,开展项目施工现场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
二、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五)、《西安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六)、《西安市环境保护条例》;(七)、《西安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八)、《西安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办理规定》;三、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二)、建设地点:(三)、责任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四、扬尘整治具体如下:(一)、工作任务、目标及原则进一步进步建筑工地规范化、标准化办理水平,改动建筑工地整体面貌,晋升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健全并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应急反应机制与能力,确保完成控制大气污染义务方针。
坚持“层级办理、条款联合”,协同配合、防备为主、快速反应、注重实效的工作准绳。
(二)、构造指挥机构1、成立以为组长,副组长。
各工种班组长及门卫人员为组员的扬尘治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公区安质XXX,万里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进行扬尘治理工作。
2、组织机构负责人(三)、预案等级及启动程序1、预警及响应等级1)当预测未来我市将出现48小时以上中度污染天气(150<aqi≤200),发布Ⅳ级预警(蓝色),即启动Ⅳ级响应。
工地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工地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本预案旨在明确工地空气污染应急处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预警机制、应急措施及后
续跟进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空气污染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对
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
二、组织机构
成立工地空气污染应急指挥部,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监测组、现场处理组、信
息公开组等专门小组,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三、预警机制
建立空气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工地空气质量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预警
机制,按照预设程序逐级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措施
1. 立即停止所有可能产生污染的施工作业,切断污染源。
2. 现场处理组迅速到达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扩散。
3. 监测组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及时掌握污染动态。
4. 信息公开组负责向公众通报空气污染情况及应对措施,保持信息的透明度。
5. 配合环保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必要时邀请专业机构参与污染治理。
五、后续跟进
1. 对污染事件进行彻底调查,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2.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3. 加强工地日常管理,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培训与演练
定期对工地员工进行空气污染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解释。
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确保其时效性和适应性。
结语:。
工地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保障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土方开挖、建筑垃圾运输、施工现场物料堆放、施工现场焊接作业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工地空气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指挥部成员及职责如下:(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具体业务指导。
(3)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空气质量数据,提出应对措施。
(4)现场巡查组: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
(5)应急减排组:负责对施工现场实施应急减排措施。
四、预警分级及响应1. 预警分级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和预测结果,将预警分为三级: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
2. 预警响应(1)蓝色预警: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并做好宣传引导。
(2)黄色预警:在蓝色预警的基础上,增加应急减排措施,如限制施工时间、禁止高空作业等。
(3)橙色预警:在黄色预警的基础上,采取更为严格的应急减排措施,如全面停工、停运物料运输车辆等。
五、应急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如覆盖裸露地面、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等。
2. 限制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减少扬尘产生。
3. 对施工现场焊接作业进行严格管理,采取密闭、喷淋等降尘措施。
4. 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严格执行限行规定,减少尾气排放。
5. 加强施工现场生活区管理,确保生活区空气质量。
6.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及时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六、应急保障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如洒水车、喷淋设备、防尘网等。
2. 加强应急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空气质量状况和应急工作情况。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空气污染应急救援预案

空气污染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空气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事件造成的影响。
(2)预防为主,应急结合:加强空气污染的监测和预警,预防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同时做好应急准备,迅速有效地应对空气污染事件。
(3)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空气污染应急工作负责,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开展应急工作。
(4)科学决策,规范操作: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空气污染预警2.1 预警分级根据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2.2 预警启动条件(1)当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日值标准,且持续时间达到24小时以上时,启动蓝色预警。
(2)当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日值标准,且持续时间达到48小时以上时,启动黄色预警。
(3)当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日值标准,且持续时间达到72小时以上时,启动橙色预警。
(4)当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日值标准,且持续时间达到96小时以上时,启动红色预警。
2.3 预警发布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应及时向同级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报告,由政府决定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通过新闻媒体、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告知公众。
三、应急救援措施3.1 蓝色预警响应措施(1)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做好应急准备。
(2)公众要关注空气质量信息,主动采取防护措施。
3.2 黄色预警响应措施(1)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工地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工地污染天气,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建筑工地在遇到污染天气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工地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污染天气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污染天气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级别根据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 I级响应:污染天气达到红色预警标准,应急指挥部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2. II级响应:污染天气达到橙色预警标准,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部分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3. III级响应:污染天气达到黄色预警标准,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部分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4. IV级响应:污染天气达到蓝色预警标准,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部分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五、应急响应措施1. I级响应措施(1)暂停所有工地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无扬尘、无污染。
(2)对工地周边进行围挡、喷淋等降尘措施。
(3)加强工地内部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4)对工地周边道路进行洒水、清扫等降尘措施。
(5)及时清理工地垃圾,确保无垃圾堆积。
2. II级响应措施(1)暂停所有工地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无扬尘、无污染。
(2)对工地周边进行围挡、喷淋等降尘措施。
(3)加强工地内部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4)对工地周边道路进行洒水、清扫等降尘措施。
(5)及时清理工地垃圾,确保无垃圾堆积。
3. III级响应措施(1)暂停部分工地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无扬尘、无污染。
