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聚氨酯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动向研究报告(2014-2019)

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动向研究报告(2014-2019)

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动向研究报告(2014-2019)中国报告网出版时间:2014年报告大纲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主要原料之一是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

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又称白料,与聚合MDI共称黑白料。

适用于建筑保温、太阳能、热水器、冷库、恒温库、啤酒罐、冷藏等需要保温保冷的各种场合。

∙【来自】中国报告网/∙【关键字】产业调研市场监测行业分析投资评估前景预测∙【出版日期】2014∙【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动向研究报告(2014-2019)》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2013-2014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聚氨酯原料行业概述一、聚氨酯原料的定义二、聚氨酯原料的特点第二节聚氨酯原料上下游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模型介绍二、聚氨酯原料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三节聚氨酯原料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一、行业生命周期概述二、聚氨酯原料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第四节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附加值的提升空间三、进入壁垒退出机制四、行业周期第二章 2013-2014年世界聚氨酯原料市场运行形势分析第一节2013年全球聚氨酯原料行业发展回顾第二节亚洲地区主要市场概况第三节欧盟主要国家市场概况第四节北美地区主要市场概况第五节 2014-2019年世界聚氨酯原料发展走势预测第三章 2013年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三、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第二节聚氨酯原料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第三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政策环境分析第四节 2013年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一、人口环境分析二、教育环境分析三、文化环境分析四、生态环境分析五、消费观念分析第四章 2013年中国聚氨酯原料产业运行情况第一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发展状况一、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供给情况二、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需求情况三、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市场容量第二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价格走势分析一、聚氨酯原料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二、2012-2013年聚氨酯原料行业价格走势回顾三、2014-2019年聚氨酯原料行业价格走势预测第三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技术发展分析第四节聚氨酯原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第五章 2013-2014年中国聚氨酯原料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竞争现状第二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集中度分析一、市场集中度二、企业集中度三、区域集中度第三节聚氨酯原料行业品牌现状分析第四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存在的问题第五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一、生产要素二、需求条件三、支援与相关产业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五、政府的作用第六章2013-2014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竞争情况第二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一、现有企业间竞争二、潜在进入者分析三、替代品威胁分析四、供应商议价能力五、客户议价能力第三节聚氨酯原料行业SWOT分析一、优势二、劣势三、机会四、威胁第四节中国聚氨酯原料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一、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二、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三、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第七章聚氨酯原料行业重点生产企业分析第一节企业A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二节企业B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三节企业C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四节企业D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五节企业E一、企业概况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八章 2014-2019年聚氨酯原料行业发展预测第一节 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一、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市场发展环境分析二、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三、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二节 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供需预测一、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供给预测二、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市场需求预测第三节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盈利走势预测第九章 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投资风险与营销分析第一节2014-2019年聚氨酯原料行业进入壁垒分析第二节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投资环境分析第三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投资风险一、政策风险二、技术风险三、竞争风险四、原材料风险五、其他风险第四节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营销分析一、渠道构成二、销售贡献比率三、覆盖率四、销售渠道效果五、价值流程结构第十章 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第一节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三节观研天下投资建议一、重点投资区域建议二、重点投资产品建议图表目录(部分):图表:2009-2013国内生产总值图表:2009-2013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图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图表:2013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表: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图表:201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表:聚氨酯原料行业产业链图表:2009-2013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供给图表:2009-2013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需求图表:2009-2013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规模图表:聚氨酯原料所属行业生命周期判断图表:聚氨酯原料所属行业区域市场分布情况图表: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图表: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供给预测图表: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需求预测图表:2014-2019年中国聚氨酯原料行业价格指数预测图表:……更多图表详见正文……特别说明:报告书中的信息和数据部分会随时间变化补充更新,报告发行年份对报告质量不会有任何影响,并有助于降低企事业单位投资风险。

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聚氨酯行业是指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材料,制造聚氨酯制品的工业领域。

聚氨酯作为多聚合物材料,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单体分子上都带有异氰酸基与醇基。

