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分析
红色教育基地导游解说词范文及格式

红色教育基地导游解说词范文及格式一、引言红色教育基地是指那些旨在弘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播革命历史知识和精神文化的具有红色教育功能的场所。
它们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承载着革命历史的丰厚底蕴,也承载着我们党对革命历史的高度重视。
作为导游,在讲解时必须能够深入浅出地向游客传达这种红色文化,让游客在浏览景点的接收到深刻的教育。
二、解说内容1.地点介绍每一个红色教育基地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特色,可以从地理位置、历史特点、建筑风格等方面加以介绍,为游客展现真实的历史面貌。
2.基地历史介绍红色地方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战争、革命、党的历史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丰富的叙述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来龙去脉。
3.红色精神通过先烈事迹、英雄人物的故事等方式,向游客展示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让游客能够在感受红色风采的也深受教育。
4.红色文物介绍基地内的一些历史文物和遗址的价值,让游客了解这些文物的来源和意义,能够更好地激发游客的历史文化兴趣。
三、总结回顾通过对红色教育基地的解说,让游客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内涵,领会红色精神的影响力。
这也必将对游客起到深远的教育影响,让他们在游览的同时也真正受益匪浅。
四、个人理解我深知,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导游,不仅仅是介绍景点,更是向游客传递着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每一次讲解都是对革命历史的一次传承,对红色精神的一次弘扬。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受感染,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
五、结束语导游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一环,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更好地向游客传递红色文化而努力。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能够用心、用情,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伟大和魅力。
提纲如下:六、红色教育基地的保护与传承1. 保护基地的重要性- 红色教育基地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保护基地可以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和铭记历史。
- 保护基地也是对革命先烈的尊重和纪念,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2. 基地的传承与利用- 通过各种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伟大和精神。
揭西旅游景点

揭西旅游景点揭西旅游景点揭西旅游景点河婆古塔河婆古塔位于揭西河婆榕江支流横江溪畔。
横江溪水急滩泻,历史上洪灾频繁,清嘉庆年间塔以镇水,塔高28米,七层八角门向北,门额阳刻“清河砥柱”四字。
塔建至今近二百年,历经无数次自然灾害的冲击仍巍然不动,造成三次易其河道,故有“宝塔飞度”的美称。
河婆塔与玉峰(大庙山)两相辉映,共同成为河婆山城的标志。
三山祖庙位于揭西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玉峰(又称大庙山)东北麓。
祖庙后倚青山,前临榕江南河,山青水碧,青松翠录,风景如画。
祖庙始建于隋,显于诏,封于宋(宋太宗诰封明山、巾山、独山三山神为“三山国三”),封赐额又谓“明贶庙”,因庙在古霖田郡,故又称“霖田祖庙”,当地群众称之为“大庙”。
祖庙正殿奉祀三山国王坐像,左偏殿祀开山祖师,鲁班先师、北极玄武、出游神木坑公王,右偏殿祀文昌帝君,月下老人、南极仙翁、出游神指挥大使。
后殿有花厅,祀三山国王夫人。
左厢房祀七仙女,神农大帝、文财神爷、天官赐福,右厢房祀千里眼、顺风耳、黄帝武财神爷、土地神。
前进殿塑把门将军,左孟章,右监名大将军。
所塑诸神,高大雄伟,女神清秀典雅,形态各异。
三山祖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揭西县重点文物保护之一。
台湾、日本及东南亚一带都相继建了许多“三山国王庙”,每年都有大批海外游客前来寻根问祖和观光膜拜。
揭西京明温泉度假村京明温泉度假村是国家级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中国最大的度假村。
京明所在地——揭西县是全省旅游大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
周边古风蕴藉,文气沛然,潮客文化交融。
已建成的景点在水上世界、小鸟天堂、动物园、垂钓区、橡胶园、果林园、盘国仙师庙、送子观音庙、京明长城等……天竺石岩天竺石岩位于揭西县城4公里的明山(即银山)半山腰,寺庙竺西向东,西南靠着莲花山脉,东北面对榕江南河。
古岩建于幽深的石浴之中,石雅清致,峰峦明秀,奇形怪状,大小不一的岩石遍布峡谷,长约一里许,称之为“石龙”。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基本情况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基本情况1、基本设施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7年建成,位于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旧址,现南山镇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现已布置了15个展厅,展出了大革命东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粤东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史料、文物等,由县文联负责具体工作,配备了由馆长带领的一支专业队伍,专门负责展馆收集、整理、更新、维护、解说及保卫工作。
现纪念馆的管理制度健全,有常规化的业务培训及有严格的消防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预案。
2、展陈内容丰富基本陈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史实完整、脉络清晰,特色突出;展出的物品和史料客观真实可靠,展陈说明简洁准确,有一定数量的原件展品,复制品、仿制品和辅助展品标注清晰;展品的收集、整理、更新、维护等工作常态化。
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主要展出反映大北山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大北山革命斗争主要领导人林美南、古大存、曾广、刘向东、陈彬、曾冰等人解放后的部分照片及有关回忆书籍、烈士名单、照片、各乡镇烈士纪念碑和反映揭西建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照片以及领导题词、歌颂大北山革命战争的诗词书法等。
