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

合集下载

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床连接
▪ 部件组装完成后就进行电缆,油管和气管的 连接,机床说明书中有电器接线图和气、液压管 路图,应据此把有关电缆和管道按标记对号接 好,连接时特别要注意清洁工作和可靠的接触及 密封,并检查有无松动和损坏,电缆插上后一定 要拧紧紧固螺钉,保证接触可靠。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是否在数控系统的允许范围之内,一般日本的数控系统允
许在电压额定值的85%-110 %范围内波动,而欧美的一些系统要求较高一些,
否则需要外加交流稳压器,对于采用晶闸管控制元件的速度控制单元和主轴
控制单元的供电单元,一定要检查相序,相序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相
序表测量;另一种是用双线示波器来观察二相之间的波形。
范围在±5% ,因它是供给逻辑电路用的。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数控机床的连接与调试
▪ 确认数控系统各种参数的设定

确认设定系统参数(包括PLC参数等)目
的,是当数控装置与机床相连接时,能使机床具
有最佳的工作性能,即使是同一种数控系统,
其参数设定也随机床而异,随机附带的参数表
是机床的重要技术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机床连接
▪ 油管、气管连接中要特别防止异物从接口进入管路,造成整个液压系统故 障,管路连接时每个接头都要拧紧,否则在试车时,尤其在一些大的分油器上如 有一根管子渗漏油,往往需要拆下一批管子,返修工作量根大,电缆和油管连接 完毕后,要做好各管线的毓位固定,防护霓壳的安装,保证整齐的外观。
▪ 按机床说明书要求给机床润滑油箱,润滑点灌注规定的油液和油脂,清洗液 压油箱及过滤器,经过过滤灌入规定标号的液压油。
▪ 然后按机床说明书中介绍把组成机床的各大部件分别在地基上 吊装就位,就位时,垫铁、调整垫板和地脚螺性等也应相应对号入 座。

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的步骤

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的步骤

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的步骤以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的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和调试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需要对安装场地进行评估和准备,确保场地平整、稳固,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其次,要检查机床所需的电源、气源等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安装。

最后,需要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吊装设备、测量工具等。

二、机床的安装1. 安装基础:根据机床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基础方式,如地脚螺栓固定、水泥基础等。

在安装基础过程中,要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稳固性。

2. 安装主体:根据机床的结构和要求,进行主体部分的安装。

首先安装床身和立柱,然后安装工作台和滑台等。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和对中,确保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3. 安装附件:根据机床的功能和要求,安装相应的附件,如刀库、液压系统等。

在安装附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确保附件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三、机床的调试1. 电气调试:进行机床的电气连接和调试。

首先,检查机床的电源连接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电气图纸的要求。

然后,进行电气系统的调试,包括各个电气元件的连接和功能测试,以及电气系统的保护和安全装置的调试。

2. 机械调试:进行机床的机械部分的调试。

首先,检查机床各个运动部件的润滑和传动装置的工作情况。

然后,进行机床的手动操作和自动循环运行,测试各个运动部件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进行机床的各项功能测试,如刀具换位、自动送料等。

3. 数控系统调试:进行数控系统的连接和调试。

首先,检查数控系统的连接和通信是否正常。

然后,进行数控系统的参数设置和功能测试,包括各轴的运动范围、速度和加减速度的设置,以及程序的编辑和运行等。

四、安全检查和验收在机床安装和调试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和验收。

首先,对机床的各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然后,对机床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加工质量等。

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步骤

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步骤

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步骤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是设备前期管理的重要环节。

当机床运到后,首先要进行安装、调试、并进行试运行,精度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多数数控机床都是分解为部件装箱运输,到位后再进行组装和重新调试。

一、数控设备的安装一般数控设备的安装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开箱核查数控设备到位后,设备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设备管理人员、设备安装人员、以及各采购员等开箱检查,如果是进口设备,还须有进口商务代理海关商检人员等。

检验的主要内容是:1)装箱单;2)校对应有的随机操作、维修说明书、图样资料、合格证等技术文件;3)按合同规定,对照装箱单清点附件、备件、工具的数量、规格及完好状况;4)检查主机、数控柜、操作台等有无明显碰撞损伤、变形、受潮、锈蚀等,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登记卡”存档。