(2)对工地周边进行围挡、喷淋等降尘措施。
(3)加强工地内部环境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4)对工地周边道路进行洒水、清扫等降尘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预案

建筑施工现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预案
一、预案目的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现场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安全,稳定,健
康的作业环境,特制定此预案,以指导施工现场在重污染天气下的
应对措施。
二、预警信息获取
建筑施工现场应经常关注环保部门或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对
可能影响施工的重污染天气做到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应对措施
1. 限制施工作业
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限制高空作业,粉尘产生大的施工
作业,以及易产生有害气体的施工作业。
2. 启动防尘设备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防尘设备,如喷雾设备,洒水车等,对施工现场进行防尘处理,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
3. 停工措施
当环保部门或气象部门发布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时,应立即停止所有施工作业,直至预警解除。
四、应急响应
施工现场应配置相应的应急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确保在重污染天气出现时,能对工人的健康进行有效保护。
五、培训和宣传
施工现场应对工人进行重污染天气的应对措施培训,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对工人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六、预案的评估和修订
施工现场应定期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预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七、预案的实施和监督
施工现场的领导和安全监督员应监督预案的实施,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对于不按预案执行的行为,应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罚。
以上是建筑施工现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预案,希望能为您的施工现场提供有效的参考。
工地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日益增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废气等空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工地空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空气质量,降低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 保障施工现场空气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3. 规范工地环境管理,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工地空气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四、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1)当气象部门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时,工地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应急会议,传达预警信息,部署应急措施。
2. 应急响应阶段(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扬尘产生。
对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进行覆盖,使用防尘网、喷淋设施等。
(2)严格控制施工机械作业,降低废气排放。
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排放达标。
(3)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道路扬尘。
增加清扫保洁次数,确保道路清洁。
(4)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问题。
(5)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培训,增强环保责任感。
3. 应急解除阶段(1)当空气质量恢复正常时,工地应立即停止应急响应措施。
(2)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效果。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成立应急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防尘网、喷淋设施、清扫保洁工具等应急物资。
3. 技术保障: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施工环保水平。
4. 财务保障: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应急工作所需经费。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工地空气污染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遇重大调整,经指挥部批准后重新发布。
工地空气污染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保障周边居民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在施建筑工地,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工地空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监督工地空气污染防治工作。
2. 工地空气污染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监督各责任单位落实污染防治工作。
3. 各责任单位(1)施工单位:负责落实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或减少空气污染。
(2)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落实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3)环保部门:负责对工地空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四、预警与响应1. 预警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实时调整预警级别。
2. 响应(1)一级响应:空气污染指数达到5级重度污染时,工地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 停止室外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混凝土搅拌等施工作业;②增加道路清扫保洁次数,对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进行覆盖;③ 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确保扬尘不外溢;④ 加强现场巡查,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2)二级响应:空气污染指数达到4级中度污染时,工地应采取以下措施:① 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确保扬尘不外溢;② 增加道路清扫保洁次数,对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进行覆盖;③ 加强现场巡查,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五、应急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各责任单位应将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资金需求。
2. 人员保障:各责任单位应配备专兼职空气污染防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3. 设备保障:各责任单位应配置必要的空气污染防治设备,如洒水车、雾炮机等。
4. 技术保障:各责任单位应定期对空气污染防治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应急预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红色预警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1、XXXX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市住建委日前发布《关于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悬挂“施工现场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公告牌”的通知》;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XXXXX工程
2、工程地址: XXXXXX
3、建设单位: XXXXXX
4、设计单位: XXXXXX
5、监理单位:XXXXXXX
6、施工单位 :XXXXXX
本工程位于项目位于XXXXXX地块,地块四周均与城市道路相接,地块位于XXXX产业园区西南角,西侧为XXX工业区大街,南侧为通马路,北侧为六号路,东侧为七号路。
该项目为厂房,整体由XX组团、XX组团5-6层的15栋厂房及一层地下车库和厂房构成,其中XX组团地上为7栋6层厂房,XX组团地上为8栋5层厂房,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厂房及设备用房。
总建筑面积XXm2,场地面积XX m2,筏板基础,主体为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
三、施工部署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施工生产计划,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材料部门按照技术部门的应急材料计划,积极准备,确保应急物资的到位及物资的现场分配及管理;现场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及技术交底中相关措施进行落实,安排施工任务时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四、环保技术措施
1、环境管理目标
本工程施工期间对保护周边环境、美化周边环境尤为重要,本工程的环境管理目标为:
严格执行GB/T24001环境管理标准,遵规守法、保护环境,采取有效环境保护与控制扬尘污染措施;确保达到市级环保达标标准。
2、坏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本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公司已经按照《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加以保持。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系统有效地控制所设定的环境因素,使环境绩效得到不断的改善。
1)、环境管理体系
按专业和工种实行管理责任制,把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有关专业及人员。
项目主管领导统一安排布置,项目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负责落实。
成立工地环境保护施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任副组长,组员为工程部部长、各专业工长、各作业队队长.
