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第1节记叙文专项一课堂练习父亲的背影章中林①和父亲不相见已是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
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晣可辨,上面只裏着一张皮。
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
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
我空闲时,喜欢到他那里玩耍。
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
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
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应该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
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
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不会对他跷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
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
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
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
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
望着他步履蹒珊的样子,我的眼泪流了出来。
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
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
望着树顶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字词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字词练习题汇编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消息二则》1、()[kuì tuì]2、()[xiè qì]3、()[dū zhàn]4、()[yào sài]5、()[yè yǐ]6、()[cuī kū lā xiǔ]7、()[ruì bù kě dāng]《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bān fā]2、()[yí zhǔ]3、()[jiàn shù]4、()[zhòng cái]5、()[jùé]《“飞天”凌空》1、()[líng kōng]2、()[qiáo shǒu]3、()[kù sì]4、()[xiāo sǎ]5、()[qīng yíng]6、()[qiǎo rán]7、()[yóu zhōng]8、()[xīn xiù]9、()[ bǐng xī liǎn shēng]10、()[yǎn huā liáo luàn]11、()[rú mèng chū xǐng] 《一着惊海天》1、()[wéi gān]2、()[hào hàn]3、()[xián shú]4、()[páo xiào]5、()[jǐn bēng]6、()[juān kè]7、()[yīsībùgǒu]8、()[báishǒuqǐjiā]9、()[dānjīngjiélǜ]《藤野先生》1、()[xié]2、()[yīng huā]3、()[fēi hóng]4、()[wǎn rú]5、()[zhǎng gù]6、()[luò dì]7、()[jī xíng]8、()[bú xùn]9、()[nì míng]10、()[jié zé]11、()[wū hū]12、()[qī rán]13、()[jiào huì]14、()[yóu guāng kě jiàn]15、()[yǎo wú xiāo xī]16、()[yì yáng dùn cuò]17、()[zhèng rén jūn zǐ]18、()[shēn wù tòng jué]《回忆我的母亲》1、()[nì]2、()[diàn nóng]3、()[láo lù]4、()[sī shú]5、()[zhōu jì ]6、()[kuān hòu]7、()[rén cí ]8、()[lián yè]9、()[wèi miǎn]10、()[bù chuò]11、()[rèn láo rèn yuàn]12、()[wéi fù bù rén]《列夫·托尔斯泰》1、()[jiá]2、()[yǒu hēi]3、()[cū cāo]4、()[qí qū]5、()[píng yōng]6、()[zhì liú]7、()[yú dùn]8、()[qì yǔ]9、()[méng mèi]10、()[jiǔ sì]11、()[jiāng shéng]12、()[xuān áng]13、()[dǎn qiè]14、()[cáng wū nà gòu]15、()[hè lì jī qún]16、()[zhèng jīn wēi zuò]17、()[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18、()[rù mù sān fēn] 《美丽的颜色》1、()[wēi miào]2、()[zào rè]3、()[lì qīng]4、()[zhòu yǔ]5、()[zhì xī]6、()[chuī xū]7、()[yíng guāng]8、()[jīn pí lì jìn]9、()[hé yán yuè sè]《背影》1、()[yū]2、()[shì]3、()[chān]4、()[jiāo xiè]5、()[láng jí]6、()[sù]7、()[fù xián]8、()[yóu guàng]9、()[chóu chú]10、()[mǎ guà]11、()[pán shān]12、()[tuí táng]13、()[suǒ xiè]14、()[chù mù shāng huái] 《白杨礼赞》1、()[kāi kěn]2、()[zhǔ zǎi]3、()[juàn dài]4、()[yā zhī]5、()[jué jiàng]6、()[pó suō]7、()[qiú zhī]8、()[wěi àn]9、()[ào rán]10、()[wǎn rán]11、()[xiù qí]12、()[bǐ shì]13、()[miào shǒu ǒu dé]14、()[tǎn dàng rú dǐ]15、()[qián zīàn zhǎng]16、()[yān yān yù shuì]17、()[páng yì xié chū]18、()[bù zhé bù náo] 《散文两篇》1、()[xìng wèi]2、()[xǐ dí]3、()[bēi wēi]4、()[niú dú]5、()[róng máo]6、()[xiāo shì]7、()[fán zhí]8、()[diāo xiè]9、()[è zhì]10、()[bīn lín]11、()[shēn yuān]12、()[xīng chén]《昆明的雨》1、()[zhà]2、()[bì xié]3、()[xiān yú]4、()[lí ba]5、()[gé diào]6、()[yāo he]7、()[mù nián]8、()[qíng wèi ]9、()[tái hén]10、()[mì zā zā]11、()[lián mián bù duàn]12、()[zhāng mù jié shé] 《中国石拱桥》1、()[xióng kuà]2、()[jì zǎi]3、()[cán sǔn]4、()[gǔ pǔ]5、()[qiáo dūn]6、()[tuī chónɡ]7、()[qīn lüè]8、()[xù mù ]9、()[qiǎo miào jué lún]10、()[jiāo tóu jiēěr]11、()[wéi miào wéi xiào]12、()[dú yī wúèr]《苏州园林》1、()[gān]2、()[yìng chèn]3、()[bài bǐ]4、()[qiū hè]5、()[léi tóng]6、()[lín xún]7、()[yī bàng]8、()[màn yán]9、()[qiáng wēi]10、()[bā jiāo]11、()[diāo lòu]12、()[zhēn