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写作教程》尹相如主编第三版(上)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基础写作笔记整理一、写作学得性质、目得、特点与内容1.写作学就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得专业基础课。

2.写作课得目得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得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与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得文章。

3.写作得特点⑴综合性:写作就是一门综合性得脑力劳动。

①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

②素养上,它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

③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

④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

所以,学好写作要作综合得学习、积累、训练。

(2)实践性:写作具有术科性质,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试验,由“内”而“外”勤学苦练,方能把综合得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

(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掌握写作技巧:会观察,能感受,有敏锐得感觉,超常得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

(4)独特性:写作就是一种个体性得创造性得精神劳动。

就是能动思维得过程,无论体裁得选择还就是其她。

二、写作规律写作得基本规律就是“物一意一言”得双重转化规律。

1.第一重转化:由“物f意”得“意化”转化(意化过程)2.第二重转化:由“意一物”得“物化”转化(物化过程)3.从双重转化规律瞧作者得能力结构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得集录能力一一积累生活;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得运思能力一一认识生活;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得表达能力一一表现生活。

三、学习写作得方法1.多瞧。

开放感官,积累生活。

2.多读。

精读博览,开卷有益。

3.多思。

质疑索解,独立思考。

4.多写。

勤写苦练,熟能生巧。

5.多改。

反复推敲,深化认识。

第一节情感素养一、情感得特点1.突发性。

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得。

人得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得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与变化。

现代写作教程第三版笔记整理

现代写作教程第三版笔记整理

1、写作的含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按照一-定文体讲究章法技巧来记写思维成果,以表达思想感情和传播知识信息的精神生产活动。

写作的终端是形成各式文体。

2、写作的特性:个体创造性:写作是个性化的,同时又具有共性的特点。

实践操作性:有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物化思维成果,积累知识经验,归结理解写作原理,认识写作规律和掌握写作技巧。

离开这种实践操作,写作只能成为空头理论。

动态综合性:3、写作的文本性质:写作的文本性质就是写作必须由文字构成具有一定内容的作品,也就是以话语为单位的符号系统,并主要以纸质形态为载体。

4、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区别:表达思想感情用口语:无文体、随意性传播知识信息用文字:文体化、章法化一、写作四体(一)写作主体:1、含义: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

写作主体是写作的主导,处于写作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2、写作主体的素质:(1)生活素养:生活素养指写作主体的经历见闻和感悟认识。

丰富深入的生活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是人类从事- - 切文化活动的“根须”。

(2)学识修养:学识修养指写作主体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

它既是文章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写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媒介。

(3)人格品味:人格品味指写作主体的思想水平和为人品味。

即写作主体应该有哲学、文化学层面的修养,有理性判断的深度和价值判断的高度,体现对社会、历史、宇宙、人生方面的深度关怀与探索。

“文如其人”:文章的格调中有作者性格“本相”的流露,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作者的创作个性和精神品质。

因而,认为文品与人品相对应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人格品味不仅决定文章的格调和价值, 还影响文章的选材和立意。

所以我们应该注重思想道德修养。

(4)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指对美的体验、追求和解读,包括给情感和思想以最大自由的选择、净化和创造。

写作主体的审美品味主要体现在文学写作中。

(二)写作客体:1、含义:写作客体就是写作对象,指写作所关照的自然、社会、他人及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切符号世界。

英语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版)Chapter 1

英语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版)Chapter 1
Manuscript Form and Punctuation (文稿格式和标点符号)
一、Manuscript Form

1. Arrangement 2. Word division 3. Capitalization 4. Handwriting
一、Manuscript Form
Answers to task 1
1. 2. 3. 4. 5.
6.
Where I Lived, and What I Lived For Are Transgenic Crops Safe? Well-Known Dramatists of the Ming Dynasty A Day to Remember Approaches to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riticisms on the Ending of Mark Twain‟s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二、 Punctuation
1. The Comma (,)
(1). A comma is used to join clauses. It is put before the conjunction (and, but, or, for, so, nor, yet ) (2). A comma is used after an adverbial clause or phrase. (3). Commas are used to separate a series of words or phrases with the same function in the sentence.