聚氨酯行业具有高效性、经济性、耐用性和易于加工成型等特点。

本文将分析聚氨酯行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

一、定义聚氨酯行业是指以聚氨酯为主要原材料,制造聚氨酯制品的工业领域。

聚氨酯可用于加工成复合材料、泡沫、弹性体、鞋底、涂料、封胶、密封材料等各种制品。

二、分类特点聚氨酯分为硬质聚氨酯、软质聚氨酯和弹性聚氨酯。

硬质聚氨酯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中的绝缘材料、高强度材料和修补材料等;软质聚氨酯可用于制造静音材料、隔音材料和摩擦材料等;弹性聚氨酯可用于制造汽车座椅、垫子、美容床等。

三、产业链聚氨酯行业的产业链包括聚氨酯原材料、聚氨酯生产设备、聚氨酯加工设备、聚氨酯制品加工、聚氨酯产品销售等环节。

其中,聚氨酯原材料主要包括异双胍、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等;生产设备包括异氰酸酯制备设备和聚氨酯发泡设备等;加工设备包括聚氨酯触变手柄、涂布机和液压机等;制品加工主要包括泡沫、塑料、复合材料和胶粘剂等;销售主要渠道包括经销商和直接销售。

四、发展历程中国聚氨酯行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小规模普及到全行业机械化的过程。

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聚氨酯制造业试图进入国际市场,但受到技术落后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实现国际化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聚氨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泡沫聚氨酯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升级。

目前,中国聚氨酯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种类日益丰富。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化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6年-2020年)》:提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四大发展方向。

中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产量、消费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产量、消费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产量、消费量及发展趋势分析一、聚氨酯弹性体行业概况聚氨酯弹性体是聚氨酯的一个重要的品种,目前其消费量占聚氨酯总消费量接近10%。

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制造各种胶轮、传送带、耐水耐压胶管、密封条和密封圈、电缆护套及各种薄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造纸、矿产、机械、印刷等行业。

聚氨酯弹性体可用其他聚合物、纤维、粉末填料等改性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聚氨酯弹性体配方多种多样,可调范围很大,制品性能范围很宽,可替代普通橡胶、塑料以及金属。

与金属材料相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重量轻、噪音低、耐损耗、加工费用低及耐腐蚀等优点;与塑料相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不发脆、耐磨等优点;与常规橡胶相比,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耐磨、耐切割、耐撕裂、高承载性的特点,透明或半透明,耐臭氧,可灌封或浇注,硬度范围广。

二、全球聚氨酯弹性体产量从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全球聚氨酯弹性体产量达到281.6万吨,2019年全球产量预计为302.2万吨,2021年产量将达到353.9万吨。

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

三、中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日本等国家聚氨酯行业的先进设备、技术的陆续引入,中国聚氨酯行业开始高速发展。

中国聚氨酯弹性体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消费国。

据统计,2010年中国聚氨酯弹性体产量为46万吨,2018年中国弹性体产量达到107万吨,发展非常迅速。

2019-2021年聚氨酯弹性体市场规模将继续增加,预计2019年产量为118万吨,2021年产量将达到近150万吨。

2016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

2010年中国聚氨酯弹性体消费量为43万吨,2018年上升至107万吨,年均需求复合增长为12.5%。

2019-2022年,聚氨酯弹性体市场消费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9年中国聚氨酯弹性体市场消费量约为118万吨。

近年来,中国聚氨酯弹性体在所有聚氨酯产品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发展概况与展望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发展概况与展望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发展概况与展望BY BRYAN • 十一月23RD, 2009 • 1,166 VIEWS[翻译]聚氨酯胶粘剂(简称PU胶)具有优良的粘接性、柔韧性、耐油、耐冲击、耐磨、耐低温等特性;其品种繁多,分子结构可调性强,粘接适用范围广,自德国Bayer公司工业化六十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报导,2002年世界胶粘剂与密封胶的总消费量约为902万吨。

聚氨酯胶粘剂的三大市场(北美、西欧、亚洲)的消费约合70万吨,其中北美23万吨,西欧16万吨,亚洲30.9万吨(其中中国大陆16.6万吨,日本6.2万吨,韩国3.5万吨,台湾地区4.6万吨)。