zhuó]13、()[míng yàn]14、()[yīn dì zhì yí]15、()[zì chū xīn cái]16、()[chóng luán dié zhàng]17、()[fǔ yǎng shēng zī] 《蝉》1、()[zhá]2、()[qí]3、()[bào shài]4、()[suì dào]5、()[è liè]6、()[dǎo xuán]7、()[zhé zhòu]8、()[xiān wéi]9、()[fáng yù]10、()[gù jì]11、()[lián jié]12、()[tiào zao]13、()[chē zhé]14、()[nián tǔ]15、()[xún mì]16、()[xuān xiāo] 17、()[huān yú]18、()[lǎn yáng yáng]19、()[bù huái hǎo yì]20、()[wú dòng yú zhōng] 《梦回繁华》1、()[juàn]2、()[tuó]3、()[rǒng]4、()[chén tán]5、()[hàn lín]6、()[tí bá]7、()[shàn cháng]8、()[chéng guō]9、()[kǎo dìng]10、()[tián chóu]11、()[chà dào]12、()[cù yōng]13、()[tà qīng]14、()[xíng lǚ]15、()[hóng chǎng]16、()[jué qǔ]17、()[qiú jìng]18、()[chūn hán liào qiào]19、()[cháng tú bá shè]20、()[mó jiān jiē zhǒng]21、()[luò yì bù jué]附:参考答案《消息二则》1、(溃退)[kuì tuì]2、(泄气)[xiè qì]3、(督战)[dū zhàn]4、(要塞)[yào sài]5、(业已)[yè yǐ]6、(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7、(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颁发)[bān fā]2、(遗嘱)[yí zhǔ]3、(建树)[jiàn shù]4、(仲裁)[zhòng cái]5、(巨额)[jùé]《“飞天”凌空》1、(凌空)[líng kōng]2、(翘首)[qiáo shǒu]3、(酷似)[kù sì]4、(潇洒)[xiāo sǎ]5、(轻盈)[qīng yíng]6、(悄然)[qiǎo rán]7、(由衷)[yóu zhōng]8、(新秀)[xīn xiù]9、(屏息敛声)[ bǐng xī liǎn shēng]10、(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11、(如梦初醒)[rú mèng chū xǐng] 《一着惊海天》1、(桅杆)[wéi gān]2、(浩瀚)[hào hàn]3、(娴熟)[xián shú]4、(咆哮)[páo xiào]5、(紧绷)[jǐn bēng]6、(镌刻)[juān kè]7、(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8、(白手起家)[báishǒuqǐjiā]9、(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藤野先生》1、(挟)[xié]2、(樱花)[yīng huā]3、(绯红)[fēi hóng]4、(宛如)[wǎn rú]5、(掌故)[zhǎng gù]6、(落第)[luò dì]7、(畸形)[jī xíng]8、(不逊)[bú xùn]9、(匿名)[nì míng]10、(诘责)[jié zé]11、(呜呼)[wū hū]12、(凄然)[qī rán]13、(教诲)[jiào huì]14、(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15、(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16、(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17、(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18、(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回忆我的母亲》1、(溺)[nì]2、(佃农)[diàn nóng]3、(劳碌)[láo lù]4、(私塾)[sī shú]5、(周济)[zhōu jì ]6、(宽厚)[kuān hòu]7、(仁慈)[rén cí ]8、(连夜)[lián yè]9、(慰勉)[wèi miǎn]10、(不辍)[bù chuò]11、(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12、(为富不仁)[wéi fù bù rén]《列夫·托尔斯泰》1、(颊)[jiá]2、(黝黑)[yǒu hēi]3、(粗糙)[cū cāo]4、(崎岖)[qí qū]5、(平庸)[píng yōng]6、(滞留)[zhì liú]7、(愚钝)[yú dùn]8、(器宇)[qì yǔ]9、(蒙昧)[méng mèi]10、(酒肆)[jiǔ sì]11、(缰绳)[jiāng shéng]12、(轩昂)[xuān áng]13、(胆怯)[dǎn qiè]14、(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òu]15、(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16、(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17、(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18、(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美丽的颜色》1、(微妙)[wēi miào]2、(燥热)[zào rè]3、(沥青)[lì qīng]4、(骤雨)[zhòu yǔ]5、(窒息)[zhì xī]6、(吹嘘)[chuī xū]7、(荧光)[yíng guāng]8、(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9、(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背影》1、(迂)[yū]2、(拭)[shì]3、(搀)[chān]4、(交卸)[jiāo xiè]6、(簌簌)[sù]7、(赋闲)[fù xián]8、(游逛)[yóu guàng]9、(踌躇)[chóu chú]10、(马褂)[mǎ guà]11、(蹒跚)[pán shān]12、(颓唐)[tuí táng]13、(琐屑)[suǒ xiè]14、(触目伤怀)[chù mù shāng huái] 《白杨礼赞》1、(开垦)[kāi kěn]2、(主宰)[zhǔ zǎi]3、(倦怠)[juàn dài]4、(丫枝)[yā zhī]5、(倔强)[jué jiàng]6、(婆娑)[pó suō]7、(虬枝)[qiú zhī]8、(伟岸)[wěi àn]9、(傲然)[ào rán]10、(宛然)[wǎn rán]11、(秀颀)[xiù qí]12、(鄙视)[bǐ shì]13、(妙手偶得)[miào shǒu ǒu dé]14、(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15、(潜滋暗长)[qián zīàn zhǎng]16、(恹恹欲睡)[yān yān yù shuì]17、(旁逸斜出)[páng yì xié chū]18、(不折不挠)[bù zhé bù náo] 《散文两篇》1、(兴味)[xìng wèi]2、(洗涤)[xǐ dí]3、(卑微)[bēi wēi]4、(牛犊)[niú dú]6、(消逝)[xiāo shì]7、(繁殖)[fán zhí]8、(凋谢)[diāo xiè]9、(遏制)[è zhì]10、(濒临)[bīn lín]11、(深渊)[shēn yuān]12、(星辰)[xīng chén]《昆明的雨》1、(乍)[zhà]2、(辟邪)[bì xié]3、(鲜腴)[xiān yú]4、(篱笆)[lí ba]5、(格调)[gé diào]6、(吆喝)[yāo he]7、(暮年)[mù nián]8、(情味)[qíng wèi ]9、(苔痕)[tái hén]10、(密匝匝)[mì zā zā]11、(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12、(张目结舌)[zhāng