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通辽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测试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塞罕坝曾由于过度采伐而成为草木稀疏的荒原,林业建设者经过多年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如图为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油松→松鼠→蝮蛇
B.蝮蛇与鹰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D.塞罕坝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
我国从2020年1月1日起对长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三年来禁渔效果初显,长江生态系统中的鱼虾成群,稀有物种江豚的数量明显提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长江生态系统中鱼虾类数量的恢复与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无关
C.长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总有一定的限度
D.长江生态系统遭到任何破坏后都能够得到恢复
3.
某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C.生物都有细胞构成
D.能生长的都是生物
4.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B.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C.牛、羊等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动物分解纤维素
D.人体大肠中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5.
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离不开环境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环境影响生物
C.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说明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D.“竹节虫与竹枝相似”,反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6.
杂草与水稻的关系是()
A.寄生B.竞争C.捕食D.合作
7.
下列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仙人球的叶退化成针状
C.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特别发达
D.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8.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真菌可以给藻类提供()
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水和无机盐
9.
在自然界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豹皮下有厚厚的脂肪,有利于保温
B.骆驼刺的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的环境
C.枯叶蝶的体色与环境一致,利于躲避敌害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有利于接受阳光
10.
下列物品都是生物提供给我们的是
A.鲜花,阳光B.土壤,水C.电灯,木材D.面粉,蔬菜
11.
牵牛花花瓣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适应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12.
下列诗词体现生物繁殖这一特征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白云B.石头C.电脑病毒D.山羊
14.
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而且蚯蚓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蚯蚓能改良土壤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15.
生物课上同学们对长春市的部分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清澈透亮的南湖水B.北湖湿地公园内草、树、动物等所有的生物
C.长春动植物园D.净月潭中的动植物
16.
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千乘湖中所有的鱼B.黄河流域所有的植物
C.鼎湖山自然保护区D.蒙古草原上所有的生物
17.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8.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湖水②锦鲤③荷花④石头⑤蜻蜓⑥浮萍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②③⑤⑥
19.
按照形态结构、生活环境或用途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大豆、玉米、小麦为农作物B.羊、猪、鸭为家畜
C.河虾、蟋蟀、油松为陆生生物D.比目鱼、鲫鱼、鲸为鱼类
20.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潮虫(鼠妇),如图所示。
他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分析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高温干燥B.阴暗潮湿C.空气污浊D.阳光充足
21.
我国小麦自商代传入,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下列相关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小麦种子生根发芽——能生长发育B.小麦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C.草盛则麦苗稀——生物有应激性D.小麦季末落叶——排出代谢废物
22.
下列诗句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 )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3.
炭疽杆菌的营养方式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分别是( )
A.腐生,消费者B.寄生,消费者
C.腐生,生产者D.寄生,分解者
24.
龙胆属植物的花冠被机械触碰后,会在7秒到210秒的时间范围内迅速收缩,直至紧实的花苞状态。
这种花冠被触碰后闭合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由小长大和繁殖后代B.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25.
窗台上的小绿植渐渐向窗外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
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6.
下列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的是
A.兔与草B.马蛔虫与马C.羊与兔D.雄蜂、工蜂和蜂王
27.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需要营养B.能进行呼吸C.能繁殖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8.
下列影响羊生活的生态因素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草B.蝗虫C.土壤D.狼
29.
窗台上的小绿植渐渐向窗外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0.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电闪雷鸣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D.种子萌发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李强在研学过程中发现研学基地的仓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仓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李强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_。
(3)制订和实施计划:
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另一侧放上一层干燥的土壤,这样做的目是___。
③纸盒放在阴暗的环境中,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2分钟(min)。
每分钟统计一次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按照方案进行操作,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2min3min4min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
潮湿6788888898
干燥4322222212
(4)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___,不能只用一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
生物兴趣小组一起加入探究实验过程中,将各组第10次的数据计算平均值的理由是___。
(5)整理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
2.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陆生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白天穴居,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某生物小组根据采集到蚯蚓的环境,设计了光对蚯蚓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
(1)提出问题:光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
(3)制定计划:
①材料用具:蚯蚓(3条)、解剖盘、培养皿、玻璃板、纸板或书、湿布、棉签。
②实验步骤:在解剖盘内铺上湿布,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纸板或书,在盘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将蚯蚓放入实验装置,静置2分钟。
每2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蚯蚓数目,统计3次,记录结果如下。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共计
黑暗2338
明亮1001
(5)得出结论:_____。
(6)表达交流。
(7)此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8)下列放置蚯蚓的方法中,哪种最科学( )。
A. B.
C. D.
(9)这个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应如何改进?______。
3.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_______,还需要有严密的_______,也需要丰富的___________。
4.
按照________,可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中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
(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需要给鼠妇提供
和两种环境。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