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小儿腹泻应警惕四种症状

1、小儿腹泻应警惕四种症状令狐采学夏季高温,小儿腹泻进入高发期。
一旦孩子发生腹泻,家长应警惕以下四种症状的出现。
警惕体温升高婴幼儿腹泻的体温反应主要是发烧,且大多是中度发烧(38.5℃左右)。
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腹泻。
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
同时,患儿还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
有些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不发烧,甚至还略低于正常体温。
需要警惕的是,腹泻时或早于腹泻出现的高烧(39℃以上),这是细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
警惕精神萎靡一般轻症腹泻的患儿,是不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的,一旦出现这其中的某些症状,尤其是早于腹泻或腹泻初起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警惕血水样便患儿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
每天患儿腹泻5次左右。
孩子腹泻时,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每次便量较少,却坐在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弯曲性腹泻或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医。
警惕脱水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
2、小儿腹泻常伴发热的原因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多见于婴幼儿,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更为多见。
此外,喂养不当或气温骤降及过于炎热时,亦易诱发腹泻。
小儿腹泻时,除了大便次数增多、质稀、呕吐、食欲减退外,常可伴见发热,体温波动在37.5℃~4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里就向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因其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故而易使各种致病微生物侵袭消化道。
这些微生物在造成小儿腹泻的同时,还可引起全身性的感染中毒症状,所以临床常伴见发热、乏力、烦躁不安,甚至意识障碍等。
其中发热可见于腹泻中,亦可出现于腹泻前。
小儿腹泻伴见发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因脱水引起发热。
婴儿腹泻的处理

婴儿腹泻的处理腹泻是指婴儿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稀薄且量大的病症。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而言,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处理婴儿腹泻时,关键在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注意卫生。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处理婴儿腹泻问题。
一、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腹泻会导致婴儿大量失水和电解质的流失。
因此,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婴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1. 给予充足的液体婴儿腹泻期间,每次腹泻后及时给予婴儿充足的液体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选择含有盐分和糖分的口服液体,如口服补液盐溶液或通过乳房喂养的母乳。
这些液体可以有效地补充婴儿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并减轻腹泻症状。
2. 避免含糖量高的液体在处理婴儿腹泻时,要避免给予过多含糖量高的液体,如果汁或含糖饮料。
这些饮料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并增加婴儿的腹泻次数。
3. 注意饮食搭配尽量避免给予含有奶粉、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高纤维食物的饮食,以免刺激婴儿的肠胃。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粉、面粉糊和清淡的蔬菜水。
二、提供适当的营养在处理婴儿腹泻问题时,提供适当的营养对于恢复婴儿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 维持正常的喂养在腹泻期间,尽量按照正常的喂养时间给婴儿喂食。
如果婴儿不愿意进食,可以尝试给予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或糖盐水,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2. 补充益生菌给予适量的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
可以选择婴幼儿益生菌制剂,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三、注意卫生正确的卫生措施对于处理婴儿腹泻至关重要,可以减少传染和病菌的传播。
1. 维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在接触婴儿或处理婴儿的粪便后,务必正确洗手。
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以杀灭病菌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2. Proper disposal of diapers正确处理和清理婴儿的尿布是防止腹泻传播的关键。
将用过的尿布放入封闭的塑料袋或垃圾袋中,避免任何污染的接触和传播。
3. 清洁和消毒要保持婴儿周围的环境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洁婴儿使用的玩具、奶瓶和餐具,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彻底清洁,并用热水煮沸或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
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又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乳糖酶、双糖酶缺乏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因素所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一)腹泻的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婴幼儿腹泻》PPT课件

康复指导
增强免疫力
鼓励宝宝多休息,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以增强免疫力。
按时服药
按照医生的指导给宝宝服药,确保药物剂量 和用药时间准确。
定期复查
在腹泻症状缓解后,定期带宝宝到医院复查 ,以便医生了解宝宝的恢复情况。
心理支持
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和安抚,帮助宝宝缓解不适和焦虑。
注意事项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只有细菌感染 性腹泻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家长切勿 随意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肠 道菌群失调和产生耐药性。
注意观察家长切勿随 意给宝宝使用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 ,影响医生判断和治疗。
