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初步设计说明

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初步设计说明城市污水处理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卫生与水资源的保护。
本文将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初步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城市污水处理的初步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实际情况,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即每天可处理的污水量。
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保证处理厂的容量适应未来的增长。
其次,初步设计需要确定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污、沉砂池沉砂等步骤,用于去除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重力沉淀物。
生化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等方式,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深度处理则主要指对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二次过滤、消毒等步骤,以确保出水符合相关标准。
在初步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废水的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定出水的水质要求,设计合适的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需要考虑到处理后的污泥的处置和利用。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包括沉淀池沉淀、厌氧消化和污泥脱水等步骤,以减少废污泥的体积和危害,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此外,初步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运行与管理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运行时,需要有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清洗。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污水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处理效果和运行状态,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最后,初步设计还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同时,可以考虑在污水处理厂周边建设生态公园或景观绿化,提升景观效果和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初步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处理能力、工艺流程、排放标准、污泥处理、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城市污水的全面治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万吨每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15万吨每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是为了处理城市居民的生活废水,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本文将对一座处理规模为15万吨每天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初步设计。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物理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悬浮沉淀物的去除,生化处理主要是对有机物的去除,深度处理主要是对溶解物、微生物及微量有害物质的去除。
首先,对于15万吨每天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来说,排水工程设计应合理规划,以确保污水能够流畅进入处理工艺。
废水应该通过管道流入初沉池和调节池,在进入污泥消化池和沉淀池之前,需要进行初沉剂的投加,以去除悬浮物。
其次,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厂的核心环节。
对于这座规模较大的处理厂来说,可以选择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或者较新的膜法进行处理。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进水、曝气、沉淀、回流等过程,而膜法则利用膜的过滤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等去除。
生化处理工艺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运维成本和出水质量等因素。
最后,深度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出水质量,以满足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可以采用生物脱氮、脱磷工艺,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同时,对于目前较难去除的微量有害物质,如COD、重金属等,可以采用吸附、氧化还原等技术来处理。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污泥处理工艺进行考虑。
污泥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和后处理等工艺得到处理。
厌氧消化是将污泥进行生化分解,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或供热,后处理则是通过浓缩、脱水等方式处理污泥。
此外,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还应考虑相应的设施建设。
包括进水泵站、初沉池、调节池、活性污泥池、深度处理单元、出水泵站、污泥处理单元等。
各处理单元之间的管道布局和运行设计也需要合理规划,以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一座处理规模为15万吨每天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需要考虑进水工程设计、物理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等方面。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根据国内外已运行的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调查,要达到确定的治理目标,可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沟”法。