开箱验收如果发现货物损坏或遗漏,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或外商联系解决。

尤其是进口设备,应注意索赔期限。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认真阅读理解设备安装方面资料,了解生产厂家对机床基础的具体要求和组装要求,做好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 部件组装机床组装前要把导轨和各滑动面、接触面的防绣涂料清洗干净,把机床各部件,如数控柜、电气柜、立柱、刀库、机械手等组装成整机。

组装时必须使用原来的定位销、定位块等定位元件,以便保证调整精度。

4. 油管、气管的连接根据机床说明书中的电气接线图和气、液压管路图,将有关电缆和管道按标记一一对号接好。

连接时特别要注意可靠的接触及密封,否则试机时,漏油、漏水,给试机带来麻烦。

油管、气管连接中要特别防止异物从接口中进入管路,造成整个液压、气压系统故障。

电缆和管路连接完毕后,做好各管线的固定,安装防护罩壳,保证整齐的外观。

5. 数控系统的连接1)外部电缆的连接主要指数控装置与MDI/CRT单元、强电控制柜、机床操作面板、进给伺服电动机和主轴电动机动力线、反馈信号线的连接等,这些连接必须符合随机提供的连接手册的规定。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OCCUPATION2011 3128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验收文/张 一随着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数控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体现在除了对数控机床操作、编程有一定要求外,对于数控机床的使用和安装调试也有相关规定。

一、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1.数控机床的初就位和组装在数控机床的初就位和组装过程中主要包括基础施工及机床就位:地基、防震沟的设施的建设;电力系统的供给机床的连接组装:机床机械、电气部分的组装。

2.数控系统的连接和调整第一,外部电缆的连接。

第二,电源线的连接。

第三,输入电源电压、频率及相序的确认:输入电源电压和频率的确认;电源电压波动范围的确认;输入电源电压相序的确认;确认直流电源输出端是否对地短路;接通数控柜电源,检查各输出电压;检查各熔断器。

第四,参数的设定和确认,短路棒的设定,参数的设定。

第五确认数控系统与机床间的接口。

3.通电试车通电试车前给机床加注规定的润滑油液和润滑脂,清洗液压油箱和过滤器,加注规定标号的液压油,接通气动系统的输入气源。

4.机床精度和功能的调试小型数控机床,整体刚性好,对地基要求也不高。

对大中型设备或加工中心,不仅要调整水平,还需对一些部件进行精确调整。

具体包括:精调机床床身水平;调整机械手与主轴、刀库的相对位置;工作台自动交换时平稳、可靠、正确;试验各种主要操作功能、安全措施、常用指令执行情况;辅助功能及附件的正常工作。

5.机床试运行带一定负荷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动运行。

二、数控机床的验收 1.开箱检验和外观检查检验的主要内容是:装箱单;核对应有的随机操作、维修说明书、图样资料、合格证等技术文件;按合同规定,对照装箱单清点附件、备件、工具数量、规格及完好情况;检查主机、数控柜、操作台等有无明显的碰撞损伤、变形、受潮、锈蚀,并逐项如实填写“设备开箱验收登记卡”存档。

2.机床性能及数控功能的检验(1)机床性能的检验。

第一,主轴系统性能。

可做低、中、高速运转。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验收数控机床的验收是和安装、调试工作同步进行的,如机床开箱检查和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调试工作。

一、开箱检验和外观检验开箱检验的主要内容有:1、装箱清单2、核对应有的技术文件(系统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3、按合同规定,清点机床附件、备件、工具的数量、完好等4、检查主机、数控柜、操作箱等有无明显的损伤、变形、锈蚀等,并逐项如实真写机床开箱记录单。

