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

合集下载

肿瘤核医学名词解释

肿瘤核医学名词解释

肿瘤核医学名词解释
肿瘤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和核技术检测和治疗肿瘤的医学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肿瘤核医学名词解释:
1. PE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来检测肿瘤的影像学技术。

2. SPECT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来检测肿瘤的影像学技术。

3.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4. 核医学显像: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来显像肿瘤的影像学技术。

5. 活体生物体外荧光成像(IVIS):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细胞来检测肿瘤的影像学技术。

6. 闪烁计数器:一种用于测量放射性药物的计数器。

7.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种将放射性同位素与药物结合在一起以便
于检测的技术。

8. 核医学治疗: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9. 放射性药物:一种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用于检测和治疗肿瘤。

10.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一种利用放射性药物来检测肿瘤的影像学技术。

这些术语是肿瘤核医学中常见的术语,通过了解它们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肿瘤核医学技术。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

核医学的名词解释核医学是应用核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一门学科。

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进入体内,通过检测和分析它们的放射性衰变过程,来获得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代谢情况等信息,从而达到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核医学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及其标记、医学影像学和生物学等方面内容。

在核医学诊断中,常见的影像学技术有放射性核素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这些技术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注射到患者体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探测和分析患者的器官结构和功能状态。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核医学中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摄取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

比如,甲状腺扫描常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和结构,心脏显像则可以用来观察心肌供血和心脏功能状况。

这些显像技术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来反映不同器官的代谢活性,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而SPECT和PET则在核医学诊断中扮演着更加精确和敏感的角色。

SPECT通过测量单光子的发射能量和位置,可以提供三维的断层影像,用于心脏、脑部等多个器官的检查,尤其是对于功能性异常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PET则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生物分子,如葡萄糖等,以观察其在患者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

PET可以非常精确定位和定量分析器官细胞的代谢活性,对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核医学还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直接或间接杀死和控制肿瘤细胞的方法。

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相比,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势。

比如,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骨转移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摄取放射性碘或其他放射性核素来破坏甲状腺或骨转移灶,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核医学领域,还有一些常用的术语和技术需要了解。

分子核医学

分子核医学

2、离体示踪实验: 指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组织或细 胞等简单系统进行的实验。如短期 培养的组织切片或细胞悬液、体外 培养生长的细胞株。多用于某些特 定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的转化规 律以及某些精细结构的功能研究.
3、双标记示踪实验: 其原理就是将一种分子的两个部分 分别带上不同的示踪原子,通过采用 相应的测量方法,分析两种标记原子 的量,观察它们经过运动转化前后比 值的变化,判断该两种观察对象是否 具有相同的运转规律。双标记实验的 应用越来越被重视。
三、基本原理
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的原理基于两个 方面:一是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 物和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 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二是它们之间有 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放射性核素能发 出各种不同的射线,可被放射性探测 仪器所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
四、基本方法
根据实验的目的不同,示踪实验的设 计归纳起来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整体示踪实验:指将标记物引入完 整的机体,从体外或取标本观察标记物 的去向,以了解机体在生理、病理过程 中物质的分布及运动转化规律,主要用 于研究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和排泄等运动规律以及研究机体组织器 官的功能和形态变化。有时还用于验证 离体实验的结果。
分子核医学
Molecular nuclear medicine

分子核医学的定义是:以分 子识别作为理论基础,利用放 录 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从分 子水平去认识生命现象和疾病 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诊断 与治疗疾病的一门综合性的边 缘性学科。
第一节 分子核医学的理论基础
一、分子核医学的特点 1.分子核医学不再从器官角度而 是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并深入至 分子水平去认识疾病,它要回答的 是有关细胞信息传导、基因表达、 生化代谢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 临床上出现明显的解剖和功能改变 之前的几周或几个月,分子核医学 就能提供疾病变化的分子信息。

