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章 存储器管理 练习题
存储管理习题和答案作业

第5章一.选择题(40题)1.主存用来存放__D_。
A.程序B.数据C.微程序D.程序和数据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_C__。
A.半导体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磁带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B×1位,则其地址线有__A__。
A.14根B.16K根C.16根D.32根4.下列部件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_B__。
A.光盘存储器B.CPU存储器C.软盘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C__。
A.扩大主存的容量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__D_。
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7.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B×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A__。
A.23B.25C.50D.208.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__A__。
A.全相联映射B.直接映射C.组相联映射D.混合映射9.处理机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_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__D_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以下_B__不是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优点。
A.方便编程B.方便内存管理C.方便程序共享D.方便对程序保护12.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_C__次序排序。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13.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生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下列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B,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为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则系统要_C__。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存储器管理知识点及习题

作业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存储器中运行。(虚拟内作,互不干扰,防止一道程序破
坏其它作业或系统文件的信息。 程序的各个阶段:编辑―――编译―――链接―――装入―――运行 1). 编辑阶段:创建源文件 2). 编译阶段:生成目标文件 3). 连接阶段:生成可执行文件 4). 装入阶段:重定位,装入内存 5). 运行阶段:得到结果
通过设置内存分配表,内存分配简单,但内存利用率不高
分区的分配策略: 最先适配,任何时刻只要一个分区变成空闲的,队列中的第一个可装入的作业就被装入 执行,经常把大分区分给小作业。 最优适配,一旦某分区变成空闲,便寻找可装入的最大作业,有待大作业而其实小作业, 与优待小作业的处理机调度算法相互抵触。
固定分区在内存利用率上存在的问题: 分区经常没有被填满。因为分区的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分给进程的多余存储空间将被浪
图 5-1 三级存储器结构 2、内存管理的目的 主存的分配和管理:当用户需要内存时,系统为之分配相应的存储空间;不需要时,及
时回收,以供其它用户使用。 提高主存储器的利用率:不仅能使多道程序动态地共享主存,提高主存利用率,最好还
能共享主存中某个区域的信息。 “扩充”主存容量:为用户提供比主存物理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以至使用户感觉他的
图 5-3 程序静态运行 3) 动态运行时装入:(动态重定位)在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 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因此, 装 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是相对地址。
图 5-4 动态重定位示意图 (4)程序的链接
存储器管理习题及答案

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A )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
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2.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主存和辅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调度尽可能地避免(D )。
A、碎片B、CPU空闲C、多重中断D、抖动3.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 )。
A、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要求扩充主存容量C、不要求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D、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人主存4.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 )的页。
A、最近最少使用B、最近最久未使用C、最先进入主存D、将来最久使用5.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主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的C、若干连续的页D、若干不连续的帧6.页面置换算法中(A )不是基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理论。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B、LRUC、LFUD、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7.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 )。
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的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8.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主存中,内存己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主存的块时,(B)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A、地址变换B、页面调度算法C、对换方式D、覆盖技术9.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A )。
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结构D、目标程序10.(D )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在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
A、分段B、分页C、可变分区方式D、段页式11.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始址改变但空闲区数不变的是(A)情况。
A、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无上邻空闲区但有下邻空闲区D、无上邻空闲区且也无下邻空闲区12.可变分区管理中,首次适应分配算法可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栏目按(A )顺序排列。
A、地址递增B、长度递增C、地址递减D、长度递减13.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 )。
操作系统原理-第五章存储管理习题

** 习题**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 B.RAM C.CPU 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完整版)存储管理习题与答案作业