二、精度检验1、静态精度(单位:mm也称几何精度,是综合反映机床的各关键零部件及其组装后的几何误差。

普通立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的主要内容:1.1 床台X 轴方向运动之真直度(检验器具:水平仪1.2 床台Y 轴方向运动之真直度(检验器具:水平仪1.3床台顶面之平面度(检验器具:水平仪1.4床台运动之真直度(1(检验器具:直规、千分表1.5床台X轴方向之运动与其上面之平行度(检验器具:千分表1.6床台Y轴方向之运动与其上面之平行度(检验器具:千分表1.7 X轴方向运动与床台基准沟侧面之平行度(检验器具:千分表1.8各轴方向相互运动之直角度(检验器具:直角规、千分表1.9主轴中心线与床台面之直角度(检验器具:千分表1.10主轴孔内面之偏摆(检验器具:主轴试棒、千分表1.11主轴在Z轴方向之移(松动量(检验器具:主轴试棒、千分表2、定位精度检查(单位:mm数控机床定位精度,是指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运动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可以理解为机床的运动精度。

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数控系统和机械传动误差。

定位精度的主要检验内容如下:2.1直线运动之定位精度(检验器具:激光干涉仪2.2直线运动之反复定位精度(检验器具:激光干涉仪3、切削精度检验(略(参考国标三、数控机床性能及数控功能检验1、机床性能的检验主要包括主轴系统性能、进给系统性能、ATC系统性能、电气装置、安全装置、润滑装置、气液装置及各附属装置等的性能。

数控机床性能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试运转,检验各运动部件及辅助装置在启动、停止和运行中有无异常现象及噪声,润滑系统、油冷却系统以及各风扇等是否正常。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基本信息本课程总课时数为60学时。

为学练一体教学课程。

适用于3年制中职后高职学生。

1.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学习巩固和加强在机电一体化教学计划中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和一般机床的传动过程。

本课程开设前,学生通过《电工电子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获得对电路理论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然后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又为后续的《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数控机床PLC控制与调试》等课程学习过程中关于机床调试运行所涉及的电气控制系统准备了知识与技能基础。

1.3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根据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岗位群定位,依据“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认知规律,以数控机床电气装调为主线,按照“元器件认知一基本回路电气图识读一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线路识读与安装一整机装调一技术文档整理”的思路,进行学习单元架构。

课程教学在知识体系安排上,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整体,以技术应用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组织各教学单元内容。

2课程目标1.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巩固和加强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教学计划中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模块一中的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和一般机床的传动过程,或基本掌握模块二中的电力整流电路、电动机调速电路的原理、调试及维护工作,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具体目标课程目标描述一览表实施建议4.1教材参考书选用教材选用本校教师俞秀金、丁明军主编的自编教材《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参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赵明和许缪老师主编的《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保养维修

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保养维修

二、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
自诊断方法
1.启动诊断 2.在线诊断
3.离线诊断
三、 数控机床的故障处置
1.故障的种类
(1) 系统当时处于何种方式。 (2) 在发生故障时如系统没有显示报警,这时需通过诊断画面检查系统 处于何种状态。 (3) CRT 上是否有报警,报警号是什么。 (4) 定位误差超差情况。 (5) 如故障是刀具轨迹超差,那么此时的机床速度是多少等。
二、 新机床数控系统的连接与调整
(1) 数控系统的开箱检查。 (2) 外部电缆的连接。 (3) 数控系统电源线的连接。 (4) 设定的确认。 (5) 输入电源电压、频率及相序的确认。 (6) 确认直流电源的电压输出端是否对地短路。 (7) 数控柜通电,检查各输出电压。 (8) 确认数控系统各种参数设定系统(包括 PLC)参数设定。 (9) 确认数控系统与机床侧的接口。 (10) 纸带阅读机光电放大器的调整。
3.CNC 电箱通电
4.MDI(手动数据输入)试验
5.EDIT(编辑)功能试验
6.自动(AUTO)状态试验
7.外围设备试验
第2 节 数控机床的保养维修
一、 数控机床保养的概念
1.系统的可靠性
衡量系统可靠性的两个基本参数是故障频次和相关运行时间。
2.数控机床的利用率
3.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
(1) 制定数控系统日常维护的规章制度。 (2) 应尽量少开数控柜和强电柜的门。 (3) 定时清扫数控柜的散热通风系统。 (4) 数控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的定期维护。 (5) 定期检查和更换直流电动机电刷。 (6) 经常监视数控系统用的电网电压。 (7) 定期更换存储器用电池。 (8) 数控系统长期不用时的维护。 (9) 备板的维护。 (10) 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数控车床驱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指导书

