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产后中医调理
产后调理第一方 生化汤

产后调理第一方生化汤生化汤,生者生新血也,化者化瘀血也,生之化之,腹痛自除。
《钱氏世传方》所载生化汤治疗腹痛效若桴鼓,被后世张景岳收录至《景岳全书》中,并有化裁,去其熟地。
其后得傅山发挥,治疗产后瘀血腹痛、恶心呕吐、胞衣不下、产后寒热等症,使得该方成就卓然,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对此多有阐述。
如今,生化汤其方多遵《傅青主女科》,由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和炙甘草组成(水煎后酌加黄酒)。
方中当归补血,甘草补中益气,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助当归、炙甘草以生新血,佐川芎、桃仁而化瘀血,黄酒温散,以助药力。
其生化之妙,效若神灵。
若腹痛不甚者,减桃仁;瘀块留滞、下腹疼痛明显者,当重用桃仁,并辅以益母草、生蒲黄、五灵脂、泽兰等活血祛瘀的药物;小腹冷痛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以温经散寒;兼乳汁不下者,加王不留行、穿山甲、木通;兼乳房胀痛者,加香附以疏肝理气。
现代研究表明,此方能够明显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子宫复旧,并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明显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
现代临床上也多用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产后恶露不行以及子宫内膜炎,通过配方还可用于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和预防产褥期感染。
因此,民间遵此方为产后调理第一方。
根据民间经验,产妇常用此方调理。
实际上,生化汤并非每一名产妇都适宜服用。
此方性偏温热,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如口干舌燥等)不宜服用,否则犹如火上浇油,加重病情;方中当归滑肠,故慢性肠炎者当慎用,否则腹泻加剧;此方化瘀,故产后恶露已行、小腹不痛者不宜服用,否则画蛇添足,反害其身;产后发热者(如感染)不宜服用。
只有产后腹痛不止、恶露不行,伴有腰酸、小腹冷痛,并见舌色紫暗或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或见其它虚寒之象者,如小便清长、恶寒肢冷等,方可服用生化汤。
即使可以服用,亦不可因其贵为调理第一方而过服。
临床上产后过服生化汤引起大出血或者贫血的病例并不鲜见,就因为此方中桃仁、川芎和当归均具有活血之效,过服后引起了子宫再度充血、出血。
易贤恩大夫谈产后中医调理

一、产褥期调养:一般指产后6-8周。
1、室内空气清新,冷热适宜。
不可当风坐卧,避免外邪侵袭。
2、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劳动不宜过早过累。
3、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生冷或过食肥甘,以免伤及脾胃。
4、精神要愉快,切忌暴怒或忧思,以免气结血滞,引起腹痛、缺乳等病变。
二、哪些情况需要中医调理?
1、产后出汗:注意保暖,不能贪图凉快而一味地减衣服。
如果汗出过多,感觉到口干舌燥,或者超过2周仍然汗出不止。
2、产后腹痛: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休息,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气血运行。
3、产后恶露不尽:如果超过六周仍然淋漓不断,称为恶露不尽。
中医调理可用生化汤帮助
产后气虚有寒瘀者尽快排出恶露,效果很明显。
4、产后缺乳:产后或哺乳期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原因主要是气血虚弱、肝气郁滞,乳汁分泌不足或排出不畅。
5、头晕目眩、便秘、烦躁易怒、体虚乏力、容易感冒、手脚冰凉、子宫脱垂、小便不利、
四肢疼痛、乳房肿痛等产后不适,均可中医调理。
中医的产后康复疗法

中医的产后康复疗法引言中医作为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在产后康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法。
中医强调整体平衡与自然疗法,通过调理身体、营养补充和草药治疗等方法,有助于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产后康复疗法。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产后妇女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以下是一些中医推荐的产后饮食调理方法:1. 补血食物:产后女性容易失血,需要补充养血食物,如红枣、黑豆、黑木耳等,以帮助补充血液和提高体质。
2. 补气食物:中医强调气血的平衡,产后可以多食用一些补气食物,如山药、莲子、枸杞子等,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3. 清热食物:产后容易出现体内湿热,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清热食物,如绿豆、苦瓜、黄瓜等,有助于排毒和消除湿气。
4. 调理脾胃:产后脾胃虚弱,容易消化不良,可以选择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后康复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法:1.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中常用的调理方法,它由熟地、当归、川芎和白芍等组成,能够帮助补血和调经。
2. 月月饼:月月饼是一种中药膏方,由当归、白芍、川芎、川穹、香附和泽泻等组成,可以调理月经不调和产后身体虚弱问题。
3. 黄芪养血汤:黄芪养血汤由黄芪、当归、白芍和熟地等组成,有助于补血和提高体质。
4. 缩阴草药浴:产后松弛是常见问题,可以使用一些缩阴草药浴,如羌活、丹参、薏苡仁等,有助于收紧肌肉。
其他康复方法除了饮食调理和中药调理外,中医还有其他一些康复方法可以帮助产妇恢复健康:1. 推拿按摩:产后进行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体力和精神状态。
2. 中草药熏蒸:中草药熏蒸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清除身体湿气和毒素,提高免疫力。
3. 草药熏洗:产后草药熏洗可以有效缓解产后瘙痒和不适感,有助于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结论中医的产后康复疗法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和其他康复方法。
产后身体中医调理:药食同源的理念