预计2010年的用量将达100万吨,年增长率5%。

1、我国聚氨酯胶粘剂发展概况我国的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率先研发成功、新光化工厂放大,首个PU胶问世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聚氨酯胶粘剂产业已形成独立的门类,应用领域涉及各行各业,生产企业也从1966年的一家发展到如今的400多家。

近些年来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

据行业协会统计,我国大陆2004年胶粘剂总销售量约为379万吨,其中反应型聚氨酯胶粘剂(包括密封胶)约20.5万吨,比上年增加13.9%。

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2%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反应型聚氨酯胶粘剂销售量将达40.5万吨。

1.1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PU胶是我国最早合成的PU溶剂胶,代表性产品是PU 101胶。

一般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等与TDI 反应制得端羟基PU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为主成分(固含量30%或50%);以三羟甲基丙烷(有的用丙三醇)与TDI加成物的醋酸乙酯溶液为固化剂(固含量60%或75%);固化剂的比例由多至少混合,可将金属、塑料、织物等不同材料很好的粘接起来,特别是电绝缘材料中涤纶薄膜与多孔性材料的复合,包装装饰材料的复合等。

目前全国约有20~30家生产单位,总产量约为1.5~1.6万吨,其中上海新光、江苏金坛、浙江新东方油墨等规模较大。

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聚氨酯工业作为新兴工业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环保要求的提出,使之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温故知新,使我们明确方向,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聚氨酯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1.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历史我国聚氨酯工业起始于50年代末60代初,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我国聚氨酯工业以生产聚氨酯原料为起步。

50年代末首先在大连建立了小规模生产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的基地,该原料主要用作生产胶粘剂。

60年代分别又在大连、常州、太原各建立了500吨/年的MDI和TDI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始进行了聚氨酯软泡沫的技术开发。

60~70年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配套的原材料工业及应用开发工作发展迟缓,聚氨酯工业也同样发展缓慢。

至1978年全国聚氨酯制品生产能力才达到1.1万吨,产量仅0.5万吨。

1982年全国聚氨酯原料生产能力不到2万吨,制品产量0.7万吨。

聚氨酯机械当时主要处在手工和半手工状态,国内低压发泡机正处在研制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商品用于工业生产。

这一时期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初创阶段。

80年代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异氰酸酯的技术和装置。

1983年轻工部在山东烟台建立的年产MDI和TDI 1万吨规模的项目投产。

1984年到1994年10年间,在天津石化三厂、锦西化工总厂、九江化工厂、山东东大化工从日本引进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和制品生产技术的同时,国家也通过"七五"、"八五"等科技攻关项目的扶植,逐步开发了高压反应注射成型机(RIM)、高回弹冷熟化泡沫生产技术。

高压反应注射成型机的关键另部件--混合头,在北京化工学院也进入了试验阶段。

90年代后我国进入新的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聚氨酯作为新型多功能先进的高分子材料,在交通(汽车、火车、飞机)、家电(冰箱、冷柜、热水器)、家具、冶金等领域,即:从工业生产到人民生活,直至国防军工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中国聚氨酯行业研究-行业概况

中国聚氨酯行业研究-行业概况

中国聚氨酯行业研究-行业概况(一)行业概况(1)聚氨酯材料介绍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轻工、国防、航天航空等众多国民经济应用领域。

聚氨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通过改变聚氨酯的原材料种类及配方组成,可以改变产品性能,得到不同物性的聚氨酯产品。

聚氨酯上游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如二苯基甲烷二异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等)、扩链剂(如乙二醇EG、丁二醇BG等)、催化剂、发泡剂等。

聚氨酯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包括:性能范围广、适应性强、耐磨性能好、粘接性能好、耐老化、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聚氨酯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

(2)聚氨酯行业发展情况①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情况A、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历史B、全球聚氨酯行业市场规模从全球聚氨酯行业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看,聚氨酯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之后产量开始快速增长,在80年代开始进入调整发展阶段,90年代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状态。

目前,全球聚氨酯市场产能已超过3,000万吨,由于中国的聚氨酯行业发展较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聚氨酯生产产能从700万吨扩至1,000万吨,中国目前的经济战略也对聚氨酯市场需求起到了刺激作用。

根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2年世界聚氨酯制品总产量约1,129万吨,2007年增长到1,592万吨,2002~200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

