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辐射传热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传热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传热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一章:传热的基本概念1. 描述传热的三种方式。
传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是指热量沿物质的内部传播,通常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中。
它主要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通过分子的碰撞和传递热量。
•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传输热量,可以是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
自然对流是指由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流动,而强迫对流是通过施加外部力或压力梯度引起的。
•辐射是指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热量。
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例如太阳辐射的热量可以在地球上传播。
2. 什么是传热的单位?传热的单位是热功率(Q)除以温度差(ΔT)。
常用的单位有瓦特/(平方米·开尔文)(W/(m2·K))或卡/(秒·平方米·摄氏度)(cal/(s·cm2·°C))。
3. 热传导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热传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差:温度差越大,热传导的速率越快。
•材料导热性能: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例如,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而绝缘材料则相对较低。
•材料厚度:材料的厚度越大,热传导的阻力越大,传热速率越慢。
•材料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热传导的速率越快。
4. 什么是对流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是指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温度差下通过对流传递的热量。
换热系数取决于流体的性质、流体的流动状态、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热传导和流体与固体之间的传热面积等因素。
5. 什么是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真空或介质传播热量,无需传播介质的参与。
辐射传热的速率取决于辐射源的温度、辐射体的表面特性、辐射的波长和介质的吸收能力等因素。
第二章:传热的基本方程1. 热扩散方程是什么?热扩散方程(Heat Diffusion Equation)是用来描述热量在物体内部传导的方程。
它可以写成以下形式:热扩散方程热扩散方程其中,η是物体的热扩散率,ρ是物体的密度,c是物体的比热容,T是温度。
传热学:第六章 热辐射及辐射传热

本章总说明
❖ 物体的辐射特性包含发射特性和吸收特性 ❖ 课程中提到的温度包括两个: ❖ (1)工业高温,小于2000K——红外辐射 ❖ (2)太阳高温,近6000K——太阳辐射
6.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6.1.1 热辐射
❖ 辐射——物体向外界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携带 能量的粒子的过程
❖ 宏观-辐射是连续的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 ❖ 微观-辐射是不连续的光子传递能量的过程 ❖ 电磁波的本质是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粒子),
❖ 引入立体角的目的是衡量表面辐射的方向特性 ❖ 表面在半球空间辐射的能量按不同方向分布的规
律只有对不同方位中相同的立体角来比较才有意 义
❖空间方位不同,可 以见到的辐射面积是 不同的
❖——表面的法线方 向最大
❖——切线方向最小,为零
❖ 表面在半球空间辐射的能量按不同方向分布的规 律只有在相同的辐射面积下来比较才有意义
❖ 几何上,“角”反映了在空间某一方向所占区域 的大小
❖ 平面几何中,用平面角表示在平面上所占区域的 大小
❖ 单位“弧度”
❖ 类似地,为了表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某一方向所 占空间的大小,引入“立体角”的概念
❖ 立体角(solid angle):球面面积As与球面半径 r2之比
❖ 单位:sr
As r2
❖ 波长不同,特性不同:
❖ ——短波的γ射线、X射线等,高能物理学家和
核工程师更感兴趣 ❖ ——波长在1mm-1m的电磁波称为微波,能穿
透塑料、陶瓷和玻璃等,但会被水等极性分子 吸收而产生内热源——微波炉的原理 ❖ ——波长大于1米的电磁波主要用于无线电技术 中 ❖ 热辐射中发出的电磁波通常称为热射线,本质 上也是电磁波
❖ 用“E”表示,W/m2 ❖ 辐射力表述了物体在一定温度下发射辐射能本
传热学第四版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第八章

2 射 G=1300W/ m 。该表面的光谱发射率为: 0 2m 时 0.5;
4
2m 时 0.2 。试确定当该板表面温度处于稳态时的温度值。为简化计算,设太阳的辐射能均集中 在 0~2 m 之内。
解:
167
按题意,当工件位于 x1 处时,工件对传感器的角系数为工件在正下方时的 75%, 当工件在正下方时,
x1, 2
A H2 ,A H2 2 是 A 对传感器的张角:
H2 A H2 x 2 1 2 2 H x1
2
x1, 2
当 工 件 在 x1 处 时 ,
4
T Eb C0 100 解: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0.38~0.76 m 则 1T 1102m.K ; 2T 2204m.K 由表可近似取
Fb 0 0.38 0.092; Fb 0 0.76 10.19
4
T C 0 10.19 0.094 % 100 在可见光范围内的能量为 10.09% 发光效率
2 18 10 14 2 14 c sum
6 1 4
6 1 4
5800 1.5221 31.62 279.2 K 。
8-12、如附图所示,用一个运动的传感器来测定传送带上一个热试件的辐射具有黑体的特性,文传感器与热 试件之间的距离 x1 多大时,传感器接受到的辐射能是传感器与试件位于同一数值线上时的 75%?