〖医学〗核医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核医学方法及其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发光免 疫分析,它们的原理可用以教材P224公式表示。
酶标检测系统
(二)分子核医学 分子核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是核素的示踪技术,它 是分子核医学在医学、生物学中应用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酸分子杂交、基因探针及基因诊 断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核医学工作中放射性污染的防护 实验核医学工作中的核素多为半衰期较短、能量较 低的125I、3H、14C、35S和32P等,它们都是开放性的放 射源。例如分子生物学主要用35S、33P和32P等。 1.首先要了解不同同位素的特性,防护要求,以及废 弃物的处理 操作之前要求培训。常见的问题是不了解,有恐惧心 理。 2.减少外照射的方法 (1)缩短照射时间。 (2)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
1.放射免疫分析(RIA)的基本原理 RIA属于竞争免疫分析法,也称“标记分析物”技术 (Ekins,1987)。其原理是:放射性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同 时竞争抗体上的有限位点,然后将结合与未结合的游离抗原 分离,用液体闪烁仪或γ-计数仪测定其放射性分布,绘制标 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中计算待测样本的含量。
不同的液闪检测系统
4.标记免疫分析进展 RIA和RRLBA所用的标记物是同位素,所用的结合物是 抗体和受体。由于同位素标记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 忽视,促使科技工作者寻找其灵敏度可与同位素标记物媲 美,而又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标记物。在这期间科学 家使用酶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及荧光偏振等标记技 术。这些标记技术在用于标记免疫分析时,大大减少了放 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因为测量的灵敏度和稳定 性较RIA、RRLBA差,以及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还不能用酶标 记及荧光标记技术测量,又给科学家提出了寻找新标记技 术的课题。

重医大核医学习题集及答案12肿瘤显像

重医大核医学习题集及答案12肿瘤显像

第十二章肿瘤显像【学习目标】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接受并认可PET/CT显像,PET/CT肿瘤显像在肿瘤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核素肿瘤显像的主要内容。

作为即将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来说,掌握PET/CT肿瘤显像的像原理、特点、优势及常用的PET/CT肿瘤显像剂,有助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利用PET/CT显像进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此外,医学生还应熟悉PET/CT肿瘤显像的准备和适用范围。

核素肿瘤显像除了目前应用广泛的PET/CT肿瘤葡萄糖代谢显像外,还有非特异性肿瘤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受体显像等,这些在临床中应用不多,属于了解内容。

【内容要点】肿瘤核医学是核医学一个分支,又是肿瘤学与核医学的交叉学科。

它是利用放射性药物发出的射线来研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内容包括两方面:①肿瘤核素影像学,目前应用较多的肿瘤PET/CT诊断和SPECT/CT诊断;②肿瘤核素内照射治疗学。

本章属于肿瘤的核素影像学局部,其中PET/CT肿瘤显像是掌握的重点。

PET/CT图象是代谢图像和解剖结构图像的融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18F-FDG PET/CT肿瘤显像,FDG是葡萄糖的类似物,它在体内的分布可以反映组织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程度、局部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

即-FDG PET/CT肿瘤显像原理:却-FDG静脉注射后,经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转入细胞,在己糖激酶催化下,生成6-P0.T8F-FDG。

因6-P04」8F-FDG与葡萄糖的结构不同而不能进一步代谢;在葡萄糖磷酸化酶催化下,重新转变为FDG,经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组织间隙。

由于肿瘤细胞(特别是鳞状细胞等)基因代谢异常,引起葡萄糖转运蛋白高表达(尤其是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3),己糖激酶高表达,葡萄糖磷酸化酶低表达,造成肿瘤细胞内积聚大量乍-FDG。

