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浅谈班级管理
德育管理的班级管理论文精品资料

总而言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而实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人性化的管理,让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中不断成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境能够得到班主任及时的帮助,让学校生活成为学生乐意体验的场所,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最为信赖的朋友,才能够有效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德育的发展。
第二,要以民主为基础,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在班级管理中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事务,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的想法和具体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中间,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之处,如果老师仅仅作为学校规章制度的传递者,忽视和学生的民主交流,就会在管理中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作为班主任既要基于学校规章制度,同时还要积极和学生主动交流,在处理班级事务中,让学生主动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需要班级的相互讨论,体现出民主的管理氛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班级进行管理。
德育管理的班级管理论文
1爱心为先开展人性化管理
尊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早在一千多年前李白就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于新环境中的学生来说,有着更多的途径发挥他们的才能,所以在人性化的管理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性化的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有事情做,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懂得相互帮助和友爱的做人道理。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玩篮球,那么就可以让他去管理班级上的体育器材,有的学生喜欢讲话,那么就让他组织辩论比赛。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赋予不同的管理事项,让他们在参与班级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不仅是在锻炼学生自我的约束能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班级管理理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方法能够对管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优化管理方法。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一,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
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尊重、感恩等良好品德,使其成为有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才。
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场所的挑战时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并使其处事更容易得到身边人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第二,德育教育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班级凝聚力是指学生在班级中的团结、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
班级凝聚在学生的道德素养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德育教育能够让学
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只有在集体的支持和帮助下才能获得成长。
通过德育教育,学
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更能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推动班级事业的发展,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第三,德育教育是促进班级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班级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社会
关系。
德育教育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缓解这种社会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德育教育,
学生能够学习到合理解决矛盾的方法,掌握处理意见不同和冲突的技巧,培养宽容、理解
和包容的精神,化解各种矛盾和纷争,促进班级的和谐稳定。
总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
班级和谐稳定,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注重
德育教育的贯彻实施,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
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金顺利东二营中小2013.4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可这“最小的官”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都得管到位。
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
这些让班主任工作变得更加繁琐和复杂。
以下是我走上教育岗位五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分享。
一、规范学生言行举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改变现状,首先,我尝试着从与学生拉家常开始,与他们进行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搭建起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
从而使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
然后我充分利用学校的三项竞赛评比,对学生进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
平时,我对学生再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宽容并尊重学生,不吝啬自己的微笑。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活动,把微笑带进学生的日记,耐心地倾听他们各自不同的心语。
渐渐地,我的苦心显出了成效。
孩子们为了争取优秀,都暗暗较劲,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的点点进步,我的喜悦不言而喻。
二、学习中渗透德育在学习方面,我结合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在本班开展了全员参加的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等比赛,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现在的学生惰性比较强,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性的奖励方式,比如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
有动力才有成绩。
我班一直保持着“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
三、用爱心转化后进生,提高思想觉悟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
以前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常因为懒惰而不做作业。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更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引导。
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秩序和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从德育教育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
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每个班级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执行都是依靠德育教育这个重要的工具。
德育教育将一些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引入到班级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约束,规范了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
从小事做起,比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友爱互助等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在班级中的规范作用的体现。
只有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班级的管理秩序才能得到保障。
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正是在这一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们能够在情感、道德、智力、体魄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德育教育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在团队合作、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这样的全面发展,不仅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更是为未来的社会和国家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矫正作用。
每个班级都难免会有一些行为不端的学生,这就需要德育教育去进行矫正。
通过德育教育的引导和教师的关怀,那些行为不端的学生可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逐步纠正错误,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需要教师在集体和个别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改变。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9807d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2.png)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三篇班级作为学校教学运动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下,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实现教导和教养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来看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三篇。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近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感到要搞好班级工作,应当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附“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标准的束缚,又能在宽松自若的气氛中充散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保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赏罚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应用一个标准。
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发生成见,所以班主任执法,必定要公道,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置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制后进生的长进心。
这些年来,我坚持了一个尺度,对好学生和落后生的过错和毛病厚此薄彼,博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扭转了班风。
调动“两个积极性”。
一是要尊敬每个学生,在课余时光里要尽量多深刻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自由自在地相处,他们必定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
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示本人才干的机会。
每期我们班的“八分钟自主活动”内容的支配、少先队活动打算以及班级评选标准,都采取征稿的情势,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联合老师的看法,获得共鸣,大家独特制订和履行。
学生乐意干的事,干起来热忱高,干劲大,效果也好。
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构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实行班级管理职责,加强义务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是在各项中尽量不冷清每一个人。
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调动“三个方面”的力气,等于要充足调动和应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气力参加班级管理,以进步班级管理工作的功效。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德育,即德性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道德、品德方面的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教育。
本文将就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展开探讨,分析德育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
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德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贯穿始终,无论是日常的课堂教学还是各类活动的组织管理,都需要以德育为基础进行。
只有通过德育工作,学生才能明辨是非,养成好的品德习惯,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德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德育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品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德育工作可以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做到心理素质的坚强。
德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自觉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而要做好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注重规范学生行为。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礼貌和纪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也要强调班级文化建设。
通过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风中成长,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在德育工作中不能一味被动接受,更应该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要做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要注重家校合作。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庭的配合。
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又不能保证一切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德育不仅仅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更是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价值观和处事原则,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的公民。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德育工作的桥梁。
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起到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教师需要有耐心和关心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扰,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互信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德育需要贯彻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讲解和灌输,而是需要贯彻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在集会上,可以组织学生讲述一些道德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道德问题,让学生从中获得对良好品德的理解和认识。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和角色扮演的环节,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守法守规、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等。
德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与家庭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好学生。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和品德情况,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状况和需求,给予帮助和支持。
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在德育中获得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德育不能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规定,更应该是内在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德育培训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乐趣。
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使他们从内心真正认同和接受德育的理念和目标。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德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其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德育应该贯穿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班级活动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作品,让他们了解正义、善良和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关活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道德的力量。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班内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学习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他们学会相互合作和互相尊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班会、班干部选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
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实践和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级管理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担任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
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基本原则。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二、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
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
”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已具备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
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量化管理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
如:中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为个“迟到”问题,班级就是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以至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又如:不乱扔纸屑果皮的问
题,班级有检查,罚扫地等管理制度,来克服同学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不良现象,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
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教室环境中可布置几张班级集体照、学生专刊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象今年,我们班的学生还自发的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在教室里养了十来盆花草,让人觉得很是温馨。
在孩子们眼里,教室就是他们的家。
良好的环境促使良好班风的养成,使学生在外部影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积极向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象设立“学习擂台”、“一帮一”、“争夺流动红旗”等。
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这里,我想说明“竞争”----必须是“明争”,决非“暗斗”。
),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
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
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
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
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
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