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聚氨酯行业产量下降,2010年逐渐复苏,2011年全球聚氨酯产量约为1,814万吨,2017年全球产量达到2,477万吨,2011~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聚氨酯产量年增幅超过5%。

2011年度制鞋业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市场分析报告

2011年度制鞋业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市场分析报告

2011年度制鞋业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市场分析报告我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

其中胶粘鞋占有绝大部分市场。

而目前我国制鞋业中所用的胶粘剂90%是溶剂型胶粘剂,这类胶粘剂含有大量的甲苯、二甲苯、丁酮、丙酮、乙酸乙酯、烷烃等有机溶剂,用量占胶水总重的80%甚至更多。

这些有机溶剂都存在一定的毒性,有些劣质的胶粘剂甚至用苯来生产,其毒性更大。

除胶粘剂外,制鞋业中还广泛使用清洗剂、处理剂和上光剂等,这些原料中也大量使用有机溶剂。

这些有机溶剂绝大多数属挥发性有机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除了引发直接接触者患职业病外,排放在大气中的有机溶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会生成臭氧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当遇到不良气象条件时,这些污染物会形成光化学烟雾,而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类的眼睛及呼吸道,引发头痛、眼睛红肿、喉炎、肺病等多种呼吸道疾病。

此外,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还对相关产品的运输、储存和使用中的防火、防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世界各国颁布了不少有关VOC的法规和法则。

VOC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世界上各个国家目前对其定义和含量标准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欧盟,作为VOC的物质被定义为由碳元素与一个或多个氢、氧、氮、硫、磷、硅或卤素相结合的化合物,在20oC或运行条件下它的蒸汽压大于0.01kPa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瑞士对VOC的定义为20oC下蒸汽压大于0.01kPa或标准大气压下沸点≤240oC,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美国对VOC的定义与欧盟和瑞士不同,它是通过测量干燥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得到的,测量在干燥柜中于120oC×24h挥发性物质的总量,减去由卡尔费休法所测水分的量即得到体系的VOC 量。

目前欧盟和美国等都各有不同的VOC法则。

欧盟的VOC法则规定:1)每个企业或设备的消耗限额为5t;2)企业必须每年向行政机关报告VOC的总量;3)产品中的VOC量必须是大家都知道的;4)通过所有产品中的VOC量来估算总的VOC量;5)行政机关抽查企业的VOC量。

年中国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年中国聚氨酯行业分析报告

一、产品介绍聚氨酯(PU)产品具有低温柔顺性好、抗冲击性高、耐辐射、回弹范围广、粘结性好等诸多优良性能,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

与传统塑料、橡胶,甚至金属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将逐渐成为传统材料的理性替代品。

聚氨酯主要原料包括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辅料包括溶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阻燃剂等。

异氰酸酯和聚醚/聚酯多元醇与多数其它化工产品不同,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异氰酸酯(又称黑料,包括MDI和TDI),其关键技术仅掌握在BASF、BAYER、DOW等跨国企业和少数国内企业手中,跨国企业通过收购、扩张等手段牢牢掌握占据国际聚氨酯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聚氨酯下游制品包括泡沫和CASE体系,泡沫体系包括聚氨酯硬泡和聚氨酯软泡,CASE 体系包括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和弹性体。

聚氨酯制品在纺织、家电、汽车、建筑、鞋材、跑道等各行各业均有应用。

二、全球PU行业简介自从聚氨酯树脂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化学家拜尔(Bayer)发明以来,全球聚氨酯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聚氨酯泡沫塑料、纤维、弹性体、合成革、涂料、胶黏剂、铺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轻工、纺织、机电、航空、医疗卫生等领域。

近20年来,聚氨酯产品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其用量也跃居5大合成材料(前5大合成材料分别为PP、PE、PVC、PS、PET)之后,位于第六位。

目前全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聚氨酯制品中泡沫需求量最大,美国和欧洲聚氨酯泡沫均以软泡为主,美国和欧洲聚氨酯软泡占泡沫比例分别为60%和57%,硬泡占比分别为40%和43%。