一、Manuscriptnt (title)

现代写作教程笔记整理(一)

现代写作教程笔记整理(一)

写作课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写作的含义:
1.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

(形式上)
2.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与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本质上)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写作,标志着现代写作的真正开始。

现代写作的空间意识:心灵领域的空间(内在的主观的)、世界领域
的空间(外在的客观的)
现代写作具有工具化特征,有新的思维与思维方法。

现代写作的作用: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实现现代管理的必要
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
现代写作的特性:
1.个体的创造性(最本质的):主体对客体的“见人之未见”;为感知、运思、行文中的主题心理元素的差异和心理图示的独特。

2.实践的操作性(指社会实践):具体体现在“写”与劳动的性质上。

3.动态的综合性(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生活
是写作的源泉;思想是写作的支撑点;知识是使写作厚重、凝练的保证;语言是写作的媒介;技巧是作者生活、写作中惊艳和艺术修养综合表现,是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运用。

写作的多学科综合应用
写作的过程(立体复合的动态过程):
物感
思文
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
素质: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
写作素质:作者在围绕文章写作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文学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创作》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03110290课程名称:文学创作英文名称:literary creation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 36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写作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文学创作是文学院学生的必修专业课,该课程可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文学写作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文体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通过多种严格的写作训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创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注重将文学创作教学与训练相结合,以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文体的写作为重点,阐明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感知、运思、行文的衔接和转换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为目的,注重实践,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文学文体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技巧。

知识目标学习绪论,要求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明确本课程的框架体系及写作中“教”与“学”的方法。

研习小说的写作,要求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把握小说的文体特征;熟练掌握小说写作的几种常用方法和技巧。

研习散文的写作,要求了解散文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熟练掌握散文写作的几种常用方法和技巧。

研习诗歌的写作,要求了解诗歌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熟练掌握诗歌写作的几种常用方法和技巧。

研习戏剧的写作,要求了解戏剧文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把握戏剧的文体特征;熟练掌握戏剧写作的几种常用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文学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文学写作能力和较高的语言修养,使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思维等能力得到充分提高,能写出具有一定可读性和审美性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同时提高对文学文体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文学创作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感受中学会关爱,在选材中体会真情,在表达中张扬个性,通过学习作文同化学生心理,培养情感,塑造人格,以作“文”辅做“人”。

(完整word版)课本知识点总结基础模块上册-第三版

(完整word版)课本知识点总结基础模块上册-第三版

基础模块上册字斟句酌(咀嚼)纲要挈领倾听大札称对方的书信)囫囵吞枣浮光掠影不认为意糟践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波及他人1 我的母亲深明大义埋怨(埋葬)湮没(吞没)(敬告敬贺敬候敬请敬重)门当户对搪塞刮痧挣扎(扎实包扎)责怪绵里藏针震天撼地请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小说家戏剧家屈(劳驾委屈大驾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语言得体(P27 知识点)(增补)屈就多用于请人担当职务话剧《茶社》《龙须沟》(因这部作品被授与为敬辞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人民艺术家”称号)令(令尊令堂令郎令嫒令兄令侄)屈尊降低身份俯就)拜(拜读拜见拜贺委托拜见)光(光临莅临)2 金大力奉(奉达告诉表达之意用于书信华称对方相关事物腌制爿翘起(翘首以待)奉复答复之意用于书信(华诞对方诞辰华堂对方的房子瓦刀舀坍斗方奉陪奉赠赠送奉托指托对方做事)华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人同姓)兑(演变)掖摄惠(惠存用于送人物件叨(叨光遇到利处,表示感谢簸箕和泥蠢笨逞能垩惠顾请对方到自己这里俩叨教遇到赐教,表示感谢意领教作者汪曾祺今世作家光顾用于商铺对顾客叨扰遇到招待,表示感谢意打搅)惠赠指对方赠与财物)雅用于称对方的情义和行为3 梦和泪恭(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贺)(雅教称对方的赐教雅意称对方的情义和建议号啕大哭泪如泉涌恶梦豪恸垂(垂爱用于书信指对方对自己的爱惜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给人时,请人指正责备)勾魂摄魄动人肺腑惊诧铿锵看重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玉用于对方身体和行动痛惜流淌病榻绚丽垂问垂询他人对自己的咨询(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是书信、言辞不计其数朝思暮想三军吞没可歌可泣垂念他人对自己的想念)玉成成全)烟囱厮杀泅水贵(贵干问人要干什么芳用于对方或对方相关的事物作者冰心现代作家贵庚问人年龄尊姓问人姓(芳龄多用于年青女子的年龄贵恙称对方的病芳邻称对方的街坊芳名称对方的名字)4 国家的儿子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贤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煞费苦心以身殉职推测怀念贵国贵校)大力意是大力(用于请托或感谢)举世瞩目(注视)紧锣密鼓轮廓高(卓识高妙的看法足下称对方急迫(迫击炮)健壮(装腔作势骄傲)高就指走开原职务到任较高职位海涵请人谅解要言不烦有备而来展转反侧船舷高龄称老人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匡正请人改文章亢奋(引吭高歌)雪霁初晴惊心动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停步止步之意用于请人不要送眺望(嘹亮枷锁潦草水滴石穿潦水)高足称号他人的学生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品出色顷刻间风靡(濮上之音望风披靡腐败)高论称他人的谈论)府上称对方的房子一沓虹霓哭泣(咽喉吞咽)声嘶力竭大称对方或与对方相关的事物指正用于请人责备自己的作品或建议。

