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一些运算符使下列各组的三个数的最后运算结果都是审批稿
C语言试题4

C语言试题4《高级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考试题四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若有说明语句:int a,b,c,*d=&c;,则能正确从键盘读入三个整数分别赋给变量a、b、c的语句是()。
A) scanf("%d%d%d",&a,&b,d); B) scanf("%d%d%d",&a,&b,&d);C) scanf("%d%d%d",a,b,d); D) scanf("%d%d%d",a,b,*d);2、.执行下面程序时,欲将25和2.5分别赋给a和b,正确的输入方法是()。
int a;float b;scanf("a=%d,b=%f",&a,&b);A) 25,2.5B) 25,2.5C) a=25,b=5.5D) a=25,b=2.53、假定w、x、y、z、m均为int型变量,有如下程序段:w=1; x=2; y=3; z=4;m=(w<x)?w:x;< p="">m=(m<y)?m:y;< p="">m=(m<z)?m:z;< p="">则该程序运行后,m的值是()。
A) 4 B) 3 C) 2 D) 14、判断char型变量ch是否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
A) ?A?<=ch<=?Z?B) (ch>=?A?) & (ch<=?Z?)C) (ch>=?A?) && (ch<=?Z?)D)(…A?<=ch) AND (…Z?>=ch)5、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int x=2, y=-1, z=2;if (x<y)< p="">if (y<0) z=0;else z=z+1;p rintf(“%d\n”, z);}A) 3 B) 2 C) 1 D) 06、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C语言编程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参加8至10次:加8分; 参加10次以上:加10分。 程序运行时输入某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则输出其应该加的分数;如果输入为负值,则给 出相应提示。 77. 编程计算如下表达式的值:1/2+1/3+...+1/n,其中的 n 在程序运行时输入。 78. 从键盘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系数,要求计算出其根:若有不相等的实根则输出两 实根;若有相等的实根则只输出一个;若无实根则给出相应提示;若输入导致一元二次 方程不成立,则给出提示。 79. 求以下不定方程组的所有正整数解:
22. 输入 n,求下列级数前 n 项的和。
1+1/2-2/3+3/4……
23. 编写程序用于判断一个数是否是素数。
24. 编程序输出1--1000内的所有素数。所谓素数是指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
它数整除的数。
25. 输入20个数,先按原来顺序输出,再将数组中元素逆置后输出,即将第1个数跟
第20个互换、第2个数跟第19个互换......。
48. 编程计算下面公式:
49. 编一子程序实现十进制数转换为其它进制数。主程序将十进制数43 和17分别转换为 二进制数和八进制数。
50. 编一个程序计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51. 编程输入一个整数,若为四位正整数则要求正确分离出其个、十、百、千位及中间 的两位数并分别输出,如输入的是1234,则输出应该为4、3、2、1、23;否则给出一 个出错提示。
68. 今年父亲30岁,儿子6岁,问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 69. 一个四位数,当它逆向排列时得到的4位数是它自身的整数倍,请找出所有符合这一
三个数排序算法

三个数排序算法摘要:一、引言二、冒泡排序算法1.原理介绍2.示例说明三、选择排序算法1.原理介绍2.示例说明四、插入排序算法1.原理介绍2.示例说明五、总结与比较六、应用场景与优缺点正文: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排序算法是对一组数据按照特定顺序进行排列的算法。
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以方便查找和统计。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数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二、冒泡排序算法1.原理介绍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如果顺序错误就交换它们的位置。
遍历数列的工作会重复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即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2.示例说明例如,对于数列[5, 2, 9, 1, 5],冒泡排序的过程如下:第一次遍历:5 2 9 1 5,此时5 和5 交换,数列变为[2, 9, 1, 5, 5];第二次遍历:2 9 1 5 5,此时2 和5 交换,数列变为[2, 5, 9, 1, 5];第三次遍历:2 5 9 1 5,此时5 和9 交换,数列变为[2, 5, 1, 9, 5];第四次遍历:2 5 1 9 5,此时1 和5 交换,数列变为[2, 5, 1, 5, 9];经过四轮遍历后,数列[2, 5, 1, 5, 9] 排序完成。
三、选择排序算法1.原理介绍选择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2.示例说明例如,对于数列[5, 2, 9, 1, 5],选择排序的过程如下:第一次遍历:找到最小值1,将1 与第一个元素5 交换,数列变为[1, 2, 9, 5, 5];第二次遍历:找到最小值2,将2 与第二个元素9 交换,数列变为[1, 2, 5, 9, 5];第三次遍历:找到最小值5,将5 与第三个元素5 交换,数列变为[1, 2, 5, 5, 9];经过三轮遍历后,数列[1, 2, 5, 5, 9] 排序完成。
C语言实验题——三个数排序

