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实习生带教计划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习生对儿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生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能力
实习生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改进措施:加强理论知识培训,增加实践操作机 会,提高沟通技巧,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培训。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
儿科护理的心理支持,如安 抚患儿、与家长沟通等
儿科护理的安全防护,如防止 交叉感染、防止意外伤害等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哮喘等,需要掌握吸 痰、雾化吸入等技能。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呕吐等,需要掌握补 液、营养支持等技能。
循环系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 需要掌握心电图监测、心脏复苏等技能。
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反馈 进行调整和改进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分享 教学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
PART FIVE
教学资源
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
配备具有丰富临床 经验和教学能力的 教师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 训和考核,确保教 学质量
鼓励教师参与国内 外学术交流和研究 活动,提高教学水 平
建立完善的教师激 励机制,激发教师 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设备和场地的准备
准备教学所需的医疗 设备,如听诊器、血
压计、体温计等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学 模型,如人体模型、
婴儿模型等
准备教学所需的护理 设备,如注射器、输
液器、吸痰器等
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学 场地,如教室、实验
室、模拟病房等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集相 关儿科护理知识、案例和教学 视频
等。
实践操作:占总 课时的50%,包 括病房实习、护 理技能操作、病
例讨论等。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6篇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6篇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 (1)一、科室基本情况1、全科护理人员共9人,其中聘用护士5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4人,大专2人,在读本科2人,中专5人。
共有4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
静脉采血468人,其中颈静脉12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48人,输血人,导尿126人,洗胃抢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
气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并使用呼吸机正压呼吸。
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洗胃机2台,婴儿温箱1台,除颤仪1台,成人吸痰器1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所有抢救设备由责任班杨冬芝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褚礼梅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现象,予即时补上备用并记录;各种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时更换,专人治疗班负责,主班每天检查1次,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即时解决。
2、科室执行严格的查时制度,班班查每周五大查,环环相扣。
半年来堵科室药品漏洞10次,查出漏处理医嘱5例,已及时填补,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未出现明显拖班造成人员的过度疲劳现象.三、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半年来我科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基础护理平均93分,危重一级护理95分,护理表格书写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区消毒合格率95分,满意度调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
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得管理,用后全部做到分装、消毒、毁形、焚烧并记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无一例输液、输血反应。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是针对实习生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提高实习生对儿科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熟悉度,提高其护理水平,同时也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下文将详细介绍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计划内容带教计划主要包括针对儿科护理的理论学习、实操培训、实际护理服务以及评估。
具体来说,首先是理论学习,实习生需要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儿童各种疾病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以及急救知识等。
其次是实操培训,实习生需要学习对儿童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采集儿童各种样本、进行药物注射等儿科护理操作,重点培养实习生的观察、沟通、配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是实际护理服务,通过分配实习生到儿科病房、儿科急诊等部门进行实际护理服务,提高实习生临床护理操作的技能,增强实习生的护理责任心和医学道德。
最后是评估,通过实习生实际表现情况的评估,检测实习生在儿科护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给予帮助和引导,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儿科护理水平。
二、计划意义1、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实习生进行儿科护理的理论学习、实操培训,以及实际护理服务等培训,能够增强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实习生对儿科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增强医护协作医护协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而实习生带教计划能够增强实习生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关系,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并遵循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规范,并提高实习生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
