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化 PPT

合集下载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近代交通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2、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
3、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可人 足夫 相, 灵地 助半 捷方 ,体 ,之 亦不 有 惟遂 铁 任, 其路 其举 未, 侮动 建譬 辱不 铁如 而灵 路人 莫, 者身 之横 ,血 御逆 则脉 。之 如流 来 风通 , 痹, 无 之手
……
—— 郑 观 应 《 盛 世 危 言 》
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喇叭 、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灯塔、信号旗
古代驿站鸡鸣驿
烽火台
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想一想:19世纪70年 代,有线电报的出现 给人们提供了哪些 方便? (商业、新闻、家庭 联系等)
我们从报纸上能得到 什么?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 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 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 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 息。
探究:现在报纸上的广告太夸张了, 那是不是在欺骗读者呢?
近代的不同阶层是怎样利用报刊和 杂志来宣传自己的思想的?
天津电报总局——中国最早 的电报局(1880年)
照相技术的出现
1839年,照相技术在法国出现, 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19 世纪晚期,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 盛行,慈禧太后、末代皇帝溥仪和末 代王妃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后来, 照相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逐渐在社 会中流行起来。
《申报》—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72年)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共22张PPT)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共22张PPT)
今天的中国想要引领时代潮流,应该怎么做?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习近平
观察以下两幅图,说说二者有何异同?——东西对视,隔雾看花
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
晚清时期的中国
变之行——路漫漫兮而求索
合作学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发展特 点
学生活动
纱厂工人笔记——《大华记事》
角色1:哥哥(大华)角色2:弟弟 (小华)
(一)洋务运动以后
大华:自从洋务运动以来, 咱们中国人也开始办企业 了。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间
产生
洋务运动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短暂的春 一战期间 天”
再度受挫 一战后
原因
洋务运动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外: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发展特 点
1.地区分布 特点:沿海 沿江多,内 地少 2.特点:轻 工业多,重 工业少。
(四)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
小华:唉!大生纱厂恐怕 是要倒闭了,这几年一直 在亏损! 大华:没办法!一战结束 后,洋人又卷土重来 了……
知识梳理
阶段
产生 发展
时间
原因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发展特 点
“短暂的春 天”
再度受挫
一战期间 一战后
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外: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
画一画
请大家动动手试着画一画,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发展历程的曲线图(注意时间段、发 展状况)。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

【初中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17

【初中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PPT课件17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 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经济上工业化
政治上民主化
1912年1月28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思想文化上科学民主化
思考
近代以前人们使用的交通 工具有哪些?近代以后了?
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 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 节获奖的影片——《渔 光曲》剧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 入内地,普及开去,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这就是北 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 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溥仪剪辫装
1876年,英国商人 在中国修筑的第一 条正式投入运营的 铁路——淞沪铁路。
1881年中 国自办的第 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早期火车
中 国 人 对 火 车 的 反 应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 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 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 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 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 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 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 半”“先闻摇铃之声”“又 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 作响 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 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 皆喝彩,注目凝视。”
1872年在上海诞生的 《申报》,它是中国近 代历史最久,影响最大 的报纸。该报内容丰富, 刊载有新闻、评论,还 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 等等。从报纸中,人们 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 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VS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31张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31张PPT)
影响:资使。信所息以的很传少打递电变话得,快除捷非和是遇简到便什,么深特刻别地重要改的变事着情人。们的思想观念
和生活方式
电信 通信
互联网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十分普遍 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通信方式的变迁
购物方式多样化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支付方式多样化








支 付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 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千米,是一项超大型跨 海交通工程。
3.民用航空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 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
1993年5月,北京放开粮油价格, 图为朝阳区某粮店店员在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
2.日常生活变化的表现
(2)食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 饱”,而且还要“吃好”,讲 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 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 入人心。
2.日常生活变化的表现
(3)住 当时农村地区的俗语:“泥巴墙,茅草房,支口锅,铺张床。”
4.城市交通 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 通状况。
◎北京地铁
交通
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出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交通运输业发展成绩
斐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 湘西矮寨大桥
铁路 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交通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衣、食、住、娱乐等各方面的变化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 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1.衣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买衣服凭布票,衣服的色彩和样式单调。
KINGSOFT
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是显示风度、 展示个性的方式。
改革开放后: 主要的通信 方式有BP机、 大哥大、手 机、电脑
通讯方式的变化
QQ聊天 微信聊天 钉钉聊天
(1)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 增强。 (2) 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 康水平。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 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4)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5) 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后: 中国形成铁路、 公路、民用航 空、水运和地 下轨道交通等 组成的综合交 通运输网。
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比较
改革前
改革后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
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显示风度,展 示个性
食 较为匮乏单调
“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 搭配,绿色食品

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
2.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饮食结 构比较单一,有些农 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 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吃饱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 搭配,绿色食品等观念深入人心。
3.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拥挤,破旧, 室内设施简单
改革开放后: 居住面积扩 大,室内设 备和装饰大 大改观
4.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城乡人民外出 主要靠步行, 有少量的自行 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34张PPT)

6.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7.“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 行车到私家车”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B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人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
C 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5.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D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立 交 桥

