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金属及金属材料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通用版】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测试17: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利用(含解析)

【通用版】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测试17: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利用(含解析)

专题17 金属及金属材料的利用一、单选题1.【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答案】B【解析】A.物质用途由性质决定,但也受环境影响,错误;B.合金比纯金属有广泛的应用,正确;C.此句话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别的物质发生反应,错误;D.铜制品在一定环境中也会生锈,错误。

故选B。

2.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答案】A【解析】铜是导体,容易导电,因此常被用来制造导线。

故选A。

3.做完CO还原Fe2O3的实验后,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B.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C.用大量水边冲边洗 D.用盐酸清洗后,再用水冲洗【答案】D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使用也最早 B.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答案】B【解析】A、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但冶炼困难,使用较晚,错误;B、焊锡熔点低,可用于焊接金属,正确;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大于纯铁,错误;D、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结构,错误。

故选B。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 B.炼铁的原料是焦炭、石灰石、铁矿石C.炼铁得到的生铁仍为混合物 D.炼铁是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铁矿石中的杂质氧化除去【答案】D【解析】A、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高炉,正确;B、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正确;C、工业炼铁的主要产物为生铁,是一种铁合金,属于混合物,正确;D、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为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还原出铁矿石中的铁,错误。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C.武德合金熔点高,常用作保险丝D.黄铜(锌铜合金)比纯铜的硬度大2.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实验室制取纯净的CO2:将木炭在纯O2中燃烧B.除去CuO中少量的C粉:将混合物隔绝空气高温加热C.鉴别H2O和H2O2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现象D.验证Cu比Ag金属活泼性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Cu丝和Ag丝同时放入稀盐酸中3.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了液氢、煤油、新型镁铝合金等物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氢和煤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通过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煤油C.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铝的大4.制取与贮存氢气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如图是制取与储存氢气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MgH+2HCl=MgCl+2H )222A.图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B.反应Ⅲ中氩气(Ar)作保护气,防止合金被氧化C.理论上,每产生32gO2,需向体系中再补充1446gZnFe2O4D.11.2gMg2Cu完全吸氢后所得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为0.7g5.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点,下列变化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铁的生锈C.活性炭吸附色素D.石油分馏6.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9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4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A.Zn﹣Cu合金B.Zn﹣Fe 合金C.Fe﹣Al合金D.Fe﹣Cu合金7.金属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源,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管表面刷油漆B.湿法炼铜C.钢铁生锈D.铜表面产生铜绿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水的组成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验证活动性顺序:铁>铜>银9.一次性口罩的鼻梁条通常由铝或铁块压制而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含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钠比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C.青铜、生铁、焊锡均属合金
D.木炭和 ZnO 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反应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物质名称
物质用途
依据的性质
A

用作导线
良好的导电性
19.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 种照明用台灯.
(1)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 性. (2)铁螺丝钉生锈是铁与水和 同时作用的结果. (3)铜、铁、铝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若想验证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除了选用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外,还需选用 溶液. (4)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X= ,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 (填“阳” 或“阴”)离子.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选择题 1.使用下列金属制品时,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
铁钳B.
铁锅
C.
水龙头
D.
餐刀,汤匙
2.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3.今年 5 月,我市研发出 7μm 超薄铜箔,该项技术全国领先.铜能加工成铜箔是利用 铜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可燃性 D.抗腐蚀性 4.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 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热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人类最早发现、利用的金属材料 B.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钢铁严重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D.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不容易生锈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1.人们常把金、银、铜、铁、锡等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要低【答案】B【解析】【详解】A、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所以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煮熟食物,故A正确;B、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可知,银的活泼性比铜弱,所以金属银不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B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排在最后面,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故,C正确;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所以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要通过化学变化且出明显现象才能表现出来,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金属铜能置换出金属银;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多无明显现象,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C.滤液中含有Zn2+、Mg2+、NO3﹣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答案】B【解析】【详解】A、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滤渣中含有锌,同时含有锌和硝酸铜、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铜和银,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比锌活泼,因此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滤渣中不含有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锌离子和没有反应的镁离子,同时含有硝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初中化学 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 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1 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种类: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总称,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大类。