3、推进护理人才培养实习生带教计划是对护理人才的一次全方位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实习生的护理身手和知识水平,同时也促进了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为相关医疗机构培养高效率和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从而推进了护理人才的培养的进程。
三、结语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旨在提升实习生的护理水平,优化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更要照顾到患者的需求,为儿童患者的康复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医疗环境,同时也能够从内部推动医疗体制变革和护理人才培养的进程。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导读:本文是关于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篇一一、目的要求:1、培养全新全意为病儿服务的思想,树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医德医风。
2、掌握小儿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熟悉儿童常用检查正常值和常用药物剂量。
3、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业务要求达到的标准: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教科书及参考书,学习和初步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临床实践,熟练掌握儿科疾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诊断方案的制定,以及儿童基本护理。
3、学习和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4、了解和初步掌握儿科常用药物剂型和剂量。
5、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掌握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三、培养方法:1、主要通过临床实践进行学习,上级医师适当介绍儿科学新理论和新进展,指导阅读有关教材和参考书,重点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
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实践和操作能力训练。
2、参加科室业务学术活动及全科和专业组病案讨论。
3、要求每两周给实习学生进行小讲课一次,每日查房。
实习学生应充分利用上级医师查房时进行学习。
四、转科结束科室实习时,应主动征求带教教师的意见,办妥离科。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篇二一、实习要求:1.实习生应遵守科室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带教教师的安排。
2.因故不能上班应履行请假手续,须提前向科教科及科主任请假,办理完请假手续才能休假。
3.尊敬老师,认真执行各种操作常规,不可私自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操作,否则取消实习资格。
4.必须服从科室安排,按时参加科室组织的讲课及各种活动。
5.要求带教老师在各种诊疗操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因带教老师不认真带教而出现的差错事故均由带教老师负责,并取消带教资格。
二、具体安排:分为儿科普通病区及儿科ICU病区1.对每一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了解本科规章制度及本科工作的基本特点。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3篇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3篇新生儿科工作计划篇11.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如病历书写制度,医嘱制度,会诊制度,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讨论制度,制定和完善适合本科的医疗工作诊疗常规和抗生素合理使用常规,各级人员按职责办事。
2、抓好教学工作,每周保证一次业务学习,由科内同志轮流讲解。
并积极参加院里、院外各种学习班。
3、把质控工作抓好,刘志胜、倪金龙同志担任质控员。
4、做好消毒,新生儿使用的毛巾、被服,尿布等必须一婴一用一消毒,清洗干燥以后压力蒸汽灭菌备用;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患儿用的眼药瓶,药膏,粉扑均一婴一份。
听诊器每天用后消毒一次,体温计用消毒液浸泡,治疗用物(如压舌板,氧气管,胃管,输液管,头皮针)应严格消毒。
5、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彻底卫生清洁一次。
6、每月一次根据要求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呼吸机管道及奶库内物品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监测。
7、若发生三例或三例以上出现相同症状(如发热、腹泻等)的患儿时应立即报告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做好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
新生儿科工作计划篇2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版)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一、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6篇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6篇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计划 (1)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
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儿科实习生带教计划

儿科实习生带教计划1. 引言儿科实生带教计划是为了提升儿科实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而设计的培训计划。
本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实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践环境,掌握儿科医学的核心知识和技巧,提升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医学态度和职业道德,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计划内容2.1 基础知识培训- 对儿科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包括疾病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 配合课堂教学,引导实生深入研究相关教材和文献,理解和掌握儿科学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2.2 临床技能培训- 提供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包括体格检查、常见检验项目的操作技巧等。
- 实生将参与真实临床病例的观察和处理,由带教医生进行指导和辅导,逐渐掌握儿科临床诊疗的技能和方法。
2.3 病例讨论和分析- 安排定期的讨论会,组织实生和带教医生共同参与病例讨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 鼓励实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提问,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的氛围。
