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生成技巧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见标题类型、拟题方法及练习

任务驱动型作文常见标题类型、拟题方法及练习1.正对式标题:即标题上下两句各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立意主题之中。
如《荣枯随缘,遇合尽兴》2.反对式标题:即标题上下句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题立意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引人注目。
在生成反对式标题时,尤为注意的一点是上下两句要形成反差、对比,形成一种张力。
例如:《仰观宇宙,俯察万物》3.串对式标题:又叫流水对标题,上下句的意思是顺承的、连贯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
这种标题,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而是注重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两句连贯而下恰如行云流水。
串对式标题的上下两句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例如《远近结合,感受自然》4.重复式标题:此类标题或字形重复,或字义重复,或情调重复,或字音重复,从而具有美感,音节优美,韵律悠长。
例如:《一念海角,一念天涯》、《我的路,我的门》、《我们的信念,我们的选择》5.对比式标题:此类标题上下两句字数有可能不同,不对仗,但形成一种反差对比,也具有审美张力。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习题演练:(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方法教师版.doc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拟题的重要性:1、 标题作用:“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眼睛有神龙会标题有神文添彩”2、 阅卷心理:先入为主,第一印彖。
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老师眼屮的是文题,题目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3、评卷标准:不拟文题扣2分。
实际上,若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二、好标题四原则,具体说来要达到“四要31、 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突出主旨,-AT 然。
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2、 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FI 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3、 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冃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4、 要富有意蕴: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三、高考新材料作文拟题常用的三种模式:1、 第一种模式:保守拟题法,即直接从材料屮提炼出屮心话题,作为文章的题目。
2、 第二种模式:保险拟题法,即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前后添加词语扩充成题目。
3、 第三种模式:创新拟题法,先定好材料的中心话题,再运用各种手法加以润色。
常用修辞手法:1比喻(1) 比喻,形象生动《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诚信——人牛的信用卡》 《创造是腾飞的翅膀》(2) 比拟,情感细腻《天空的期盼》《携“正能量” 一起飞翔》 《低素质,再见》(3) 反问,强调情感《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敢问路在何方?》 《亲情岂可漠视?》(4) 化用,显出新意《争渡,争渡,执着人牛何处》《竞争不是无情物》 《道德苦旅》2比拟3反问4仿拟《欣赏如光,赞美如花》 《“正能量”5对比6对偶7夸张8引用《借我一双慧眼》 《找准人牛的靶子》我们的加油站》《感情不是保险绳》《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谁来为亲情“扶贫”》 《好高岂能驚远?》《生活岂能无“正能量” ?》 《诚信岂可抛?》《给孩了一片自由的天空》《与“正能量”同行》 《请别践踏亲情》《莫为他言遮望眼》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生于“问” ?死于“问” ? 《生活怎能缺少赞美、竞争? 《岂以亲疏辨好恶?》 《月若有情月长吟》 《都是答案惹的祸》《都云老汉痴,谁解其屮味》(5) 对比,凸现主题四、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最近,社会上涌现出了更多的“最美”,从’最美妈妈”“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从他们 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及对于民众的震撼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作文是考生受到世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不只是国外作家可以通过个人选题和写作,而在大中型考试中表现卓越的考生也可以选择“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考生在高考作文过程中按照命题材料、题目要求和写作任务来开展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技巧,下面给大家介绍四种常用的法则。
第一,准确理解题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完成题目规定的具体任务。
考生在进行题目要求分析时,必须仔细研读,理清思路,明确写作任务,把握好题意。
在分析题干时,要突出题目的关键词,如主题、观点、行为等,并与命题材料对照,将题干中的任务展开为具体的写作思路。
只有准确理解题意,才能合理展开写作。
第二,充分利用命题材料。
命题材料是高考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要充分利用命题材料的信息,结合自身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借鉴命题材料时,可以引用命题材料中的观点、事例和论证,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还可以在命题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归纳和比较等,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文章的内容。
保持论证的逻辑性。
论证在作文中非常重要。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重点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同时对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进行反驳或分析。