(完整word版)现代写作教程-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现代写作教程-复习重点

写作主体的能力一、观察能力A.含义:写作主体凭借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其他身体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有计划的、目的性很强的自觉认知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因而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B.作用:1.它是搜索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2.它能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3.它能激发写作动机和灵感;C.构成要素:1.注意力2.鉴别力3.联想力D.方法:1.定位观察2.移位观察3.比较观察二、感受能力A.含义: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里活动,即通过感觉知道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再进一步了解、综合,形成事物的整体形象。

B.阶段:感觉、知觉、表象。

C.培养:1.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2.拓展丰富的情感趣味3.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D.种类:1.从感受器官来看: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

2.从感受方式来分:直接感受、间接感受。

三、思维能力A.含义: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反应。

它以感觉、知觉、表象为基础,以语言为工具,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基本类型: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

C.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

D.培养创造性思维:辐射扩散、辐辏聚合。

四、想象能力A.含义: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里过程。

B.作用:推动构思的进行,突破时空的限制,塑造典型形象等。

C.种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D.培养:1.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2.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3.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写作表达方式一、叙述A.含义:将人物、事件本身及其原委陈述给读者或听众的一种表述方法。

B.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

C.视角:1.第三人称使用范围广-“古老”-最自由灵活-多角度、多方位-并非都是“全知视角”2.第一人称单向视角-真实亲切-长于说故事、拙于性格形象塑造-长于主观陈述(或内心独白)、拙于客观展示3.第二人称新颖-多维的叙事功能-最为叙事范围窄-“对向视角”-紧抓读者-“透视性”-多用于抒情性强的作品、少见于长篇叙事作品D.方法:1.顺序条理清楚、自然顺畅2.倒叙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3.插叙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4.补叙含义-在叙述过程中队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代。

写作教程尹相如主编第三版笔记整理

写作教程尹相如主编第三版笔记整理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上编写作基础第一章写作原理第一节一、什么是写作1、写作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结构性、载体性2、写作的定义:写作是以一个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记载传播、表情达意、交流共享的表意系统。

(写作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后,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表意系统)3、语义三角系统指出语义、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是一个三足鼎立、相互依存的关系:语义与客观事物具有直接联系,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语义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最为媒介,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没有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语义标记客观事物,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4、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语音符号(口头语)和文字符号(书面语)5、一般将写作文体分为:文学写作、实用写作,杂交文体6、写作太极图的理解:(1)“写作太极图”的外圈表示写作的圆润通畅、循环往复、无所不包;(2)写作圈内黑白双鱼扭结在一起的图形表示“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相互依存、阴阳互补的关系;(3)中间的S形分隔线表示“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并非”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并由此产生了“杂交文体”;(4)黑白鱼形图中的两个颜色相反的圆点,表示事物的构成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文体”中包含着实用文章,“实用文体”中包含着文学作品。

二、写作的特性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1)写作的目的受社会性制约;(2)写作成品在社会传播中实现价值个体性: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趋同,而在于求异,作品必须具有作者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见解,独到的风格综合性:文章是作者思想、性格、经历、文化教养、语言功底、智力(记忆力)、形象思考能力的综合体力实践性:写作是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写作理论指导下,进行刻苦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三、写作的功能写作的功能:(1)记录与传播;(2)认知与审美;(3)宣泄与共鸣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主体:(1)从“谁”来写的角度看,写作主体就是作者;(2)从不同层面来解析,作者是实践主体和精神主题的有机统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上编写作基础第一章写作原理第一节一、什么是写作1、写作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结构性、载体性2、写作的定义:写作是以一个语言符号为媒介进行记载传播、表情达意、交流共享的表意系统。

