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冲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中,成为了制造业的重要工艺之一。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冲压工艺需求,各大高等院校都开设了与冲压工艺相关的课程。
本文旨在探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指导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是一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以下是该课程设计指导:1、选取适当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杂志和互联网资源等,建立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2、扎实基础,培养操作能力:通过讲解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对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能。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一系列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解决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实用问题。
4、加强课程实践环节:通过实验课和工程实践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书针对该课程教学目标,以下是该课程的任务书:1、理论学习和知识体系构建任务要求:课堂上完成课程要求的知识点掌握和作业完成。
课后进行任务重点部分的系统复习,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设计的理论知识,用于后期的工作实践。
2、项目典型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任务要求:深度挖掘市场需求,设计一个实际工程案例作为课程实践分析题目,并在课本上为案例提供合理的实验方案,公开讨论并进行实验调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工程实践任务要求: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工程实践,利用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完成实际生产时的模具设计、工艺控制并验证其实验性,增进并巩固学生掌握与工程实践技能.总之,本文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设计指导和任务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课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课程,能够掌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胜任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正式).

江苏省自学考试《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题目力调节杠杆的级进模冲压设计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绩评定南京工程学院二〇一三年十月目录前言 .............................................................................................................................................................................. - 3 -1.绪论................................................................................................................................................................................. - 4 -1.1课题设计简介及意义.................................................................................................................................... - 4 -1.2 冲压工艺分类 ................................................................................................................................................ - 4 -1.3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5 -2.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 8 -2.1分析冲压件工艺性 ........................................................................................................................................ - 8 -2.2.拟定冲压工艺方案 ....................................................................................................................................... - 9 -3.冲裁模工艺计算及设计.......................................................................................................................................... - 10 -3.1 冲裁尺寸计算 .............................................................................................................................................. - 10 -3.2 冲裁工艺力计算.......................................................................................................................................... - 12 -3.3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 - 14 -4.