C语言实验题——三个数排序第一篇:C语言实验题——三个数排序述:输入三个整数x,y,z,请把这三个数由小到大输出。
输入: 输入数据包含3个整数x,y,z,分别用逗号隔开。
输出:输出由小到大排序后的结果,用空格隔开。
样例输入2,1,3样例输出2 3#includeint main(){int *p1,p,*p2,*p3,a,b,c;scanf(“%d,%d,%d”,&a,&b,&c);p1=&a;p2=&b;p3=&c;if(*p1>*p2){p=*p1;*p1=*p2;*p2=p;}if(*p1>*p3){p=*p1;*p1=*p2;*p2=p;}if(*p2>*p3){p=*p2;*p2=*p3;*p3=p;}if(*p1>*p3){p=*p1;*p1=*p2;*p2=p;}if(*p2>*p3){p=*p2;*p2=*p3;*p3=p;}printf(“%d %d %dn”,a,b,c);return 0;}第二篇:《语言连贯:排序》教案海湾中学语文组《排序专项训练》教案一、学习目标:掌握句子排序的几种方法;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排序题。
二、考点解读:排序即“排列正确的顺序”,就是要求语言具有“合理的语序”,也就是要求句间排列要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表达习惯。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
三:中考回放(2007深圳中考题)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⑴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⑶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⑷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A ④③①②B ②④①③C ①②④③ 四:方法技巧: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
(完整版)四年级~上4加减乘除凑整+添去括号专项练习

四年级思维数学加减乘除凑整、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中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差)。
主要涉及的几种计算方法:(1)分组凑整法(2)加补凑整法、乘除法巧算在计算乘法时,一个数与10、100、1000 这样的数相乘,很容易算出结果,例如23×1000=23000乘法中常见的运算技巧乘法中的凑整:2×5;4× 25;8× 125.三、带符号搬家同级运算,连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移动位置。
四、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在计算连续乘除法运算时,式子中经常会出现括号,在乘除法去括号时,同加减法去括号时类似,要注意变号问题,具体来说,乘除法中去括号的法则是: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变符号。
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变“÷”。
“÷”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如:① a×(b÷ c)=a× b÷c ② a×b÷ c=a×(b÷c)③a÷(b÷ c)=a÷ b×c ④ a÷b÷ c=a÷(b×c)①括号前面是“一”:去括号后,加减号要变号,乘除号不变。
如: 120-(8-3 ×2) =120-8+3 ×2 ③括号前面是“×”括号内加减法算式:乘法分配律;如:120 × (3+2) = 120 3×+120×2 括号内是乘除法算式直接去括号;如:120 × (3 ×2÷4) = 120 3××2÷4 ④括号前面是“÷”括号内是加减法算式:乘法分配律:如:120÷ (3+2)不等于120÷3+120÷2括号内是乘除法算式:直接去括号;如:120÷(3÷2×8=120÷3×2÷8)(一)加法的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二)减法的性质:a-b-c=a-(b+c)(三)乘法的定律:乘法交换律:a×b=b× 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 c=a× c±b×c★常规题例 1 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 分析与解答: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0 接近,所以选490 为基准数。
python练习3 5、6题目和答案