第5章一.选择题(40题)1.主存用来存放__D_。
A.程序B.数据C.微程序D.程序和数据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_C__。
A.半导体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磁带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B×1位,则其地址线有__A__。
A.14根B.16K根C.16根D.32根4.下列部件中,存取速度最慢的是_B__。
A.光盘存储器B.CPU存储器C.软盘存储器D.硬盘存储器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C__。
A.扩大主存的容量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__D_。
A.便于读/写数据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7.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B×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A__。
A.23B.25C.50D.208.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__A__。
A.全相联映射B.直接映射C.组相联映射D.混合映射9.处理机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_B__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__D_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以下_B__不是段式存储管理系统的优点。
A.方便编程B.方便内存管理C.方便程序共享D.方便对程序保护12.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法是将空闲块按_C__次序排序。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大小递增D.大小递减13.在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如果在按地址生序排列的未分配分区表中顺序登记了下列未分配分区:1-起始地址17KB,分区长度为9KB;2-起始地址54KB,分区长度为13KB;现有一个分区被释放,其起始地址为39KB,分区长度为15KB,则系统要_C__。
最新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存储器管理练习及参考答案、 单 项选择题: 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 方便用户C.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2、( A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设计。
B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4、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 A )实现的。
A. 内存分配B.内存保护C.地址映射D.内存扩充5、多道程序环境中,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 C )功能 实现的。
A. 内存分配B.地址映射C.内存保护D.内存扩充6、 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的空闲区是(B )。
A.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序 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序 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7、 地址重定位的对象是( B )。
A. 源程序B. 目标程序C. 编译程序D. 汇编程序 8、 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管理主存时,使用移动技术可以(B )。
A.加快作业执行速度B.集中分散的空闲区C.扩大主存容量D.加快地址转换 9、 如下存储管理方式中, ( A )一般采用静态重定位方式进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 换。
A.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10、很好地解决了内存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A )。
A.页式存储管理B.段式存储管理 11、设基址寄存器的内容为 1000,在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中,当执行指令“ Load A,2000 ” 时,操作数的实际地址是( C )。
A.1000B.2000C.3000D.400012、 对主存的研究可归纳为:主存的分配与回收、地址重定位、存储空间的共享与保护、 ( B )。
A.地址映射B.虚拟存储C.分区管理D.物理存储器的扩充13、 地址转换或叫重定位的工作是将(C )A.绝对地址转换为逻辑地址B.逻辑地址转换为浮动地址C.逻辑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D.绝对地址转换为浮动地址14、 段式存储管理中,用于记录作业每个分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和长度的是(B )。
A.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 B •段表C.界限寄存器D. 上、下限寄存器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D.页式存储管理3、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B )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A. 编译过程中 B •装入过程中C .修改过程中D )进行的。
存储管理习题

1.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何谓静态分配?何谓动态分配?3.什么叫地址重定位?怎样区分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各有什么优缺点?4.分区分配有哪几种?试比较各种分区分配的优缺点。
5.试述最佳、最差、最先适应算法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6.什么是存储器的内零头和外零头?它们是怎么造成的?减少它们应采取什么措施?7.试述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实现原理,并说明如何实现从逻辑空间到物理空间的变换?8.什么叫联想存储器?为什么要引进联想存储器?9.考虑一个由8个页面,每页1024个字节组成的逻辑空间,把它映射到32个物理块的存储器中:(1) 逻辑地址有多少位?(2) 物理地址有多少位?(3)存取主存中的一条指令或数据至少要访问几次主存。
10.为什么要引入虚拟存储器的概念?11.请求分页和简单分页两种存储管理方案有何不同?缺页中断是如何发生的?发生缺页中断时如何处理?12.在一个请求分页存储系统中,一个程序的页面走向为1,2,3,4,2,1,5,6,2,1,2,3,7,6,3,2,1,2,3,6请完成下表。
13. 局部化的含义是什么?14.简述段式存储管理的基本实现原理和地址变换过程。
15.某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采用如下段表:试回答:(1)给出段号和段内地址,完成段式管理中的地址变换过程。
(2)计算[0,430],[ 1,10],[2,500],[ 3,400]的主存地址,其中方扩号内的第一个元素为段号,第二个元素为段内地址。
16.为什么要引入动态分段存储管理,它与请求页式存储管理有什么区别?1. 参考答案:(1)存储分配问题:主要讨论主存的分配和共享。
(2)地址变换问题:主要讨论各种地址变换机构,以及静态和动态地址重定位方法。
(3)"扩充"主存容量问题:借助于提供虚拟存储器或自动覆盖技术来达到扩充主存容量的目的,并非指硬件设备上的扩充。
(4)存储保护问题:主存内即有系统程序又有若干道用户程序,为了避免相互干扰和破坏,必须提供保护功能。
操作系统学习资料-第五章 存储管理习题

