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1000字

合集下载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闲来无事随手打开一本电子书来打发无聊的时光,阅读中产生了强烈思想碰撞,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当即决定到书城买来此书,捧在手中细细品读。

读书分三种类型:一是享受趣味,二是获取新知,三是改变人生。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是第一种类型,只是单纯地把读书当成兴趣爱好,那就和看电视、玩游戏没什么两样,仅仅停留在漫无目的的读书阶段。

一个人读再多的书,如果只是读完了事,那也毫无意义。

美国盲聋学者海伦凯勒说过就算你不是盲人,没有人生目标,那你的人生比盲人的人生还要可怜。

同样读书也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后,下一步就是为了实现自我成长而读书。

在确定明确的读书目标后,就应该大胆地、持之以恒地去实践。

怎样通过读书来实现自我成长呢?作者告诉我们通过三个阶段来实现,即基础定向阅读、加强定向阅读、深层定向阅读。

基础定向阅读,通过阅读100本以上和自己业务有关领域相关的书,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加强定向阅读,用一年的时间阅读365本自我启迪的图书,以拥有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深层定向阅读,通过阅读人文古典书籍使自己成为领军人物。

读书不只是兴趣,更能改变人生。

成功不属于特殊人群,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世界上有多少成功人士,他们也曾经是平凡的人。

尽管领域不同、性格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读书来找到成功之路。

毕飞宇小说课读后感6篇

毕飞宇小说课读后感6篇

毕飞宇小说课读后感6篇《小说课》读后感(1):不会写书,也不必着急,因为你连读书也不会你身边或者朋友列表里,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天天嚷着写书,从不见书写出来。

别说出版了,连个万字以上的word都没有。

不过,他们照常以写作人自居,晒晒读书、聊聊文坛。

偶有千八百字发在微信上,三两朋友读读,也就这样了。

你见过没?反正我见过,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经常扒翻小说课类的书。

这么丢人的事,我的朋友鸡毛就从来不干。

可我就好这口,它既能给你归属感,又给你进步的假象,何乐而不为。

这类书似乎隐藏了一个强大到混蛋的逻辑:会吃才会做饭、会花钱才会挣钱、会读书才会写书。

所以,它们大多是在讲读小说,不是讲写小说。

猛一看,很怪。

就像美食节目,不告诉你怎么做,偏教你怎么吃。

它似乎就认定了,一个不会写小说的人,不是技法不够,而是他压根没见过“好小说”长什么样。

毕飞宇的《小说课》,我刚读完。

书写的很细、很耐心,有人说片汤话多,的确有点。

毕飞宇给了一个阅读小说的标准:借助仿写、重写,更换语境,发现文本中的反逻辑之处,迎头痛击,挖出隐藏的信息,随后,用一两万字完成这次解读。

回头想想。

这等于把一本书,当作两本书来读。

一本是你手里捏着的、由文字组成的、看得见的书,另一本是由“飞白”组装成的、看不见的书。

看得见的是故事,看不见的是文学。

他认定这种有意或无意中的“飞白”,暗含大量信息。

像白日见鬼一样,他断定作者在月黑风高夜,偷偷挖坑,埋下了金子。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为什么读书?源于读者与作者之间互相信任的传统,就像一种行业规范。

书中,毕飞宇多次感慨“耐心”的稀有。

一方面,他感慨当下物质癫狂时代,人们“耐心”品质的丧失。

一方面,他描述自己阅读经验中,“耐心”的回归。

“大概从前年开始,我每年只读有限的几本书,慢慢地读,尽我的可能把它读透”,或是“在我四十岁之后,有一天夜里,我半躺在床上再一次读到这句话,我被这句话吓得坐了起来”。

惊讶之余,我们可以断定“吓得他坐了起来”的是“陌生化”的美,毕飞宇在书中承认“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

1000的读后感5篇

1000的读后感5篇

1000的读后感5篇通过写好读后感,我们可以向读者展示书籍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优秀的读后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让他们对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1#的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1#的读后感篇1近日受周围的读书热潮的影响,也捧起了儿子的那本《易中天品三国》,使我重新认识了曹操,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曹操,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曹操。

之一,曹操是个深谋远略的人。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袁绍、袁术三个乱石枭雄在对待皇帝的事情上做出三种决策: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

