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养生小常识

合集下载

端午节气养生知识

端午节气养生知识

端午节气养生知识端午节气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除了热闹地庆祝节日,还应该注意保养身体,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以保持身体健康。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端午节气养生的知识。

一、饮食养生1.合理搭配食物:端午节气时,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易出汗,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

因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水分丰富的食物,如西瓜、黄瓜、梨等,以补充体内水分。

此外,还应注意合理搭配食物,多吃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2.清淡饮食:由于天气炎热,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容易消化不良。

因此,端午节气时,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可以选择清炖、清蒸等烹饪方式,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等高油脂的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虽然家人团聚,往往有丰盛的饭菜摆在面前,但我们要尽量避免暴饮暴食。

因为暴饮暴食容易引起胃肠负担过重,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所以,应该细嚼慢咽,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并适量控制饭量。

二、起居养生1.合理作息:端午节气时,气温升高,易出汗,容易疲劳。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也要注意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持续工作或剧烈运动,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2.避免中暑:端午节气时,气温较高,中暑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因此,我们要注意避免暴晒,尽量待在阴凉处。

在外活动时,应选择适当时段,避免中午时分阳光最强烈的时候。

另外,还要多喝水,及时补充体内的水分,以防止中暑。

三、运动养生1.早晚锻炼:端午节气时,气温较高,中午时分较炎热,不适合剧烈运动。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代谢能力。

2.室内运动:如果气温实在太高,出门运动不方便,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

比如瑜伽、健身操等,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保持室内的凉爽。

端午节的健康知识

端午节的健康知识

端午节的健康知识
1. 饮食方面: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食用粽子,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新鲜的、有资质的商家购买粽子,确保食品安全;粽子的热量较高,适量食用,不宜过多;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应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2. 饮水方面:端午节期间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建议多喝水,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或含咖啡因的饮品。

3. 防中暑:在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止中暑。

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穿着宽松透气的服装,戴上遮阳帽,涂抹防晒霜。

如果感到头晕、恶心、皮肤出汗等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补充水分,寻求阴凉处休息。

4. 携带药品:如果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外出期间应随身携带所需药物,并按时服用。

5. 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端午节期间,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和增强免疫力。

总之,端午节的健康知识包括合理饮食、充足饮水、防中暑、携带药品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可以在端午节期间保持身体健康。

从端午习俗看养生常识

从端午习俗看养生常识

家富富侨健康谈从端午习俗看养生常识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此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重庆家富富侨健康会所提醒你,在端午习俗中也隐藏着许多养生小知识。

第一、端午习俗吃粽子,肠胃不好要忌口。

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

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

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作为食品包装,其具备天然和无污染的特性,因此,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

然而,粽子清香糯滑,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

所以,粽子美味却不宜多食,胃肠不好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人群建议少吃粽子。

此外,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对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第二、端午习俗赛龙舟,锻炼身体防暑热。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

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端午节时赛龙舟虽是一项很好的户外体育活动,但不是所有市民都能参与。

建议此时多去海河沿线景观带等临水的地方做大步走、慢跑等运动,或进行游泳等亲水运动,同样可达到健身效果。

在相对凉爽的临水环境中运动,即能达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受暑热的伤害。

老中医:端午养生三要点

老中医:端午养生三要点

端午养生三要点
1.情志疏泄:愉悦心情
端午节之际,风火交织,人们往往容易感到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健康之道,首在静心。

心若静,自然清凉,无杂念纷扰,也就不曾压抑。

闲暇时刻,整理一下房间,居住空间焕然一新,清新空气环绕四周,自然让人心生愉悦。

此外,别把自己长时间关在室内,容易带来低谷情绪。

我们不妨走出户外,感受大自然的怀抱,有助于缓解内心的压力。

在这个季节,神清气和,心怀欢畅,疾病也就远离了。

2.健步运动:舒筋强身
中医上认为,“走”为百炼之祖。

运动,是嘴简单且免费的养生。

这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能够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内外通达、强健体魄的效果。