mù jié shé] 《中国石拱桥》1、(雄跨)[xióng kuà]2、(记载)[jì zǎi]3、(残损)[cán sǔn]4、(古朴)[gǔ pǔ]5、(桥墩)[qiáo dūn]6、(推崇)[tuī chónɡ]7、(侵略)[qīn lüè]8、(序幕)[xù mù ]9、(巧妙绝伦)[qiǎo miào jué lún]10、(交头接耳)[jiāo tóu jiēěr]11、(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12、(独一无二)[dú yī wúèr]《苏州园林》1、(竿)[gān]2、(映衬)[yìng chèn]3、(败笔)[bài bǐ]4、(丘壑)[qiū hè]5、(雷同)[léi tóng]6、(嶙峋)[lín xún]7、(依傍)[yī bàng]8、(蔓延)[màn yán]9、(蔷薇)[qiáng wēi]10、(芭蕉)[bā jiāo]11、(雕镂)[diāo lòu]12、(斟酌)[zhēn zhuó]13、(明艳)[míng yàn]14、(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15、(自出心裁)[zì chū xīn cái]16、(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17、(俯仰生姿)[fǔ yǎng shēng zī] 《蝉》1、(轧)[zhá]2、(鳍)[qí]3、(暴晒)[bào shài]4、(隧道)[suì dào]5、(恶劣)[è liè]6、(倒悬)[dǎo xuán]7、(折皱)[zhé zhòu]8、(纤维)[xiān wéi]9、(防御)[fáng yù]10、(顾忌)[gù jì]11、(联结)[lián jié]12、(跳蚤)[tiào zao]13、(车辙)[chē zhé]14、(黏土)[nián tǔ]15、(寻觅)[xún mì]16、(喧嚣)[xuān xiāo]17、(欢愉)[huān yú]18、(懒洋洋)[lǎn yáng yáng]19、(不怀好意)[bù huái hǎo yì]20、(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梦回繁华》1、(绢)[juàn]2、(驮)[tuó]3、(冗)[rǒng]4、(沉檀)[chén tán]5、(翰林)[hàn lín]6、(题跋)[tí bá]7、(擅长)[shàn cháng]8、(城郭)[chéng guō]9、(考订)[kǎo dìng]10、(田畴)[tián chóu]11、(岔道)[chà dào]12、(簇拥)[cù yōng]13、(踏青)[tà qīng]14、(行旅)[xíng lǚ]15、(宏敞)[hóng chǎng]16、(攫取)[jué qǔ]17、(遒劲)[qiú jìng]18、(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19、(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20、(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21、(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第11 页共11 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2)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
(4)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三峡》中描写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的《饮酒》中,表现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至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10分)苏州,我从遥远的庐州赶来,只为邂逅你温婉.的面容。
烟雨朦.胧、眼也蒙蒙、心也蒙蒙,小雨xī沥,落在青砖黛瓦:声起!叮咚叮咚!落在荷塘亭阁:忆起!涌动涌动!落在假山池沼:流年!匆匆匆匆!问过每一株百年的蜡梅,聊过每一块苍颜的青石,寻觅着你的影踪,他们说啊:你藏在亭台轩谢的花纹里、你躲在绣娘的针线中、你散步在花瀑流转的海洋里、你静思在街巷的yāo 喝声中,我不再寻觅,闭上眼睛,随着那悠悠的琴音,任由你走入我的心……(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温婉.()朦.()胧xī()沥吆.()喝(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__”。
(2分)(3)“吆喝”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6分)(1)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我们读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书生出身的“造反者”__________(人名),是大官僚地主的儿子,先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曾组织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之一;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__________(人名)……(2分) (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dāng)引吭.高歌(háng)要塞.(sè)由衷.(chōng)B.毫无斗.志(dòu)一丝不苟.(gǒu)咆.哮(páo)歼.灭(jiān)C.翘.首而望(qiào)屏.声敛气(bǐng)呓.语(yì)刹.那(shà)D.溃.退(kuì)渗.透(cān)仲.裁(zhōng)悄.然(q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震撼人心笼罩B.世事苍桑重峦叠嶂色彩斑斓荟萃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3.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国民党反动派了__________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__________。
(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______________。
A.经管撤退赞叹B.经营溃退赞赏C.经营撤退赞美D.经管溃退赞赏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看过这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同学们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B.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C.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平地楼台。
D.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文是一则消息,文中的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最后一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颁奖资金的来源。
C.《“飞天”凌空》一文是一则消息,它详细介绍了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经过。
D.《一着惊海天》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训练(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99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o)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 分)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