如果宝宝腹泻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 热不退、呕吐、腹痛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总结词
接种疫苗是预防婴幼儿腹泻的有效手段。
详细描述
针对常见病因,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已有相应的疫苗可供接种。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 腹泻的发病率,减轻病情严重程度。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计划,及时为孩子接种相关疫苗,以降低腹 泻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也是预防婴幼儿腹泻的重要措施。
了解疫苗接种禁忌症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了解疫苗的禁忌症,如有 必要,及时咨询医生。
ABCD
按计划接种其他疫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其他相关疫苗,提高 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腹泻及其他疾病。
关注疫苗接种后的反应
接种疫苗后,家长应关注婴幼儿的身体反应,如 有异常,及时就医。
04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与康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补充水分
确保婴幼儿摄入足够的水分, 以预防脱水。
调整饮食
婴幼儿秋季腹泻病因及临床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病因及临床护理秋季,温差变化大,婴幼儿腹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秋季,家长们更是要提起注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及临床护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
一、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病因1.病毒感染: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其中以轮状病毒最为常见。
轮状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婴幼儿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
2.饮食不当:秋季天气转凉,家长们可能会给婴幼儿增加衣物,减少户外活动,导致消化功能减弱。
秋季食物丰富,婴幼儿可能会摄入过多油腻、生冷的食物,引发腹泻。
3.肠道菌群失调:婴幼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秋季腹泻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病情。
4.免疫力低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
二、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表现1.腹泻:腹泻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有时伴有黏液。
2.呕吐:部分婴幼儿在腹泻前会出现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或胃内容物。
3.腹痛:婴幼儿可能会出现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
4.发热:部分婴幼儿在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5.脱水:严重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口干、皮肤干燥、眼泪少、尿量减少等。
三、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1.观察病情:密切关注婴幼儿的病情,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颜色等,及时就诊。
2.调整饮食:腹泻期间,婴幼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
可以适当给予米汤、稀饭、面条等。
3.保持水分平衡:腹泻会导致水分丢失,应及时给予婴幼儿水分,如温开水、淡盐水等。
严重脱水时,需及时就医。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给予婴幼儿抗病毒、止泻、调节肠道菌群等药物治疗。
5.加强护理:保持婴幼儿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尿布疹。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床铺整洁。
6.增强免疫力:适当增加婴幼儿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
秋季气温适宜,可进行户外散步、晒太阳等。
7.预防感染:秋季腹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024年小儿腹泻(带目录)

小儿腹泻(带目录)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尤其在婴幼儿时期更为常见。
腹泻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蠕动加快,使肠道内容物通过加速,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的一种病症。
腹泻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小儿腹泻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1.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如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也可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不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药物副作用、消化系统发育不良等。
肠道功能紊乱、气候变化、精神因素等也可能诱发小儿腹泻。
3.免疫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导致腹泻。
二、症状2.粪质稀薄或水样: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有时伴有黏液或脓血。
3.消化系统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4.全身症状: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5.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口渴、尿少、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等。
三、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肠道功能,预防并发症。
1.饮食疗法: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严重腹泻时,可暂时禁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2.抗感染治疗:针对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病毒感染所致腹泻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补液治疗: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轻中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4.药物治疗:使用肠道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等药物,以保护肠道黏膜,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5.对症治疗:腹痛可给予解痉药,发热可给予退热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预防预防小儿腹泻的关键在于加强儿童保健,提高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婴幼儿腹泻护理ppt课件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 更换尿布,预防红臀和尿布皮 炎的发生。