(1)普通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推广年限长,具有成熟的设计运行经验,处理效果可靠,如设计合理,运行得当,出水BOD5可达10-20mg/L,它的缺点是工艺路线长,工艺构筑物及设备多而复杂,运行管理困难,运行费用高。
30
30
10
0.5
去除率
100%
70%
100%
75%
87.5%
2.2污水处理厂方案的确定
2.2.1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遵从下列原则:
(1)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方案,在达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少、运行管理简便的先进的工艺;
(2)所用污水、污泥处理技术和其他技术不仅要求先进,更要求成熟可靠;
(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6、11等分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给水排水工程基本建设概预算》,吴庄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1 设计任务及概况 (2)1.1 设计任务及依据 (2)1.1.1 设计任务 (2)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2)1.1.3设计范围 (2)1.2设计水量及水质 (3)1.2.1设计水量 (3)1.2.2设计水质 (3)2 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 (3)2.1方案确定的原则 (3)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4)2.2.1厂址及地形资料 (4)2.2.2气象及水文资料 (4)2.2.3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4)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5)3. 1 污水处理级别的确定 (5)3. 2 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技术因素 (5)3. 3 工艺流程选择的原则 (5)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和选择方法〔2、3、4、5〕 (6)4. 1 技术比较 (6)5 中小规模城市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选择〔6、7、8〕 (9)5. 1 根据进水有机物负荷选择处理工艺 (9)5. 2 根据处理级别选择处理工艺 (9)5. 3 根据回用要求选择处理工艺 (9)5. 4 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处理工艺 (10)5. 5 根据占地面积选择处理工艺 (10)5. 6 根据基建投资选择处理工艺 (10)5. 7 根据运行费用选择处理工艺 (11)5. 8 污泥处理 (11)5.9工艺流程方案的确定 (13)6格栅的计算 (15)1 设计任务及概况1.1 设计任务及依据1.1.1 设计任务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1.1.2 设计依据及原则1.1.2.1 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给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水处理工程技术》。
1.1.2.2 设计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2)采用先进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3)采用成熟、高效、优质的设备,并设计较好的自控水平,以方便运行管理;(4)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整体协调,使污水处理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5)妥善处理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固体物,以免造成二次污染;(6)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日处理量1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日处理量10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是一种重要的环保设施,用于处理城市中产生的大量污水。
在初步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日处理量、污水处理工艺、设备选型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大致的1200字以上的初步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为了解决城市中大量产生的污水的处理问题。
经过初步测算,该城市的日处理量为10万吨,因此需要建设一座符合该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二、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日处理量为10万吨的需求,本设计方案选用了A2/O(缺氧-好氧-沉淀)工艺。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适合中小型城市;2)处理效果好,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3)投资、运营成本较低。
三、工程布置1.总体布置:2.进水系统:设计选用人工攬并法进水,在进水口设置格栅除杂。
并设置一个小型污泥浓缩池,用于污泥的初步浓缩。
3.初沉池:初沉池设置在进水口之后,通过重力沉淀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初沉池的出流口通过集水管将污水送入调节池。
4.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对来水进行平稳调节,控制进水水质的波动。
调节池设有多个反硝化区和缺氧区,通过不同的区域设置,使得进入A2/O系统的水质能够平稳保持。
5.A2/O处理系统:A2/O处理系统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和曝气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无机磷。
系统选择了高效、节能的生物填料,用于增加曝气效果。
根据日处理量为10万吨的要求,设计了多个处理单元,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6.沉淀池:A2/O系统出流的污水首先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
7.除磷除氮系统:沉淀池出流的水进入除磷除氮系统,该系统采用生物除磷除氮的方法。
生物除磷除氮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脱氮脱磷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