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
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厉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游山是为了,玩水是为了,郊游是为了淘冶性灵。
所以,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
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1)文中加“△”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几△乎(jǐ)提炼B.强△调(qiāng)淘冶C.特殊△(shū)鼓厉D.匹△夫(pī)夸耀(2)请将下面三个词分别还原到文中的横线上。
(2分)A.赋诗B.旷怀C.寻真(3)顺其思路,请在加曲线的句子后面仿写一句。
(2分)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将近)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互相轩邈(高)良多趣味(很,甚)3.下列对句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错着,原来那些是竹和柏的影子。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到达江陵。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使人悲哀到极点。
4.下列各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抵挡)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殚精竭虑(尽)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高效课堂第二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回眸往事:鲁迅不愿意看到东京“清国留学生”宛如小姑娘发jì一般油光可鉴....的讲解,更增进了他学医的辨子,便来到了仙台的课堂;A听着藤野先生那缓慢而又抑扬顿挫....的信心;那封nì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采声打碎了鲁迅的学医救国梦,他毅然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豪不妥协的斗争。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戎.马一生,功勋显赫.,但他永远也忘不了母亲那勤劳简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B永远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严厉管束和无私支持;永远忘不了母亲交给自己的生产知识、革命意志和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回眸往事,老师、母亲对我们的爱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2分)戎.马()显赫.()发jìnì名信(2)选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
(2分)(3)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油光可鉴:②抑扬顿挫:(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给出改正意见。
(4分)A句:B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2分)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
”他叹息说。
B.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练习题八年级语上册综合练习题5、修改病句。
(1)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2)从世界杯上的表现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ft上背下,每块大约三百斤左右。
B 后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 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 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 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修改下列病句。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1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
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
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
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应改为。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应改为。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应放在。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句的后面。
修辞与表达方式1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宛如在欧洲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明的剪影。
(3)我们欧洲人是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5)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 7000 名被残杀的人。
(6)人潮仍沿着ft路泻下。
(7)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2 指出下列句中描写长妈妈时所用的描写方法。
(1)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2)“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 )(3)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3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 11 种鸟类中已有 9 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5)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6)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4、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B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我们欧洲人是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对于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
