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小编收集了按图索骥的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拼音]:àn túsuǒjì[释义]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
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语出]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正音] 索;不能读作“sù”;骥;不能读作“yì”。
[辨形] 索;不能写作“素”;骥;不能写作“冀”。
[近义] 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反义] 不落窠臼[用法] 多含贬义。
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事物。
一般作谓语;也作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成语故事]: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1、老梁,我们是按图索骥才找到你的住宅的。
2、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3、工具书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按图索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
4、他做什么事情都是按图索骥,效率太低.5、时间和实践是一面好的镜子,你听说过谁按图索骥得到过千里马?6、又如果你的泰国经验很像其他旅客的典型按图索骥路线,那么你也会很容易绕过避开西方人的路线几天。
成语故事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之按图索骥一、成语含义一、故事内容相传,春秋时期有个叫伯乐的人,他相马的本领无人能及,只要他绕着马走上一圈,就能根据马的长相判断出马的优劣。
无论是饿得皮包骨头的良马,还是养得膘肥体壮的劣马,都骗不过他的眼睛。
伯乐年老的时候,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写了一本书,叫《相马经》。
他在这本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千里马的形体特征。
额头应当怎么样,眼睛应当怎么样,身架怎么样,蹄子怎么样,毛色怎么样......这些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的儿子看了这本书,花了不少时间把千里马的额头、眼睛、身架、蹄子、毛色等特点背得滚瓜烂熟,准备出去“按图索骥”,寻找千里马。
几天以后,他儿子高高兴兴地跑回来,连声说道:“我可找到千里马了!我可找到千里马了!”伯乐要他说说找到的马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儿子说:“这匹千里马的长相和《相马经》上讲的差不多,就是蹄子有点毛病,不怎么像。
”说完,从布袋里倒出一只大癞蛤蟆来。
伯乐被弄得哭笑不得,他知道儿子笨,也没责怪儿子,只是苦笑着说:“你找来的这匹‘马’确实是能蹦能跳,可它驾不了车呀!二、成语含义不切实际的模仿导致必然的失败。
借鉴别人的东西不能生搬硬套,否则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只会让人哭笑不得。
三、成语造句1.小张按图索骥地把学霸的笔记抄了一遍,但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
2.小李看别人用手机学英语,也按图索骥地下载了同样的APP,结果却因为不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而浪费了时间。
3.我们班的篮球队按图索骥地模仿NBA球队的打法,但因为缺乏基础,最终还是输了比赛。
4.小芳按图索骥地跟风买了流行的衣服,穿上后却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5.小明按图索骥地使用哥哥的物理公式,结果发现在自己的题目中完全不适用。
6.我尝试按图索骥地跟着网上的健身视频锻炼,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
7.我们班的小华按图索骥地模仿小说里的人物,结果在学校里显得很突兀。
8.小刚按图索骥地用同学的学习方法备考,但成绩却没有提高,反而感到更加迷茫。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按图索骥是一个著名成语,其背后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假如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
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
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迷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
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留神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
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霎时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
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
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
这个楚国人用上述规定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嘲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对待不断开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按图索骥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即,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构造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儿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是⼀个成语,读⾳是àn tú suǒ jì,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去寻找好马,⽐喻墨守成规办事;也⽐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下⾯⼩编给⼤家讲⼀讲⼉童喜爱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 孙阳,春秋时秦国⼈,相传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相马专家,他⼀眼就能看出⼀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资质很差,他看了⽗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马的主要特征是,⾼脑门,⼤眼睛,蹄⼦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去,想试试⾃⼰的眼⼒。
⾛了不远,他看到⼀只⼤癞蛤蟆,赶紧捉回去告诉他⽗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的⼤癞蛤蟆,不由感到⼜好笑⼜好⽓,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汉书·梅福传》 【求解驿站】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
⽐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
也⽐喻依照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
【活学活⽤】⼯具书中索引的作⽤,就在于能让⼈~,很快找到⾃⼰所要的资料。
【妙语点拨】伯乐⼉⼦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马带回家,这是⽂学作品中的⼀种夸张⼿法。
然⽽,实际⽣活中,死背教条,⽣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屡见不鲜。
前⼈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固然应该努⼒学习,虚⼼继承,但是,“尽信书不如⽆书”,在借鉴前⼈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
成语出处 《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才不兴,⼤都由此!”另⼀说法出⾃: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不可得,亦已明矣。
中国励志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中国励志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中国励志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一起来看看成语故事按图索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典故】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寓言意义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
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板教条,生搬硬套,墨守成规,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按图索骥”这句成语一般既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广泛用于贬义词,也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后一种用法不含贬义。
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
【拼音】:àn tú suǒ jì
【解释】:索:找;骥:良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出处】:《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
【举例造句】:每见一班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
★明·赵汸《葬书问对》
【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的伯乐很善于鉴别马匹。
他把自己识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叫《相马经》。
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马匹。
他儿子熟读这本书后,以为学到了父亲的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到处去按图索骥。
有次他见到一只癞蛤蟆,前额刚好与《相马经》上的好马特征相符,便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马上跑去告诉父亲。
伯乐知道儿子愚蠢,戏谑地回答说:这匹马太会跳,不好驾驭。
骥:好马。
按图索骥比喻机械的照搬书本知识,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及典故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及典故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接下来分享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和典故。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叫“伯乐”。
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画上了各种马的图。
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
伯乐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
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
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
“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想。
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伯乐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伯乐哭笑不得,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典故春秋时,秦国的伯乐很善于鉴别马匹。
他把自己识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叫《相马经》。
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马匹。
他儿子熟读这本书后,以为学到了父亲的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到处去按图索骥。
有次他见到一只癞蛤蟆,前额刚好与《相马经》上的好马特征相符,便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马上跑去告诉父亲。
伯乐知道儿子愚蠢,戏谑地回答说:这匹马太会跳,不好驾驭。
骥:好马。
出处:《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用人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人才不兴,大都由此!另一说法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启示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
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板的教条、死生搬硬套,墨守成规,以致闹出笑话、造成损失,确实屡见不鲜。
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要认真学习,谦虚继承。
但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加以验证,牢牢把握和发展。
这是正确的态度。
“按图索骥”这句成语一般既用来比喻办事机械、僵硬的工作,还用来贬义,用来比喻寻找线索。
按图索骥成语的历史典故

按图索骥成语的历史典故按图索骥(拼音:àn tú suǒ jì)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偏正式成语。
成语出自《汉书·梅福传》、《艺林·伐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按图索骥成语的历史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按图索骥成语的解释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
原作按图索骏。
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记载,伯乐有个儿子根据伯乐《相马经》上有关马的描写去寻求好马,结果把一个大蛤蟆当成了马。
伯乐知道后讥笑他说:“所谓按图索骏也。
” 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
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按图索骥成语的典故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孙阳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
孙阳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
《相马经》里有“高大的额头,像铜钱般圆大的眼睛;蹄子圆大而端正,像堆迭起来的块”的话语。
他出门看见一只大癞蛤蟆。
“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
”父亲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啊!按图索骥成语的造句1、工具书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让人按图索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
2、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3、如今市场千变万化,作为企业,如果只是按图索骥,创造不出新产品,咋能不亏损呢?4、老梁,我们是按图索骥才找到你的住宅的。
5、公安人员根据已有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那批被盗物资。
6、昨天,我们按图索骥,循着这组老照片,在现实里寻访旧日西湖的模样,试图以相同角度把百年前和百年后的西湖用镜头重新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出处】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
【释读】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规定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
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
老马拉着车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渐渐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
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
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快乐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
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
接着感慨道:
所谓按图索骥也。
[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