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课程安排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的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的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类型及成因;2. 学生能描述环境治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3. 学生能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策略;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环境治理方案,并进行评估;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搜集环境工程相关的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2. 学生能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3. 学生通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启蒙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环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教学安排:2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

2. 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教学安排:4课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各类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3. 环境治理技术:物理治理、化学治理、生物治理等。

教学安排:4课时,介绍各类治理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举例说明。

4.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教学安排:2课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政策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5. 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环境治理方案、参观环保设施、开展环保宣传等。

教学安排:4课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教学内容按照课本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环境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毕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课程涉及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2. 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熟悉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政策法规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工程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资料搜集、数据处理、图纸绘制等技能;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工程专业,树立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作贡献的信念;2. 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环境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理论:回顾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法规,重点掌握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与处置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章节:《环境工程导论》第1-3章、《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2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2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1-2章。

2. 毕业设计方法与技巧:讲解环境工程毕业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法和技巧,包括资料搜集、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图纸绘制等。

教材章节:《环境工程设计》第1-5章。

3.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环境工程领域的典型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方案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方案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2. 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政策,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3. 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环境治理工程设计;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现状进行监测、评价,并提出改善措施;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方式,提高沟通、表达、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2. 增强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意识,激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思维活跃,对环境保护有一定认识,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环境污染的定义、类型及成因;环境工程的基本任务、方法和技术。

教材章节:第一章 环境工程概述2. 水污染治理技术:介绍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技术;重点讲解生物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污染治理3.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阐述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技术;重点介绍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大气污染治理4.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讲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教材章节:第四章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5. 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技术;讲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环境工程学什么课程

环境工程学什么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简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环境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程制图、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物化学、环境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固废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物理性污染控制、专业英语等。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课程设计环境工程

毕业课程设计环境工程

毕业课程设计环境工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3. 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评价和规划的基本知识;4.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及政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环境监测、评价和规划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环境工程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的意识;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注可持续发展;4.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环境污染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2.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环境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等。

4. 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执法与监管等。

5. 环境工程案例解析:分析典型环境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第三周: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四周: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第五周:环境工程案例解析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环境工程学科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知识体系,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摘要:1.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概述2.课程分类与具体课程设置3.课程表的实用性与指导意义正文: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概述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的学科。

为了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环境保护技术与知识的专业人才,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表,以帮助读者了解该专业的学术体系。

二、课程分类与具体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

这些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3.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施工与管理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环境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法、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伦理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表的实用性与指导意义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首先,课程表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课程表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计划和组织,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课程表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参考,有助于选拔和培养合格的环境工程人才。

总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表对于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环境保护技术与知识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工程1班学生个人课程表

环境工程1班学生个人课程表
体育选项课Ⅲ 周三第7,8节{第1-9周}
体育教研室
体育选项课Ⅲ 周三第7,8节{第11-17
周} 体育教研室 物理化学3 周三第9,10节{第1-8
周} 谭晓燕 一教南505
程1班学生个人课程表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物理化学3
环境流体力学
周四第1,2节{第2- 周五第1,2节{第1-8
8周|双周}
周}
北303
环境工程概论 周一第1,2节{第11-18
周} 汤春芳
物理化学3 周二第1,2节{第1-
8周} 谭晓燕
一教南309
一教南411
环境流体力学
周一第3,4节{第1-8周} 陈文
一教南209
环境化学
周二第3,4节{第18周} 仇银燕
一教南20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 训练课Ⅳ
周三第3,4节{第11-17 周}
电301电工电子
环境化学实验
{第07-08周|2节/周} 001505|仇银燕 生B215环境化学;
星期日
电工与电子技术Ⅱ 电工与电子技术Ⅱ
周四第5,6节{第 11-15周} 龚固丰
一教南207
周五第5,6节{第1-9 周}
龚固丰
一教北304
电工与电子技术Ⅱ 电工与电子技术Ⅱ
周四第5,6节{第1- 周五第5,6节{第11-
周一第5,6节{第11-19 周} 文斌
一教北301
形势与政策Ⅳ
物理化学3实验
乒乓球
周一第7,8节{第11-13 周}
刘显著
一教北201
周二第7,8节{第47周}
化学实验室
周三第7,8节{第11-17 周} 伍卷
东篮球场2

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表

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表

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表
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1. 环境工程原理: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方法,包括流体动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2. 环境化学:介绍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性质、来源、转化和归趋,以及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3. 环境微生物学:介绍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基础知识,包括微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等。

4. 水处理技术:介绍各种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物理和化学方法。

5. 空气污染控制:介绍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以及各种控制技术,如颗粒物控制、二氧化硫控制、氮氧化物控制等。

6.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介绍固体废物的性质、来源、处理和资源化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

7. 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采样技术、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环境质量评价。

8. 环境工程经济学:介绍环境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率分析,以及环境政策、法规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9. 环境工程设计与实践:介绍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系统优化等,并配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10.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介绍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常用工具,如统计分析软件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等。

此外,还可能有环境系统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工程学等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建议查看各高校官网以获取更详细的环境工程研究生课程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SK204B80
5
80
80
0
0
3
2
实践教学环节
设计性化学实验
CL304B02
2
0
0
0
0
2周
1周
1周
公共基础课
基础英语(五)
WY109B24
1.5
24
24
0
0
2
高级英语(五)
WY112B24
1.5
24
24
0
0
2
专业基础课
环境工程微生物
CL224B48
3
48
34
14
SK103B16
1
16
16
0
0
1
实践教学环节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CL243B01
1
0
0
0
0
1周
1周
创新设计
CL245B01
1
0
0
0
0
1周
1周
信息检索与利用
TS101B01
1
0
0
0
0
1周
1周
0
3*
环境监测技术
CL225B48
3
48
32
16
0
3*
物理化学
CL307B56
3.5
56
56
0
0
4*
物理化学实验
CL308B16
1
16
0
16
0
1
流体力学
RG115B32
2术基础课
建筑工程制图
CL222B48
3
48
30
0
18
3*
工程技术经济学
GS210B32
2
32
32
0
0
2
公共选修课
社会类系列课程
环境工程第五学期课程安排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
性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学分
学时数
实践
周数
/学时
开课学期
辅修课程
双学位课
操作
总学时数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08-09学年
09-10学年
10-11学年
11-12学年
1
2
3
4
5
6
7
8
必修
公共基础课
形势与政策
SK501B96
2
96
96
0
0
1
1
1
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