A 拟人比喻反问B 拟人反复设问排比反复比喻设问 D 排比反复设问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4)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A 外貌神态动作语言B 外貌心理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神态语言 D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7、下列句中的对偶句有(多项)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下列四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石拱桥的桥洞成一张半弓,又像虹。
B 像这种各拱相连的桥,我们叫联拱桥。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河上。
D 园子里的花竞相开放,成了一幅最明艳的画。
9、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对比)B 月色入户。
(拟人)庭下如积水空明。
(比喻) 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反问)10、请简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古代流传下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
(3)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衔接与排序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说全冻实牢了。
(2)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3)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作丈夫生命的代价,。
A.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B.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D.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都不相信只有这一点点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
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舅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 班主任发现了他B 班主任发现了自己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 这被班主任发现了3、按照课,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②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
③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④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宋希濂。
⑤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
4、下列一首古诗顺序被打乱,请按照其思想内涵重新排列顺序。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②ft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ft。
正确的顺序是: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
②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之中缠绕着,无声无息。
③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④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6、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①但近年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象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千万年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 2/3 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海水化学资、动力资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语言运用1、给下列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1)圆明园是一座了不起的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2)孙小龙模仿赵本ft的表演真是,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3)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了。
(4)这部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2、凭借语感,在中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啊,友情!人间怎能没有你?愿你像和煦的阳光,常常照耀着我们的胸怀;愿你像清新的空气,时时输向我们的心房;使每个人是健康的,美好的,愉快的,坦荡的,明的,一往无前的……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溪流、湖泊、ft泉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水是有灵魂的。
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如。
4、仿写,注意画线的语句,恰当运用数量词表现情景。
例句:现在,他正躲在ft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仿句:5、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答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向“等待父亲凯旋的女儿”吴悠伸出橄榄枝。
22 日,人大招生办正式承诺,如果吴悠高考能达到人大录取线,学校将按照有关政策,尽可能满足她到人大深造的愿望。
同时,人大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如果与吴悠一样品学兼优”,这一承诺也适用于所有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
4 月 17 日,一封“爸爸,女儿等待你凯旋”的信件感动了很多人。
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吴悠和她在佑安医院传染科工作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的父亲迅速为人熟知。
新闻背景介绍:2003 年春,自中国内地发现“非典”病例后,许多战斗在非典前沿的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甚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截至 2003 年 4 月 25 日,仅广东省就有 4 位战斗在非典前沿的医护人员因感染非典而长眠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