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逻辑的条理性和连贯性,正确使用例如因果关系、比较对照、引用证据等论证手段,使文章的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第四,注重写作的语言表达。
作文的语言表达是作文得分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评价。
考生在写作时要注重词汇、句式和语法的正确运用。
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使用生硬、重复和模棱两可的语言,运用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避免出现过于复杂和冗长的句子,同时还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避免出现严重的语法错误。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往往比较明确,帮助考生更好地展开文章。
考生通过准确理解题意、充分利用命题材料、保持论证的逻辑性和注重写作的语言表达,可以在高考作文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2023高考作文必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

2023高考作文必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理论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如下: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优选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
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
事善能。
”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融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标题设计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标题设计(选择题形式)及范文一篇训练目标:任务驱动作文的审题和标题设计。
【导入学习】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的设计注意以下几点:1、紧扣材料中心事件,标题要与材料有关系2、紧扣关键词3、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人物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今天,我们用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标题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自主学习】0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剧中出现的“琅琊山”、“琅琊阁”等名称也受到热捧。
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江苏南京、山东东南沿海等地也跃跃欲试地想和“琅琊”攀亲戚,加入了争抢“琅琊”地名的混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A退一步海阔天空 B改名图利,短视之举C文化须自爱,改名要谨慎 D尊重文化,何须浮名E有一种改名叫买椟还珠0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A. 急功近利,过犹不及B. 争做第一,力争上游C. 有一种竞争叫急功近利D. 切莫妖魔化“中国式竞争”E. 竞争有度,成长第一【合作学习】0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拟题技巧范文示例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拟题技巧范文示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拟题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考生的拟题水平,基本可以反映考生的写作水平。
很少看到题目一般而内容精彩的作文,往往是“题如其文”标题精彩正文也有条有理,文采斐然;标题平庸,正文也往往平铺直叙,平平淡淡。
“人要衣装,文要题装”。
阅卷老师的第一眼就是看题目,拟一个有文采有特点的好题目,至关重要。
典题示例(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从构图、用光、影调等能被欣赏者直接感观的基础要素入手2017年全国Ⅱ卷的作文属于名句类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形式简洁开放,内容上关注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家国情怀。
该命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材料表述简洁;二是着重考查了考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对名人名言的理解能力;三是材料指向性不固定,“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允许考生的思维自由发散,尽可能激发考生的个性化思考。
从实际阅卷情况看,这类作文的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题立意,二是标题的拟定。
那么,新高考形势下,作文的标题应具有哪01准确,精练标题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8个字,对偶句形式除外。
用语要力求精练简洁,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性,避免冗长烦琐,最好能直接体现观点,概括文章内容。
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高分作文标题《兼济天下,不负青春》《平凡造就不平凡》《敢于正视,方得重塑》《且看今朝,尽数风流》《真名士,自风流》等。
任务驱动型作文巧拟题

参考拟题
• (1)《从“比”中奋进》 (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点出 “比”产生的积极效果,亮明观点,醒目有力。) • (2)《攀比之风不宜长》 (扣住材料中“人比人,气死 人”等信息点,点出盲目攀比的危害。) • (3)《比,一种精神品格》 (扣住材料中的关键词 “比”,为“比”定性,提醒人应该用什么心态去 “比”,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
《学会放手》 《放手也是一种爱》 《绝不放手》 《放手不等于放弃》 《有一种爱叫放手》 《放手--风雨后的晴空》
• 抓关键词句拟题目的方法虽然显得有些 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 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 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 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几乎等同于 把论点当作了标题。
简单回顾作文立意:
如果你是阅卷老师,请对下面的标题进行点评
• • • • •
《无题》 《溺爱》 《买手机》 《背竹筐的奶奶》 《别把溺爱当做疼爱》
目前我们拟题存在的问题:
• • • • 1.题目偏离材料的核心立意。 2.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名词性的标题) 3.题目与内容不符。 4.最无语的是:不拟题!
