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的判读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张PPTppt

INDIA1、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2、分层设色地形图(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3、地形剖面图(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海拔与相对高度甲1 •拔一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相对高度一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等高线一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 匚匚 等高线 ___-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300才总绑00・100S(m) I 400r—r _ I高密坡陡等线集度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坡的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AB山坡与CD山坡哪个陡?CD山坡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13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山顶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地点的连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向内凹进去(低处突向高处的地点连接起来)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陡崖一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思考:能在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吗?怎么判断?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图3—6第二课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_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 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用白色。
—琳一本区北界好曲 撇哈拉以南IF 洲地形圈 分层设色地形图1褐色代表高山 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澈...4^:1沙漠 黄色代表高原、 丘陵和山地苗 凡松业孤F ltxxr 細上|站J&油号扎罗山戏0—1IXHJ 来列U米以下冏(5JKTO—琳一本区北界好曲撇哈拉以南IF洲地形圈五种地形景观图地五种地形的识别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盆地: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地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b
a
K
400 200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1)判断a、b两条等高线
___D_
的海拔高度
A 59米 C 199米
B 99米
a:800米 b:600米
D 259米
(2)山顶K的海拔高度范围: 800—1000米之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作业
完成地理练习册《地形图的判读》所有相关 练习 P16-18。
明天交。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练习:
1.下列数据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①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海拔 ②惠州佳兆业中心楼高288米。相对高度 ③罗浮山飞云顶海拔1296米。海拔 ④罗浮山索道高差500米。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ppt优质课件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第二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
2013.9.28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高原、 丘陵和山地 褐色代表高山 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归 纳陆小地结上五种基本地形
海拔(米) 1000
高原
500
200 0
等高线 缓坡
等深线
等高距 陡坡
海拔与地势 疏密程度
数值大 数值小
稀疏 密集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山顶
山顶
洼地
200 300 100
300200 100
等高线呈闭合曲 等高线呈闭合曲 线,数值从中心向 线,数值从中心向 四周逐渐降低. 四周逐渐升高.
洼地
山顶
山谷
山脊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山地
丘陵
平原
大于500 大于500 小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
高而平 高而陡 低而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 米,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说只不 过有4500米,这是为什么?
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请一高一矮两个同学到讲台上,高的同 学比矮的同学高 厘米,这个高度就是 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色代表 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代表 高山 白色代表 雪线以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图1.42 我国东北平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起伏、 坡度陡缓等。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 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可以利 用 地形剖面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 地形图的判读(共29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为了更直观地辨别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在等 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 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成 分层设色地形图。
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 同 高度 和 深度 的范围,着上不同的 颜色,可 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 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1.36等高线示意
等高线数值大表示海拔 高 ,等高线数值小表示海拔 低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处坡度 缓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8张PPT)

1
2
3
1.高原 4.盆地
5
2.山地 3.丘陵 5.平原
4
YOUR SITE HERE
五种地形与等高线
1、山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2、丘陵: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海拔小于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
4、平原:海拔一般低于200米。
等高线:陆地上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
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 (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间,着上不同颜色的地图。
1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C、EF处的坡度比CD处陡
等判高断线 图中地(形。类型5的)名称:地形剖面图:表示地表沿某一条线 方向上地势起伏状况的垂直断面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塞。
山脊:一组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一般应在地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比较便利,具有污染环境的工厂的上风向和上水源。 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360N 900E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山体 的不 同部 位
山顶
鞍部
山谷
缓坡
陡坡
YOUR SITE HERE
➢根据等高线来判断地形
等陡高线 密坡集
等高距:50米
A
陡E 崖 山顶
低
山
F G
谷
山脊C 低
高 B高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6张PPT)

分类型,说不同
相对 高度
海拔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
识原理,画简图
识原理,画简图
400 300 100
身边的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巧判断,明位置
马鞍
巧判断,明位置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两个山顶中间没有等高线的部分
黄 土 高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藏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非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内 蒙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
古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
高
起伏较为和缓。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徽九华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昆仑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第斯山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落基山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 坡。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 川 盆 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塔里木盆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准噶尔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丘 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南丘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选房子,做检测
图例
山峰 村庄
C
N M
选房子,做检测盘山公路登峰造“顶”登峰造“顶”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丰富多彩的世界
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高 度8844.43米, 为海拔世界第 一高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共20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图教学目标•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活动一:自学教材概念表述: 海拔 、相对高度、等高线AB海平面(0米)B 点海拔A 点海拔A B 相对高度智力闯关题:甲山的海拔为 米,丁山的海拔为 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150********学案1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50米——等高距活动二:等高线地形图是怎么画出来的问题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有什么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越度越缓。
陡缓活动三:小组探究活动四: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活动四: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峰之间较低平的部位等高线重叠的部位活动五:能力展示1.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3)如果要从A 、B 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如果要攀岩,最好选择C 、E 中的_______处。
鞍部山谷陡崖400B E2、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D300100200100300200300100200100300200ACDBN甲乙3、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活动六:总结延伸地形图还有哪些类型呢?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图判断坡度陡缓 识别地形部位一目了然某一方向更直观课堂小结请问学们来谈谈你的收获本课时完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能力展示
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
___3_0_0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山__顶____ B__鞍___部___
C__山__谷____
D__山__脊____
E__陡___崖____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顶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脊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谷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C、240米—260米之间 D、260米—280米之间
(2)、从图中___C___(B、C)坡登山至山顶A比较容易,
原因是_______此_处__等__高__线_稀__疏__,_说__明__该_坡__坡__度。和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缓图表示的地形属于( B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1000米
1500米
乙
500米
甲乙两地的 相对高度为 1000米。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2题:等高线密 集表示坡度陡峭,等 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 缓。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脊
山顶
山谷
陡崖
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
感悟·渗透·应用 【例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
A
B
;
C
D
;
E
F
。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地点
是
,理由是
。
(3)根据地形图,请你说说F处
宜发展以
为主的农业,
G处发展
业为主。为什么?
(4)甲、乙两村的距离为 ,
甲在乙的
方向。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甲地的海 拔为1500 米,乙地的 海拔为500 米。 海平面
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 朗玛峰海拔(8844·43 米),世界最低点死海 海拔(-415米),两地 的相对高度为 9259·43 米。
2、等高线和等深线: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 (2)等深线:把海洋中深 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陡崖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地不同部位形态和等高线分布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小结: 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 鞍部— 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完成课本P26页“活动”1、2题:
1、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因 为从B点到山顶A点,等高线 相对来说密集,坡度陡峭, 从C点到山顶A,等高线稀疏, 坡度平缓。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能力展示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 吐鲁番盆地的平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8_9_9_9__米。
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D )
A、大于260米
B、小于260米
(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
有何不同?
① 线坡缓,省力;② 线坡陡,费力
地形图的解读
地形的识别
E
D
C
300A
250
G
250 B
200 F
150 100
50
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E
D
300A
C 250
G
B
250
200 F
150
100鞍部50 Nhomakorabea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鞍部:两山 之间的部位。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脊
鞍⑤部 山谷
山顶
陡 崖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 等高线示意图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3、等高线的稀疏 与坡度的关系
山顶
等高线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300A
C 250
200
陡崖
150
100
50
B高
250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低
D
山脊 山顶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山谷
E
300A
C 250
B
250
200 F
150
100 50
低
D 山谷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完成课本P26页“活动”3 题:
A表示山峰,AB和AC表 示山脊。山峰:等高线 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 向从高处向低处凸出。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
人教版七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地形图 的判读p 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