按时间分四个时期:(一)、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进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志(东征时改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亲自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促进新文化的传播和群众革命运动广泛开展,推动地方党团组织建设。
其中发生在揭西的“棉湖之大功山战役”是东征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亦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中正、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的廖仲恺、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顾问加仑、总教官何应钦等第一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棉湖兴道书院;第二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河婆大光学校(现为公安局技术科)。
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词

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这片红色旅游景区,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历史、人文和红色精神。
让我们走进这片红色旅游景区的大门,感受到的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这个景区是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而建立的,它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红色革命的激情和豪情壮丽。
进入景区,您会看到一座巍峨壮丽的纪念碑,这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立的。
碑身上刻满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这些英雄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英勇奋斗。
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沿着红色旅游景区的道路前行,您会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秘密会议地点,也是许多革命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心。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以及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接下来,让我们来到红色旅游景区的纪念馆,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参观纪念馆,您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除了历史文物,这个红色旅游景区还有许多自然风光值得欣赏。
您可以沿着景区内的小径漫步,欣赏到宜人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宜人,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景区的中心,有一座红色主题的广场,这里经常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和庆祝仪式。
这里是游客们聚集的地方,也是人们表达敬意和怀念革命先烈的场所。
广场上竖立着一尊巨大的红色雕塑,象征着革命精神的永恒和不朽。
在结束您的旅程之前,我要提醒您保持景区的整洁和安静,尊重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不随意触摸、破坏或丢弃任何文物和设施。
同时,也希望您在这片红色旅游景区中,能够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力量和魅力,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这片红色旅游景区,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收获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揭西县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

揭西县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重要地理位置及光辉革命历史:地处大北山区的揭西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大北山属莲花山脉的中段,位于韩江上游的梅江、琴江之南,处在揭阳、丰顺、兴宁、五华、陆丰的边界。
纵横约60公里,西北方向和梅县的九龙嶂、铜鼓嶂连绵相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早在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开展农民运动,对揭西地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带领东征军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建立农会,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下组织在这里建立广泛的秘密活动据点,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把大北山作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潮揭丰行委、潮梅行委(辖揭阳、南山局、潮安、汕头、梅县等地十七个县市局)、中共潮汕地委、中共揭阳县委、揭阳人民行委会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揭西地域,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汕头地委机关报《汕头日报》的前身《团结报》社在大北山创刊,后方医院等机关也都设在大北山。
布局: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根据场地和资料实际需要划分为四大篇章:第一篇章:昔日大北山;(分布在第1~8展厅)领导、揭西籍将军、名人题词(分布在第9展厅)第二篇章:今日揭西;(分布在第10、11展厅)第三篇章:翰墨雅韵颂北山。
(分布在第13、14展厅)第四篇章:廉洁揭西(分布在第12展厅)第一展厅起:昔日大北山:主要展出自辛亥革命以来有关大北山的辉煌革命历史。
按时间分四个时期:1、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3、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4、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及解放后(一)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前言)在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开展的农民运动,对邻近的揭西地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揭阳,一片红色沃土