在健步中,保持身体放松,两臂自然摆动,两腿稳健迈步。

需注意的是,虽有益健康,但剧烈的运动常常会让人伤津耗气,有损身体。

适度的健步,是强身健体的良方,坚持一段时间便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

3.夜卧早起:养足阳气
自端午时节起,暑意渐浓,人体阳气宣散于外,时常精神不振。

为了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需调整作息,晚睡早起。

所谓晚睡,并不是让你放肆熬夜,而是适当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

中午时分,则可以适当小憩半小时,帮助身体缓解疲劳,恢复活力。

晚睡早起,更贴近自然之道,也更又利用养护身体。

端午节养生健康知识

端午节养生健康知识

端午节养生健康知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要吃粽子、赛龙舟,还要注意养生保健,让身体更加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养生健康知识。

一、饮食养生端午节期间,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粽子了。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汉族食品,由糯米、肉类、豆类、蛋类等多种食材制成,营养丰富。

但是,粽子也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盐的食品,容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因此,在吃粽子的时候,要注意适量,不要过量食用。

端午节期间还要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粥类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

二、运动养生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赛龙舟了。

赛龙舟是一项体力、技巧、协调性都很强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但是,赛龙舟也有一定的风险,容易引起肌肉拉伤、脊椎损伤等问题。

因此,在参加赛龙舟活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避免受伤。

除了赛龙舟,端午节期间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三、心理养生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欢度时光,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如包粽子、挂艾草等,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端午节也是一个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的好时机。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读书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四、环境养生端午节期间,人们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社区的清洁卫生。

同时,也要注意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例如,在包粽子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端午节是一个充满健康、快乐、文化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要注意饮食、运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养生保健,让身体更加健康,心情更加愉悦。

同时,也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端午节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节日。

端午节前后的养生

端午节前后的养生

端午节前后的养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养生的重要时节。

在这个时候,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开始活跃起来。

因此,了解并掌握端午节前后的养生方法,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方面,端午节前后的饮食需要特别注意。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但由于其多由糯米制成,不易消化,所以不宜过量食用。

尤其是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更要控制食用量。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类等。

蔬菜中,像苦瓜、黄瓜、冬瓜等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苦瓜富含维生素 C 和多种矿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黄瓜水分含量高,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

冬瓜则可以利尿消肿、清热解暑,对于缓解夏季的燥热很有帮助。

水果方面,西瓜、草莓、香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西瓜是夏季的时令水果,水分充足,能够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同时还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草莓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体质。

香蕉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够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预防中暑。

在粥类中,绿豆粥、薏米粥等具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绿豆粥能够清热解毒、消暑利水,适合在炎热的天气食用。

薏米粥则有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改善体内湿气重的情况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饮食,运动也是端午节前后养生的重要环节。

此时天气较为炎热,适合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在清晨或傍晚,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漫步半小时左右,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锻炼身体。

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法,可以调节身心平衡,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练习瑜伽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动作要缓慢、平稳,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太极拳动作舒缓、流畅,能够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免疫力。

在运动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中暑。

端午节的养生小知识

端午节的养生小知识

端午节的养生小知识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民俗节日。

大家在这个日子里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但是你知道吗?端午节也是一个养生佳节。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方法来保持身体健康。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养生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养生小知识一:吃粽子有讲究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也会有所不同。

在吃粽子这件事上,不仅要注意食材和制作过程的卫生,还要注意吃粽子的时间和方式。

首先,尽量选择用食用竹叶和无污染的食材制作的粽子,这样才不会影响健康。

其次,尽量避免夜里吃粽子,因为夜间消化系统会变慢,容易引起不适。

最后,吃粽子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吃得太急,可以慢慢嚼,细细品味,这样有助于消化。

养生小知识二:赛龙舟有益身体健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不仅可以增强体能,锻炼协调能力,还可以帮助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