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 .............................................................................................................................................. - 16 -4.1 凸凹模结构设计.......................................................................................................................................... - 16 -4.2 凹模固定板................................................................................................................................................... - 17 -4.3凸模固定板.................................................................................................................................................... - 18 -4.4 卸料板 ............................................................................................................................................................ - 18 -4.5定位零件设计................................................................................................................................................ - 19 -4.6 卸料橡胶的设计.......................................................................................................................................... - 19 -4.7其他结构设计................................................................................................................................................ - 20 -4.8冲压设备的选择........................................................................................................................................... - 20 -5. 设计并绘制装配总图............................................................................................................................................ - 22 -7.主要参考资料 ............................................................................................................................................................ - 24 -8.附件 ............................................................................................................................................................................ - 25 -前言力调节杠杆冲压工艺及冲压模具设计,通过对冲压件的全面分析和有关冲压工艺的资料阅读,了解有关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况,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冲压工序的模具,使用标准的模架,使用UG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具三维图,对冲压机构进行工艺分析。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导言本文档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1.2 冲压模具的分类1.2.1 单工位模具1.2.2 多工位模具1.2.3 复合模具1.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1.3.1 上模1.3.2 下模1.3.3 引导装置1.3.4 顶针1.3.5 顶板1.4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5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流程2.1 产品设计分析2.2 模具设计准备2.2.1 工艺方案选择2.2.2 材料选择2.2.3 设计任务书编写2.3 模具零部件设计2.3.1 上模设计2.3.2 下模设计2.3.3 引导装置设计2.3.4 顶针设计2.3.5 顶板设计2.3.6 其他相关组件设计2.4 模具总体设计2.5 模具制造与加工2.6 模具调试与试产第三章冲压模具材料选择3.1 冲压模具材料性能要求3.2 常用模具材料3.2.1 工具钢3.2.2 合金工具钢3.2.3 超硬合金3.2.4 陶瓷材料3.2.5 复合材料3.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第四章冲压模具加工工艺4.1 冲压模具加工流程4.2 模具零部件加工4.2.1 零部件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工艺规程确定4.2.3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3 模具装配与试验4.3.1 模具装配前准备工作4.3.2 模具装配过程4.3.3 模具试验与调试4.4 模具维护与保养4.4.1 模具使用生命周期管理4.4.2 模具保养与维护方法4.4.3 模具故障排除与处理第五章课程设计要求与评估标准5.1 课程设计要求5.2 评估标准5.2.1 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5.2.2 模具设计准确性评估5.2.3 模具加工工艺评估5.2.4 模具试验与调试评估5.2.5 学生报告书评估附件1.产品设计分析报告范本2.模具零部件设计图纸范本3.模具装配图范本4.模具加工工艺文件范本5.模具试验与调试记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用于将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专业的工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悉冲压工艺和模具的设计,制作及使用,具有较强的技术素养,能够胜任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课程主要内容有:冲压工艺基础、冲压工艺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机械组装、冲压操作及调试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冲压工艺的基础知识;2. 学会掌握冲压工艺设计;3. 学会掌握冲压模具设计;4. 掌握冲压机械组装、操作及调试;5. 培养学生抱着系统的、较强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素养,能够胜任相关技术工作岗位。
三、教学内容1. 冲压工艺基础(1)原理:冲压原理、冲压件分类、制造工艺要求;(2)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控制技术。
2. 冲压工艺设计(1)工艺设计:材料分析、构型设计、加工工艺设计;(2)冲压工艺数据设计:冲压参数设计、加工参数设计、冲压缺口设计;(3)工艺过程设计:冲压过程设计、冲压加工组合设计。
3. 冲压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特性及原理:模具种类、模具结构特性、模具加工技术;(2)模具外形设计:模具尺寸设计、模具外形设计、模具开模方式设计;(3)模具细部设计:模具夹具设计、模具油道设计、模具放料口设计。
4. 冲压机械组装、操作及调试(1)机械组装:机床部件安装、工作台安装、冲程控制装置安装;(2)机械操作:调整冲程、挤压调节、调整冲头;(3)机械调试:机械功能调试、挤压参数调试、冲头快速调试。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为2学期,每周3个小时,36学时。