第五章存储管理一. 选择最合适的答案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硬盘容量1G,内存容量为1024k,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六章存储器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 B.提高主存空间利用率 C.方便用户和提高主存利用率 D.增加主存实际容量2.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 B.装入过程 C.修改过程 D.执行过程3.提高主存利用率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内存分配 B.内存保护 c.地址转换 D.内存扩充4.可变分区管理方式按作业需求量分配主存分区,所以( )。
A.分区的长度是固定 B.分区的个数是确定的C.分区长度和个数都是确定的 D.分区的长度不是预先固定的,分区的个数是不确定的5.( )存储管理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
A.一个分区 B.固定分区 C.可变分区 D.段页式6.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 )分配作业的主存空间。
A.根据一张主存分配表 B.根据一张已分配区表和一张空闲区表C.根据一张“位示图”构成的主存分配表 D.由系统自由7.可变分区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不包括( )。
A.最先适应分配算法 B.顺序分配算法 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D.最坏适应分配算法8.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下收回主存空间时,若已判定“空闲区表第j栏始址=归还的分区始址+长度”,则表示( )。
A.归还区有下邻空闲区 B.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C.归还区有上、下邻空闲区 D.归还区无相邻空闲区9.当可变分区方式管理内存空间去配时,要检查有无相邻的空闲区,若归还区始地址为S,长度为L,符合( )表示归还区有上邻空闲区。
A.第j栏始址=S+L B.第j栏始址+长度=SC.第j栏始址+长度=S且第k栏始址=S+L D.不满足A、B、C任一条件10.碎片现象的存在使( )。
A.主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B.主存空间利用率提高C.主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 D.主存空间利用率不受影响11.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把空闲区( )。
A.按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B.按地址顺序从大到小登记在空闲区表个C.按长度以递增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D.按长度以递减顺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12.分页存储管理时,每读写一个数据,要访问( )主存。
A.1次 B.2次 C.3次 D.4次13.段式存储管理中分段是由用户决定的,因此( )。
A.段内的地址和段间的地址都是连续的B.段内的地址是连续的,而段间的地址是不连续的C.段内的地址是不连续的,而段间的地址是连续的D.段内的地址和段间的地址都是不连续的14.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 )总是按作业要求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
A.顺序分配算法 B.最先适应分配算法 C.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D.最坏适应分配算法15.虚拟存储器的容量是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的,若cPu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地址空间为( )字节。
A.2G B.4G C.100K D.640K16.抖动是指( )。
A.使用机器时,造成屏幕闪烁的现象B.刚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即被装入所形成的频繁装入/调出的现象C.系统盘有问题,造成系统不稳定的现象D.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17.( )不是页面调度常用算法。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后进先出调度算法 c.最近最少用调度算法 D.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18.在页面调度中,有一种调度算法采用堆栈方法选择( )A.最先装入主页的页 B.最少使用的页 C.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 D.最晚装入的页19.在段式存储管理中,( )。
A.段间绝对地址一定不连续 B.段间逻辑地址必定连续C.以段为单位分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主存区 D.每段是等长的20.虚拟存储技术不能以( )为基础。
A.分区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页式存储管理 D.段页式存储管理(二)填空题l.___可被处理器直接访问,但处理器不能直接访问辅助存储器。
2.用户程序中使用的是逻辑地址,而处理器执行程序时要按___访问主存。
3.每个用户都可认为自己的作业和数据可放在一组从___地址开始的连续空间中,这种地址称为___.4.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的工作称为___或___。
5.重定位的方式有两种,___把作业的指令和数据地址在作业装入时全部转换成绝对地址;___,则在每条指令执行时才做地址转换工作。
6.___的存储管理把用户作为一个连续的分区分配给一个作业使用。
7.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储器时,可采用___使分散的空闲区集中起来,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8.在页式存储管理时,要求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进行分页,页的大小与___大小一致。
9.根据页表等可用公式“___×___+页内地址”求出绝对地址。
10.页式存储管理作地址重定位时,实际上是把___作为绝对地址的高位地址,而___作为它的低地址部分。
11.页式存储管理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读写时,要访问两次主存,第一次___,第二次___。
12.把一段时间内总是经常访问的某些页登记在___中,可实现快速查找,并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13.___实际上是为扩大主存容量而采用的一种设计技巧,从用户角度看,好像计算机系统提供了容量很大的主存储器。
14.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若欲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中,则产生一个___,由操作系统把当前所需的页面装入主存储器中。
15.在页面调度时,如果刚被调出页面又要立即装入,而装入不久的页面又被选中调出,这种频繁的装入/调出现象称为___。
16.缺页中断率与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有关,分配给作业的主存块数多,能___缺页中断率;反之,缺页中断率就___。