数控车床驱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指导书

数控车床驱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指导书一、引言数控车床是一种装备有数控装置的机床,能够通过数字编程来控制刀具在工件上的运动,实现自动加工工序的机床。

而数控车床驱动系统是数控车床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控制刀架和刀具的运动。

本指导书旨在向用户提供数控车床驱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指导,以确保系统的正确安装和可靠运行。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车床和驱动系统都处于关机状态,并断开电源。

2.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安装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电缆等。

3. 仔细阅读驱动系统的产品说明书和安装手册,了解系统的组成和安装要求。

三、安装步骤1. 解包并检查设备:将驱动系统从包装箱中取出,检查是否有任何损坏或缺陷。

请务必保存所有包装材料和配件,以备之后的维修和保养。

2. 安装电源线:将驱动系统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插头牢固连接。

3. 连接信号线:使用所提供的信号线将驱动系统与数控控制器连接。

依据系统的连接图和说明书,逐一连接各个信号线。

4. 安装驱动模块:根据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将驱动模块安装到指定位置。

使用所提供的螺丝和螺母将驱动模块牢固固定。

5. 连接电机:根据车床与驱动系统的配合,将电机与驱动系统连接。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且电机固定可靠。

6. 接通电源:检查所有连接点是否牢固,并确保电源线与插座连接稳定。

接通电源,启动驱动系统,并观察指示灯是否亮起,以确认系统是否正常启动。

四、调试步骤1. 检查连接:仔细检查所有连接点,确保电机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正确稳定。

2. 参数设置:根据车床的具体参数和加工要求,在数控控制器上进行参数设置。

确保速度、行程、加速度等参数设置符合实际需求。

3. 轴向校准:采用数控控制器的校准功能,对车床的各个坐标轴进行校准。

校准时需注意安全,避免车床在校准过程中受到损坏。

4. 运行测试:在调试模式下,通过数控控制器发送指令,观察刀架和刀具的运动是否符合预期。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1、数控机床的选用原则(1)实用性(2)经济性(3)可操作性(4)稳定可靠性2、数控机床选用的基本要点(1)确定典型加工对象(2)数控机床类型的确定(3)机床主参数的选择(4)机床的精度选择(5)机床刚度的确定(6)机床可靠性的确定(7)关于机床的噪声和造型(8)关于功能预留3、数控机床从订购至交付使用的过程工艺论证、选型——机床订购合同(商务、技术)——机床预验收——运抵工厂、安装调试——最终验收——交付使用4、(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改造注意事项(1)机床数控化改造功能的确定(2)机床数控化改造与更新的性价比分析(3)数控系统改造通常指数控装置,一般不含伺服装置和电机。

(4)数控系统、伺服装置、伺服电机、PLC等尽可能选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易于维修与备件准备。

(5)同性能的数控系统,国外产品比国内产品价格高,西门子比FANUC贵,国内推荐使用北京凯恩帝数控、广州数控、武汉华中数控等系统,可用于车、铣床的改造。

(6)主轴控制选择交流伺服或变频器(7)尽量不使用工控机改造机床,因软件是改造方人工有针对性编制的,易受制于人。

(8)某些机床可改造为仅PLC控制无NC,可大大降低费用,仅有PLC编辑软件、PLC 通讯软件(PLC与计算机之间)、PLC人机界面软件如西门子WinCC软件。

(9)机械一定要大修,恢复机床几何精度,检修液压、气动、冷却液、润滑、排屑等装置。

(10)通常,改造时将全闭环控制改为半闭环控制,理由:省钱,德国海德汉光栅尺每一延米约1万元;半闭环控制便于机床调试,全闭环控制时若机械调整不良,易产生振荡。

(11)机床主要零部件更换时要注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如滚珠丝杠螺母副、光栅尺、直线滚动导轨等。

(12)通常需重做电气柜,电气柜需考虑加装排风装置或电气柜空调。

电气柜内电缆线、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等需更换,不能用洗衣粉清洗后再次使用,更换时需注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如西门子、德力西系列产品。