(写作是写作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后,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的表意系统)3、语义三角系统指出语义、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是一个三足鼎立、相互依存的关系:语义与客观事物具有直接联系,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语义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最为媒介,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没有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语义标记客观事物,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4、语言符号可以分为:语音符号(口头语)和文字符号(书面语)5、一般将写作文体分为:文学写作、实用写作,杂交文体6、写作太极图的理解:(1)“写作太极图”的外圈表示写作的圆润通畅、循环往复、无所不包;(2)写作圈内黑白双鱼扭结在一起的图形表示“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相互依存、阴阳互补的关系;(3)中间的S形分隔线表示“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并非”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并由此产生了“杂交文体”;(4)黑白鱼形图中的两个颜色相反的圆点,表示事物的构成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学文体”中包含着实用文章,“实用文体”中包含着文学作品。

二、写作的特性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1)写作的目的受社会性制约;(2)写作成品在社会传播中实现价值个体性: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趋同,而在于求异,作品必须具有作者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见解,独到的风格综合性:文章是作者思想、性格、经历、文化教养、语言功底、智力(记忆力)、形象思考能力的综合体力实践性:写作是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写作理论指导下,进行刻苦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三、写作的功能写作的功能:(1)记录与传播;(2)认知与审美;(3)宣泄与共鸣第二节、写作的系统一、写作的主体写作主体:(1)从“谁”来写的角度看,写作主体就是作者;(2)从不同层面来解析,作者是实践主体和精神主题的有机统一体。

二、写作的客体写作客体:从“写什么”的角度看,写作客体就是写作对象或写作的题材,即与写作主体相对应的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总和。

包括:对象化的自然世界、对象化的社会生活、对象化的作者自身、对象化的精神产品。

三、写作的载体写作的载体:从“怎样写”的角度看,写作载体就是作品。

它是作者精神劳动的产品,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物态化承载体,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写作载体的四大要素:材料、主题、结构和语言四、写作的受体从“为谁写”的角度来看,写作受体就是写作主体劳动成果的接受者,具体来说就是读者。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都是写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关联,相得益彰。

写作系统组合规律:(1)写作系统是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四个要素组成的,有一条信息流贯穿其间,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写作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不断进行双向构建的过程;(3)在写作系统构建的过程中,作者和读者都是双重主体,既是接受主体又是创造主体;(4)遵循以上组合规律,写作系统的各要素才能构成相互交融、共同生存、有序共存、有序运行、良性互动的写作生命共同体。

第三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一、学习写作的要求(1)人文合一,德艺兼修;(2)热爱生活,钟情写作;(3)锤炼意志,持之以恒。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1)以生活为课堂;(2)从模仿走向创作;(3)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第二章写作主体第一节、作者的智力一、观察力(一)观察:观察是指作者接受信息的过程,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视觉活动。

(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工作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二)观察并不就是用眼睛看;观察是外部分析器、内部分析器、本体分析器的综合活动,视觉仅为外部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之一。

1.外部分析器:作者通过五官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大脑的外部分析器并作出反应,从而形成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不同的感受;2.内部分析器:以反映内脏器官的感觉为主,包括饥觉、渴觉、窒息觉和痛觉等;3.本体分析器:动觉是肌肉感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旋转感觉、眩晕感觉等感觉的总称。

(三)贯彻能力强的人是因为感官特别敏锐吗?(否)观察力对于作者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观察力的强弱并不是完全取决于感官敏锐的程度,而是由知觉、注意、思维、情感、联想、想象等因素决定的。

其中知觉是观察力形成的基础,思维是决定观察水平高低的关键。

(四)怎样进行观察?(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作者将注意有选择地集中于某一对象,有利于在大脑皮质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而由于负诱导的作用,其他区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2)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所谓宏观观察是指对事物的整体感知,从全局上把握事物的特征,而忽略局部的或细节的特征;与宏观观察相反,为官观察是指对事物细部进行特写式的观察。

(3)外向观察与内向观察外向观察就是对自身外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内向观察则是以自身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活动为对象进行的自我观察。

(4)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静态观察是指对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下的事物观察,动态是指对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事物进行观察。

(5)科学观察与文学观察科学观察力求准确、客观,尽可能排除主观色彩,不允许带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事物。

文学观察则要求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是客观事物烙上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主观印记。

二、记忆力记忆:记忆是大脑对于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即大脑皮质神经元之间暂时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

(一)写作可以离开记忆吗?(否)1、感性材料考形象记忆储存2、理性材料考逻辑记忆储存3、动情材料靠情绪记忆储存4、语言积累靠词语记忆储存(二)怎样对待遗忘统计以相对的是遗忘。