心理护理
关注患儿情绪变化,给予安抚 和陪伴,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 绪。
03
护理措施实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红臀发生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并用干净柔软的 毛巾轻轻擦干。
避免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湿巾,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 。
人工喂养
选择适合宝宝的配方奶,注意奶具的清 洁和消毒。
饮食调整
根据宝宝病情和年龄,适当调整饮食, 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
臀部护理
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 ,预防红臀和尿布疹的发生。
教育家长如何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观察病情
及时就医
指导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 包括排便次数、性状、颜色以及有无 脱水等症状。
患儿精神极差,皮肤弹性极差,眼窝极度 凹陷,哭时无泪,尿量极少或无尿。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补液治疗
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合适的补液 方式和补液量,如口服补液盐 、静脉输液等。
发热护理
如患儿伴有发热症状,应采取 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 退热贴等。
饮食调整
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制定合 适的饮食计划,如母乳喂养、 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喂养等。
涂抹护臀霜或爽身粉,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预防红臀的 发生。
合理喂养,调整饮食结构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注意饮食 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油腻、辛辣、生冷
的食物。
在腹泻期间,可适当减少奶量或稀释奶 液,以减轻宝宝的胃肠负担。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应选择适合宝宝 的奶粉,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冲泡。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病情,合理安排辅食 ,避免添加新的辅食种类。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
夏秋换季时节,天气时暖时热,腹泻的宝宝就会多起来,且以 2 岁内的婴幼儿多见。
宝宝腹泻的原因以感染最为常见。
另外,宝宝胃肠功能不完善,对母乳或抹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
对于小儿腹泻,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呢?1.什么是小儿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那些并发症呢?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患儿大多数是 2 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
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
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
容易并发:①消化道外感染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②鹅口疮③中毒性肝炎腹泻病程中可出现黄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
④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
⑤其他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
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
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2.当发现宝宝腹泻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小孩腹泻时,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对于给小孩治疗时,医生才能更有保证,所以不要小看这些小孩腹泻家长要做的事情:①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看大便是什么样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状或(小孩子)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大,不是水样变,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
如果是水样变,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应立即去医院化验大便②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刚腹泻,判断不了病情,孩子看上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脸色不差.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立即送就近医院化验,不要超过半小时,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从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让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样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为检验师是通过显微镜观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丝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腹泻
定义:
不是一种病,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一般定义是24小时内3次或3次以上的水样泻。
病因:
1肠道内感染:病毒(轮状病毒最多见,也就是常说的秋季腹泻),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最为多见)2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病毒)3非感染因素(饮食和气候)
临床表现:
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
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带水,成黄色或黄绿色,多见未消化的食物和泡沫,或有发热,加重时出现烦躁不安或脱水等症状。
脱水:口渴、嘴干、皮肤干燥、疲累、尿量减少、感觉虚弱或晕眩、低血压、眼窝深陷、小便颜色加深
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儿童的脾胃功能薄弱,感受风寒或伤食都可致病
伤食引起的腹泻:
症状:腹胀,腹痛,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想吐,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微黄。
治法:消食化积