8-10、一等温空腔的内表面为漫射体,并维持在均匀的温度。其上有一个面积为 0.02 m 的小孔,小孔面积相 对于空腔内表面积可以忽略。今测得小孔向外界辐射的能量为 70W,试确定空腔内表面的温度。如果把空腔 内表面全部抛光,而温度保持不变,问这一小孔向外的辐射有何影响?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传热学习题集第一章思考题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其中,-热流密度;-导热系数;-沿x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其中,-热流密度;-表面传热系数;-固体表面温度;-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其中,-热流密度;-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烧坏。
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习题与思考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思考题1.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r dt dtq ——九——答:① 傅立叶定律:dx,其中,q —热流密度;导热系数;dx —沿x方向的温度变化率,“一”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q = h(t w -tf),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t w —固体表面温度;t f—流体的温度。
②牛顿冷却公式:4③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q =°T,其中,q—热流密度;忘—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3 宇宙飞船的外遮光罩是凸出于飞船船体之外的一个光学窗口,其表面的温度状态直接影响到飞船的光学遥感器。
船体表面各部分的表明温度与遮光罩的表面温度不同。
试分析,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与遮光罩表面发生热交换的对象可能有哪些?换热方式是什么? 解:遮光罩与船体的导热遮光罩与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1-4 热电偶常用来测量气流温度。
用热电偶来测量管道中高温气流的温度,管壁温度小于气流温度,分析热电偶节点的换热方式。
解:结点与气流间进行对流换热 与管壁辐射换热 与电偶臂导热1-6 一砖墙表面积为12m 2,厚度为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 1.5 W/(m ·K)。
设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为25℃,而外表面温度为-5℃,确定此砖墙向外散失的热量。
1-9 在一次测量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对的对流换热试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69℃,空气温度20℃,管子外径14mm ,加热段长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为8.5W 。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积传热系数为?1-17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95 W/(m 2·K),壁面厚2.5mm ,导热系数46.5 W/(m ·K),水侧表面传热系数5800 W/(m 2·K)。
设传热壁可看作平壁,计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
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从哪个环节着手。
1-24 对于穿过平壁的传热过程,分析下列情形下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向:(1)0→λδ;(2)∞→1h ;(3) ∞→2h第二章2-1 用平底锅烧水,与水相接触的锅底温度为111℃,热流密度为42400W/m 2。
使用一段时间后,锅底结了一层平均厚度为3mm 的水垢。
假设此时与水相接触的水垢的表面温度及热流密度分别等于原来的值,计算水垢与金属锅底接触面的温度。
水垢的导热系数取为 1 W/(m ·K)。