揭阳,一片红色沃土作者:黄燕丹来源:《源流》 2020年第2期黄燕丹揭阳是红色的革命土地,全市有革命老区的乡镇86个,革命老区村2106个,土地面积和人口都超过60%,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
红色火种点燃一个个古老村落根据地方党史资料记载,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火种便在揭阳、普宁、惠来、揭西等地的广袤农村播撒,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于大南山、大北山和桑浦山一带。
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副调研员林运明多年来从事地方党史研究工作,在他看来,揭阳革命老区具有革命早、时间长、覆盖广、数量多、影响深等特点。
林运明翻开收藏的资料娓娓而谈: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我省先后对革命老区进行评划和复核,革命老区包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根据地、红色游击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游击区,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
“全市有革命老区的乡镇86个,革命老区村2106个,土地面积和人口都超过60%.其中,榕城区有老区村庄12个,揭东区有92个,普宁市有882个,揭西县有785个,惠来县有335个。
”林运明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中,除了全市2000余个老区村庄,还留下许多革命旧址。
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全市有较重要的革命遗址160多个,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纪念设施、烈士墓等。
红色力量孕育一个个革命摇篮我们从党史研究者的口述中,聆听革命老区故事,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巍巍大南山,地处普宁、惠来、潮阳三地交界,是莲花山系南阳山的延续。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大南山建立起来的潮普惠苏区,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南方外围屏障的前哨。
1928年3月至10月,1930年10月至1935年6月,中共东江特委机关两次驻留在这里,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等先后在这里指导过革命斗争。
大南山较长时间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感动生命_感悟人生--参观北山烈士纪念馆有感

感动生命感悟人生—参观北山烈士纪念馆有感秋日,阳光和煦,临近建党九十一周年之际,在彰武县第四人民医院蒋丽伟书记的组织下,我们驱车来到北山烈士纪念馆参观。
刚到北山烈士纪念馆,看着这排平房静静的伫立在那里,默默的见证了那个充满了血腥与哀嚎的年代,而今他依然静默的站立似乎正告诉着我们什么……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们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和纯粹生命的感动。
参观北山烈士纪念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无助的哀嚎,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穿越那些历史的伤痕来到我的面前,心痛与辛酸交揉在一起。
在这些极度的悲伤里心中突然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生气不如争气,落后就要挨打。
面对这些痛到骨髓的历史,我们所能做和该做的正是努力上进、发愤图强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家乡更美丽,人民更富足。
纪念馆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彰武地区早期革命》《北满时期的抗日斗争》《彰武阻击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直观的图片、雕塑、实物及影像资料真实地再现了烈士的英雄事迹。
展览中,一件件珍贵的烈士遗物,一段段翔实的史料记载,随着解说员时而激愤铿锵时而悲恸凄婉的诉说把我们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代。
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有军功章,烈士证明书,立功证书等等。
尽管岁月的变迁使得这些先烈的遗留物变得锈迹斑斑,有的已经破烂不堪,它们却是红色岁月最真实的见证。
当初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先辈们凭着坚定的毅力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感到骄傲!展览中,一幅幅那些伟人的照片,更拉近了我们与那个年代的距离.我们彰武县是个很小的县城,但在这个小县城却书写了一篇篇感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历史的记忆中有很多高级将领都在我们彰武县亲自指挥过战斗,比如由林彪,罗荣桓等等二十几位高级将领先后来到过我们彰武县。
战争中我们彰武县人民大力支持前线充分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作为彰武人民我觉得无比骄傲,也更加坚定自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决心。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介绍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介绍哎,说到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那可真是个让人心生敬意,又感慨万千的地方。
咱们先不提那些个高大上的词儿,就说说那地界儿,山峦叠嶂,绿树成荫,仿佛大自然都在为那些英勇的先辈们默哀致敬呢。
一踏进纪念馆的大门,那股子庄严劲儿就扑面而来,但又不失亲切,就像是回到了老家,见到了久违的长辈。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那是一位位革命烈士,他们有的手握钢枪,眼神坚定;有的挥笔疾书,慷慨激昂。
这些雕像啊,就像是活生生的人站在你面前,跟你讲述着当年的烽火岁月。
往里走,就是展厅了。
这展厅啊,布置得那叫一个用心,墙上挂着的老照片,一张张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那些年的故事。
你瞅瞅这张,战士们正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那脸上的泥土和血痕,让人看了就心疼;你再看看那张,老百姓们正忙着支援前线,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那份团结和坚韧,真是让人动容。