遗忘得原因:1、由于有价值的材料识记后没有被强化二逐渐消退;2、由于有价值的材料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其遗忘曲线接近无价值材料的遗忘曲线。

三、思维力思维:思维是大脑对于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反映。

(一)为什么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1、文章的思想内涵取决于作者思维的深刻性2、文章的结构取决于作者思维的有序性3、文章的语言取决于作者思维的活动状态(二)思维有哪些类型?(三)怎样在写作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思维定式分为:书本定势、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自我定势、功能定势四、想象力(一)想象力的产生想象是作者对头脑中的表象经过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心理机制。

从想象的心里机制来看,想想也是大脑所具有的一种机能。

想象的特点:目的性、现实性、丰富性、清晰性、差异性丰富的想象是如何产生的?1、生活是激发作者产生想象的源泉2、记忆表象是作者进行想象不可缺少的基础3、灵感是作者进行想象的触发点4、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5、充分的内在自由是作者进行想象的重要前提(二)怎样培养写作的想象力?1、要有丰富的“内在图式(以信息的形式储存于大脑中的种种现象)”2、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表象的沟通能力3、要注意设想能力的培养第二节作者的能力智力和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力是大脑的功能,能力则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本领。

能力的形成要以智力为基础,智力要转化为能力才能实施创造活动。

一、发现能力发现能力:作者摄取信息的额能力,是作者的观察能力在写作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一)善于发现具有时代感的新意(二)善于发现具有价值的材料做到:1、在生活中静默观察;2、再调查中探胜求宝;3、在阅读中钩沉致远;4、在网络中遨游捕捉。

二、表现能力表现力:指作者运用语言进行编码,使之组合成为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语意系统能力。

(一)怎样提高表现能力1、揣摩名篇,建立写作范式2、刻苦练习,从模仿走向创作3、陶冶情操,博采众家之长(二)怎样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1、提高文化修养,建立良好的语言模式2、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铸造具有时代感的新鲜语言3、打破方块字的固体感,使文章成为流线型的语言艺术品第三节作者的素质作者的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一、思想素质(一)作者思想素质在写作中的作用1、作者的思想决定着写作动机2、坐着的思想决定着写作题材3、作者的而思想决定着写作主旨(二)作者如何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二、文化素质(一)作者的文化素质在写作中的作用1、作者的文化素质决定这文章的文化内涵2、作者文化素质决定着文章的取材3、作者的文化素质决定文章的表现力(二)作者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写作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专业性。

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文化素质2、专业文化素质3、日常文化素质三、情感素质(一)情感在写作中的作用:激发作用、同化作用、感染作用(二)写作中情感的融合方式第三章写作过程第一节前写作阶段一、产生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写作动机则是使写作主体产生写作行为的内驱力产生动机的来源:客观环境、思想情感、读者反馈均能触发写作动机二、收集材料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

人们历来主张写文章要言之有物(材料)、言之有理(思想)、言之有序(结构),尤其强调“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

收集材料的途径:第二节潜写作阶段(潜写作阶段即写作的构思阶段)一、确立主旨主旨的内涵:主旨通常称为“主题”(作品中的主要思想)主旨的类型:思想形主旨、情感性主旨、趣味性主旨、认知型主旨确定主旨的原则:正确、新颖、深刻确立主旨的方法:比较筛选法、收敛拓深法、反向求索法二、选用材料文学创作中经常使用“素材”与“题材”这两个概念。

素材是原始的,未加工的;题材是经过提炼、加工、改造的。

三、安排结构所谓结构,就是文章的组织和构造。

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的话,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一)安排结构的原则(二)如何安排结构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谋划首位—自然过渡—巧妙照应结尾的类型:自然结尾、束前结尾、引申结尾照应的类型:首尾照应、文题照应、前伏后应第三节显写作阶段一、语言表达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形象的载体,是运思的工具,是表达的媒介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语感的内涵:语言的感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是语言主体对语言客体的直觉感知和直觉判断。

语感包括两个方面:1、理解文章时的直觉性感受你能力2、使用语言时的无意识表达内驱力预感的特征:直觉性、整体性、倾向性语感对于写作的意义1、影响对语言的理解敏感度;2、影响对语言运用正误优劣的判断、辨析培养语感的途径敏感的语感基于丰富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积累、实践)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的过程:审视主旨—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注重方法(冷却法、讨论法)—锤炼语言—校正标点第三节后写作阶段写作成品的展示、传播、交流和反馈便是后写作阶段一、发表传播发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