产后身体中医调理:药食同源的理念产后,对于每一位女性来说,都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经历巨大变化的特殊时期。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
中医的药食同源理念为产后身体的调理提供了一种温和、有效的方法。
产后女性的身体状况通常较为虚弱,气血不足,容易出现多汗、乏力、恶露不尽等问题。
此时,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起到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的作用。
中医认为,产后首先要注重调理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产后女性更是如此。
在饮食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
红枣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可以将红枣煮粥或者泡水喝,有助于改善产后气血虚弱的状况。
桂圆也是补气血的佳品,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产后女性可以适量食用桂圆干或者用桂圆肉炖汤。
黑芝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血明目、益肝养发等作用。
可以将黑芝麻炒熟后磨成粉,加入粥中食用。
除了补气血,产后还要注意健脾养胃。
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只有脾胃功能良好,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山药就是一种健脾益胃的食物,其性平味甘,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
可以将山药煮粥或者清炒食用。
小米也是健脾和胃的好选择,具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渴、健胃除湿等功效。
产后女性常喝小米粥,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助于调理脾胃。
在产后的调理中,活血化瘀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产后恶露的排出需要身体的血液循环畅通,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山楂就是不错的选择,其味酸甘,性微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作用。
产后适量食用山楂,可以促进恶露排出,缓解腹痛。
桃仁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润肠通便。
可以将桃仁煮粥或者煮汤食用,但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多。
此外,产后女性还需要注意补肾。
生产过程中,女性的肾气会有所损耗。
核桃就是一种补肾的食物,其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固精、润肠通便等作用。
可以直接食用核桃,或者将核桃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成菜肴。
黑豆也是补肾的佳品,能补肾益阴、健脾利湿。
中医的产后恢复

中医的产后恢复产后恢复是每个新妈妈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医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为产后恢复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以下是一些中医的常用方法和建议,可帮助新妈妈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通过食用特定的食物来调养身体。
以下是一些适合产后恢复的常见食物:- 补血食物:红糖、黑豆、猪肝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助于恢复产后失血造成的贫血。
- 滋阴食物:枸杞、冬虫夏草、银耳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可以帮助调节内分泌和恢复体力。
- 补气食物:山药、西洋参、鸡肉等可以补充体内气血不足的营养。
中医草药中草药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在产后恢复中,一些中草药可以帮助新妈妈恢复身体健康。
- 补血草药:当归、川芎、白芍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 营养草药:黄芪、四物汤等可以提高体力和免疫力。
- 调理草药:丹参、当归补血丸等可以调节内分泌和改善身体状况。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的方法。
产后恢复阶段,中医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舒缓身体不适。
- 乳房推拿:可以帮助乳汁排出和乳房通乳,预防和缓解乳腺炎。
- 腹部推拿: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恢复,预防和缓解产后腹痛。
- 腰部推拿:可以缓解腰痛和腰酸,改善身体姿势和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产后恢复期间应该选择专业的中医机构和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治疗和咨询。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同,所以在选择具体的中医方法和草药时,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确定。
结语中医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辅助产后恢复,但在使用中医方法之前,应该先与医生进行咨询,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
此外,产后恢复不仅仅依赖中医方法,还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态。
只有综合多种方法,才能让产后恢复更加健康和快速。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方法和建议,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师来决定和实施。
产后中医调理