环境管理体系框图见图12-2-1。
2)、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确定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和环境因素;
管理者和员工对环境保持作出承诺,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贯穿工程或过程中的环境控制策划;
建立一个实现环境管理目标、指标的过程;
确定实现环境管理目标、指标所需资源的提供要求;
测量和评价环境管理目标、指标、环境管理过程和环境绩效的方法要求,并寻求持续改进;
建立审核和评审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寻求改进体系并进而改进环境行为的机会;
对供方和承包方的环境行为施加影响;
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协调保持一致。
3)、工作制度
①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对场区环境保护进行检查制度。
②项目经理部将场区内环境保护情况在周报中反应。
③检查落实环境保护施工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
④检查落实现场场容卫生制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
⑤检查落实现场材料堆放,库房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
⑥检查落实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知识培训及工人入场后的环保教育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
3、坏境管理职责
表3-1 环境管理职责表
五、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按现场各部位使用功能划分区域,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所辖区域有关人员执行岗位责任制具体规定。
2、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工完场地清,施工现场的楼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和建筑物临边部位设置整齐、标准的防护装
置,各类警示标志设置明显。
施工作业面保持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余料及时清理、清扫,禁止随意丢弃。
3、施工现场的各种设施、建筑材料、设备器材、现场制品、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物料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存放,并设置标签。
禁止混放或在施工现场外擅自占道堆放建筑材料、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等。
4、施工现场堆放砂、石等散体物料的,须设置高度不低于0.5米的堆放池,并对物料裸露部分实施苫盖。
5、建筑物外檐脚手架使用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要求的全封闭的绿色安全网,防止高空坠物和建筑粉尘飞扬。
安全立网定期冲洗,保持清洁。
6、场地周边围挡、道路必须设专人负责清扫保洁。
7、施工现场场地按照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的标准执行,工地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保证道路坚实畅通,排水沟、排水设施通畅,地下管线等施工完后,及时回填平整,清除积土,并对现场进行硬化处理。
8、防止大气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①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和现浇混凝土对地面的污染,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每天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进行洒水压尘。
②木工棚、露天仓库或封闭仓库应做到每天清扫,经常洒水降尘。
③现场堆置的回填用土也要及时覆盖。
运送渣土的车辆要进行覆盖;工地出口要设置洗车槽;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
④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装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
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装卸时防止遗撒和飞扬,以减少扬尘。
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时要适当配合洒水,以减少扬尘。
⑤每次模板拆模后设专人及时清理模板上的混凝土和灰土,模板清理过程中的垃圾及时清运到施工现场指定的垃圾存放地点,保证模板堆放区的清洁。
⑥脱模剂必须定点放置,严禁出现溢漏现象。
脱模剂应符合环保要求。
⑦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六、施工现场应急措施
1、当工程项目部收到空气重污染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警等级在现场明显位置悬挂相应级别的“施工现场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公告牌”,公告牌分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了空气重污染由重到轻的4个预警响应级别。
2、增加施工工地现场洒水降尘频次,保证工地现场处于湿润状态,减少扬尘。
3、立即停止渣土车、砂石车等宜扬尘车辆的运输。
4、对现场外露渣土、垃圾、地面进行有效覆盖并压实。
5、室外露天作业的工程项目立即停止施工。
6、对产生扬尘的施工项目立即停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