(三)简答题1.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
2.为什么要做“重定位”?何谓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3.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哪几种?4.何谓页表和快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5.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相似,它们有什么实质性差异?6.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1.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空间时,若主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次有五个空闲区,空闲区的大小分别为15K,28K,10K,226K,110K,现有五个作业Ja,Jb,Jc,Jd和Je,它们所需的主存依次为10K、15K,l02K,26K和80K,如果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a~Je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吗?用什么分配算法装入这五个作业可使主存的利用率最高?2.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运行一个共有8页的作业,且作业在主存中分配到4块主存空间,作业执行时访问页面顺序为7,0,1,2,3,0,4,3,2,3,6,7,3,1,5,7,6,2,6,7。
请问用FIFO和LRu调度算法时,它们的缺页中断率分别是多少?3.现有一个作业,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已为主存分配建立了如表4—1所示的段表段号段长主存起始地址0 680 17601 160 10002 200 15603 890 2800请回答下列问题:(1)段式存储管理如何完成重定位? (2)计算该作业访问[0,550],[2,186],[1,300]和[4,655](方括号中第一个元素为段号,第二个元素为段内地址)时的绝对地址。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D 5.A 6.B 7.B 8.A 9.B 10.A 11.C 12 B 13.B 14.D 15.B 16.B 17.B 18.C 19.C 20.A(二)填空题1.主存储器 2.绝对地址( 或物理地址) 3.0,逻辑地址 4.重定位,地址转换 5.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 7.一个分区(或单连续) 8.块 9.块号,块长 10.块号,页内地址 11.按页号读出页表中对应的块号,按计算出来的绝对地址进行读写 12.快表 13.虚拟存储器 14.缺页中断 15.抖动(或颠簸) 16.降低(三)简答题1.简述存储管理的功能。
答:存储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下列四个方面:(1)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去配,以主存空间分配表为依据作主存分配,并在作业撤离后回收主存空间。
(2)实现逻辑地址到绝对地址的转换,这种转换需要与硬件配合完成。
(3)主存空间的共享与保护。
(4)主存空间的扩充,采用某些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存储器。
2.为什么要做“重定位”?何谓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答:由于程序中的逻辑地址和实际分配后主存储器的绝对地址往往是不一致的,为使处理器能按实际地址正确地访问主存,必须做地址转换,即“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成绝对地址。
动态重定位在装入作业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在执行过程产,每执行一条指令时,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将指令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3.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哪几种?答: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有:最先适应分配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4.何谓页表和快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答:页表指出逻辑地址中的页号与所占主存块号的对应关系。
页式存储管理在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时、要利用页表做地址转换工作。
快表就是存放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部分页表。
它起页表相同的作用。
由于采用页表做地址转换,读写内存数据时cPu要访问两次主存。
有了快表,有时只要访问一次高速缓冲存储器,一次主存,这样可加速查找并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5.段式和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结构相似,它们有什么实质性差异?答:页式存储管理提供连续的逻辑地址.由系统进行分页;而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的分段是由用户决定的,每段独立编程,因此段间的逻辑地址是不连续的。
6.简述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答:把作业信息保留在磁盘上,当作业请求装入时,只将其中一部分先装入主存储器,作业执行时若要访问的信息不在主存中,则再设法把这些信息装入主存。
这就是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1.采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空间时,若主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次有五个空闲区,空闲区的大小分别为15K,28K,10K,226K,110K,现有五个作业Ja,Jb,Jc,Jd和Je,它们所需的主存依次为10K、15K,l02K,26K和80K,如果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a~Je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吗?用什么分配算法装入这五个作业可使主存的利用率最高?答:按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这五个作业不能全部依次装入主存,因为前二个主存块能依次装入作业:Ja(10K),Jb(15K),第3块10K无法分配,第四、五块可分配给J c(102K),Jd(26K),最后Je(180K)无法装入主存。
用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能使主存的利用率最高,此时,这五个主存块依次装入了五个作业,它们是:Jb(15K),Jd(26K),Ja(10K),Je(180K),Jc(102K)。
2.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运行一个共有8页的作业,且作业在主存中分配到4块主存空间,作业执行时访问页面顺序为7,0,1,2,3,0,4,3,2,3,6,7,3,1,5,7,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