主要采取实验操作和讨论报告的方式,在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讨论中增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五、教学考核及格考核和综合考核:成绩由实验操作50%、讨论报告50%组成。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件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艺技术,以下将介绍其包括冲压工艺流程、模具设计原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构件选用等相关内容。
一、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分为单道冲压和多道冲压两种。
单道冲压是指在一个冲压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多道冲压是指通过多次冲压工艺来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
下面将以多道冲压为例介绍冲压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进行剪切、铺料等准备工作。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3.上料:将材料板厚按照模具规格要求剪切成对应尺寸,然后放置在模具上。
4.开模: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模具上的凸模与凹模对压,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5.去杂及模具保养: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理,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二、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且易于加工和调整。
2.稳定性原则:模具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冲压机的冲击力和振动。
3.高效原则:模具设计要考虑工作效率,设计出能够实现快速冲压的模具结构。
4.经济原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要较低,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分段结构、导向结构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段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模具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3.导向结构设计:模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避免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偏移。
4.其他辅助结构设计:模具还需要考虑各种辅助结构,如剪断边缘结构、定位结构、脱模结构等。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复合模

工件名称:传动片 工件见图:如图(1)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A3 厚度:2mm1.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材料为Q235—A 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抗剪强度为310~380 t/MPa ,抗拉强度为380~470 бb /MPa ,屈服强度为240 бb /MPa 。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2个Φ10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7MM ,工件除了12 0-0.11 为IT11级外,其余都是IT14级。
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模。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模。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要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教高,工件最小壁厚为7MM 模具强度较好。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是制造精度不如复合模。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声场采用方案二为佳,即复合模。
3. 主要设计计算(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传动片的形状为左右对称,下端水平,采用直对排效率较高。
如图(2)所示的排样方法。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2.5.2 )所得,工件间a1=2MM ,沿边a2=2.2MM ,条料宽度为70MM ,步距S=32MM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56%。
计算部分见表(1)。
图(2)(2)冲压力的计算图(1)该模具采用复合模,拟选用弹性卸料,结构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表(1)表(1)。
项目分类项目公式结果排样冲裁件面积A A=37/360×π30²+(14.5+32.5)×24-2×π5²1253.6条料宽度B B=65+2x2.2+0.6 70 步距S 32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ηη=A/BSx100%=1253.6/(70x32)x100%56%冲压力冲裁力F F=KLtτb=1.3x(37/360x2π30+65+2x14.5+ 2x24+2π5x2)x2x350203512.4 卸料力Fx Fx=KxF=0.05x203512.4 10180.17 顶件力FD FD=KDF=0.06203512.4 12210.74 冲压工艺总力FZFZ= F+ Fx +FD=203512.4+10180.17+12210.74225902公称压力:250KN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6MM滑块周边行程80MM调节行程10MM标准行程均数:100次/MIN最大闭合高度最低360MM,最高160MM闭合高度调节是70MM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190MM工作台左右尺寸560MM前后尺寸300MM工作台孔尺寸左右260 M M(3)压力中心工件为几何对称形状,则复合模的压力中心定位工件的几何中心。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材料:08F ,厚度1.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材料O8F 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τ=220~310Mpa 、抗拉强度b σ=280~390Mpa 、伸长率为10δ=32%、屈服极限s σ=180Mpa 、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 结构与尺寸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 ≥2t ,即6》2x1.5=3mm,凹槽深度满足l b 5≤,即5《5x6=30。
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
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
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
(2)定位方式的选择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1=1.5mm,条料宽度为43.57mm,步距为A=88.4mm,一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