另外,赛龙舟还有疏通经络、强化肌肉等作用,对于缓解疲劳、预防疾病也有一定帮助。

当然,在参加龙舟比赛时,也要注意安全,遵守比赛规则,做好相关保护措施。

养生小知识三:艾叶有保健作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用艾叶进行养生保健,比如泡澡、贴脐等。

艾叶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性药材,具有温经散寒、祛湿祛虫、活血止痛等保健作用,可以帮助人们预防感冒、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皮肤问题等。

不过,使用艾叶时也要注意质量和安全,慎用过多或长时间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养生小知识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维持合理的作息时间,特别是睡眠时间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在端午节期间,很多人都会因为夜晚的各种活动而熬夜,破坏了自己的作息规律。

这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容易疲劳,甚至影响精神状态。

因此,我们要在端午节期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时地休息,保持身心健康。

养生小知识五:注意饮食卫生在端午节期间,许多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但是卫生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端午节的传统民间医学与养生知识

端午节的传统民间医学与养生知识

端午节的传统民间医学与养生知识端午节,又称为龙船节、重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外,端午节还有着丰富的传统民间医学与养生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医学和养生方法。

一、草药熏蒸疗法历史悠久的端午节是中国夏季的开始,也是各种疫病肆虐的时候。

为了保护身体健康,人们常常使用草药熏蒸来驱避疫病。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蒸香草或植物,如艾叶、香木、檀香等,以期净化空气、驱走疫气以及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这一传统做法现如今还在很多地方得以保留,反映了古人的民间智慧和对健康的关注。

二、漱口饮食养生在传统医学里,端午节是暑热的开始,人们需要通过调理饮食来保持健康。

根据中医理论,端午节时消化力较弱,故在此期间要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多饮水以防中暑。

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渴,因此漱口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方法。

在端午节期间多漱口,不仅可以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还可以提神醒脑,缓解疲劳。

三、艾灸养生在端午节的传统医学中,艾灸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

艾叶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正是因为这些特性,艾灸在农民中被广泛应用。

在端午节日,人们往往会选择穴位进行艾灸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例如,艾柱可以贴在膻中穴上,有助于舒缓肩颈疼痛;艾条可以贴在气海穴上,有助于健脾开胃。

通过艾灸,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

四、五花茶养生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常常饮用五花茶来保健。

五花茶是一种将槐花、桑花、蒿草、艾叶和菊花等五种花瓣煮制而成的茶饮。

这种茶饮有清热解毒、解暑的功效,适合夏季饮用。

比如,槐花中的黄酮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桑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的作用,蒿草则有驱蚊、杀菌的功效。

五花茶的饮用可以很好地改善体质,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五、户外运动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各种户外运动,如赛龙舟、登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养生小常识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因
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
长寿的大节日。

风俗蕴含保健知识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

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此时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

为了安度暑日,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净身、服用之外,还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

端午节人们都有吃粽子、插鲜艾蒿的风俗。

这些除了跟风俗有关,还与健康保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艾蒿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

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

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

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

吃粽子注意三大忌
粽子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趁着端午节,不少人更是大吃特吃。

但吃粽子有三大忌:一忌未熟先吃,二忌保存太久,三忌大量进食。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

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

端节前后,千万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这样易消化不良、肠胃不适。

吃粽子时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分水果,可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选购粽子要注意挑选新鲜的产品。

如果购买后不能冷藏的,应及时食用。

冷却的散装粽子买回家后,最好经再次烧煮后食用,尤其是一定要在沸水中煮热煮透,这样才吃得安全。

对于一时没有吃完的粽子,一定要及时放进冰箱冷藏,切勿长时间放在外面。

一旦发现有霉变或异味,千万不要再吃。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存温度,吃不完的粽子就放在冰箱,但冷藏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天,如果能摆在冷冻库是最恰当,但也不要超过二个星期。

虽然粽子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
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值得注意的是,临睡前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否则一晚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