而曹操确是把现任皇帝迎接到自己的根据地,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打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旗号。

曹操在动乱之中,走此决策,真是高明之至!尽管他被对手冠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昏庸的朝政,流离失所的皇帝,曹操能站出来扶皇帝一把,充当皇帝的保护神,让他过点安生日子,这已经不容易了!而且,曹操至死也没有称帝,从形式上他一直还是汉丞相,没有违背当初许下的诺言。

我认为曹操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如果是我,恐怕早就做不到了……之二,曹操是个善于用人的好老板。

曹操所处的是一个乱世,人心浮动,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和信任,但是曹操却能广聚人才,直到曹操去世为止,他的核心谋士以及各级掾属共有一百多人。

易中天先生用八句话概括了曹操的用人之术。

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七;杨人责己,以功归人;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最佩服曹操的便是“焚烧书信事件”。

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以后,袁绍的大量辎重、珍宝、图书都落入曹操手里,其中就包括己方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

曹操二话不说,下令一把火把它们烧个干净。

那些暗中勾结袁绍的人,原本担心要追究的,现在都把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肚子里去了,对曹操更是佩服与感激。

读书读后感1000字

读书读后感1000字

读书读后感1000字读书读后感1000字篇1周国平散文读后感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

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

当然,假期所读的书与平时读的完全不在同一档次,毕竟,谁有本事在读完一本科幻小说或是漫画之后能写出合乎要求的读后感?于是乎,我的同学们只好拿起平时只放在书架上冲样子的名著读了起来。

我却幸运得多了。

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

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

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

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

他的书或是*,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

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

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

每篇*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

他的*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

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

不过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

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

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书笔记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书笔记

三小时读完《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作如下记录:一、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个韩国人:一个叫二志成,是韩国畅销书作家、读书倡导者。

代表作《阁楼梦》《女人当如希拉里》《要像二十七岁的李健熙那样》《阅读成就领军人物》;一个叫郑会一,是一个自学6个月英语就开始教授英文课后来成为英语学校校长,最早跟从二志成完成1年阅读365本书的实战派,阅读和合理规划时间的倡导者。

二、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本书借一个落魄的职场菜鸟洪镇洙通过实践大量阅读最后迎娶美人归并荣升CEO终成人生赢家的故事,介绍了如何实现大量阅读的方法。

作者把读书分为三类:享受趣味、获取新知、改变人生。

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故事。

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定向阅读、加强定向阅读、深层定向阅读。

作者提倡不是用眼去读,而是用心,不是用大脑去认知,而是用身体去实践。

抛弃成功于我无缘的想法和做法,带着必定成功的信念去一阅读、二思考、三实践,最后就一定能够成功。

三、详细介绍:这本书是借由故事来讲方法,结构类似《杜拉拉升职记》,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我要改变人生+我要做行业第一+我要书写自己的传奇。

基本是按照主人公读书学习过程的进阶划分。

1. 我要改变人生(基础定向阅读)介绍了如何花100天阅读33本书,培养每天三顿饭般的阅读习惯。

对于书的选择,什么类型都可以,尽量挑那种自己喜欢又有趣味的,最好有本名言集给自己打气。

主要目的是为了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安排阅读的时间。

克服倦怠期分别有三个方法:去见指导老师,去见书友,去图书馆2.我要做行业第一(加强定向阅读)介绍了如何花1年时间阅读100本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书,以期实现自我成长选书不用太费难,读起来自然就知道该去选什么书了。

3.我要书写自己的传奇(深层定向阅读)用一年时间阅读365本当代成功CEO的、自我启迪的、培养领导才能的图书,以拥有成功者的思维方式,使自己成为领军人物。

四、读书摘要:(一)P49 100天读33本书的7个秘诀1. 购买能够抓住你心的33本书,不论是书的封面、作家还是内容2. 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觉前大声连说三遍“我今天要读书”这句话3-1. 在日记本或笔记本上坚持书写读书日记。

名著读后感1000字(29篇)

名著读后感1000字(29篇)

名著读后感1000字(29篇)名著读后感1000字(精选29篇)名著读后感1000字篇1寒假我就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