如生铁中主要是铁,炭的含量很少。

注:①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②某些物质中虽含金属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如Fe2O3、MgO、MnO2等,因为它们不具有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热、导电。

③金属材料中至少含一种金属单质。

(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然后是铁,在然后是钢。

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铝位居第二。

知2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的共性: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密度大、熔点高、固体(汞除外)等。

(2)金属的特性:指不同的金属有各自的特征。

如,金是黄色的,铜是红色的。

金属之最: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Ag;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Cr;常温时是液态(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Hg;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Al;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钙Ca;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Os;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Li;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Au;最轻的合金是铝锂合金。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暖气片上刷的“银粉”是铝;包装香烟、巧克力等的金属箔是铝;保温瓶内胆上镀的金属是银;干电池外壳金属是锌;普通干电池负极材料的金属是锌;体温计、血压计中的金属是汞。

知3合金(1)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注: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可以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也可以由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

②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导热、导电、延展、金属光泽等。

③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金属氧化物是纯净物,不是合金。

(2)不同物质熔合成合金的条件:任一物质的熔点低于另一物质的沸点。

①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性质比较: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

②生铁也叫铸铁,碳含量2%-4.3%;钢的碳含量0.03%-2%。

【化学】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一、选择题1.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40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放出2g 氢气。

则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 .Zn 和FeB .Fe 和MgC .Zn 和MgD .Al 和Cu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与硫酸反应时铁、锌、镁、铝分别呈+2、+2、+2、+3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g 氢气,所需要消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需要金属铁的质量=22g 56g 56÷=;需要金属锌的质量=22g 65g 65÷=;需要金属镁的质量=22g 24g 24÷=;需要金属铝的质量=32g 18g 27÷=;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根据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为两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由实际实验中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2 g 氢气,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可能为金属铁、锌两种金属其中之一与金属镁、铝两种金属其中之一所组成的混合物,如Zn 和Mg 、Fe 和Mg 、Al 和Cu 等的组合,而Zn 和Fe 、所组成的混合物不能满足条件,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这两个组合。

故选A【点睛】利用一定质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金属化合价氢气质量金属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生成2g 氢气消耗选项所涉及金属铁、锌、镁、铝的质量;然后根据题设的条件:两种金属混合物40g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后生成了l2g 氢气,推断出两种金属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2.自从央行公告第四套人名币1角硬币从2016年11月1日起只收不付后,“菊花1角”身价飞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菊花1角”材质特殊导致日渐稀少,其使用了铝锌材质。

铝、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弱B .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C .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D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B【解析】【详解】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强,故A错误;B、由产生氢气的质量=,可知,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故B正确;C、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铝多17,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故C错误;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单位是“1”,故D错误。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卷(附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证明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加入一滴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说明没有变质B.鸡蛋清加入某盐溶液,有固体析出,蛋白质一定发生了变性C.比较锌、铜、银的活动性,将锌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 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2. 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是由于水中含有可溶性的A.钠盐 B.镁盐 C.铁盐 D.钙盐3.在氧化铜和铁粉的化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过一会儿将铁钉取出,发现铁钉无变化,则正确的叙述是A.不溶物一定是铜 B.不溶物一定是铁C.滤液是硫酸亚铁溶液 D.滤液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物4.下列比较中,符合实际的是()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食盐水比食醋的pH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和铁锈都是氧化物B.火碱和纯碱都是碱C.钾和镁都是活泼金属D.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性气体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所用方法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黄铜和黄金观察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D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后观察7.A.都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B.都是银白色的固体C.都能和稀盐酸反应 D.常温下都能和氧气反应8.实验室里,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该先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一氧化碳B.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C.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D.该反应中,一氧化碳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故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9.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泼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1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