肿瘤组织FDG摄取的多少,反映肿瘤细胞代谢和增殖的快慢。

通过PET/CT扫描所C.透明细胞癌D.白血病细胞E.淋巴瘤细胞.关于肿瘤前哨淋巴显像,以下描述哪些是错误A.多用于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器官的肿瘤B.目的是尽可能的保护脏器的功能C.多用于乳腺癌、阴茎癌、舌癌等D.前哨淋巴结即转移淋巴结E.前哨淋巴结即局部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关于⑶「美罗华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属于肿瘤放射受体显像B.显示肿瘤病灶CD20靶点分布C.可以指导靶向治疗D.筛选适宜靶向治疗的患者E.有利于确定核素靶向治疗的剂量32.青年男性,近期发现右股骨下段疼痛,局部肿胀并运动障碍,已行X线检查,初步诊断为骨肉瘤,临床医生为确定手术部位,需进一步明确肿瘤与周围正常结构如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关系,应建议行哪种影像学检查A.CTB.MRIC.PET/CTD.骨扫描E. B超33.老年男性,既往有乙肝病史,近期发现肝部不适,伴纳差,体重略减轻,无黄疸,但患者有碘过敏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建议他行哪种影像学检查A.CTB.MRIC.PET/CTD.血管造影E. X线.老年男性,近期出现与小脑占位性病变相关的神经系统体征,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建议他行哪种影像学检查A.CTB.MRIC.PET/CTD.骨扫描E.脑电图.女性患者,28岁,近期发现颈前区结节,质硬,无疼,应首选以下那种检查A.甲状腺彩超B.⑶I显像C.MRID.CTE.PET/CT.男性患者,以发现右面颊部肿胀1个月为主诉就诊;体检,右面部肿块,为明确肿块性质,首选那项检查A.CT引导下穿刺活检B.MRIC.PET/CTD.切除活检E.B超引导下活检.临床可疑嗜倍细胞瘤患者,以下那一种检查可作为定性诊断?A.B超检查B.CT扫描C.核素肾上腺皮质显像D.核素肾上腺髓质显像E. MRI检查38.老年男性,体检X线发现左下肺结节,大小约2X2cm,为明确病变性质,可以选择以下那种检查,除了A. CTB.MR IC.PET/CTD.支纤镜检E. B超.肝癌移植术后3天,为了解移植肝血流状况,应首先A.CTB.B超C.MRID.PET/CTE.肝脏血池显像.女性患者,孕10周,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结节,质硬,无压痛,作为主管医生,为初步诊断病变性质,你应首选以下那项检查A.CTB.B超C.MRID.PET/CTE.铝靶X线四、多项选择题1. |'FDG- PET/CT显像在肺肿瘤应用中,正确的选项是A.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B.肿瘤分期C.评价治疗效果D.探查肿瘤复发E.活检定位2.目前,放射免疫显像不能常规用于临床的是A.消化道肿瘤(肝癌、结、直肠癌、胃癌)B.膀胱癌C.卵巢癌D.肺癌E.淋巴瘤.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肺癌阳性显像A.67Ga-SPECTB.2O1T1-SPECTC."m Tc-MIBI-SPECTD.18F-FDG PET/CTE."m Tc-MAA-SPECT.分化性甲状腺癌患者全切术后行⑶I显像的目的是A.寻找远处转移灶8.了解癌细胞的NIS分布状况C.计算病灶的吸收剂量D.计算1311有效半衰期E.筛选适合1311治疗的病人.以下情况下,摄取FDG较高的是A.恶性肿瘤B.炎性假瘤C.晶状体D.紧张的肌肉E.棕色脂肪. 6,Ga肿瘤显像A.属于受体显像B.主要用于淋巴瘤分期C.可以指导放疗靶区勾画D.可用于炎症显像E,可用于肺癌的诊断.影响肿瘤摄取FDG的因素有A.肿瘤的组织类型6.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量C.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比例D.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E.肿瘤的生长类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显像A.显示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分布B.指导化疗C.属于靶向显像D.指导靶向放疗E.显示转移灶.以下哪种显像属于肿瘤乏氧显像A.FDG-PET/CTB.FMISO-PET/CTC.HL-91-SPECTD.FLT-PET/CTE.MIBI-SPECT.可用于甲状腺髓样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法是A.FDG-PET/CTB.FMISO-PET/CTC.0ctreot i de-SPECTD.⑶I-SPECTE.MIBI-SPECT.嗜铭细胞瘤患者,以下检查可以呈阳性结果的有A.FDG-PET/CTB.HED-PET/CTC.Octreotide-SPECTD.67Ga-SPECTE.131I-SPECT.关于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代谢特点描写正确的选项是A.糖酵解增强B.糖分解增强C.细胞外表葡萄糖转运体1和3等高表达D.细胞内已糖已酶高表达E.磷酸化酶大多数情况低表达13.关于骨转移瘤,在MDP-SPECT图像上,以下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破骨性病灶不摄取MDPB.仅成骨性病灶,MDP才浓聚C.孤立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D.〃超级影像〃E.〃炸面圈〃影像14.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和肠癌等恶性肿瘤来说,FDG 摄取越多,A.细胞增殖能力越强B.细胞代谢能力越强C.细胞恶性程度越高D.细胞的乏氧情况越严重E.肿瘤越大.多发骨髓瘤的FDG-PET/CT特点是A.FDG以较高代谢为主B.〃穿凿〃样征像C.病灶多分布于扁骨D.无代谢E.癌组织集中于髓腔内.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脑肿瘤显像A.MET-PET/CTB.CHO-PET/CTC.FDG-PET/CTD.ECD-SPECTE.67Ga-SPECT.鼻咽局灶性粘膜增厚,FDG-PET/CT示高代谢,可能是以下哪种情况A.鼻咽癌B.淋巴瘤C.坏死性肉芽肿D.鼻咽血管瘤E.腺样体增生. I'FDG-PET/CT示腹膜转移,常见于以下哪些肿瘤A.卵巢癌B.胃癌C.肾细胞癌D.恶性胃肠间质瘤E.结直肠癌.骨转移瘤诊断常用以下哪些功能影像方法A.18FDG-PET/CTB."m Tc-MDP-SPECTC.201TI-SPECTD.13I I-MIBG-SPECTE.18FLT-PET/CT.肝脏FDG-PET/CT检查示:肝右叶低密度影代谢略活跃,病灶可能是A.高分化型肝细胞癌B.肝腺瘤C.血管瘤D.肝局灶性增生E.肝囊肿五、填空题1.在叩-FDG PET/CT显像中,FDG是的类似物。