见下图S=1668.7-11x11x3.14-2x4x4x3.14=1188.28项目分类计算方法和结果排样冲裁件面积面积为1188.28mm条料宽度B=39.97+1.8+1.8=43.57mm 步距A=86.9+1.5=88.4mm材料利用率η冲压力的相关计算F 冲=KLt b τ=1.3*275*1.5*300=160875N F 卸=K 1F=0.04*160875=64350N F 推=nK 2F=4*0.055*160875=35392.5N F= F 冲+ F 卸+ F 推=260617.5N (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代入公式X0=132.25115.69132.25396.14874.61132.2519.44115.6993.26132.250396.148++++++X X X X =19.73Y0=132.25115.69132.25396.14827.13132.250115.69)27.13(132.250396.148+++++-+X X X X =0(4) 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其制造公差 由于凸凹模的形状相对简单且材料较厚,冲裁间隙较大,可采用分开加工法确定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陈召国2010.11.22于湖南文理学院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
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包括:设计、计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要求独立地编制出给定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出指定的冲压模具。
具体要求是:1、设计冲压工艺过程卡1份;2、设计模具装配图1张、零件图3张(手工画图);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三、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的一般步骤详见“教科书第十章”P187-P199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3、确定冲压工艺方案;4、初步确定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型式;5、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6、选择冲压设备;7、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8、绘制模具装配图(本次只绘制指定工序模具装配图);9、绘制模具零件图(本次只绘制指定零件图);10、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四、实例:设计罩壳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和指定冲压模具(一)作好必要的资料准备 工件图:如上图;原材料及尺寸规格:08钢板2000×1000×1.5; 生产批量:大批量;设备情况、械具制造条件及水平(参照中型企业); 各种技术标准、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
(二)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1、本零件形状简单而规则。
2、工件最小孔尺寸为3.5φ 查表1-1冲孔的最小尺寸,硬钢:3.595.15.13.13.1min ≤=⨯==t d ,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姓名:学号:B110331指导老师:贾平前言模具在汽车、拖拉机、飞机、家用电器、工程机械、动力机械、冶金、机床、兵器、仪器仪表、轻工、日用五金等制造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模具是实现上述行业的钣金件、锻件、粉末冶金件、铸件、压铸件、注塑件、橡胶件、玻璃件和陶瓷件等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
采用磨具省生产毛坯或成品零件,是材料成型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产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已从机床工业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而且其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模具工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约有17000多个模具制造厂点,从业人数60多万;2001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达320亿元人民币,中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着中国模具工业更很快的发展。
2001年中国大陆制造业模具的市场总需求量约430亿元人民币;今后几年仍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对于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需求的增长将远超过每年10%的增幅。
在模具生产中,冲压模具是重要分支之一。
这里简单介绍冲压模具的一类制造方法。
冲压成形是一个设计领域及其广泛的行业,深入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在国外,冲压被称为板料成形。
冲压成型加工是通过冲压加工是通过冲压模具实现的。
冲压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冲压成形的主要工艺装备。
采用冲压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其生产的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它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而整个模具工业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因此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次课程设计是为从事模具行业及相关工作打基础。
同时,它为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简单的设计基础。
通过简单的模具设计,了解冲压成形的过程。
对指定的制件的材料及尺寸等简单分析,制定合理的方案。
排样等合理的设计可以是制造相应的成本降低,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在零件确定时,各组员都参与进去,熟悉参阅资料在确定零件尺寸的思路。
不同零件图的共同之处,它们都需组员要考虑加工性与零件的连接性。
零件的功能及在模具上的位置都需要他们用心去完成。
当然,组长作为带头人要考虑的更全面,包括时间与任务的安排等。
组长不仅要和他们一样参与进去,而且要让组员团结起来。
设计的重点就是学到知识,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设计重在参与,学以致用。
通过合理的方案选择,我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参与中,我们互相切磋,交流意见,并将所学内容用于设计中。
当然,设计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
经验和公式根据需要选用是我们在今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借助一些资料,并且有老师辅导,共同完成此次设计。
在此,我们对帮助的人和向我们提供资料的人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不足的地方很多。
以后,我们会更加完善这方面能力,以求共同进步。
