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作文、阅读知识及阅读答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
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
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
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
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
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
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
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
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
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
”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A. 总起——分述——总结B. 总述——分述C. 分述——总述(2)①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
②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
③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
(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
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上生明月四周都静寂了。
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
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
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
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
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
这里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卫它。
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
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染成了杏红的颜色。
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人间句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
这时上面有无际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
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
可是真正能够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
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
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
这红灯并不亮。
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
红灯渐渐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
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从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光芒——________ 皓月——________ 无际——________(2)按文章内容填空。
①突然间,一轮________满月从海上升了来。
②这时上面有________青天。
③下面有________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一粟。
(3)作者几处描述的海上升起的明月,你最喜欢哪一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按课文内容填空,有感情地读两遍。
与晚风、________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________描写的。
可是________能够做到与晚风、________为友的,就只是那些________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一个________,也是幸事。
新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作文习作1.课外阅读。
蝙蝠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
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
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ò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
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
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
生下来的幼蝙蝠吃母乳长大。
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
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
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
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
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类似________sì shì哺乳________rǔ lǔ捕________食pǔ bǔ益________处yì yí(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 众多—________(3)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___段,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4)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________的能力。
(5)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写出来。
(6)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答案】(1)sì;rǔ;bǔ;yì(2)丑陋;唯一(3)过渡;承上启下(4)列数字;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5)第2自然段的第三、四句。
第5自然段的第一、二句。
(6)因为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极强,还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成为人类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所以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解析】【分析】(1)类似sì, 是多音字,哺乳rǔ ,声母是r,不是l;捕食bǔ,声母是b,不是p;益处yì。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1.阅读短文,答复以下问题。
登山人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
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艰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________第二个人:________第三个人:________〔2〕你怎样理解“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这句话?〔3〕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管做什么事,只要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退。
不管做什么事,必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太费力气就应该适可而止。
【答案】〔1〕知难而退;适可而止;勇敢攀登〔2〕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人,是无法知晓成功的味道的。
〔3〕B【解析】2.阅读文章,答复以下问题。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节选〕赫拉克勒斯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他路过高加索山时,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凭着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搭救了为人类盗火而被宙斯悬吊在悬崖绝壁的普罗米修斯;在崇山峻岭中,他与凶猛的狮子搏斗,捕杀了残害人类的猛狮,为民除掉大害。
他的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
一天,他路过伊利斯城邦,看到国王公布的榜文:谁如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牛棚清扫干净,将得到国王牛群十分之一的奖赏。
其实这是国王设下的一个圈套,他想让那些傻瓜给他白干活。
因为国王的牛棚因为常年没有清扫,牛粪堆积如山,一个人别说用一天,就是用三天时间也不可能清理干净。
赫拉克勒斯知道这些后,决定戏弄一下贪婪的国王。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
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
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
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
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
(____)(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
(____)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
快乐作文系列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1、仁慈天使南丁格尔出生在一个英国很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她从不把玩坏了的布娃娃丢掉,而是把布娃折断的手或脚重新缝好,细心地加以照料。
长大后的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一名护士,热心地照顾、帮助病人。
后来,英国和别的国家爆发了一场战争,大批伤员在战地医院里死去,因为战地医院仅仅是一座座肮脏易感染的帐篷。
南丁格尔来了,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不允许细菌滋生。
她细心地为伤员们包扎伤口、清洗身体、喂重伤员吃饭,她为他们唱歌、读圣经……让伤员们忘了伤病的痛苦。
每个夜晚,她都提着灯笼,一张病床一张病床地去巡视,慰问和鼓励一个又一个伤员。
伤员们都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逝世,享年90岁。
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她的一生为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
1912年。