乳腺炎
妈咪月子期间如有发烧、发炎的情形均应 就医处理,针对乳腺炎的部分,当然热敷 按摩不可少,在药材的选择上,最常用的 为蒲公英,加一些当归、川芎,或王不留 行直接煮水喝,可消炎、促进乳腺管通畅。 这时妈咪也要避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 乳腺管阻塞。
退奶
产妇若因为某些因素无法继续哺喂母乳, 医师会建议将麦芽直接煮水喝,或者选用 韭菜等会减少乳汁分泌的食物。
材料:基本方为当归、炮姜、川芎、 桃仁、炙甘草,不同的医学可能另有增减。
使用生化汤的目的,乃是为顺利排除恶露、 调节子宫收缩、防止产褥感染等。自然产 者产后3天,或服完西药子宫收缩剂可开始 服用,每日一剂,约服5~7剂,一般至恶露 呈淡灰黄略带粉红即可。自然流产者则视 体质及情况决定是否服用。至于人工流产 及剖腹产者,因医师都会清理子宫内部, 不易有多余组织残留,如无特殊情况,可 以考虑不服。
妈咪产后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而杜 仲因具有补肾、壮筋骨之良效,故建议妈 咪尽可能多摄取一些。杜仲属性较温,产 后第三天即可开始使用至坐月子结束,而 且不用担心和其他药方相违。单独使用或 加入菜肴中都有很好的效果!杜仲以厚实、 拨开有丝者为良品。
常见用法包括:
1、以杜仲2钱煮3碗水或3两煮1500cc,可当 茶喝或当作汤底。 2、直接买杜仲粉,一天两匙,或沾排骨、 腰子食用。 3、杜仲加排骨或腰子、猪肝熬汤食用。
中药方除可作为一般调养,妈咪如有以下 问题,亦可求助于中医师,选择合适的药 方:
水肿
产后一、二周恶露或水分代谢不好,容易 会水肿的问题,这时可以视体质使用红豆 汤、薏仁汤,或在药方中加入益母草,达 到利水消肿的效果。
乳汁不足
产后身体恢复的中医调理方法

产后身体恢复的中医调理方法生孩子对于女性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仅带来了新生命的喜悦,也给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产后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中医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能够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重拾活力。
产后女性的身体通常会处于气血两虚的状态。
分娩过程中,产妇会大量失血,消耗体力和精力,导致气血不足。
同时,产后的身体还需要排出恶露、恢复子宫功能、调整内分泌等。
中医认为,产后调理应注重气血的补充、脏腑功能的恢复以及身体的整体平衡。
在饮食调理方面,中医讲究“食补”。
产后的饮食应以温热、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
产妇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猪肝、乌鸡等。
例如,红枣桂圆粥就是一道不错的选择,将红枣、桂圆与大米一同煮粥,不仅口感香甜,还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猪肝汤也是常见的滋补佳品,猪肝富含铁元素,有助于补血。
乌鸡则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功效,用乌鸡炖汤,加入适量的黄芪、当归等中药材,能够增强补气血的效果。
除了食补,中药调理也是产后恢复的重要手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药调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产后的具体情况来开方用药。
比如,产后恶露不尽,医生可能会开具生化汤,以促进恶露排出,活血化瘀。
如果产妇出现气血虚弱、乳汁不足的情况,可能会用到补中益气汤、通乳丹等方剂来调理身体,增加乳汁分泌。
中医的艾灸疗法对于产后身体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
产后女性可以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艾灸此穴可以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气海穴在脐下 15 寸,艾灸气海能够温阳益气、扶正固本。
足三里则是保健要穴,艾灸足三里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脾胃功能。
产后的身体容易受到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因此要注意保暖。
中医的药浴也是一种有效的驱邪方法。
可以使用艾叶、防风、红花等药材煮水进行药浴,能够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缓解产后身体的酸痛和不适。
中医养生调理月子养护