然后检查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是否需要更换。

5、机床就位与组装按照工艺流程(工艺布局图),选择好机床安装位置,然后按照机床厂家提供的机床基础图和外形图进行车间现场实际放线工作。

检查机床与周边设备、走道、设施(消防栓、低压控制柜、暖气装置、各种管道、立柱加强筋)等有无干涉,并注意天车行程极限,若有干涉需移位后再重新放线,直至无干涉为止。

机床基础可按照机床厂家提供的基础图来做,基础深度要考虑土质情况。

浇注基础时,需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振实,中间多浇注一些,防止中部下沉过多,并需将基础表面找平抹平,否则无法调整机床。

车间一般先做基础、预埋各种管道,后做地面。

车间地面在三合土的基础上铺200mm厚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加钢筋头)地面。

普通车床CA6140化学螺栓安装工艺:原安装工艺为先在地面挖地脚螺栓孔,再装地脚螺栓,然后浇灌混凝土,需时过长。

现采用化学螺栓(螺杆+双组份胶)也称为化学锚安装。

如M16螺杆,用铣孔机(水钻)铣孔φ18,深180mm,铣孔后需清理干净孔的内壁,然后用胶枪顶住孔底注入双组份胶,孔深的1/2~2/3,再插入M16螺杆后要有一小部分胶溢出,经1小时固化后即可精调机床,投入生产使用。

设备搬迁时先机床断电,在低压控制柜内将该机床空气开关断开,再将机床控制开关的上口电源引入线缆拆除并整体抽出,然后将机床地脚螺栓紧固螺母全部拆除,去除机床四周水泥围边,用撬棍撬动机床后才能吊运机床。

机床电源接线要求:(1)根据机床电源容量(功率KW)选配线缆截面积,铁管管径,铁管弯头。

(2)铁管不允许有裂纹,预先埋入地下200mm,管内预留细钢丝,以便于穿线缆。

(3)铁管上焊接两个螺栓,用于铁管接地线,铁管管口加装橡胶护口以免碰伤线缆。

(4)5根线缆中任何1根不允许中间有接头,按要求进行连接。

(5)从机床电气柜外侧进线需加装蛇皮软管和护线管头。

(6)如机床电气柜与主机分离需二次线缆,也要预埋铁管。

6、使用激光干涉仪测量数控机床定位精度(1)光的干涉原理:同光源(相同频率),二束光,相位差,同方向振动。

(2)狭缝试验:(3)英国雷尼绍公司ML10激光干涉仪硬件组成:ML10激光干涉仪、EC10补偿装置、各种光学镜头、三角支架、笔记本电脑(装有专用软件)等。

(4)ML10激光干涉仪工作过程:EC10上接有两个传感器。

一个长圆柱的为空气传感器,测量空气压力、温度、相对湿度;另一个扁圆柱的为材料温度传感器,测量被测物体温度。

二者均有磁性,吸附在被测量物体上。

笔记本电脑的PCMCIA接口通过一转换器与ML10、EC10连接信号缆。

ML10发出一束激光束通过分光镜射出两束光,一束光射到移动物体上安装的反光镜上再返回至ML10上;另一束光在分光镜上加装一反光镜将其光束返回至ML10上。

两束光进行干涉,电脑软件通过计算干涉点,算出移动距离。

7、直流伺服电机与交流伺服电机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拆装有哪些注意事项?修理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它们检测装置有哪些不同?交、直流伺服电机结构特点:(1)直流伺服电机是定子为永磁,交流伺服电机转子为永磁。