8.出水系统:经过沉淀和除磷除氮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出水系统通过多级过滤和消毒,最后将处理后的水排入附近的河流或者进行再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根据已知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要求确定污水处理流程,计算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布置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和高程图;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进行简单说明,并预留平面布置的场地;对进水泵房进行简要的说明,并预留平面布置的场地;生物主体工艺要求采用推流式传统活性污泥法。
二、工程规模处理污水量为20000m3/d。
三、设计原始资料某城市设计人口(4+0.02×5)万,生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200L/人,每人每天产生BOD530g,每人每天产生SS45g。
工业污水量为5000m3/d,变化系数为1.3,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为:BOD5=250mg/L,SS=400mg/L。
要求排水的BOD5和SS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规划污水处理厂的面积约25000m2,处理厂四角坐标分别为(0,0)、(0,125)、(200,0)和(200,125)。
厂区设计地坪绝对标高采用 5.00m。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米的河流中,该河流的最高水位约为4.60米,最低水位1.80米,常年平均水位约为3.00米。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0.315米。
四、水量水质设计人口(4+0.02×5)万,生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200L/人,每人每天产生BOD530g,每人每天产生SS45g。
工业污水量为5000m3/d,变化系数为1.3,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为:BOD5=250mg/L,SS=400mg/L。
要求排水的BOD5和SS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五、工艺流程污水中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排渣排渣排砂排泥曝气池二沉池排入河流排泥六、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说明1、中格栅为了截流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在进水泵房前设置格栅。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建设是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和水资源保护的关键环节。
因此,本文将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进行探讨。
二、设计目标1.实现对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护水资源。
2.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3.设计建设成本合理,运维成本可行,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的可持续性。
三、设计内容1.污水生产量估算:根据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估算出污水生产量,确定处理厂的规模和能力。
2.污水收集管网设计:设计和布置污水收集系统,确保所有污水都能够顺利进入处理厂。
3.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如生化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等。
4.污泥处理:设计污泥处理及处置系统,例如污泥脱水、干化、焚烧等工艺,确保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水质监测:设计水质监测系统,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监测,确保出水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6.运维管理:设计运维管理系统,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包括设备维护、管道检修等。
四、设计步骤1.调查研究:了解城市的污水产生情况、水质状况、地形地貌等信息,为设计提供依据。
2.方案选择:根据调研结果和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和技术路线。
3.设计参数确定:确定设计的关键参数,如处理容量、设备规模、出水标准等。
4.设计方案绘制:绘制处理厂的总平面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等,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衔接。
5.设备选型:根据处理工艺和处理容量,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投标。
6.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编制施工图纸,包括土建、设备安装、管道敷设等。
7.配套设施设计:设计配套的电力、供水、通风等设施,确保整个处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8.经济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评估,确定投资规模、运维成本等。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一、设计目标二、设计方案1.设计规模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污水排放量,初步确定处理规模为每天处理X 吨的污水。
同时,根据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预留必要的扩容空间。
2.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污水收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污水泵站等设施。
确保良好的收集系统能够将城市各个区域的污水集中至处理厂。
3.污水预处理设计污水初级处理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等设施。
通过去除大颗粒物和沉淀可降解有机物,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负荷。
4.污水生化处理设计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池等设施。
