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选择、判断共25题)汇总

合集下载

初级题库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初级题库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经济法-第3章【必刷题+答案】

经济法-第3章【必刷题+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一、单选题1.银行在收到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后,对于符合销户前提的,应在()个工作日内办理撤销手续。

A.1B.2C.3D.52.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将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A.该汇票无效B.该背书转让无效C.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D.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3.根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委托收款付款人应在接到通知的当日书面通知银行付款。

如果付款人未在()通知银行付款,视同付款人同意付款。

A.银行发出通知之日起3日内B.银行发出通知的次日起3日内C.付款人接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D.付款人接到通知的次日起3日内4.发卡银行应当对借记卡持卡人在ATM机等自助机具取款设定交易上限,每卡每日累积提款不超过()。

A.1万元B.2000元C.1000元D.2万元5.2022年1月1日,甲向乙签发一张承兑人为A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为2022年4月20日。

2022年3月1日,乙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丙,2022年4月25日,丙向A银行提示付款被拒绝,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丙对乙的追索权的消灭时间是()。

A.2022年9月1日B.2022年7月25日C.2022年10月25日D.2024年4月25日二、多选题6.根据规定,下列专用存款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

A.基本建设资金B.证券交易结算资金C.期货交易保证金D.信托基金专用存款账户7.甲出具一张本票给乙,乙将该本票背书转让给丙,丁作为乙的保证人在票据上签章。

丙又将该本票背书转让给戊,戊作为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向出票人提示见票。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戊不得行使追索权的是()。

A.甲B.乙C.丙D.丁8.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被追索人在向持票人支付有关金额及费用后,可以向其他汇票债务人行使再追索权。

下列各项中,属于被追索人可请求其他汇票债务人清偿的款项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测试卷(章节练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测试卷(章节练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则题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3、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C 社会意识内部各形式间的相互影响D 社会意识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 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6、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A 生产关系B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C 生产、分配和交换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7、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历史的钥匙是(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生产劳动的发展史C.社会意识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8、“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这个观点说明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C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D 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会促进其发展9、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更替的规律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A 生产关系的总和B 生产资料的总和C 生产要素的总和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1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A 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B 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C 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D 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12、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B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C 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的各部分随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1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发展C 上层建筑的发展D 经济基础的发展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 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B 人民群众有无穷的智慧C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D 人民群众的活动总是合理的15、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B 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C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D 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二、多项选择题(10道)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水平D 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E 生产关系性质2、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健康评估自测训练题--第三章

健康评估自测训练题--第三章

第三章体格检查第二节般状态评沽自测训练题(一)选择题【A1型题】1.与判断发育是否正常无关的是A.身高B.体重C.第二性征D.营养E.智力2.判断营养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A.毛发分布B.肌肉发育C.皮肤弹性D.皮肤色泽E.皮下脂肪3.判断皮下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最适宜的部位是A.手背B.躁部C.胫前D.前臂屈侧E.上臂屈侧4.消瘦是指体重低于正常的A.l0%B.5%C.15%D.20%E.25%5.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A.20 %B.5%C.10% D.15 %E.30%6.不属于意识障碍的是A.嗜睡.B.意识模糊c.昏睡D.昏迷E.失语7.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为A.慢性病容B.贫血面容C肝病面容D.肾病面容E.黏液性水肿面容8.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缓、毛发稀疏为A.慢性病容B.贫血面容C.肝病面容D.肾病面容E.黏液性水肿面容9.强迫仰卧位见于A.脊柱疾病B.急性腹膜炎C.胸膜炎,D.心肺功能不全E.心绞痛10.强迫端坐位见于A.脊柱疾病B.急性腹膜炎C.胸膜炎D.心肺功能不全E·心绞痛11.强迫侧卧位见于A.脊柱疾病B.急性腹膜炎C.胸膜炎D.心肺功能不全E.心绞痛12.蹒跚步态见于A.震颤麻痹B.脊髓疾病C.小脑疾患D.佝偻病E.巴比妥类中毒13.共济失调步态见于A.脊髓疾病B.震颤麻痹C.小脑疾患D.佝偻病E.大骨节病14.慌张步态见于A.脊髓疾病B.震颤麻痹C.小脑疾患D.佝偻病E.巴比妥类中毒15.醉酒步态见于A.脊髓疾病B.震颤麻痹C.小脑疾患D.佝偻病E.脑性瘫痪【A2型题】16.女性,56岁,畏寒、浮肿、便秘、嗜睡、、行动迟缓1年。