中医养生调理月子养护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医在调理月子期间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月子期间是妇女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中医养生调理能够提升体质,促进产后康复。
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中医养生调理月子养护的方法。
一、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食疗养生”,通过选择适宜的食材和烹调方法,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在月子期间,新妈妈的身体需要补血、补气、补肾。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养血、养气、补肾作用的食材,如红糖、黑芝麻、黑豆等。
此外,可以适当食用有利于产后排污的食物,如小米粥、红豆粥等,以保持身体的舒畅。
二、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理月子养护的有效方法之一。
产后体虚者可使用补气养血的中草药,如黄精、党参等。
产后体寒者可使用温补的中草药,如生姜、肉桂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具有益气、补肾、活血调经、消炎等作用的中草药,如当归、首乌藤等,来进行调理。
三、穴位按摩中医调理月子养护还注重通过按摩来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可以选用一些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舒缓身心的穴位进行按摩。
如大椎穴位、涌泉穴位、合谷穴位等。
按摩时,可用力适度,每天按摩15-30分钟,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放松身心,有助于恢复体力。
四、恢复运动产后适当的运动对身体的恢复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医养生调理月子养护中,恢复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产后恢复的运动项目,如产后瑜伽、产后拍打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调理身体,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
同时,饭后适当散步也是一种很好的恢复运动。
五、注意调节情绪中医养生调理月子养护中,调节情绪同样重要。
月子期间,新妈妈容易出现各种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
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情绪,如听音乐、看书、与亲友交流等。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
总之,中医养生调理月子养护是妇女产后身体恢复的重要环节。
通过食疗、中草药调理、穴位按摩、恢复运动和调节情绪等方法,可以达到提升体质、促进产后康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中医调理
第1阶段:生新血化瘀血
产后第1周
代表方药:化生汤
材料:基本方为当归、炮姜、川芎、桃仁、炙甘草等中药根据个体差异另有增减。
使用生化汤的目的,乃是为顺利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防止产褥感染等。
周彦均表示,自然产者产后3天,或服完西药子宫收缩剂可开始服用,每日一剂,约服5~7剂,一般至恶露呈淡灰黄略带粉红即可。
自然流产者则视体质及情况决定是否服用。
许多产妇以为整个坐月子期间都要服用生化汤,实乃错误至极。
生化汤既是为排除恶露而用,达成目标后就应停止,过度使用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容易出现恶露点滴不尽的后遗症,还请多加小心。
第2阶段:健脾祛湿收涩、益肾壮筋骨、补气养血产后第2周
代表方药: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
食补:麻油鸡适量
产后第二周之所以着重于健脾祛湿收涩,一来是希望先将妈咪肠胃功能顾好,后续进补才有办法吸收;二来为加速排除身体多余的水分,加上调理脾胃的方子同时兼具补气的效果,正适合该阶段产妇使用。
至于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大补气血的药,多偏温燥,要提前于第二周使用未尝不可,只是恶露还未退净或体质燥热都用了可能会有副作用,所以建议留待第三周再开始。
食补方面,产后偏虚,进补有其必要,但同样不宜过于燥热,妈咪产后第二周若伤口已经顺利愈合,可摄取适量麻油鸡。
剖腹产者因伤口复原时间较长,为免伤口发炎,料理中应禁止用酒。
第3.4阶段:补气养血
产后第3.4周
代表方药1:八珍汤
材料:四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十四君等
(当参、茯苓、白术、甘草)
代表方药2:十全大补汤
材料:四物+四君+黄耆、肉桂
产后第三周开始,由于燥热体质已经退去,应着重于补足生产后的耗损,故可根据个人体质,使用比较温燥的药物补养气血。
该阶段进补一般多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搭配不同食材使用。
产后补肾壮筋骨:杜仲
妈咪产后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而杜仲因具有补肾、壮筋骨之良效,故建议妈咪尽可能多摄取一些。
杜仲属性较温,产后第三天即可开始使用至坐月子结束,而且不用担心和其他药方相违。
单独使用或加入菜肴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周彦均表示,杜仲以厚实、拨开有丝者为良品,常见用法包括:
1、以杜仲2钱煮3碗水或3两煮1500cc,可当茶喝或当作汤底。
2、直接买杜仲粉,一天两匙,或沾排骨、腰子食用。
3、杜仲加排骨或腰子、猪肝熬汤食用。
第4阶段:月子结束啰!
产后第5周
坐月子通常以一个月为准,进入第五周之后,妈咪就可以恢复清淡、正常饮食,或者降低进补的频率,而有退奶需求者,则有专门汤方可供使用。
因为怀孕生产的关系,子宫血液循环会比较活络,妈咪在整个月子期间如能好好调养,通常原本有的一些妇女病和原发性经痛、生理期不顺,还有手脚冰冷的情况都会改善许多,妈咪可别轻忽坐月子的重要性喔!
【特▲殊▲护▲理】
水肿
产后一、二周恶露或水分代谢不好,容易会水肿的问题,这时可以视体质使用红豆汤、薏仁汤,或在药方中加入益母草,达到利水消肿的效果。
乳汁不足
如要促进乳汁分泌量,妈咪可多食用鱼汤、蚵、猪脚等含高蛋白之
食物,而八珍汤本身既可补气血,亦能促进乳汁分泌。
另外,如希望乳汁通畅,除了做乳房护理,定时排空乳汁外,可在原有的八珍汤内,另加一点王不留行、香附等行气药物,使乳腺管比较通畅。
乳腺炎
妈咪月子期间如有发烧、发炎的情形均应就医处理,针对乳腺炎的部分,当然热敷按摩不可少,在药材的选择上,最常用的为蒲公英,加一些当归、川芎,或王不留行直接煮水喝,可消炎、促进乳腺管通畅。
这时妈咪也要避开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乳腺管阻塞。
退奶
产妇若因为某些因素无法继续哺喂母乳,医师会建议将麦芽直接煮水喝,或者选用韭菜等会减少乳汁分泌的食物。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