通过好氧和厌氧的处理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降解,减少有机负荷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5.污泥处理设计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脱水和焚烧等设施。
通过浓缩和脱水,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减少体积。
焚烧处理可以确保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6.排放系统设计排放系统,包括沉淀池和消毒设施。
通过沉淀池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得到沉淀,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消毒设施会对排放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7.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自动化的监控和控制,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同时,设计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报警系统,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设施布局与建筑设计根据处理流程和设备布置要求,进行设施布局和建筑设计。
确保各个设施之间的合理连接和交通,方便设备维护和操作。
四、能源利用与环保措施在设计中考虑能源利用和环保措施的合理利用。
可以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气进行能源回收和利用。
同时,设计适当的除臭和噪音防治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设备选型与施工方案根据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要求,进行适当的设备选型,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处理效果。
同时,制定施工方案,确保设备的按时按质完成,并确保设备的可持续运行和维护。
六、运维管理方案制定污水处理厂的运维管理方案,包括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替换计划,培训和安全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一城市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任务:根据已知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要求确定污水处理流程,计算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布置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和高程图;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进行简单说明,并预留平面布置的场地;对进水泵房进行简要的说明,并预留平面布置的场地;生物主体工艺要求采用推流式传统活性污泥法。
二、工程规模处理污水量为20000m3/d。
三、设计原始资料某城市设计人口(4+0.02×5)万,生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200L/人,每人每天产生BOD530g,每人每天产生SS45g。
工业污水量为5000m3/d,变化系数为1.3,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为:BOD5=250mg/L,SS=400mg/L。
要求排水的BOD5和SS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规划污水处理厂的面积约25000m2,处理厂四角坐标分别为(0,0)、(0,125)、(200,0)和(200,125)。
厂区设计地坪绝对标高采用 5.00m。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米的河流中,该河流的最高水位约为4.60米,最低水位1.80米,常年平均水位约为3.00米。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0.315米。
四、水量水质设计人口(4+0.02×5)万,生活污水量标准为日平均200L/人,每人每天产生BOD530g,每人每天产生SS45g。
工业污水量为5000m3/d,变化系数为1.3,工业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为:BOD5=250mg/L,SS=400mg/L。
要求排水的BOD5和SS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
五、工艺流程污水中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排渣排渣排砂排泥曝气池二沉池排入河流排泥六、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说明1、中格栅为了截流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在进水泵房前设置格栅。
格栅分为两个,一个中格栅,一个细格栅。
(1)设计流量: Qmax =0.229m3/s,K总=1.5。
(2)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栅条间隙宽度e=0.02m格栅倾角α=60°格栅的选用:机械清渣格栅(3)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4)格栅的运行根据栅前后水位差控制。
(5)格栅尺寸:L×B =2.29m×0.89m2、污水泵房主要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Qmax=229L/s(2)净扬程:6.533m3、细格栅主要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 Qmax =0.229m3/s,K总=1.5。
(2)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栅条间隙宽度e=0.005m格栅倾角α=60°格栅的选用:机械清渣格栅(3)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4)格栅的运行根据栅前后水位差控制。
(5)格栅尺寸:L×B =3.28m×1.76m4、平流沉砂池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及减轻机械、管道的磨损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
主要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Qmax=229L/s(2)尺寸大小:L×B×H=18m×0.95m×1.84m(3)池水总有效容积:V=13.74m3(4)沉砂池水流部分长度:L=18m(5)池总宽度: B=0.95m(6)水流断面积:A=0.76m2(7)沉砂斗尺寸及个数:采用锥形方斗,斗上口宽0.9m,下口宽0.2m,斗高0.61m,沉砂斗容积0.21m3,设6个沉砂斗。
(8)沉砂池总高度:H=1.71m5、平流式初次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质(SS)同时可去除约20%-30%的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降低BOD浓度。