展柜里陈列的,都是当年英雄们用过的物件儿,有破旧的军装、生锈的枪炮,还有那些简陋的文具和书籍。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背后却藏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你拿起一件物件儿,就像是握住了历史的脉搏,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英雄事迹的介绍。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的同志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自己孤身一人引开敌人,最后壮烈牺牲;有的同志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守住了党的秘密;还有的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着。
走在纪念馆里,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我为那些英勇的先辈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另一方面,我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回望那座庄严的建筑,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感谢那些为我们付出一切的革命先烈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西县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解说词重要地理位置及光辉革命历史:地处大北山区的揭西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大北山属莲花山脉的中段,位于韩江上游的梅江、琴江之南,处在揭阳、丰顺、兴宁、五华、陆丰的边界。
纵横约60公里,西北方向和梅县的九龙嶂、铜鼓嶂连绵相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早在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开展农民运动,对揭西地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广东区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带领东征军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建立农会,组织赤卫队,建立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下组织在这里建立广泛的秘密活动据点,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基地;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把大北山作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潮揭丰行委、潮梅行委(辖揭阳、南山局、潮安、汕头、梅县等地十七个县市局)、中共潮汕地委、中共揭阳县委、揭阳人民行委会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揭西地域,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汕头地委机关报《汕头日报》的前身《团结报》社在大北山创刊,后方医院等机关也都设在大北山。
布局:大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根据场地和资料实际需要划分为四大篇章:第一篇章:昔日大北山;(分布在第1~8展厅)领导、揭西籍将军、名人题词(分布在第9展厅)第二篇章:今日揭西;(分布在第10、11展厅)第三篇章:翰墨雅韵颂北山。
(分布在第13、14展厅)第四篇章:廉洁揭西(分布在第12展厅)第一展厅起:昔日大北山:主要展出自辛亥革命以来有关大北山的辉煌革命历史。
按时间分四个时期:1、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3、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4、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9)及解放后(一)大革命时期(1919.5——1927.7):(前言)在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开展的农民运动,对邻近的揭西地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进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志(东征时改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亲自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促进新文化的传播和群众革命运动广泛开展,推动地方党团组织建设。
在国民革命军东征的影响和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推动下,五云农会于1925年夏秋之间成立。
随后,河婆、东园、棉湖一带也相继成立了农会,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第二次东征后,在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建立了中共揭阳地方组织。
与此同时,中共普宁支部也在湖西(现属揭西县)建立了农村基层组织。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则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全省陷入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
农会干部房屋被烧毁,五云农会会长彭球裕等一批农运骨干、农军战士和大批群众遭杀害。
但革命者不屈不挠,英勇奋斗。
是年冬,五云建立苏维埃政权,革命烈火不断燃烧。
1、主要是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都到揭西,而且都打了胜仗。
特别是第一次东征时发生在揭西的“棉湖之大功山战役”,是整个第一次东征最激烈的一次战斗,为国民革命军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扭转了整个战局;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亦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这是)第一次东征路线图】【图为东征时的蒋介石像】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中正、【图为廖仲恺像】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的廖仲恺(注:军中建立了党代表制,“凡军队一举一动,都受党代表的指导与监督,这是当时受苏联红色革命的影响)。
【图为东征时的周恩来像】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图为少年的周恩来】少年的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图为棉湖兴道书院旧貌】棉湖兴道书院蒋介石、周恩来下榻处【图为棉湖兴道书院内三乐堂】周恩来在兴道学校教学生唱《爱国歌》,还在三乐堂前向兴道高小第十三届三十多位学生演讲,揭露国内军阀、贪官卖国残民的罪恶,指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图为东征时教导一团团长何应钦】时任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后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军委会参谋总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长。