核医学的学科分类

核医学的学科分类

核医学的学科分类核医学是研究核素在生物体内的应用以及应有的生物效应的学科。

核医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学诊断、治疗以及生物学研究等方面。

根据核医学的专业性质,核医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科:1.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是核医学的核心学科,主要通过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来获得生物体内部的图像。

核医学影像学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诊断和评估疾病的进展以及治疗效果。

常见的核医学影像学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

2. 核医学治疗学:核医学治疗学是利用核素放射性衰变所释放的射线来治疗疾病的学科。

核医学治疗主要用于肿瘤治疗,例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和放射性磷酸铊治疗骨髓瘤等。

核医学治疗学与影像学相比,更加关注核素的生物学效应和辐射安全控制。

3. 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结合分子生物学和核医学技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交叉学科。

通过将放射性标记的核素引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可以追踪特定基因、蛋白质或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评估新药的疗效。

4. 核医学辐射生物学:核医学辐射生物学是研究核素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效应和辐射防护的学科。

通过研究核素辐射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机制,可以评估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辐射防护策略。

核医学的发展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精确、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并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同时,核医学也呼吁加强核素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辐射安全意识,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对于学习核医学的人来说,需要系统学习核物理学、辐射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核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

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辐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核医学的应用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核医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治疗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和核医学辐射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