•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 旨,扣住了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技巧: 1. 抓关键词句添加前后缀拟题目 •寻找材料的关键词 、关键句,用添加前后缀 法、造句法,形成观点后作为题目。
•
请同学们自读下列作文材料,找出关键词句, 提炼观点,并自拟作文题目,然后相互交流。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 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 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最担心的一项,因为它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在备考高考作文时,任务驱动型作文更是需要考生们特别重视。
那么,如何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
一、审题准确,理解任务审题准确是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第一步。
高考作文题目通常有自由作文和任务型作文两种,而任务型作文要求考生按照给定的任务要求来完成文章,因此考生需要认真审题,充分理解任务。
在审题时,要注意把握好题目的关键词,弄清楚题目的要求,理解好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明确文章的写作方向。
二、合理构思,明确结构在审题准确的基础上,考生需要进行合理的构思,并明确文章的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考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适当的构思,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论点,明确文章的主体结构,使得文章的内容紧扣任务要求,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三、论据充分,观点明确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准备论据,观点要明确。
论据的充分可以从事实、数据、案例等多方面进行支撑,使得文章的论述更加有说服力,而观点的明确则是体现了文章的立意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思考,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用恰当的论据加以支持。
四、表达规范,语言优美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表达规范,语言优美。
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要求高,因此考生需要注意书面语的使用,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和句式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生动。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是:审题准确,理解任务;合理构思,明确结构;论据充分,观点明确;表达规范,语言优美。
只有掌握了这些写作技巧,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写出一篇优秀的任务驱动型文章。
希望考生们能够在备考高考时,充分理解这些写作要点,熟练掌握这些写作技巧,从而取得优异的作文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生成技巧
标题作为“文眼”,它是文章之主题、立意、内容、话题之“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就如人的外表一般,往往第一眼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如何拟一个或优雅或有趣或诗意的标题则需要我们好好费一番功夫思考。
本篇文章着重分析如何拟写标题体现任务,展示风采,获得高分。
一、作文标题的“吸睛大法”:
第一:回目式标题
1、正对式标题
即标题上下两句各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立意主题之中。
如《荣枯随缘,遇合尽兴》类乎“时评”,直抒己见,从人生的“荣枯、遇合”方面生成标题,品析时下争名逐利现象,追索智慧的根源,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发人深思。
如《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用心感动,以爱承担》、《春风拂柳花自开,寒气袭人雪自埋》、《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等都属于正对式标题。
2、反对式标题
即标题上下句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把主题立意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引人注目。
在生成反对式标题时,尤为注意的一点是上下两句要形成反差、对比,形成一种张力。
例如:《仰观宇宙,俯察万物》“仰观”“俯察”形成对比,“宇宙”“万物”形成重复,将所要表达的观点——要想感知自然,就必须亲身走进自然,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化用禅宗的语句“不因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用“舍”和“得”、“一朝”与“万古”来反衬,上下联意思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张力。
如《左手粪叉,右手笔杆》、《小常识,大学问》、《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等标题,都是反对式标题,上下两句极具张力,具有一种反衬之美。
3、串对式标题
又叫流水对标题,上下句的意思是顺承的、连贯的,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
这种标题,不求形式上的严格工整,而是注重情感思绪的自然贯通,两句连贯而下恰如行云流水。
串对式标题的上下两句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例如《远近结合,感受自然》有“远”有“近”,以感受自然的方式形成张力,概括文章的立意、主题,是对立意“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科技感受自然各有利弊,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的浓缩。
《存老实之心,开成功之门》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存老实之心,方可开启成功之门”的观点,上下两句形成条件关系,强调了老实对成功之门的重要性。
相对来说,串对式标题对仗不那么严格,因此在学生标题中运用得比较多。
如以下标题都属此类:《以我之力,追我所愿》、《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门后花开,一路前行》等。