查体:颜面浮肿,睑厚面宽,毛发稀疏,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其诊断可能为A.慢性肾炎B.甲状腺功能减退C.贫血D.结核病E.营养不良17.男性,26岁,左侧胸痛2天,深呼吸加重。

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时,胸痛可减轻。

(完整版)示波器习题汇总

(完整版)示波器习题汇总

第三章 电子示波器一.选择题1.如图1-13所示为双踪示波器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波形,若示波器的水平(X 轴)偏转因数为10μs/div ,则两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差分别是( )。

A 、25kHz ,0° B 、25kHz ,180°C 、25MHz ,0°D 、25MHz ,180°2.某示波器扫描信号正程时间T s =120ms ,逆程时间T b =40ms 。

则用它观测50Hz 交流电波形时,显示的波形个数为( )A . 2 B .6 C . 8 D .123、被测信号、触发脉冲、扫描电压和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题3图所示。

示波器的触发极性、触发电平应该为( )A .正极性触发、零电平B .负极性触发、正电平C .负极性触发、负电平D .正极性触发、正电平题3图 题4图4、用示波器观测到的正弦电压波形如题4图所示,示波器探头衰减系数为10,扫描时间因数为1 μs/div ,X 轴扩展倍率为5,Y 轴偏转因数为0.2 V/div ,则该电压的幅值与信号频率分别为( )A .0.8 V 和1.25 MHzB .8 V 和1.25 MHzC .8 V 和0.25 MHzD .0.8 V 和0.25 MHz5.如图所示为示波器测量的某正弦信号的波形,若示波器的垂直(Y 轴)偏转因数为10V/div ,该信号的电压峰值是:( )A .46V B .32.5V C .23V D .16.25V6.在电子示波器中,为了改变荧光屏亮点的辉度,主要改变:( )A .第一阳极电压 B .第二阳极电压C .第三阳极电压D .栅阴极之间的电压7.测量 时通用示波器的Y 偏转因数的“微调”旋钮应置于“校准”位置。

A .周期和频率B .相位差C .电压D .时间间隔8.示波器上显示的两个正弦信号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时基因数“t/div”开关置于10ms/div 档,水平扩展倍率k =10,Y 轴偏转因数“V/div”开关置于10mV/div 档,则信号的周期及两者的相位差分别是:( )A . 9ms ,4°B .9ms ,40°C .90ms ,4°D .90ms ,40°9.测量脉冲电压(尖脉冲)的峰值应使用:( )A .交流毫伏B .直流电压表C .示波器D .交流电压表10.某双踪示波器的显示方式有五种:①YA ②YB ③YA ±YB ④交替⑤断续。

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复习题(合金的结晶和合金化原理)-选择和判断

机械工程材料第三章复习题(合金的结晶和合金化原理)-选择和判断

第三章复习题(合金的结晶和合金化原理)1、由于物质中热能(Q)或成分(C)不均匀所引起的宏观和微观迁移现象统称为扩散现象。

2、在研究空间内温度或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扩散称为稳态扩散。

3、在研究空间内温度或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扩散称为非稳态扩散。

4、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扩散通量与温度或浓度梯度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扩散第一定律。

5、不属于恒温转变的是合金液相结晶成一个固相。

6、由一个液相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7、由一个液相和一个固相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包晶转变。