国外专家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聚氨酯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2%左右,预计到2010世界聚氨酯产品产量有望达到1690万吨,亚洲(尤其是中国)增长速度最快,预计到2010年,中国聚氨酯市场占全球份额有望由此前的21%上升到26%或更高,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聚氨酯市场,也是全球聚氨酯制造和消费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5年中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分析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聚氨酯的定义及特性
第一节聚氨酯产业定义
一、聚氨酯材料性能
二、聚氨酯生产工艺
三、聚氨酯主要用途
第二节聚氨酯产业链分析
一、聚氨酯原料
二、聚氨酯弹性体
三、聚氨酯泡沫
四、聚氨酯涂料
五、聚氨酯胶粘剂
第二章全球聚氨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聚氨酯行业发展概况
一、国际聚氨酯行业原材料市场分析
二、国际聚氨酯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三、国际聚氨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主要国家市场发展分析
一、美国
二、德国
三、日本
四、俄罗斯
五、印度
第三章中国聚氨酯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聚氨酯市场宏观经济环境
一、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分析
二、2010年中国经济结构分析
第二节中国聚氨酯市场产业环境分析
一、2010年中国涂料产销分析
二、2010年中国建筑业增长率分析
三、2010年中国纺织鞋帽行业增长分析
四、2010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增长率分析
第三节中国聚氨酯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建筑节能政策
二、《聚氨酯防水涂料》标准
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四、中国的反垄断政策
五、反倾销政策
第四节中国聚氨酯技术环境分析
一、聚氨酯行业技术标准
二、聚氨酯胶粘剂技术
三、聚氨酯涂料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四、中国现场模浇发泡聚氨酯技术
第四章中国聚氨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中国聚氨酯产业概况
一、中国聚氨酯原料工业
二、中国聚氨酯消费结构
三、我国建筑行业节能照亮聚氨酯前程
第二节中国聚氨酯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三节中国聚氨酯市场供求现状及趋势
一、2010年中国聚氨酯产能产量
二、2010年中国聚氨酯需求量
三、聚氨酯建材市场空间广阔
第五节中国聚氨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一、中国聚氨酯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期
二、中国聚氨酯和MDI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三、新建生产装置走向大型化和节约化
四、跨国聚氨酯公司将继续占据优势
第五章2010年中国聚氨酯原料市场情况
第一节TDI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内TDI市场行情
二、TDI需求领域分析
三、TDI价格分析
四、TDI需求及价格趋势
五、中国TDI生产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未来分析
第二节MDI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内MDI市场行情
二、MDI需求领域分析
三、MDI价格分析
四、MDI需求及价格趋势
五、中国MDI产业未来市场竞争格局
第三节AA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内AA市场行情
二、AA需求领域分析
三、AA价格分析
四、AA需求及价格趋势
第四节聚醚多元醇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内聚醚多元醇行业特点
二、聚醚多元醇生产分析
三、聚醚多元醇需求分析
四、聚醚多元醇市场预测
第五节溶剂DMF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内DMF行业特点
二、DMF生产分析
三、DMF需求分析
四、DMF市场预测
第六节扩链剂BDO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内BDO行业特点
二、BDO生产分析
三、BDO需求分析
四、BDO市场预测
第六章聚氨酯相关制品
第一节聚氨酯制品
一、聚氨酯制品业已形成完整的专业化体系
二、2010年中国聚氨酯制品研发进展
第二节发泡聚氨酯
一、发泡聚氨酯介绍
二、国内外阻燃聚氨酯软泡塑料研究进展
三、聚氨酯硬泡绝缘材料的发展情况及其应用
四、成本与市场成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应用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聚氨酯弹性体
一、聚氨酯弹性体的分类及优缺点
二、聚氨酯弹性体的生产状况
三、聚氯酯弹性体的应用和开发重点
四、聚氨酯弹性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
第四节聚氨酯涂料
一、聚氨酯涂料的主要特点、分类及固化机理
二、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性及分类
三、中国聚氨酯涂料发展概况
四、中国水性聚氨酯涂料发展还亟需提速
五、沥青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发展及研发情况
第五节聚氨酯胶粘剂
一、世界聚氨酯胶粘剂发展回顾
二、国外聚氨酯反应热熔胶粘剂研发进展
三、中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发展概况
四、“十二五”中国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重点