第二:类回目式标题
由于类似具有回目性质的标题,然而上下句又不那么工整对仗,却具有重复或对比的意味,可以称之为“类回目式标题”。
1、重复式类回目式标题
此类标题或字形重复,或字义重复,或情调重复,或字音重复,从而具有美感,音节优美,韵律悠长。
《一念海角,一念天涯》标题通过“一念”的重复,形成一种音韵美,铿锵有力。
《我是谁的风景,谁是我的过客》通过“我是谁的”与“谁是我的”回环往复,具有回环之美。
《一分爱万分爱》、《超越困难,超越人生》、《我的路,我的门》、《我们的信念,我们的选择》等标题也可如是观。
再如《精神不死,希望不灭》、《行于坚守,成于创新》、《心之远,
人之高》等都是主题立意的一种情调重复渲染,生成标题。
2、对比式类回目式标题
此类标题上下两句字数有可能不同,不对仗,但形成一种反差对比,也具有审美张力。
《虽去不了远方,也不负春光》通过诗意的标题,点明春树坚持在偏僻山村办学的人生感悟,通过转折反差让人眼前一亮,极具感染力。
《小山,大山》题目一“大”一“小”,形成张力,讲述了一个种树的故事,语言淳朴,读之仿佛喝下一杯微微苦涩的青茶,明目清心。
再如《不一样的震,一样的爱》、《花应近观,残荷偏宜远》、《别样的路,同样的精彩》等都是反差式类回目式标题。
二、拟标题方式
1、通过因果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因果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具体包含四种思维操作模型: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以及措施分析。
通过因果思维路径生成标题,会给人一种立意“深刻、深远、高远”的感觉。
通过对高考优秀作文标题分析发现,通过因果思维生成标题,有时是一种分析,有时是几种分析的综合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生成路径:
措施分析生成标题
运用因果思维中措施分析与综合来生成标题,即对解决的问题提出方法、手段,也就是从“怎么办”的角度来拟定。
标题是文章的缩影,展示的是文章最精华的部分。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分别提炼出针对文章内容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形成一种不同措施的重复,从而生成标题。
如《严以待人处事,严于律己修身》从待人处事和律己修身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仗工整。
《默默无闻,蓄势待发》扣住材料实质,言简意赅地指出做人要做的两个方面,先要“默默无闻”,有机会则需“蓄势待发”,从而生成标题,具有新意。
另外,以下标题都是通过措施分析生成的:《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用心感动,以爱承担》、《以我之力,追我所愿》、《遵规守范,呵护生命》、《品味生活美,争做风采人》等。
功能分析生成标题
即通过事件产生的后果、影响、意义、功能、作用来生成标题,即“会怎样”。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分别提炼出针对文章内容问题的具体的解决后果、影响、意义、功能、作用,关联文章的立意、主题,形成一种功能上的重复,从而生成标题。
《尽赏自然,尽得清欢》“尽赏”“尽得”形成一种语音的重复,是对作文立意——亲身感知自然的途径所获得的结果、意义的概括,语言简洁,具有诗意。
这类标题相对较少,如《各领风骚,人生精彩》。
“措施功能”生成标题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采用前面一句是措施,后面一句是功能的方式生成标题,即“方法影响或结果”。
比如四川一考生以《褪浮华,显本真》为题,对立意“褪去那看似聪明的浮华,好显出老实的本真”加以浓缩,通过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深入思考,立意精准而又有深度。
以下这些优秀作文标题都是通过“措施功能”的路径而生成的:《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坚定立场,追求本真》、《伸出双手,拥抱世界》、《善存指尖,青灯不灭》、《心存善念,阳光灿烂》、《文显其品,方动人心》、《在思考中成长,在执着中成功》。
“原因功能”生成标题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前一句是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事件结果产生的原因的不断思考、追问、考察,后一句是对话体产生的功能、结果、后果、影响的概括、提炼,即“原因结果”。
一般可以用省略“因为……所以……”的因果句来表述。
此类标题具有“深刻、深远”的特点。
《眼前的平凡,生命的灿烂》对立意“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才能绽放生命的精彩”进行浓缩,生成标题极具美感。
再如《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把握弯道,超越自我》等。
2、通过相似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运用相似思维生成,即通过联想,从材料或文章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发现材料或文章内容的相似点,从而生成标题。
一般是标题前后两句扣住材料关键词或文章中心,将文章内容以比喻等形式提炼出来,象征文章立意,从而生成“高妙”的标题。
《喷泉精神,泉水人生》,标题将喷泉与人生紧密串联在一起,显示出考生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喷泉精神、泉水人生来诠释人生奋斗与成功希冀,思考生命实质,从泉水与人生中把握相似之处:人生智慧的呈现是类似泉水积聚的结果。
《老实是德,聪明是才》,根据材料,通过相似思维,精到地阐述了老实和聪明的关系,认为“聪明好比是才,老实则好比是德”,从而浓缩生成标题,立意不凡。
再如《浙江根,精魂叶》、《丝瓜与肉豆,形式与内涵》、《借风唤花醒,聊赠一枝春》等。
3、通过构成思维路径生成标题
构成思维路径生成标题,即对事物结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浓缩文章内容。
一般方法是,将文章立意运用构成思维分解成为两个方面的要素或元素进行概括,生成前后两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立意的标题。
从通行的思维方式上进行双构训练,比如将空间的“东西”“上下”,时间的“今昔”“早晚”,人事状态的“吉凶”“祸福”“盛衰”“兴亡”等这些两极共构的词语分拆来用。
正对式标题、反对式标题,均可以通过构成思维路径生成。
如《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宏”、“微”采用对比形成张力,科学之道、自然之美形成形式上的重复,将用科学认知与亲身体验两种方式感知自然的立意浓缩出来,体现辩证思维。
《柔也人生,刚也人生》立意厚重而有深度,通过构成思维将人生分为柔和与坚硬两种,认为“人生刚柔并济是最好的选择”。
《小常识,大学问》、《方正做人,圆通处事》、《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水墨留白,方圆相融》、《一念海角,一念天涯》等均属通过构成思维路径生成标题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