主要设计参数:(1)设计流量:Qmax=229L/s(2)尺寸大小:L×B×H=27m×5.07m×8.36m(3)沉淀区有效水深:h2=2.25m(4)沉淀区有效容积:V1= 7387.2m3(5)沉淀区长度:L=27m(6)沉淀区总宽度:B=5.07m(7)污泥斗尺寸:采用锥形方斗,斗上口宽5m,下底宽1m,斗高3.46m,污泥斗容积35.75m3。
(8)沉淀池总高度:H=8.36m(9)设4座沉淀池,每座沉淀池设1个污泥斗。
6、推流式曝气池曝气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核心设备,活性污泥系统的净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曝气池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
(1)设计流量:Qmax=229L/s(2)尺寸大小:L×B×H=131.3m×3.5m×3.0m(3)原污水物质浓度:CSS =283mg/L,CBOD5=183mg/L(4)要求处理程度:CSS =30mg/L,CBOD5=30mg/L(5)去除率:η=0.83(6)BOD5-污泥负荷率:Ns=0.40 kgBOD5/(kgMLSS·d) (7)混合液污泥浓度:X=3300mg/L(8)平均时需氧量:O2=87.3kg/h(9)最大时需氧量:O2(max)=109.4kg/h(10)曝气池容积:V= 2758(m3)(11)五廊道式设计:廊道长L1= 26m(12)池总高度:H=3.5(m)(13)曝气池座数:2座(14)鼓风机的选择:选取三台型号为LG60的鼓风机,两用一备。
7、普通辐流式二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使泥水分离,从而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采用机械刮泥。
(1)设计流量:Qmax=229L/s(2)池尺寸大小:D×H=19m×4.87m(3)池有效水深:h2= 3m(4)污泥斗尺寸:斗上口半径1.5m,下底半径1.0m,斗高0.87m,污泥斗容积4.33m3。
(5)沉淀池总高度:H=4.87m(6)沉淀池周边处高度:h1+h2+h3=3.6m七、平面布置情况该污水处理厂面积约25000m2,处理厂四角坐标分别为(0,0)、(0,125)、(200,0)和(200,125)。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各构筑物从东往西布置,两侧集水井与市区排水总管衔接,达标排水沿管道排入河流。
从初沉池和二沉池排除的污泥排入污泥投配池,再经污泥消化池处理,置于污泥贮存池贮存,以便于外运。
八、高程布置情况污水处理厂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和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污水水流依靠重力流动,以减少运行费用。
为此,必须精确计算其水头损失,包括从进池到出池的所有水头损失在内;水流通过连接前后两构筑物的管渠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与局部水头损失。
具体高程布置见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一、厂设计流量平均流量:生活污水:Q1=qv·N/(24×3600)=200×4.1×104/(24×3600)=94.91(L/s)工业污水:Q2=qv’/(24×3600)=5000×103/(24×3600)=57.87(L/s)Q总=Q1+Q2=94.91+57.87=151.78≈152(L/s)最大污水量: 已知K2=1.3,查表得K1=1.62Q max = Q1K1+Q2K2=94.91×1.62+57.87×1.3=229(L/s)二、中格栅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取v=0.9m/s,栅条间隙e=20mm,格栅安装倾角α=60°(1)栅条的间隙数:n=Qmax(sinα)1/2/ehv=229×10-3×(sin60°) 1/2/(0.02×0.4×0.9)=29.6≈30(2)栅槽宽度:取栅条宽度S=0.01mB=S(n-1)+en=0.01×(30-1)+0.02×30=0.89(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若进水渠宽B1=0.70m,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8m/s。
L 1=(B1-B2)/2tgα1=(0.89-0.70)/2tg20º=0.26(m)(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L1/2=0.26/2=0.13(m)(5)过栅水头损失:因栅条为矩形截面,取k=3,并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h1=β(S/e)4/3v2sinαk/2g=2.42×(0.01/0.02) 4/3×0.92sin60º×3/(2×9.81)=0.103(m) (6)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栅前槽高H1=h+h2=0.4+0.3=0.7(m)H=h+h1+h2=0.4+0.103+0.3=0.80(m)(7)栅槽总长度:L=L1+L2+0.5+1.0+H1/tgα=0.26+0.13+0.5+1.0+0.7/tg60°=2.29(m)(8)每日栅渣量:取W1=0.07m3/103m3K总=(K1Q1+Q2K2)/(Q1+Q2)=(1.62×94.91+57.87×1.3)/(94.91+57.87)=1.50W=Qmax W1×86400/(K总×1000)=0.229×0.07×86400/(1.50×1000)=0.92(m3/d)>0.2m3/d 宜采用机械清渣。
三、细格栅设栅前水深h=0.4m,过栅流速取v=0.9m/s,栅条间隙e=5mm,格栅安装倾角α=60°(1)栅条的间隙数:n=Qmax(sinα)1/2/ehv=229×10-3×(sin60°) 1/2/(0.005×0.4×0.9)=118.39≈118(2)栅槽宽度:取栅条宽度S=0.01mB=S(n-1)+en=0.01×(118-1)+0.005×118=1.76(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若进水渠宽B1=1.09m,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5m/s。
L 1=(B1-B2)/2tgα1=(1.76-1.09)/2tg20º=0.92 (m)(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L1/2=0.92/2=0.46(m)(5)过栅水头损失:因栅条为矩形截面,取k=3,并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h1=β(S/e)4/3v2sinαk/2g=2.42×(0.01/0.005) 4/3×0.92sin60º×3/(2×9.81)=0.65(m) (6)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栅前槽高H1=h+h2=0.4+0.3=0.7(m)H=h+h1+h2=0.4+0.65+0.3=1.35(m)(7)栅槽总长度:L=L1+L2+0.5+1.0+H1/tgα=0.92+0.46+0.5+1.0+0.7/tg60°=3.28(m) (8)每日栅渣量:取W1=0.09m3/103m3W=Qmax W1×86400/(K总×1000)=0.229×0.09×86400/(1.50×1000)=1.19(m3/d)>0.2m3/d 宜采用机械清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