五、“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发展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六、中国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仍然将主导市场
第六节氨纶(聚氨酯弹性纤维)
一、氨纶简介
二、国外氨纶的发展历程
三、2010年中国氨纶进出口简况
四、影响中国氨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中国应当积极开拓氨纶国内外市场
第七章聚氨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建筑工业
一、聚氨酯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的作用
二、现浇聚氨酯外保温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三、中国建筑用聚氨酯密封胶发展状况分析
四、2010年建筑节能市场聚氨酯保温材料进展情况
五、聚氨酯在建筑领域应用市场展望
第二节轮胎行业
一、聚氨酯轮胎的研制
二、聚氨酯轮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聚氨酯轮胎未来发展展望
第三节人造革合成革工业
一、聚氨酯在人造革合成革产业中应用概况
二、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应用聚氨酯新技术的发展
三、人造革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市场展望
第四节包装业
一、聚氨酯胶粘剂在食品包装业的应用
二、复合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三、聚氨酯胶粘剂将占据未来药品软包装领域主体地位
第五节热塑性聚氨酯(TPU)在涂层中的应用分析
一、TPU的特性
二、TPU具备的加工特点
三、TPU涂覆产品的主要应用
四、TPU挤出涂覆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六节其他应用领域
一、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客车上的应用
二、聚氨酯胶辊的生产及应用情况
三、聚氨酯材料在航天产业地面设备中的应用
四、形状记忆聚氨酯在纺织业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第八章聚氨酯国内外进出口贸易现状
第一节国内外聚氨酯贸易价格走势现状
一、聚氨酯进出口贸易现状
二、聚氨酯进出口价格走势分析
三、聚氨酯国内市场走势分析
第二节国内聚氨酯进出口贸易统计分析
一、进口统计分析
二、出口统计分析
第九章聚氨酯行业技术分析
第一节聚氨酯技术发展概况
一、中国聚氨酯工业技术进展
二、2010年聚氨酯行业技术新进展
三、拜耳材料科技反应型聚氨酯注射成型技术问世
四、纳米技术在聚氨酯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第二节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各种改性技术
一、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交联改性
二、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丙烯酸酯改性
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改性
第十章国内外聚氨酯企业介绍
第一节中国华峰集团
第二节烟台万华集团
第三节北方化学集团
第四节拜耳
第五节陶氏
第六节巴斯夫
第七节韩国东成化学株式会社
第八节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
……
第十一章2011-2015年聚氨酯行业供需预测
第一节制约聚氨酯行业供给能力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行业政策影响因素
二、上游原料供给影响因素
三、下游消费需求影响因素
第二节2011-2015年聚氨酯行业供需预测
第十二章聚氨酯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
第一节聚氨酯市场竞争力分析
一、现有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三、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
四、行业替代品威胁力
五、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力
第二节聚氨酯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聚氨酯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中国聚氨酯原料及制品消费量
图表、中国聚氨酯进出口情况
图表、中国聚氨酯相关产品进口关税调整情况图表、水性聚氨酯形态分类
图表、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
图表、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
图表、中国聚醚多元醇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图表、中国聚醚进出口统计
图表、硬泡聚醚消费份额图
图表、国内主要硬泡聚醚供应商供应量
图表、中国冰箱产量及其组合聚醚消耗量
图表、冰箱行业组合聚醚供应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图表、中国冰箱行业硬泡组合聚醚消费预测
图表、世界MDI产需情况
图表、中国MDI进出口价格
图表、全球TDI生产能力分布
图表、全球TDI主要生产厂商及其能力
图表、全球TDI消费分布
图表、中国TDI供需情况
图表、2010年中国聚氨酯产能产量统计
图表、2010年中国聚氨酯需求量统计
图表、2010年中国TDI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
图表、中国TDI进出口情况
图表、2010年国内氨纶进出口数量统计
图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
图表、多组分康橄酣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
图表、试件形状及数量
图表、2006-2010年国内聚氨酯进口统计分析
图表、2006-2010年国内聚氨酯出口统计分析
图表、2011-2015年聚氨酯行业供需预测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