解: δλtq ∆= 2.238110342400111312=⨯⨯+=⋅+=-λδq t t ℃2-2 一冷藏室的墙由钢皮、矿渣棉及石棉板三层叠合构成,各层的厚度依次为0.794mm 、152mm 及9.5mm ,导热系数分别为45 W/(m ·K)、0.07 W/(m ·K)及0.1 W/(m ·K)。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第一章思考题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1.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2.温度均匀得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壁面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3.试说明,为什么在定义物体的辐射力时要加上"半球空间"及"全部波长"的说明? 4.黑体的辐射能按波长是怎样分布的?光谱吸收力λb E 的单位中分母的"3m "代表什么意义?5.黑体的辐射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6.什么叫光谱吸收比?在不同光源的照耀下,物体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如何解释? 7.对于一般物体,吸收比等于发射率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8,说明灰体的定义以及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传热计算的意义.9.黑体的辐射具有漫射特性.如何理解从黑体模型(温度均匀的空腔器壁上的小孔)发出的辐射能也具有漫射特性呢?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 ,炉丝温度为847℃,直径为1mm 。
电炉的效率为0.96。
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解:5.67×341096.010*******⨯=⎪⎭⎫ ⎝⎛+dL π得L=3.61m8-2、直径为1m 的铝制球壳内表面维持在均匀的温度500K ,试计算置于该球壳内的一个实验表面所得到的投入辐射。
内表面发射率的大小对这一数值有否影响?解:由40100⎪⎭⎫⎝⎛=T C E b =35438 W/2m 8-3、把太阳表面近似地看成是T=5800K 的黑体,试确定太阳发出的辐射能中可光所占的百分数。
解:可见光波长范围是0.38~0.76m μ40100⎪⎭⎫⎝⎛=T C E b =64200 W/2m可见光所占份额()()()%87.44001212=---=-λλλλb b b F F F8-4、一炉膛内火焰的平均温度为1500K ,炉墙上有一着火孔。
试计算当着火孔打开时从孔向外辐射的功率。
该辐射能中波长为2m μ的光谱辐射力是多少?哪种波长下的能量最多?解:40100⎪⎭⎫ ⎝⎛=T C E b =287W/2m ()310/51/1074.912m W e c E T c b ⨯=-=-λλλT =1500K 时,m m 121093.1-⨯=λ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2第八章黑体辐射基本定律8-1、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炉丝温度为847°C,直径为Immo 电炉的效率为0.96。
试确 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
<273 + 847丫 〃 八* 前------------ jvdL = 0.96 x 10解:5.67x1 1°° 7 得 L=3.61m8-5、在一空间飞行物的外壳上有一块向阳的漫射面板。
板背面可以认为是绝热的,向阳面 得到的太阳投入辐射GT300W 〃疟。
该表面的光谱发射率为:时£(") = 0.5; 人>2彻时£(人)二°・2。
试确定当该板表而温度处于稳态时的温度值。
为简化计算,设太 阳的辐射能均集中在0〜2即刀之内。
解:由 UOOJ 得 T=463K8-6、人工黑体腔上的辐射小孔是一个直径为20mm 的圆,辐射力场=3.72 x " W /帚。
一个辐射热流计置于该黑体小孔的正前方l=0.5m,处,该热流计吸收热量的面积为 1.6'10一5 "己问该热流计所得到的黑体投入辐射是多少?L. =^ = 1.185xlO 5W/m 2 解: 人 AO = T = 6.4x10-5rL h .A = 312W所得投入辐射能量为37.2X6.4X10-5 = 2.38x IO” w8-15、已知材料AB 的光谱发射率林久)与波K 的关系如附图所示,试估计这两种材料的发射 那£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并说明理由。