(2)直流伺服电机绕组与位置无关,交流伺服电机与位置有关。

拆装时注意事项:(1)保持磁场,当经过一段时间暴露电机的永磁会消逝,表现力矩不够,有过流报警。

对于交流伺服电机,需做一圆筒将转子套住,防跑磁。

(2)因磁力较大,拆装时注意别夹手指。

(3)拆装时不能戴机械手表,易励磁,表走慢,带磁后需去磁处理。

(4)拆卸后需检查电机内密封件密封效果,如不行,则必须更换。

修理时注意事项:(1)直流伺服电机磁极断裂,用酒精擦净,用胶粘和前要准确对好位置,否则粘上会扫膛,电机烧毁、报废。

(2)交流伺服电机要记录下定子各绕组的空间位置。

(3)交流伺服电机光电编码器安装与定子绕组位置有关,不可装错,要打不可抹掉的标记。

(4)不要将电机内热敏电阻误拆除,其外形似缆线。

检测位置不同:交流伺服电机比直流伺服电机多一个磁极位置的检测。

9、机床导轨贴塑工艺:在机床导轨面上粘接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

以CA6140普通卧式车床大拖板与床身导轨大修恢复尺寸链为例,机床大修时磨削床身导轨,精刨大拖板导轨后需恢复溜板箱三杠(开关杠、光杠、丝杠)中心尺寸链。

原方法在大拖板上垫铜板,现采用导轨胶(A、B两种需按比例混合使用)粘接聚四氟乙烯导轨软带(0.5~6mm厚),粘接前需用丙酮擦拭粘接表面,目的为了除油、去污。

需48小时压重物固化,最后可配刮导轨软带接触面。

10、德国海德汉光栅尺产品系列说明:(1)LB为大测量范围增量式钢带系列;LS、LC(绝对式)、LF(高重复性)为玻璃系列。

(2)型号后带字母“C”的光栅尺或编码器为带距离编码参考点(例如LS487C);型号后带字母“F”的表示它用于连接FANUC控制系统的接口;编码器型号后带字母“M”的表示用于连接Mitsubishi高速接口。

(3)绝对位置值EnDat(Encoder Data)信号接口是一种用于编码器的串行双向数字接口。

(4)LC100、400系列用于绝对位置测量;LS100、400系列用于增量直线测量;LF481、183系列用于高重复性的增量直线测量;LB382系列用于大测量长度的增量直线测量。

11、擦拭光栅尺步骤:(1)准备工作:无水酒精:乙醚=2:1混合,高级镜头纸,新尖嘴钳子,一次性筷子,玻璃胶,胶枪。

(2)工作环境温差别太大,湿度要小,无尘。

(3)拆卸光栅尺前要做好标记(读数头与定尺间隙约为1.5~1.7mm)。

(4)先拆光栅尺的两端端盖,不要将读数头从尺上拆下。

(5)用高级镜头纸蘸混合溶液擦拭光栅尺。

(6)用玻璃胶密封光栅尺的端盖。

12、FANUC—0iC系统屏幕硬拷贝(使用PCMCIA卡):(1)修改参数3301#7为1,参数20为4。

(2)找到要拷贝的屏幕界面,持续按住[shift]键5秒钟。

13、FANUC—0i系统MDI面板[SYSTEM]功能键锁定无效方法:MDI方式,按[OFS/SET]键,再按[设定]键,搜索3208号参数,将参数3208#0由0改为1。

此时再按[SYSTEM]功能键无效,不显示[SYSTEM]界面。

14、FANUC—0iC系统中文简体显示:修改参数3102为00000000,3190#6为1。

15、使用增量式测量反馈元件的数控机床一种常用返回参考点方式:回参考点时,轴先以速度V1快速向参考点移动,碰到参考点开关后速度制动到零,然后反向以速度V2慢速移动,到达测量系统零标志产生栅格信号时,速度制动到零,再前移参考点偏移量而停止于参考点。

练习题:FANUC 0i系统:1、使用PCMCIA卡在BOOT界面备份、恢复SRAM数据和PMC程序。

2、进入系统后,使用PCMCIA卡分别备份工件程序、工件坐标系、刀具偏置、用户宏程序、系统参数、螺距误差补偿、PMC程序、PMC参数等。

3、系统上电全清参数的方法。

4、使用PCMCIA卡用已有备份数据恢复系统数据。

5、使用PCMCIA卡进行DNC加工。

6、使用PCMCIA卡对FANUC—0iC系统进行屏幕硬拷贝。

7、FANUC—0i系统MDI面板[SYSTEM]功能键锁定无效方法。

8、将系统显示设定为中文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