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

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

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

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

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

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

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

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

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

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

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

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

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

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

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1《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我是今天凌晨三点醒来,在手机上以电子版的方式花了将近5个小时,以读+听的方式拜读完的,起初是为了完成读书输出任务而读,随着阅读的推进,才发现作者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吸引我将书读完。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一本教人如何通过读书快速成长的书。

本书告诉我们,成功是有方法和捷径的,但是过程也是非常艰辛的。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而你固有的习惯,恰恰就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

第一阶段培养读书习惯阶段,100天读33本书。

读书习惯的养成有两点,一是选书、营造读书环境;二是挤时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每天早晚分别高喊三声“今天我要读书”,培养读书的仪式感,进行潜意识自我催眠。

出现倦怠的解决方式:去见读书指导老师、去见书友、去图书馆。

第二阶段提升专业能力阶段,"利用1年的时间,读100本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书籍",成为行业领域中的高手。

先买十本行业里面的经典书籍来读,读完了就知道接下来该读什么了。

读到一定阶段,就要开始尝试输出,做分享,可以在公司内部或者部门内部、也可以在网络上做分享,教是最好的学。

这个阶段重要的是输出,教会别人,主动学习的效果远远高于被动学习。

第三阶段高手阶段,一年读365本书,成为跨领域的高手中的高手。

拓宽眼界,跨越专业领域。

一个人的知识面太窄的话,思维会受限,缺乏大局观,无法跳出圈子来看事情,想问题。

第四阶段拥有梦想,学习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采访10位成功的CEO采访十位成功的CEO,我的理解是,阅读的最高段位一定是读懂人心,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通过学习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

从今天的阅读时间来看,5个小时读完一本书,按照书中的安排,每天三个小时,三天一本书完全没问题。

只是自己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无聊的事情上面。

照本宣科的先行动,去做!你完全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2这是一篇姗姗来迟的总结。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
如果种子只是停留在种子的状态,就不会有鲜花和绿树的存在。

只有不满足于自己最初的状态,想尽一切办法去努力改变自己,才能获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功。

初看书名,让我首先判断该书重心应是引导如何读书。

自然纳入我的如何读书书单里。

早意识到自己无知,书读得太少,言之无物,下笔无助,也有读书意愿。

然时常因忙碌借口未曾好好坚持读书;也深知自己择书缺陷:人文社科,工具方法,认知思维等书籍很少触碰,因为读不进去。

此书就是非常好的读书导师,给陷入读书困境的我们答疑解惑。

本书以讲故事形式,通过和我们一样希望改变自己现状,提升自己的主人公在读书导师要求100天33本书,一年100本循序渐进下的引导下,把经历过和学习到的好内容通过精选撰写而成的。

非常实用。

并穿插有读书高手支招来引导我们如何读书,如何坚持读书,如何将书本知识化为所成。

读书过程分三个阶段,即基础定向阅读、加强定向阅读、深层定向阅读。

基础定向阅读,是通过阅读100本以上和自己业务领域相关的书,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加强定向阅读,是用一年时间阅读365本自我启迪的图书,以拥有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深层定向阅读,是通过阅读人文古典书籍使自己成为领军人物。

其目的
1.读书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2.读书改变思维。

读书如果以“学习和思考”的心态去读,真的可以发生很多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读后感1000

从小到大,我们就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努力读书,在书中发现新的世界。

好好读书对我们的成功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读《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讲述了一个从低谷中走出来并爬到巅峰的,一个年轻人的心路与行路的人生路程。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从读书开始的。

我始终认为:读书是除原生家庭之外,给灵魂注入滋养的另一道门。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而生而为人的第一次体验,第一次教导和第一次对行为好恶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第一次往往是最深刻的,也先入为主的主宰了思想,指导了人生。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用一种创造了生活现状(家庭状况),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显而易见,也是延续了父辈的生活方式(原生家庭状况),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有的所谓“出身不好”的人可能会抱怨。

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有感恩,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创造生命价值的平台,不管平台高还是低,起码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成就自我,活出自己的神话的机会。

老天也是公平的,除了原生家庭,他给了所有人一个平等的机会就是——书籍。

书是作者呕心沥血,将数十年的经验,毫无保留的扒开了、揉碎了放在你的面前:看这是我的价值观创造的世界,他是这般模样。

当你看的书越多,不同的价值观与原生家庭价值观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厚,生命的价值就会不断的提高,人生的意义也将更加的绚烂。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中主人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