便 捷 的 高 速 公 路

民 航 飞 机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出行方式: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
陆空
海地
综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 合 已居世界__第__二__位__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
了运营效率。
交 公路:较快发展,建立密集公路网,设立公
稿源:《南方都市报》
信 现在的“通信易”
受访人:在座的同学们 年纪:14岁 住址:唐县
说说你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
通信:
*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_全__球_第 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 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_PPT

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_PPT

探寻真知
1、赵伟“随大流”的行为实质是什么? 2、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这种行为?
如何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积极影响: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 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不利 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助长社会生活中 的歪风邪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克服方法: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 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
今昔比,话巨变
1990年以前,城市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才6.7平方 米,农民才17.8平方米,到现在城市居民已经超 过10平方米,农村居民超过27平方米。
住 房 的 变 化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改革后农村新貌
今昔比,话巨变
我国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进入 一个崭新的时期。轿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青少年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
1、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 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2、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我们的同龄人赵伟的日记(三)
昨晚的通宵狂欢让我很没有精神,瞌睡连连 ,以至于睡到早晨八点半,幸好我们的队长 临时调整,不过还是引起了一阵小混乱。我 真的很内疚,队长也严厉地批评我,甚至说 我不具备志愿者的专业操守。唉,我的自信 心被打击到了极点,也许我不该来这里的 ……” 想一想:如果你是赵伟的朋友,你会对他说 些什么?
课堂小结: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原因有哪些?
1、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2、人民的辛勤劳动
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原因和方式有哪些?
原因:社会的发展对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 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 往,学会做人。我们只有在社会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 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本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方式:参加公益活动,调查活动,参观访问, 志愿者活动等

最新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

最新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
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打 开、西方文明的传入,对社会生 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的冲击
请思考: 根据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结合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请您重新评价西方列 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从正反两个方面 评价)
1.西方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也带来西方文明,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
小栓子
1902年生,牟平 人。自小家境贫 寒,1913年(民 国二年),父母 打算让其投奔在 上海工作的叔叔 当学徒。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请阅读课文124页—125页第二段,思考 1.小栓子要从我们烟台到上海找他叔叔,可
以选择什么新交通工具? 2.这些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交通工具有何优势 3.小栓子来到上海后,想给爸爸妈妈捎个口
妈报个平安,不要她担
心。”
小栓子怎样才能快捷
地给妈妈报个平安?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
近通讯代:邮差架设有线电报;
信鸽
20世纪初开办了无线电
报。
电报 优点: 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叔呵叔呵,,就 你现上在海的打真扮, 到街是上繁是要荣闹笑
话的啊,,你必我须改 头换想面出,才门能出 门。逛一逛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叔变化的局限
叔,栓从子,你 是上个海幸运的的孩子, 你变看化到了可祖国的 最千以万新看万变个化出小,,孩而子千 还我生们活在中旧的社 会国生进活状步态当中 呢真!是大
啊!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局限
同学们阅读127页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有限
最后一段,思考: 2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
京剧《定军山》剧 照
1934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 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年拍摄的、由京 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 的京剧片《定军山》。
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明星:
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 的影片——《渔光曲》剧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 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 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
早 期 火 车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 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 成功。
趣事一二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 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 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 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 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早 期 的 照 相 机
说一说
拍照片对于我们的生 活有哪些帮助?
清末中街
上世纪20年代 的中街
上世纪30年 代的中街
上世纪60年 代的中街
小故事:
• 慈禧太后酷爱照相,有专人为她摄影,她 一生共留下了七八百张照片。这些照片影 像清晰,构图讲究,人物传神,既有标准 特写照,又有日常生活照,还有化装娱乐 照。后来的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都 是拍照片的狂热追求者,他们也留下了大 量的照片。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 料。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溥仪剪辫装
清朝梳辫图
近代男子发式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清朝官服
孙中山和中山装
你知道吗?
•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 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 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 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 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 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 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 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
6.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A《定军山》B《渔光曲》C《歌女红牡丹》D 《神话》
7.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A《新华日报》 B《民报》
C《申报》
D《万国公报》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 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 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
从中我们可能得出什么启示?
清末民女
民国少女
旗袍小传
旗 女 之 袍
旗袍小传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旗袍
年上 代世 的纪 旗二 袍十
四 十
——

国 之 初 的 旗
现 代 旗 袍

电 影 《 花 样 年 华 》 中 的 旗 袍 式 样
现代的“三寸金莲”
剪发辫


废缠足


易服饰


变礼仪

改称呼
从这些变化体现民国初年的社会出现 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 期 电 报 机
1880年贝尔电话
小知识 — 电话的发展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
• 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
时间
出版的报纸
宣传的思想
维新变法运动 《万国公报》(后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时期
改为《中外纪闻》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 《新青年》、

《每周评论》
宣传民主、科学
《申报》
1872年诞生的 《申报》,在当时影响 较大。该报内容丰富, 刊载有新闻、评论,还 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 等等。从报纸中,人们 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 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我们从报纸上 能得到什么?
2.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比赛开始
1.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黄鹄”号轮船
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 京广铁路
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定军山》
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 构是
商务印书馆
5.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定军山》B《渔光曲》C《歌女红牡丹》D 《神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