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闺思》李清照.拼音版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诗词赏析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诗词赏析点绛唇·闺思宋代: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一作:芳)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相思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赏析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
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
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
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
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原文、赏析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
原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一作: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
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
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
作《点绛唇·寂寞深闺》《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
”。
中国经典宋词古诗

中国经典宋词古诗1、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宋代〕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2、唐多令·惜别吴文英〔宋代〕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
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
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
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3、行香子·七夕李清照〔宋代〕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草丛中的蟋蟀鸣叫个不停,梢头的梧桐树叶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
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
只能一年一次短暂相会,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喜鹊搭桥,一年才能相见,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经典唐诗宋词篇二1、春江花月夜【唐朝·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点绛唇李清照词范文

点绛唇李清照词范文引导语:有关词人李清照的《点绛唇》,下文是收集的《点绛唇·蹴罢秋千》与《点绛唇·闺思》原文注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注释⑴点绛唇:词牌名。
⑵蹴:踏。
此处指打秋千。
⑶慵:懒,倦怠的样子。
⑷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
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⑸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不必有何出典,更与“倚门卖笑”无关。
假如一定要追问其出处的话,“倚门”是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的“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司马迁是以此说明“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
而“倚门卖笑”是后人的演绎,以之形容歌女生涯是晚至元代和清代的事:‘“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婉娈倚门之笑,绸缪鼓瑟之娱,谅非得已”(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
创作背景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
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赏析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
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
《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浣溪沙·闺情》李清照.拼音版

浣hu àn 溪x ī沙sh ā·闺ɡu ī情q ín ɡ【宋s òn ɡ】李l ǐ清q īn ɡ照zh ào绣xi ù面mi àn 芙f ú蓉r ón ɡ一y ì笑xi ào 开k āi ,斜xi é飞f ēi 宝b ǎo 鸭y ā衬ch èn 香xi ān ɡ腮s āi。
眼y ǎn 波b ō才c ái 动d òn ɡ被b èi 人r én 猜c āi。
一y ī面mi àn 风f ēn ɡ情q ín ɡ深sh ēn 有y ǒu 韵y ùn ,半b àn 笺ji ān 娇ji āo 恨h èn 寄j ì幽y ōu 怀hu ái。
月yu è移y í花hu ā影y ǐn ɡ约yu ē重zh òn ɡ来l ái。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 释】《浣溪沙》:词牌名。
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绣面:形容面容姣美。
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一作:芳) 1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赏析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
“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
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
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
中国古典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
这里词人“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
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
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然而望到尽头,。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原文、赏析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
原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一作: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创作地点在青州。
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18至1120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这期间赵明诚或有外任,清照独居青州。
是时明诚或有蓄妾之举。
作《点绛唇·寂寞深闺》《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等。
”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doc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上一句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上一句下一句出自宋朝李清照的《点绛唇·闺思》原文翻译: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草一作:芳)点绛唇·闺思拼音版:jìmòshēn guī,róu cháng yīcùn chóu qiān lǚ。
xīchūn chūn qù。
jǐdiǎn cuīhuāyǔ。
yǐbiàn lán gàn ,zhīshìwúqíng xù。
rén héchù。
lián tiān shuāi cǎo ,wàng duàn guīlái lù。
(shuāi cǎo yīzuò:f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李清照的诗词大全《点绛唇·闺思》《怨王孙(春暮)》《转调满庭芳》《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孤雁儿·世人作梅诗》《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声声慢·寻寻觅觅》《蝶恋花·上巳召亲族》《永遇乐(落日熔金)》《长寿乐(微寒应候)》《庆清朝·禁幄低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浣溪沙·闺情》《临江仙·梅》《清平乐·年年雪里》《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点绛唇·闺思》《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忆秦娥·咏桐》《永遇乐·落日熔金》《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鹧鸪天·桂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夏日绝句》《蝶恋花·上巳召亲族》《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好事近(风定落花深)》《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点绛唇·蹴罢秋千》《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浣溪沙·闺情》《念奴娇·春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点绛唇(蹴罢秋千)》《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懈恋花》《临江仙·梅》《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行香子·七夕》《忆秦娥(临高阁)》《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武陵春·春晚》《武陵春·春晚》《清平乐·年年雪里》《多丽·咏白菊》《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钓台》《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忆秦娥·咏桐》《点绛唇·蹴罢秋千》《满庭芳(芳草池塘)》《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声声慢·寻寻觅觅》《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念奴娇(萧条庭院)》《永遇乐·落日熔金》《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声声慢(寻寻觅觅)》《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点绛唇·闺思译文及注释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di ǎn 绛ji àn ɡ唇ch ún ·闺ɡu ī思s ī
【宋s òn ɡ】李l ǐ清q īn ɡ照zh ào
寂j ì寞m ò深sh ēn 闺ɡu ī,柔r óu 肠ch án ɡ一y í寸c ùn 愁ch óu 千qi ān 缕l ǚ。
惜x ī春ch ūn 春ch ūn 去q ù,几j ǐ点di ǎn 催cu ī花hu ā雨y ǔ。
倚y ǐ遍bi àn 阑l án 干ɡān ,只zh ǐ是sh ì无w ú情q ín ɡ绪x ù。
人r én 何h é处ch ù,连li án 天ti ān 衰
shu āi 草c ǎo ,望w àn ɡ断du àn 归ɡu ī来l ái 路l ù。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 释】
点绛唇:词牌名。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白话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鉴赏】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