国际护士会倡议定于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提① tí② dī提.供()提.防()提.醒()(2)扎① zā② zhā③zhá扎.裤脚()挣扎.()扎.手()驻扎.()一扎.干草()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颗()的心一座()的帐篷一位()的天使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她把这里变成了干净的病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伤员们为什么说南丁格尔就是一位真正的仁慈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贵的项链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四年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一)最贵的项链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的望着窗外。
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定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
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的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
”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的回家了.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
她买不起的.”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1.根据意思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非常谨慎和小心。
( )(2)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小女孩很想买那条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 "这两个词知道。
第三自然段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之后的心情。
3.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知道,题目“最贵的项链”中的“贵"有两层意思,一是;二是。
4.请选择店主、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姐姐这三个人物中的一位,说说他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我学作文的小故事我学作文的“历史"中,曾有这么一件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那是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很调皮,手脚总是闲不住,做什么作业都不认真。
新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

新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作文习作1.课内阅读《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
A. 由远及近B. 由近及远(2)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的大潮是________ 。
【答案】(1)A(2)形状;声音(3)白线;水墙;战马(4)天下奇观【解析】【分析】(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是从远处县描写。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次写到了近处,所以判断是从远到近来描写。
(2)是从形状和声音来描写。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段话主要是介绍把浪潮比做什。
(4)作者开门见山就写了钱塘江是天下奇观,既然结尾和开头相互照应,那么结尾同样也是写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点评】这篇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所有的题目都离不开文章,从里面都可以找到答案。
2.课内阅读《蟋蟀的住宅》。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前导读假乞丐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乞丐,他们有的是身患疾病,有的是年老体弱,确实是没有能力来维持生计,然而,只能沿街乞讨。
可有些人,好吃懒做,想不劳而获,假装乞丐,来骗取钱财。
这就是所谓的假乞丐。
上星期周末,我和妈妈去天一广场玩。
在路上,我们看到很多人围在一块儿,便和妈妈也挤了进去。
我看见一个女孩,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头上扎着两个乱糟糟的小辫子,身上挂着几片又脏又破的衣物,她的腿上裹着几片白布,膝盖那个部分似乎流着血,她趴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喊:“可怜可怜我吧!可怜……”下面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她是下肢瘫痪,还有些人说她是得了什么怪病……就在这时,从人群中挤出来了一个中年男子,在那个女孩前放下了30元,还说:“看这女孩多可怜呀!大家快来帮帮她吧。
”话音刚落,人们就从包里掏出钱,放在女孩面前,转眼间,女孩面前就有好多钱了,有三元的,有五角的,有二十元的……当然我和妈妈也像女孩捐出了五元,心想:但愿这些钱可以帮助她。
同时我也打心底地佩服这位助人为乐的叔叔。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见过那个小女孩儿了,就在这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天伦广场的一家服装店里见到了她。
走进那家服装店,我看见了一个身着名牌运动服的女孩,这不就是上星期那个可怜的女孩儿吗?旁边还有一位身着黑西装,系着红领带的男子,这不就是上次那位助人为乐的叔叔吗?他们俩怎会在一起呢?这时,他们俩牵着手出来,那个女孩说:“爸爸,我刚刚又挣了许多钱呢!”孩子天真地笑笑。
“女儿,干得好!我们去吃大餐吧!”说完,他们俩便搭着出租车走了。
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女孩并没有下肢瘫痪,她假装乞丐,和自己的爸爸演了一场“精彩”的骗局,那个女孩是假乞丐。
就在这时,我感觉心里闷闷的,好几天的心情都没平静下来。
我一直气愤的是这位父亲,他有着健全的身体,为什么不去工作?为什么要利用女儿去沿街乞讨?为了钱,难道连自己的尊严都不要了么?思考:作者的题材来自生活的细心观察与思考体会,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什么现象?你的感受呢?二.阅读相关知识点常见问题的解答方法: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它的出名还由于它的住宅。
——《蟋蟀的住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吸引了读者对蟋蟀住宅的好奇之感,也表现出作者对蟋蟀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那“鸟的天堂”的却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鸟的天堂由衷的认可和赞美之情。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1:“笔直的公路上,一队队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灯柱的整齐地立在公路上的特点。
例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漓江的水的静、清、绿的特点。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是设问句,它能引起读者对进入金龙洞的小船的注意,并引起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例2: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句话好在哪里?答: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强调了蝙蝠的特点,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也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并加强了语气。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补充1、阅读三字歌好题目明中心含内容慢慢找中心句中心词关键段宜先找总起句在前面总结句在后头合段意提问题串联法是高招答问题要周到常练习有提高2、解题步骤:“一读二找三答”“一读”:边读边圈点勾画,多做记号。
“二找”:归纳段意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三答”:“三个忠实”忠实于题目、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语言规则。
3、提高阅读质量的诀窍:精读、泛读、摘录佳句。
三.阅读训练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6分)沉睡—()安静—()丰收—()2、读短文,补充词语。
(6分)色彩()()颜色()()热闹()()生机()()美不()()丰硕()()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
(4分)比喻句:拟人句: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分)5、短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2分)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8分)春天:夏天:秋天:冬天: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流风景胜地--漓江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
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
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
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4分)犹如:(1)如同(2)还陶醉:(1)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2)沉迷,过分地爱好。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
(4分)(1)全世界一致认为。
()(2)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3分)4. 细读短文,填空。
(6分)(1)桂林山水以__________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2)“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
(3分)(1)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2)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3)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答案(一)短文《漓江》(30分)1、苏醒热闹歉收2、明丽各异非凡勃勃胜收累累3、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拟人句: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4、承上启下5、时间6、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闹非凡秋天:丰硕诱人冬天:纯洁安静7、(自由发挥)(二)短文《一流风景胜地--漓江》(20分)1. (1)(2)2. (1)举世无双(2)目不暇接3. 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
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
4. (1)山青、水秀、洞奇、石美(2)青山浮水,倒影翩翩,变化无穷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