分子核医学

分子核医学
PET是目前核分子影像学最先进的核显像设备。
PET的放射性探测效率、空间分辨率、探测灵 敏度、均匀度、对比度和重复性等各项仪器指标 都明显优于SPECT,可定量地得到体内生化 代谢和功能变化的核分子影像图。
PET原理示意图
高能正电子成像实际 上是正负电子对湮灭 辐射时,产生了一对 方向相反,能量相同 (511keV)的 γ光子。
1、受体与配体的分子识别
受体研究涉及到细胞之间、细胞与其它分子 之间的识别、信息传导及细胞生理或病理反 应等基本的生命现象。
2、抗原与抗体的分子识别
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分子的可 变区的抗原结合部位.
3、酶与底物的分子识别
酶是一类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蛋白质,它与底 物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底物分子只能结合在酶活性中心的特异的结合 部位才能发生作用。 一个酶分子可与多个底物作用,放大信号,利 于检测及其微量的酶。 多位于胞内(金属蛋白酶位于胞外),需要能 快速扩散或转运机制(与受体不同)。
三、分子核医学的特点
1. 分子核医学不再从器官定向的角度,即从大小、 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去认识疾病,而是从问题定 向即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并深入至分子水平去认 识疾病,回答的是有关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 生化代谢等方面的问题。
2. 通过利用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子核医学可为 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体内特定病变部位生化过程变化 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将某种生化过程变化为 表型的疾病与相应的基因水平联系起来,从而使我 们对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分子核医学
概述
我国核医学发展史
第一阶段:开创时期(1956-1957)
办培训班 成立首个同位素研究室
第二阶段:推广时期(1958-1971)

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

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

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分支,对癌症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在癌症的早期诊断、疾病分期、治疗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剂量控制、肿瘤耐药性和临床转化等方面。

本文将着重探讨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与挑战。

一、核医学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癌症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核医学技术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等已经在癌症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核医学技术可以检测癌细胞的代谢活性和生物学性质,从而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定位肿瘤灶。

此外,核医学技术还可以根据肿瘤组织的代谢差异,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测治疗效果,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核医学在癌症治疗监控中的应用进展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地监测治疗效果对于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核医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和分子表达水平,实时监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

例如,PET-CT技术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直观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情况,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并且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核医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检测治疗过程中的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评估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疗效,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三、核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剂量控制挑战核医学技术虽然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其中之一就是剂量控制。

核医学技术需要使用放射性示踪剂,而这些示踪剂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掌握剂量控制的原则,确保在获得有效图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暴露。