方药:保和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健儿清解液(江西远东)、小儿至宝丸、王氏保赤丸;如腹胀加用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
受凉引起的腹泻
症状:大便清稀,且多泡沫,臭气不大,肠鸣音强,腹痛,或怕冷发热,苔白腻
治法:温中散寒消胀
方药:藿香正气、小儿至宝丸、王氏保赤丸配合敷脐膏药“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
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秋冬季
症状:呕吐,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无腥臭味,易出现脱水。
治疗:涩肠止泻
方药:涩肠止泻散、蒙托石散等加用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如有脱水症状建议补液;高热加用退热药
吃坏东西(腐败食品)引起的腹泻
有明显的病因,用硫酸庆大霉素颗粒、颠茄磺苄啶片(小儿泻痢停片) 头孢、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治疗,吐泻加小儿至宝丸、王氏保赤丸;水泻加涩肠止泻散、蒙托石散;腹胀明显加“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等外用剂
常用儿科腹泻药品(带△符号是主推)
颠茄磺苄啶片(小儿泻痢停片)
主要成分:
功能主治:
适应症: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慢性菌痢和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等。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5肝脏损害、肾脏损害
6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
7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
10口干、视力模糊、心律加快、皮肤潮红、眩晕等。
严重者可有瞳孔散大、兴奋、烦躁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
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
肝脏损坏,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坏者应避免应用
2肾脏损坏,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间应
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除多饮水外,宜同服碳酸氢钠,以防止不良反应。
失水、休克和老年患者应用本品宜致肾损害,应慎用或避免应用本品。
肾功能减退患者不宜应用本品3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4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禁忌:
1对SMZ(磺胺甲恶唑)和TMP(甲氧苄啶)过敏者禁用
2由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
3孕妇及铺乳期妇女禁用
4新生儿及两个月的婴儿禁用
5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6青光眼、眼内压高者禁用
7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8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9幽门梗阻者禁用
△涩肠止泻散(云南施普瑞)
主要成分:
膨润土、岩陀。
功能主治:
收敛止泻、健脾和胃。
适应症:
用于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腹泻、水泻,亦可治疗食管炎、痢疾等。
产品说明:
1、涩肠止泻散由彝医验方经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为全国独家产
品。
2、涩肠止泻散由膨润土、岩陀配伍组合而成,处方中膨润土(双
八面体蒙脱石)的作用已在多年的临床使用中得到认可,同时处方中的岩陀还有消炎、收敛、止痛的疗效,疗效较思密达更佳。
△乳酸菌素片(云南白药)
药理作用:
本品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适应症:
用于肠内异常发酵、消化不良、肠炎和小儿腹泻。
用法用量:
嚼服。
成人一次1.2~2.4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
小儿一次0.4~0.8克(按乳酸菌素计),一日3次。
药物相互作用
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吸附本品,不宜合用
△保和颗粒(古井集团)
全天然胃动力药-消食、导滞、和胃
主要成分:
功能主治:
消食、导滞、和胃。
适应症:
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暧腐吞酸,不欲饮食。
可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以及婴幼儿因食积、乳积所致的腹泻、溢奶等症,舌苔厚腻。
保和颗粒是消食除积的主要方剂,因此,保和颗粒的确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加减:
苔黄,便秘加去火药
孕妇忌用
妈咪爱
主要成分:
功能主治:
适应症: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不良反应:
极罕见有服用本品腹泻次数增加的现象,停药后可恢复。
注意事项:
冲服时的水温不得超过40摄氏度。
硫酸庆大霉素颗粒
主要成分:
功能主治
适应症:
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等肠道感染性疾病,也可用于术前清洗肠腔等。
不良反应:
1少见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盒皮疹、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2偶见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等耳毒性反应,影响前庭功能时可发生步履不稳、眩晕,也可发生血尿,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尿量减少、食欲减退、极度口渴等肾毒性反应。
发生率较低者有因神经肌肉阻滞或肾毒性引起的呼吸困难、嗜睡、软弱无力等。
少数患者停药后可发生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等耳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
禁忌:
对本品或其他氨基糖苷类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性感染应采用注射治疗。
2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失水、第8对脑神经损害、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肾功能损害患者
3交叉过敏,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阿米卡星过敏的患者,可能对本品过敏
4交叉耐药: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的细菌,可能对本品耐药。
5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的慢性肠道感染的患者应注意出现肾毒性或耳毒性的可能。
6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本品宜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听力检查或听电图测
7长期服用本品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儿童用药:
由于潜在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故小儿宜慎用本品。
老年患者用药:
由于潜在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故老年患者宜慎用本品
健儿清解液(江西远东)
小儿至宝丸
王氏保赤丸
小儿肠胃康颗粒(温州海鹤)、隔山消积颗粒(贵州康尔佳)儿滞灵冲剂(广西正堂)肠泰合剂(吉林力胜)外用剂型(儿泻康贴膜,丁桂儿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