8、由共晶转变得到的两相混合组织称为共晶组织。

9、某合金结晶时先发生L→a,然后又发生L+a→b,完成结晶后只有b相,则该合金称为包晶合金。

10、不属于恒温转变的是合金液相结晶成一个固相。

11、由一个液相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12、由一个液相和一个固相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包晶转变。

13、由共晶转变得到的两相混合组织称为共晶组织。

14、某合金结晶时先发生L→a,然后又发生L+a→b,完成结晶后只有b相,则该合金称为包晶合金。

15、在只有固态下发生的相变称为固态相变。

16、固溶体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多余的溶质原子形成另一种固溶体或化合物的过程称为脱溶沉淀。

17、由一个固相同时转变成两种成分不同但晶体结构相同且与母相晶体结构也相同的转变称为调幅分解。

18、由一个固相同时转变成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析转变。

19、由两个固相转变成一种固相的转变称为包析转变。

20、原子扩散的结果使成分更均匀或形成新的相。

我的答案:√21、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小,扩散速度越慢。

我的答案:×22、渗碳温度越高,渗碳速度越快。

我的答案:√23、气氛碳势小于工件表面含碳量时气氛中的碳原子向工件内扩散。

我的答案:×24、工件表面与介质之间的换热系数越大,则工件加热或冷却速度越快,工件内的温度梯度也越大。

网络实用技术第三章本章自测答案

网络实用技术第三章本章自测答案

《网络实用技术》第三章本章自测一、单选题(共25道,每题2分,总计50分)题目1 关于RIP协议描述正确的是( B )。

A. RIP支持的最大跳数为16条B. RIP路由表的更新是通过路由器广播来交换路由信息C. RIP路由表中某些项只包含目的地址、下一跳IP地址D. RIP是一种链路状态动态路由协议题目2 ( D )协议主要用于控制IP数据报的传输,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错误提醒和控制信息。

A. RIPB. SMTPC. ARPD. ICMP题目3 ( D )协议不是网际层协议。

A. IPB. ARPC. RARPD. TCP题目4 ( C )协议用于通告IP层分组传输状态。

A. ARPB. RARPC. ICMPD. IGMP题目5 ( D )协议用于实现网络中的组管理与多播应用。

A. ARPB. RARPC. ICMPD. IGMP题目6 关于IPv6地址书写正确的是( B )。

A. 123A:BC00:0000:1111:2222:0000:G125B. 123A:BC00::1111:2222:0C. 123A. 1111.2222.3211D. 123A:BC00::1111:2222::题目7 关于IPv6地址书写正确的是( B )。

A. 231A:CD00:0000:1001:3232:0000:H200B. 231A:CD00::1001: 3232:0C. 231A. 1001. 3232.1602D. 231A:CD00::1001: 3232::题目8 IPv6的特性不包括( C )。

A. 地址空间较大B. 报头简单和易封装C. 路由表较大D. 可提供更好的QoS保证题目9 对于A类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是( A )。

A. 255.0.0.0B. 255.255.0.0C. 255.255.255.0D. 255.255.0.255题目10 在IPv4网络环境中,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是根据( C )转发数据包。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24题单项选择,25-28多项选择)1、MRSxy递减,意味着当X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能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A.越来越多B.越来越少C.保持不变D.以上均不正确2、设某一消费者用完全部收入后,有MUx/Px<MUy/Py,为使效用最大,他将()A.如果X、Y的价格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B.如果X、Y的价格不变,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C.仅当X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X的购买D.仅当Y的价格降低时,才有可能增加Y的购买3、只消费一种商品X,当消费者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A.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4、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5、当只有商品价格变化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恩格尔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6、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B.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7、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A.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沿着原有的预算线移动D.不变8、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A.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沿着原有的预算线移动D.不变9、低档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A.增加B.替代效应的效果大于收入效应的效果时增加C.减少D.替代效应的效果小于收入效应的效果时增加10、当消费者处于均衡时()A.每单位货币购买不同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相等B.每种商品的总效用相等C.每种商品的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D.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11、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0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1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1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14、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为负的直线,意味着这两种商品()A.可以部分替代B.完全替代C.互补D.互不相关1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不同,但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商品组合比例不同D.效用水平相同,商品组合比例相同16、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17、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A.左移B.右移C.不变D.无法确定18、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100元,商品X的价格为10元,商品Y的价格为3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选择、判断共25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达式中不存在竞争冒险的有 。