解:A 随稳定的降低而降低;B 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理由:温度升高,热辐射中的短波比例增加。
8-16、一•选择性吸收表面的光谱吸收比随人变化的特性如附图所示,试计算当太阳投入辐射 为G=8()0W//H 2时,该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吸收的太阳能量及对太阳辐射的总吸收比。
1-4QF -------------- + % -----------o o解:二°・9氏(()~|.4)+ °・2丹(].4~8)查表代入数据得 a = 0.7 x 86.0792% = 0.80268-23、已知一表面的光谱吸收比与波长关系如附图所示,在某一瞬间,测得表面温度为lOOOKo投入辐射G/按波长分布的情形示于附图b。
试:(1)计算单位表面积所吸收的辐射能;(2)计算该表而的发射率及辐射力;确定在此条件下物体表iHi的温度随时间如何变化,设物体无内热源,没有其他形式曲).0.4 I■ ■解:9 L 2 g 4 5 6的热量传递。
33 4 6G XSH = Ja(人)^cc{X)G + j(1)0 3 4001 + ja(4)G//l = 1100(W / 血《)6(2)0((T) = 6/| F h(0 — /I]) + (Xj F/,(4]—A-,) =0.49• • E =qC [)T、= 40677W/m2⑶..・E = 40677 > G XSH所以在此条件下物件表面的温度随时间的延怛而降低。
G 2 4 «8 1。
第九章思考题1、试述角系数的定义。
“角系数是一个纯几何因了”的结论是在什么前提下得出的?答: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落到表面2上的份额称为表面]对表面2的丸J系数。
“佑系数是一个纯儿何因子”的结论是在物体去而性质及表面湿度均匀、物体辐射服从兰贝特定律的前提下得出的。
2、角系数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的物理背景是什么?答:角系数有相对性、完整性和可■加性。
相对性是在两物体处于热平衡时,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条件下导得的;完整性反映了一个由几个表面组成的封闭系统中。
任一表面所发生的辐射能必全部落到封闭系统的各个表面上;可加性是说明从表面1发出而落到表面2上的总能量等于落到表面2上各部份的辐射能之和。
3、为什么计算一个表面与外界之间的净辐射换热量时要采用封闭腔的模型?答:因为任一表面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包括了该表面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出的辐射能和从各个方向投入到该表面上的辐射能。
4、实际表面系统与黑体系统相比,辐射换热计算增加了哪些复杂性?答:实际表面系统的辐射换热存在表面间的多次重复反射和吸收,光谱辐射力不服从普朗克定律,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有关,辐射能在空间的分布不服从兰贝特定律,这都给辐射换热计算带来了复杂性。
5、什么是一个表面的自身辆射、投入辐射及有效辐射?有效辐射的引入对于灰体表Ifli系统辐射换热的计算有什么作用?答:由物体内能转变成辐射能叫做白为辐射,投向辐射表而的辐射叫做投入辐射,离开辐射表面的辐射叫做有效辐射,有效辐射概念的引入W以避免计算辐射换热计算时出现多次吸收和反射的复杂性。
6、对于温度已知的多表面系统,试总结求解每一表面净辐射换热量的基本步骤。
答:(1)画出辐射网络图,写出端点辐射力、表面热阻和空间热阻;(2)写出由中间节点方程组成的方程组;(3)解方程组得到各点有效辐射;(4)由端点辐射力,有效辐射和表面热阻计算各表而净辐射换热量。
7、什么是辐射表面热阻?什么是辐射空间热阻?网络法的实际作用你是怎样认识的?答:出辐射表面特性引起的热阻称为辐射表面热阻,由辐射表面形状和空间位置引起的热阻称为辐射空间热阻,网络法的实际作用是为实际物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描述了清晰的物理概念和提供了简洁的解题方法。
8、什么是遮热板?试根据白己的切身经历举出儿个应用遮热板的例子。
答:所谓遮热板是指插人两个辐射表而之间以削弱换热的薄板。
如屋顶隔热板、遮阳余都是我们生活中应用遮热板的例子o必)半球内表面与底面(d)球与无限大平而9、 试述气体辐射的基本特点。
10、 什么是气体辐射的平均射线程长?离开了气体所处的儿何空间而谈论气体的发射率与吸 热比有没有实际意义?11、 按式(9・29)当s 很大时气体的$)趋近于. i.能否认为此时的气体层具有黑体的性质?12、 9.5.1节中关于控制表而热阻的讨论是对图9-37所示的同心圆柱面系统进行的,其结论对 于像图9-15a 所示的两表面封闭系统是否也成立?13、 图9.39所示的电子器件机箱冷却系统中,印制板上大功率元件布置在机箱出I 」处,试分 析其原因。