此外,也需要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示踪剂,以提高影像质量和减少辐射剂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核医学
概述 18F-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非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201Tl和99Tcm-MIBI肿瘤显像 67Ga肿瘤显像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肿瘤受体显像 肿瘤基因表达显像 肿瘤前哨淋巴结显像
肿瘤核医学
概述 18F-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非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201Tl和99Tcm-MIBI肿瘤显像 67Ga肿瘤显像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肿瘤受体显像 肿瘤基因表达显像 肿瘤前哨淋巴结显像
正电子放射性核素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医用正电子回旋加速器 生产正电子核素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化学合成系统
18F-FDG
[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 [11C] 乙酸盐 [11C] 胆碱 [13N] 氨 [15O] 氧或 [15O] 水
[18F]FDG(18FDG) [11C] Acetate [11C] Coline [13N] NH3 (13NH3 ) [15O]O2 或 [15O]H2O
18F-FDG PET肿瘤显像临床应用★ 18F-FDG PET/CT肿瘤显像的优势及应用★
18F-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放射性药物18F-FDG 核医学仪器PET、PET/CT 18F-FDG PET肿瘤显像原理 18F-FDG PET肿瘤显像方法 18F-FDG PET肿瘤显像临床应用 18F-FDG PET/CT肿瘤显像的优势及应用
以无创伤医学成像的手段 直接获得活体的所有信息 是医学成像始瘤细胞六大特征
如何做到肿瘤的筛查 如何对肿瘤良恶性加以鉴别 如何将肿瘤准确分期 如何评估肿瘤治疗疗效 是肿瘤影像学面临的挑战
常规X线、CT、MRI和超声 是诊治肿瘤的重要手段 目前主要是识别病变的解剖学信息 如部位、分布、数量、大小、形态 组织结构以及毗邻关系等 并由此推理分析病变的良恶性
关于放射性药物的体内定位机制 18F-FDG肿瘤显像属于哪一类?
A.特异性摄取 B.代谢陷入 C.特异性结合 D.细胞吞噬 E.特殊价态物质摄取
病灶组织的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组织 称为哪种显像?
A.阴性显像 B.阳性显像 C.静息显像 D.负荷显像 E.平面显像
下列哪些是静态图像分析的要点?
A.被检器官的位置 B.被检器官的形态和大小 C.被检器官的放射性分布 D.被检器官不同显像时间放射性分布的变化 E.被检器官与解剖标志和邻近器官的关系
90年代18F-FDG PET显像 在临床的应用 对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 18F-FDG PET/CT显像 因使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迈上新台阶 像一颗耀眼的明星引人注目
18F-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放射性药物18F-FDG 核医学仪器PET、PET/CT 18F-FDG PET肿瘤显像原理★ 18F-FDG PET肿瘤显像方法
核医学则以主要显示 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以及生理和生化过程 区别于其它影像学方法 在诊治肿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核医学分子显像 对恶性肿瘤细胞某些基本特征的阐述 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内容
肿瘤核医学
肿瘤核医学 近20年来兴起并发展的核医学重要分支 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尤为迅速
肿瘤核医学包括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肿瘤诊断分为体外肿瘤标志物检测 体内肿瘤显像
肿瘤核医学和分子核医学
Nuclear Oncology and Molecular Nuclear Medicine
诊断用放射性核素 T1/2以多长时间为宜?
A.数秒 B.数分 C.数小时 D.数天 E.数周
核医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示踪剂有哪些?
A. 131I B. 131I-碘化物 C. 99Tcm D. 99Tcm标记的放射性药物 E. 18F-FDG
显像类型按显像剂对肿瘤的亲和力划分 阳性(热区)显像 阴性(冷区)显像
按显像剂在肿瘤浓聚与组织学的关系划分
肿瘤非特异性显像 67Ga肿瘤显像 201Tl与99Tcm-MIBI肿瘤显像 99Tcm-DMSA肿瘤显像
肿瘤特异性显像 放射免疫显像 放射受体显像 肿瘤基因显像
按显像剂在肿瘤浓聚的原理不同划分 代谢显像★ 放射免疫显像 受体显像 基因表达显像
肿瘤核医学
概述 18F-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非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201Tl和99Tcm-MIBI肿瘤显像 67Ga肿瘤显像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肿瘤受体显像 肿瘤基因表达显像 肿瘤前哨淋巴结显像
18F-FDG PET、PET/CT肿瘤显像
上个世纪人类为征服肿瘤可谓百年求索 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中不乏医学影像学的贡献
概述
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已属常见病、多发病 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当代观点认为 肿瘤是多基因复杂的分子网络疾病 肿瘤是细胞生长发育异常的分子网络疾病 肿瘤是涉及到细胞生长、分化等通路的
基因网络群功能异常的疾病
有的学者提出 或许最容易认识肿瘤的方法是将肿瘤当作器官 虽然肿瘤来自于器官组织 但事实上它具有器官的复杂性
18F-FDG
2-18氟[18F]-2-脱氧葡萄糖 2-18fluoro- 2-deoxy-glucose
首度合成于1978年 被称为世纪分子
FDG反映关键的生化过程—能量代谢
在肿瘤学中的应用占主导地位 90%以上的临床PET、PET/CT肿瘤显像 恶性肿瘤广谱显像剂
18F-FDG
葡萄糖的类似物 与天然葡萄糖结构差异
从生物学角度讲 肿瘤的特点 生长的无目的性、自主性、无序性及失控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
生长因子的自我供应 抗生长因子的缄默 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的逃逸 无限制的复制潜能 持续的血管生成能力 对周围组织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关于肿瘤研究的“四最”
世界上花钱最多 发表论文最多 对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推动最大 治疗效果最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