【图为棉湖战役演示图—沙盘】大公山位于金和圩东北三里之大山丘,现南侨中学就位于金和圩。
【图为第二次东征后期重要一役----河婆战役路线图】【图为大光学校旧貌】第二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河婆大光学校(现为公安局技术科)。
【图为中华医院旧址】第二次东征时周恩来身患胃病、眼疾,住在河婆中华医院二楼治疗,彭克猷院长亲自为他做了手术。
【图为彭克猷院长】【图为大同医院内捐款芳名石碑】周恩来、蒋介石等曾为河婆大同医院捐款。
现河婆大同医院内石碑【图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王武扬代周恩来给彭克猷院长的信函】原件现在揭西县博物馆珍藏。
2、党组织的创建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周恩来与夫人邓颖超在汕头合影】第二次东征革命军克复潮汕后,周恩来主政东江,【图为揭阳县委旧址榕城西门淑园】在周恩来的示意下,中共揭阳支部在揭阳榕城西门淑园建立;【图为棉湖镇湖西村黄氏祖祠】普宁县湖西村农民在黄氏祖祠成立了农会;【图为下洞祠堂旧址】陆丰县五云农会在下洞祠堂成立;【图为东征军旗】周恩来让河婆溪角村的张宾初在河婆组织成立农会。
【图为东园镇玉湖农会旧址】中共揭阳三区党组织领导人杨昌明的领导下,在东园村成立农协会。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前言】: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东江苏维埃政府。
在红十一军的带领下,河婆的石内,京溪园的大鹿、湳池等地相继建立革命据点, 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赤卫队打土豪劣绅。
但是,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指导下的军事行动,使党组织及根据地人民遭受严重损失;一批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光荣牺牲。
同时,在党内开展的肃反运动,又使一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干部和骨干受到伤害。
1932年10月,机关设在河婆的揭普惠县工委的成立,揭西地域土地革命烈火又重新燃起。
但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摧残下,党组织处境恶劣,至1935年冬,被迫停止了活动。
1936年12月,一支九人组成的“抗日义勇军”小分队在五经富成立。
1937年3月,中共韩江临委书记李碧山在五经富发展了五名党员,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县第一个党支部。
1、土地革命初期(南昌起义后)的党组织【图为南昌起义军来粤贺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国民革命军二万余人,发动了南昌起义。
9月26日,“八一”南昌起义军抵达揭阳,占领了县城,成立了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
【插入图2103揭阳新圩汾水凹】贺龙、叶挺指挥的汾水战役中,与敌王骏部血战三天。
2、农会活动【图为龙潭坡尾楼村新貌】中共紫金县县委委员、农民运动领导人钟佩璜、钟一强等人到揭西地域的龙潭乡坡尾楼村活动【图为坪上石肚西坑村】中共党员黄能从五华到河婆石内活动3、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图为年轻的古大存】【说明】:1929年2月中共五华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八乡山下溪乡召开,古大存当选为书记,大会决定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2月底,东江特委从潮安迁到丰顺,后进驻到丰顺栋下。
后东江特委派黄汉强到揭阳,恢复党组织的活动。
并组建揭阳县委,黄汉强任书记,委员是:叶静仁、陈达、张家骥、卢笃茂。
【图为滩下村东江苏维埃纪念馆】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在大北山成立,军长古大存赤卫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在揭西县地域活动情况:【图2307大洋老屋家村新貌】【说明】:为了筹备召开东江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红十一军,急需解决粮食问题。
1930年3月5日,大北山山区范围赤卫队和运输队共二百多人,由红六军教导队长古宜权带领到大洋实行武装借粮。
大洋各村的反动武装纷纷阻击。
7位赤卫队员都壮烈牺牲。
因其中两名妇女已怀孕,故当时称为“七尸九命案”。
【图2309为大洋乡何树堀村新貌】【说明】:1930年秋,收成不好,为了坚持反“围剿”,解决部队粮食物资供应问题,红十一军四十六团团长古宜权率领该团和赤卫队约三四百人,于11 月27日晚,从八乡山滩下出发,连夜进击大洋何树堀村,但遇该村自卫团进行顽抗,当我军把敌自卫团逼到最后一屋堡时,我军旁的稻草棚突然起火,红军战士暴露在火光之中。
敌人趁机猛烈向红军战士开火。
红军处于被动状态,只好撤退。
此时天将亮,大洋其他各村的反动自卫团三四百人,登上高山两侧,集中火力向红军猛击,红军边打边撤。
在激战中,红军伤亡三十多人,一连连长英勇牺牲,情况非常危急。
上午10点钟,古大存率队赶来支援,抢占山头,打响机枪,掩护红军和赤卫队带着粮食撤回滩下。
【图大北山归善村旧貌】【说明】:1933年,东江特委将东江独立师整编为东江红军第一、二路军,古大存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卢笃茂任第二路军总指挥。
其时,卢笃茂带领红军游击队在大北山归善村附近的钩髻岽搭寮建立营地,进行军事训练,开展革命活动。
【图为大北山归善村旧貌】【图卢笃茂烈士】【说明】:1934年6月,在战斗中受伤的卢笃茂被良田河輋村民陈阿香带回家,藏在破棚上隐蔽治疗。
后被反动绅士陈盛坤等发现。
他们抓走卢笃茂,后转到汕头、广州,1935年2月3日(农历除夕)在黄花岗英勇就义。
陈阿香以窝藏红军的罪名,被潘彪杀害。
【第二展厅】4、“九一八”事变后,抗战前党组织活动在五经富活动情况:汕头沦陷,道济中学迁到现北山中学,受进步老师影响,学生接受进步书籍:“我们书室”成立、抗日义勇军小队成立、五经富党支部(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等。
【图为“我们书室”旧址】【图2406(1)我们书室成员合影】:【说明】:一排:曾年寿、曾广、曾畅机、曾佩恭、曾冰;二排:曾佩洛、曾实、曾木泉、曾纪勤、曾广生、曾祖康;三排:曾列明。
【图2408曾定石同志像】:【说明】:1936年12月12日,曾定石回到家乡五经富,在“我们书室”成员中,挑选曾广、曾畅机、曾年寿、曾冰、曾景清、曾瑞嗣、曾孟允(曾实)、曾松、曾木泉等九人,成立抗日义勇军小队,曾畅机为小队长。
【图为曾广家老屋旁祠堂(五经富支部活动旧址之一)】【说明】:1937年3月15日,刚成立的中共韩江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李碧山亲自到了五经富,吸收曾广、曾畅机、曾冰、李日煌、曾木泉等五人入党,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县第一个党支部:五经富党支部。
书记曾畅机,党支部由中共韩江临委直接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