Python答案Py实验3一、填空1、Python表达式中3*4**2/8%5的值为【1】2、Python包含3种数据类型,分别是【整数类型】3、Python表达式3**2**3的值为【6561】4、Python表达式10+5//3的值为【11】5、Python的布尔(boll)数据类型用于【逻辑】运算二、单选1、Python语句print(type(2j))的输出结果是A【class'complex'】2、Python语句print(type(1/2))的输出结果是C【class'float'】3、Python语句x='car'y=2print(x+y)的输出结果是A【语法错】4、下列数据中,Python不支持的是A【char】5、Python语句print(char(65))的运行结果是D【A】三、程序设计1、# -*- coding:cp936 -*-'''------------------------------------------------------【程序设计】---------------------------------------------------------题目:回文数判断,设n是一个任意自然数,如果n的各位数字反向排列所得自然数与n相等,则n被称为回文数,从键盘输入一个5位数字,请编写程序判断这个数字是不是回文数。
------------------------------------------------------'''while True:raw_inputdata=input("【请输入一个5位数的自然数:】")inputdata=raw_inputdata.strip()if not inputdata.isdigit() or len(inputdata)!=5:continueelse:#**********Program**********newdatalist=list(inputdata)newdatalist.reverse()newdata="".join(newdatalist)if newdata==inputdata:#********** End **********print("输入数据"+inputdata+"是回文")else:print("输入数据"+inputdata+"不是回文")select_data=input("【请输入q退出,p继续进行:】")if select_data.strip()=='p':continueif select_data.strip()=='q':break2、# -*- coding:cp936 -*-'''------------------------------------------------------【程序设计】---------------------------------------------------------题目:重量计算,月球上物体的重量是地球上的16.5%,假如你在地球上每年增长0.5kg,编写程序输出未来10年你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的体重状况。
二级C语言机试(操作题)2018年3月真题汇编1及答案解析
例如,1634=1*1*1*1+6*6*6*6+3*3*3*3+4*4*4*4,因此1634就是一个四叶玫瑰数。
注意:部分源程序存在文件PROG1.C中。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花括号中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语句。
例如,若有成绩为:50,60,70,80,90,100,55,65,75,85,95,99,则运行结果应为:91.5
请在程序的下划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并把下划线删除,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源程序存放在文件BLANK1.C中,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stdio.h>
#pragma warning(disable:4996)
void fun(char*s1,char*s2,
char*s3)
{int i,j;
/*********found*********/
for(i=0,j=0;(s1[i]!=´\0´)&&(s2[i]!=´\0´);i++,j=j+1)
{s3[j]=s1[i];
s3[j+1]=s2[i];
}
if(s2[i]!=´\0´)
(for(;s2[i]!=´\0´;i++,
j++)
/*********found*********/
s3[i]=s2[j];
}
else if(sl[i]!=´\0´)
(for(;s1[i]!=´\0´;i++,j++)
s3[j]=s1[i];
C语言程序设计 程序填空题库及答案
程序填空题导读:在程序填空题中,已经给出了程序的主干,读者首先要理解程序的思路,再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空白处,使程序完成既定的功能。
这类习题的设计就是要引导读者逐步掌握编程的方法。
本节习题的难度适中,可能有些典型的程序在课堂上已经有所接触,读者一定要独立完成它,这样就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在程序设计语言学习的中期,读者对程序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自己编写程序又不知从何处入手,此时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避免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1】下面程序的功能是不用第三个变量,实现两个数的对调操作。
#include <stdio.h>main(){ int a,b;scanf("%d%d",&a,&b);printf("a=%d,b=%d\n",a,b);a= ①;b= ②;a= ③;printf("a=%d,b=%d\n",a,b);}【3.2】下面程序的功能是根据近似公式:π2/6≈ 1/12+1/22+1/32+ …… +1/n2,求π值。
#include <math.h>double pi(long n){ double s=0.0;long i;for(i=1;i<=n;i++)s=s+ ①;return( ②);}【3.3】下面的程序的功能是求一维数组中的最小元素。
findmin(int *s,int t,int *k){ int p;for(p=0,*k=p;p<t;p++)if(s[p]<s[*k])①;}main(){ int a[10],i,*k=&i;for(i=0;i<10;i++)scanf("%d",&a[i]);findmin(a,10,k);printf("%d,%d\n",*k,a[*k]);}【3.4】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计算1-3+5-7+ …… -99+101的值。
C#程序设计课外作业和课外练习(4月23日)
第1次课外练习(不用交)
1.编程,实验非静态类随机数类(Random)中Next()方法和 NextDouble()方法。 定义整型变量a,b,c,依次分别输入一组非负 整数随机数,一组一个小于指定最大值10的非负整数随机数, 一组一个指定范围5到100之内的整数随机数。定义双精度浮点 数变量x,y,z,依次输入一组双精度浮点数。 注意: (1)System.Random类是非静态类,在使用时必须用Rrandom类 生成一个对象,然后调用该对象中的相应方法,用下列方法产 生所要的随机数。 (2)不带参数的Next()方法用于返回一个非负整数随机数。 (3)带一个整数作为参数的Next(int)方法用于产生一个小于指定 整数的非负整数随机数。 (4)带二个整数作为参数的Next(int,int)方法用于产生一个在指 定范围内的整数随机数。 (5)不带参数的NextDouble()方法用于产生一个指定范围0.0到 1.0之内的双精度浮点随机数。(k1202064)
第2次课外练习(不用交)
5.编写一个程序,用while语句一重循环,不允许用二 重循环,求出1!+2!+…+10!之和。(k10033008) 6.编一个程序,打印出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 花数”是指一个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 身。例如,153=1*1*1+5*5*5+3*3*3,所以153是“ 水仙花数”。(k10033106) 7.编一个程序,输入一个正整数,统计这个正整数的 各位数字中零的个数,并且求出各位数字中的最大 者。(k1105145) 8.编写一个程序,用while语句嵌套,求出 1+(1+2)+(1+2+3)+...+(1+2+3+...+10)之和。(k10041803)
C++复习 答案
A)静态数据成员可以在类体内进行初始化
B)静态数据成员不可以被类的对象调用
C)静态数据成员不能受private控制符的作用
D)静态数据成员可以直接用类名调用
3.2填空题
42.在C语言中,编程的单位是函数;在C++语言中,编程的单位是类。
43.在结构定义中,数据和成员函数默认权限是公有(public)。在类定义中,数据和成员函数默认权限是私有(private)。
44.new运算符对指定类型对象动态分配内存并返回该类型的指针。
45.非成员函数应声明为类的友元函数才能访问这个类的private成员。
46.完成下面的类定义。
ClassMyClass
{
Public;
MyClass(){x=0;}
friendIntGetNum(MyClassmy);
Private;
3.4编写程序
48.设计一个类CRectangle,要求如下所述。
(1)该类中的私有成员变量存放Rectangle的长和宽,并且设置它们的默认值是1.
(2)通过成员函数设置其长和宽,并确保长和宽都在(0,50)范围之内。
(3)求周长Perimeter。
49.定义一个类Student记录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成绩。要求使用静态成员变量或静态成员函数计算全班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总成绩和平均成绩。
{
Cout<<end1;
Return 0;
}
Else
Return x *x + Fun (x-1);
}
Void main()
{
Intx = Fun(6);
Cout<<x<<en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