习题9-5> 已知:如图,I =0.2m, r i=0.1m, r i =0.13m<> 求:解:由9-3题可知:_ 丫; 广 _____________ 0.Fm - 4/2+ 乃2 - 4/2 +*2 -4X 0.22+0.132一 4x0.22+0.120.0169 ________ 0.01 _ 0.0169 0.01— ().16 + 0.0169 一 0.16 + 0.01 — 0.1769 - 0J7 =0.09553 - 0.05882 = 0.03679-6、试用简捷方法确定本题附图中的角系数X L2o解:⑴因为X 2I =1v A 2R孩"一2〃患3/4=0.4244(2) 因为 X“=lx.=^ =竺= 0.5 1,2A 】 2/rR 2 (3) 参考(2),具有对称性, X 】2=05/4 = 0.125(4) 假设在球得顶面有另一块 无限大平板存在,由对称性知X] ,=0.59-7试确定附图a 、b 中几何结构的角系数X.2。
解:由角系数性质可列出下列关系:AX] 2 = A ^2,1 =人2(、2,1+4 -、2,A )= A+A *^1+4,2 - 人人X 〕? X|,2=f S )・(XGJIE陞苴于蚯囱方间无曜氏0>)半珍内沮面与底面1+4,2+ZJ - X】+A,8 )-GVA)・(x.g-X")由图中尺寸查参考文献[1],图8—8得解:>4/V 711+A,2-HV 八 1+18 Y八 A,2+8/I tZ/X 1.67 1.0 1.67 1.0 Y/X1.33 1.33 0.667 0.667 角系数0.190.1650.2750.255X l2 = 一 x(0.19-0.165) 一 -- (0.275 - 0.255) 1 . 1 .= 0.05-0.02 = ().()3o由角系数性质可列出下列关系式:A 】X] 2 = ^2^2,1 = ^2(^2J+A - —2,A ) Xu GVA )(Xg-XN由图中尺寸查参考文献,得:X“= (1.5/1.5)x (0.27 - 0.225) = 0.045。
9-8、已知:如图a 、bo 求:角系数。
(h >(a) a” = AX” + "】X】,2 + &X" + &'人.2 = 2(A]X] 2 +「A+人=2A],.. X] 2 = X]_A M2 _ X] B,杏图8-7 得:V71 2+8,1+A X,RX ID0. 670. 67Y/D 1. 330. 67角系数0. 1750. 11...X号=0.175 — 0.11=0.065。
0 2X = = 0 05 (b)由扩充了的1'可知,、2.『=0・2,由于对称性,可得:2』4 •、9-21、己知:两个面积相等的黑体被置于一绝热的包壳中。
温度分别为4与且相对位置是任意的。
求:画出该轴射换热系统的网络图,并导出绝热包壳表面温度七的表达式。
解:如图所示,只考虑两黑体相互町见部分的辐射换热。
E'l El’s = Eb3 Eb2 则表面1、2、3组成三表面的换热系统。
由网络图可知:"(AX1,3) 1/(^2、2.3),即人1乂[,3 (Em - EQ =右%;(鸟3 - 鸟2)。
I,A = Az 及A】X[,2 =人2、2,1 ,二^1,2 =、2,1 乂X】,2—X],3=l, X%] - X2.3 = 1 ,X】,3 = X2.3。
这样上述平衡式转化为:E='X Q E E二人2>2 3£;2 = Em + E Q4_7]4+7;4t _4"HX、3+A*3 2 ,或乌即十实际物体表面的辐射换热9-23. M块平行放置的平板表面发射率均为0.8,温度tF5270C及t2=27°C,板间远小于板的宽度与高度。
试计算:(1)板1的自身辐射;(2)对板1的投入辐射;(3)板1的反射辐射;解:(4)板1的有效辐射;(5)板2的有效辐射(6)板1、2间的辐射换热量。
解:⑴板1的本身辐射=0.8x5.67x10—8x(527 + 273)4 = 18 579.5W/〃?2(2) 对板1的投入辐射:首先计算两板间的换热量:二 环-旦2 = 5.67 x 10一8 x (800, - 30()4)%" - l/^+1/勺—1 —2/0.8-1=15176.7"??2由 /] — G )= 0[_2 J] = E]+G[(l-£)则q = (E {-如2)/£ = (18579.5-15176.7)/0.8 = 4253.5W/m 2(3) 板1的反射辐射:G,(l- £)=4 253.5 x (1 — 0.8) = 850.7W /次 (4) 板1的有效辐射匕=E + G| (1 - £)=18 579.5 + 850.7 = 19 430.2W Im 2(5) 板2的有效辐射: J?=G\ =4 253.5出/斗 (6) 板1,2间的辐射换热量:名_2=15176.7 W///9-24.己知:两块无限大平板的表面温度分别为匕及上,发射率分别为4及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