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准备 (3)一、本组成员及任务安排 (3)二、目的及要求 (4)三、冲模设计的一般步骤 (4)第二部分图样分析及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5)一、图样分析 (5)二、一般方案列举 (6)三、组员不同方案讨论 (8)四、确定方案及相关理由 (9)第三部分排样图设计及计算校核 (10)一、组员列举不同排样分析 (10)二、排样图的确定 (11)三、数据计算 (13)四、强度校核 (16)第四部分模架选择及相关零件设备确定 (17)一、整体工艺分析 (17)二、模架的选择 (18)三、零件的确定 (18)四、装配的局部以及手绘草图 (19)第五部分部分零件的加工流程举例 (21)一、凸凹模等加工 (21)二、板件的加工 (22)三、杆件的加工 (22)第六部分装配图的完善 (23)一、装配关系的确定 (23)二、装配图的完善 (23)第七部分结尾 (24)一、小结 (24)二、致谢语 (25)二、参考文献 (26)第一部分准备一、本组成员及任务安排1、本组成员名单组长:邢旭启成员:陈艳青、范丽丽、贺小娇、纪佳莉、李娇、李胜伟、张玲玲、赵林燕、邢旭启2、课程设计的冲裁件及任务如下:(1)本课程设计要求完成工作量如下:○1绘制模具总装图一张;○2绘制模具零件图若干张;○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2)具体的安排如下:○1每个人对冲裁件分析,并列出各自的理由讨论,组长定方案。
○2不同的人尝试排样方式,最终确定排样初稿,并初步确定下一步计划。
○3每两人查资料并计算一些数据,如冲裁力、卸料力、顶件力、压力中心、凸凹模刃口尺寸、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强度校核等○4组长选择模架、绘制装配草图,初步对装配图布局进行安排。
○5组长根据装配草图,将装配图中需要加工的零件分给每位组员让他们查资料定基本尺寸,并用CAD绘出草图。
○6组长对零件草图进行修正、为零件图设定图纸等再分发给组员,组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零件图细节,如技术要求的内容完善、尺寸的检查等。
○7组长与组员共同编辑说明书草稿,并留结束语和致谢各自填充。
○8各自完善手工绘制的装配图以及对应的说明书。
二、目的和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1) 培养学生对具体设计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培养学生设计冲压模具的能力;(3)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
(4) 为后面的毕业设计做准备。
2、课程设计的要求:(1) 要求学生及时了解模具技术发展方向,查阅有关资料,做好设计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的进行模具设计;(3) 要求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凡涉及到国家标准之处均应采用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三、冲模设计的一般步骤1、设计准备工作2、冲件图样分析3、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4、模具的总体设计5、画排样图并计算材料利用率6、工艺计算7、绘制模具装配图8、编写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图样分析及确定冲压工艺方案一、图样分析1、制件分析本图的尺寸有写错误,首先进行如下修改。
根据需要对部分基本尺寸进行修改,并取得指导老师的同意。
该材料是10号钢,未经淬火热处理前抗拉强度大于400MPa,经淬火后提高到700MPa 左右。
虽然热处理可以提高其强度,但它属于低碳钢,硬度比较软。
制件的两孔之间距离为21.5mm,相对于总长30mm比较大。
孔边距最小距离1.5mm。
制件厚度为0.4mm,属于薄件。
该制件属于轴对称图形。
制件的生产要求是大批量。
二、一般方案举例1、从冲件的结构形状可知,其基本工序有冲孔、落料两种,但根据先后工序顺序的不同排列,可设计出以下五种冲压方案。
(1)落料、冲孔,单工序冲裁。
(2) 冲孔、落料,单工序冲裁。
(3)冲孔、落料,单件复合冲裁。
(4) 落料、冲孔,单件复合冲裁。
(5)冲孔、落料,两件连冲级进冲裁。
(6)冲大孔、冲小孔、落料,三件连冲级进冲裁。
2、从冲裁工序的组合方式如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级进冲裁可以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根据生产批量来确定一般来说,小批量和试制生产采用单工序模,中、大批量生产采用复合模或级进模,生产批量与模具类型的关系见下表。
(2)根据仲裁尺寸和精度等级来确定复合冲裁得到的工件尺寸精度等级高,冲裁件较平整。
级进冲裁比复合冲裁精度等级低。
(3)根据对冲才尺寸形状的适应性来确定冲裁的尺寸较小时,考虑到单工序上料不方便和生产率低,常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
对于尺寸中等的冲裁件,由于制造多副单工序模具的费用比复合模昂贵,则采用复合冲裁;当冲裁件上的孔与孔之间或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过小,不宜采用复合冲裁或单工序冲裁,宜采用级进冲裁。
所以级进冲裁可以加工形状复杂、宽度较小的异性冲裁件,且可冲裁的材料厚度比复合冲裁时要厚,但级进冲裁受压力机工作台尺寸与工序数的限制,冲裁件尺寸不宜太大。
各种冲裁模的比较如下:(4)根据模具制造安装调整的难易和成本的高低来确定对复杂形状的冲裁件来说,因为模具制造安装调整比较容易,且成本较低,故采用复合冲裁比采用级进冲裁较为适宜。
(5)根据操作是否方便与安全来确定复合冲裁其出件或清除废料较困难,工作安全性较差,级进冲裁较安全。
3、冲裁顺序的安排(1)级进冲裁顺序的安排○1先冲孔或冲缺口,最后落料或切断,将冲裁件与条料分离。
○2采用定距侧刃时,定距侧刃切边工序安排与首次冲孔同时进行。
(2)多工序冲裁件用单工序冲裁时的顺序安排先落料使坯料与条料分离,在冲孔或冲缺口。
后续工序的定位基准要一致,以避免定位误差和尺寸链换算。
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减少孔的变形,应先冲大孔,后冲小孔。
综上分析,对于一个冲裁件,可以有多种工艺方案。
必须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选取在满足冲裁件质量与生产率的要求下,模具制造成本较低、模具寿命较长、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工艺方案。
三、组员不同方案讨论经过上述对模具冲裁方案分析,组员查阅资料,各自列出以下内容,其中姓名按首字母顺序排列:1、陈艳青。
工艺过程:冲孔、落料,复合单件冲裁。
复合模选择: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理由: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杆,卸件可靠,便于操作。
2、范丽丽。
工艺过程:冲孔、落料,复合单件冲裁。
复合模选择: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理由:复合模生产效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
冲孔废料直接由冲孔凸模在凸凹模内积存废料,无顶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又可利用压力机的大干装置进行推件,卸件可靠,便于操作,并为机械化出件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十分广泛。
3、贺小娇。
工艺过程:冲孔、落料,两件连冲。
理由:材料为10号钢,强度不大,厚度较薄t=0.4mm,且有一好处,级进模是自动送料。
4、纪佳莉。
工艺过程:冲孔、落料,两件连冲。
理由: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高,零件尺寸较小,批量较大。
5、李娇。
工艺过程:冲大孔、冲小孔、落料,三件连冲级进冲裁。
理由:制件尺寸较小又薄,冲裁易变形。
两孔分开冲,减小变形量。
生产批量较大。
级进模生产效率高,人工操作性安全。
6、李胜伟。
工艺过程:落料、冲孔,单件复合冲裁。
复合模选择:倒装式复合冲裁模。
理由:产品零件为大批量生产,所以采用复合模和级进模比单工序冲孔、落料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