2.4 实期间辅导和指导- 安排专门的带教医生负责实生的实期间辅导和指导工作,定期组织讨论会和个人辅导会。
- 带教医生将根据实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意见,帮助实生克服困难,提高专业水平。
3. 考核评价- 实生的表现将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包括临床技能考核、病例讨论成绩、科研论文撰写等。
- 根据实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价和排名,并提供个性化的奖励和扶持。
4. 实施方案- 本计划将由儿科临床教研室负责组织和实施,协助安排实生和带教医生的配对工作,并组织各项培训和考核活动。
- 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交流,不断完善和提高实生的培养质量。
5. 结束语儿科实习生带教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培养和锻炼优秀的儿科医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希望实习生和带教医生能够积极配合,认真学习和参与培训活动,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推动儿科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4篇)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一、目的要求:1、培养全新全意为病儿服务的思想,树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医德医风。
2、掌握小儿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的特点和方法、熟悉儿童常用检查正常值和常用药物剂量。
3、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二、业务要求达到的标准: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并结合教科书及参考书,学习和初步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临床实践,熟练掌握儿科疾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诊断方案的制定,以及儿童基本护理。
3、学习和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4、了解和初步掌握儿科常用药物剂型和剂量。
5、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掌握儿科常见急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三、培养方法:1、主要通过临床实践进行学习,上级医师适当介绍儿科学新理论和新进展,指导阅读有关教材和参考书,重点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正确的临床思维。
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实践和操作能力训练。
2、参加科室业务学术活动及全科和专业组病案讨论。
3、要求每两周给实习学生进行小讲课一次,每日查房。
实习学生应充分利用上级医师查房时进行学习。
四、转科结束科室实习时,应主动征求带教教师的意见,办妥离科。
儿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计划(二)护生进入临床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动手能力的极好机会通过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操作步骤、安排业务学习、举行护理查房等,使护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技术的操作和基础理论的应用,并对护理工作的内涵、特点、要求有一个全新认识。
根据护理部带教计划,结合本科具体情况制定带教计划如下:教学目的: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做到学以致用,全面了解心血管和内分泌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帮助她们规范操作步骤,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教学目标:一、掌握各项专科护理技术。
如:生命体征的测量、血糖的测定,心电监护仪及微量泵的使用和保养、皮下注射、安全使用静脉穿刺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实习生带教计划
一、实习要求:
1.实习生应遵守科室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带教教师的安排。
2.因故不能上班应履行请假手续,须提前向科教科及科主任请假,办理完请假手续才能休假。
3.尊敬老师,认真执行各种操作常规,不可私自违反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操作,否则取消实习资格。
4.必须服从科室安排,按时参加科室组织的讲课及各种活动。
5.要求带教老师在各种诊疗操作中做到放手不放眼,因带教老师不认真带教而出现的差错事故均由带教老师负责,并取消带教资格。
二、具体安排:分为儿科普通病区及儿科ICU病区
1.对每一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了解本科规章制度及本科工作的基本特点。
ICU 病区应学习并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ICU病区规章制度。
2.规范儿科病历书写,各级医师严格把关,教学秘书定期抽查,对不合格病历应及时修正或重写。
3.熟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常规,对儿科急重病有初步的了解。
4.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应教会学生心脏、肺脏、腹部查体、及对三大常规、胸片的基本分析。
5.每周三安排一次主治医师及高级医师进行教学查房。
每周四安排由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对儿科常见病的教学。
4.出科考试以对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检、书写病历及基本诊疗计划。
三、理论学习:
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2.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主要疾病临床表现及诊疗常规:疱疹性咽峡炎、鹅口疮、口腔炎、消化道溃疡、肠套叠、小儿腹泻病及补液。
3.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主要疾病临床表现及诊疗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4.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主要疾病临床表现及诊疗常规: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病毒性心肌炎。
5.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主要疾病临床表现及诊疗常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6.造血系统疾病: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7.神经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8.小儿常见为重症:小儿心肺复苏、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
四、临床实践:
1.小儿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
2.了解骨髓穿刺检查的基本方法。
3.了解腰椎穿刺检查的基本方法。
4.了解ICU心电监护及吸氧的适应症及操作规范。
5.了解呼吸机的基本参数及意义。
五、儿科教学组成员:
带教组长:耿建梅主任
成员:田爱华主任医师,张建红副主任医师,窦爱燕副主任,齐占华、于鹏、杜彩霞、王辉主治医师,王珊、吴海波、韩婷、郭允强、田齐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