A.Y =B +A B
B.Y =A B +B C
C.Y =A B C +A B
D.Y =(A +B )A D
2.若在编码器中有50个编码对象,则要求输出二进制代码位数为 位。

A.5
B.6
C.10
D.50
3.一个16选一的数据选择器,其地址输入(选择控制输入)端有 个。

A.1
B.2
C.4
D.16
4.下列各函数等式中无冒险现象的函数式有 。

A.B A AC C B F ++=
B.B A BC C A F ++=
C.B A B A BC C A F +++=
D.C A B A BC B A AC C B F +++++=
E.B A B A AC C B F +++=
5.函数C B AB C A F ++=,当变量的取值为 时,将出现冒险现象。

A.B =C =1
B.B =C =0
C.A =1,C =0
D.A =0,B =0
6.四选一数据选择器的数据输出Y 与数据输入X i 和地址码A i 之间的逻辑表达
式为Y = 。

A.3X A A X A A X A A X A A 01201101001+++
B.001X A A
C.101X A A
D.3X A A 01
7.一个8选一数据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有 个。

A.1
B.2
C.3
D.4
E.8
8.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 。

A.译码器
B.编码器
C.全加器
D.寄存器
9.八路数据分配器,其地址输入端有 个。

A.1
B.2
C.3
D.4
E.8
10.组合逻辑电路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有 。

A. 修改逻辑设计
B.在输出端接入滤波电容
C.后级加缓冲电路
D.屏蔽输入信号的尖峰干扰
11.组合逻辑电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可用( )描述。

A.真值表
B.状态表
C.状态图
D.逻辑表达式
12.以下电路中,加以适当辅助门电路, 适于实现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

A.二进制译码器
B.数据选择器
C.数值比较器
D.七段显示译码器
13.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函数Y =0101A A A A +,应使 。

A.D 0=D 2=0,D 1=D 3=1
B.D 0=D 2=1,D 1=D 3=0
C.D 0=D 1=0,D 2=D 3=1
D.D 0=D 1=1,D 2=D 3=0
14.用三线-八线译码器74L S 138和辅助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Y =122A A A +,应 。

A.用与非门,Y =765410Y Y Y Y Y Y
B.用与门,Y =32Y Y
C.用或门,Y =32Y Y +
D.用或门,Y =7
65410Y Y Y Y Y Y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 在组合逻辑电路中,由竞争产生的险象是一种瞬间的错误现象。

( )
2. 优先编码器的编码信号是相互排斥的,不允许多个编码信号同时有效。

( )
3. 编码与译码是互逆的过程。

( )
4. 二进制译码器相当于是一个最小项发生器,便于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 )
5. 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是功耗极小、工作电压低。

( )
6. 液晶显示器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工作环境中使用。

( )
7. 由逻辑门构成的电路是组合逻辑电路。

( )
8. 共阴接法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需选用有效输出为高电平的七段显示译码器来驱动。

( )
9. 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的功能正好相反,互为逆过程。

( )
10. 用数据选择器可实现时序逻辑电路。

( )
11. 组合逻辑电路中产生竞争冒险的主要原因是输入信号受到尖峰干扰。

( )
三、填空题
1.半导体数码显示器的内部接法有两种形式:共 接法和共 接法。

2.对于共阳接法的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应采用 电平驱动的七段显示译码器。

3.消除竟争冒险的方法有 、 、 等。

4.组合逻辑电路在任意时刻的稳定输出信号取决于 。

5.根据电路输出端是一个还是多个,通常将组合逻辑电路分为 和 两类。

7.全加器是一种实现 功能的逻辑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